享受“动”感人生,拥抱不确定性
文/阿立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主播/涂山
2018年唐山取缔多处路桥高速公路收费站时,一位36岁的收费员向单位讨要说法:“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她的茫然与焦躁,反映了“稳定职业”被时代淘汰的尴尬。
但随着5G时代即将到来,智能识别、无感支付、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自动驾驶等技术将颠覆更多传统职业,曾经最稳定程序性而缺乏灵活性的职业,将最先被淘汰。
在这样一个剧变时代,越是稳定的事物越是脆弱。日新月异的世界越来越不允许人们偏安一隅。那些不能与时俱进的人,将连正常生活都可能遇到问题:曾有新闻报道,一位六十岁的大妈,因为不会使用手机支付而无法坐大巴,司机说车站不让收现金,小卖铺也换不到现金。若不是恰好被媒体遇到帮助了她,这位大妈连大巴都坐不上。
身处这个时代,我们明显感觉一切都在“动”,一切都在“变”,而且变动的速度越来越快,快到没有精力畅想未来和追忆往昔,琳琅满目的新事物已经让我们应接不暇。
一、“动”,是绝对的,是永恒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绝对的,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保持静态不变。
但是,由于个体获取信息的能力与渠道有限,导致个体意识存在局限性,同时,由于反射弧的存在,个体感受又存在滞后性,这就让人总是畏惧改变。
不仅长久生活在舒适区中的人畏惧改变,连长期生活在痛苦中的人也会畏惧改变。人们很容易接受已经存在和发生的糟糕事物,却难以接受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
历史,似乎充满安全感,人们可以反复玩味,还总是兴致勃勃;可未来,却让人心生怖畏,谈虎色变。
难道是因为历史一片温馨、没有刀光剑影才让人们如此喜爱吗?不是,是因为它一切已定。已知的,既已确定,相对静止;未知的,变幻莫测,动荡不安。
而人心正是如此,并不怕已知的痛苦,只是怕未知的改变。
但是,老子说“反者道之动”,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正是所谓的“反者”,即“矛盾”。
物质世界在“对立统一”中曲折前进,没有片刻停滞。但这前进的过程起伏不定、变化多端。
面对这些复杂变化,偏爱安逸的人只能被动地去适应。
二、人生没有一劳永逸,只有“动”感人生,才是归宿
常听人祈愿“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也常听人祝福亲友“愿找到人生归宿”;为长者祝寿也常说“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些祝词无不体现人们对“稳定”、“永恒”的崇拜。人类如此钟爱“不变”,皆是因为人性深处深藏着懒惰。
事实上,在死亡之前,人真的无法停下来,人在醒着的时候皆有思绪,睡着的时候还有梦境。
何况是如今这样瞬息万变的时代,每隔几年,人的生活方式就会产生质的改变。
人生并没有确定的地点和确定的他人可以作为“归宿”让人依恃。如果非要给人生找一个归宿,那也只能是“锐意进取的过程”本身了。
如果谁怠惰了人生,放缓甚至停下脚步,就会不进则退,因为落后而被鞭挞、淘汰出局的人不在少数。
什么样的人会出局?
举凡世间自我封闭的人最容易出局——当一个事物主动选择了“静止态”,就很难再融入外界,无法与外界互通有无,自我封锁的“静止态”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变成无源之水,再无新鲜水源补充。停止进步,就意味着出局。
项羽之所以输给刘邦,不是因为他不够威猛,而是因为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他在取得一些战绩之后就停止了进步;
大清帝国之所以衰败,不是因为没有人杰地灵,而是因为闭关锁国,不愿参与世界共融,于是阻碍了进步;
最近的美国也渐露畏变之态,企图阻挠中国的科技渗透,以刻意打压的方式寻求安慰,这显然不是正确的进取姿态。
王弼云:“动之方正,不为邪也。”
说的是,事物只有寻求动态改变,才不会走上邪路。
任何事物的发展,只有充分调动内源力,才能突破各种险阻,逐渐发展壮大。
三、“动”之内涵在于“共融”“共通”“共进”
在哲学上的“动”,是一种有规律的递进变化,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往复过程,在“动”的初始阶段是“融”,接着是“通”,而后为“进”。
同时,这三个阶段又是彼此交融的。
1、“动”起来,先要“共融”
与外界“共融”是为了获得生命。
一滴水要怎样才不会干涸?答案是融入大海。
若把一滴水随意洒在沙滩上,很快就被吸收了,或者蒸发得无影无踪,但是融入大海就可以暂葆生命。
这意味着事物的生存与发展要善于借力,通过互相融合实现互惠互利。
人的个体在社会中生存的道理也是一样,若把社会比作肌体,人就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细胞”。如果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细胞得不到氧气和各种养分,很快就会死亡。
而个体的生存更是离不开各种外源性信息与能量的输入。
在肉体上,人需要进食、在情感上需要与人交流,如果食物与情感的摄取被切断任何一个,人都将难以正常存活。
所以,人要主动与外界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畅通摄取营养与智慧的渠道,保持开放与共融的状态,为生命打开发展之门。
2、“动”起来,实现“共通”
与外界“共通”是为了寻求生存。
独立的个体只有与外界互通有无才可以存活,这就要求个体必须充分行动起来,打破个体与外界之间的壁垒,充分消除互通的障碍。
三国名医华佗在《五禽戏》里所言:“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华佗认为,“行动”可使血脉畅通,如此则肌体无病。这里的“病”如“障碍”,而“行动”则可以消除这些障碍,使渠道顺畅。
由于个体是社会的细胞,个体若不动,与社会的联系就会减弱,渠道就不通,不通则痛,个体陷入封闭状态,外界信息进不来,内部信息出不去,久而久之,病渐生——这意味着人的发展会受到制约。
这样的个体机能逐渐僵化,周围的环境逐渐凝滞,信息和资源就离己愈远。唯有勇敢地行动起来,改变周围的磁场,才能扭转势局,否则,一旦人的膝下生根,便再难爬起。
3、“动”起来,才能“共进”
与外界“共进”是为了获得生长。
《易传》中是这样解释“动”的:动而说(通悦),动而明,动而以顺行,动而健,动而免乎险,动不穷也。
这是说,运动和变化着的事物更有活力、更顺利、更强健、更安全,也更长久。
常言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只有迎接挑战才会获得更高的能力。
马伯庸在书里也写道:没人照顾的人才不会老——只有个体时刻保持自立,才会更健康有活力。
而曾国藩亦曾言: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具有能动力的个体才是有用的,才不会被淘汰。
可见,只有“动”起来的个体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才有可能在千变万化的世界中获得绿色通道,而那些好逸恶劳的惰性个体将会逐渐被残酷的竞争驱赶到角落,逐渐失去与外界沟通互换的机会和能力。
如上文所述,遭遇职业瓶颈的人群,如果没有破釜沉舟、脱胎换骨的勇气,便会成为新时代的弃子,竞争就是如此残酷,不思进取的人会一点点地失去价值感。即使社会基础保障越来越完善,但谁想靠救济度日?
四、勇敢的“动”起来,拥抱“不确定性”
《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人,也只有充分“动”起,才不会多思、多忧。行动力可以扫除肌体和心理的阴霾,让人产生参与社会发展的浓厚兴趣。
所以,人要警惕本性中的“惰”,不要总想着所谓的“归宿”与“稳定”,也不要总想着躲进自己的小世界偏安,更不要遇到变化就着急往后退,因为退到最后会发现自己无路可退。
我们要有以“不变之智慧”应“万变之世界”的勇气,充分融入未知的世界,与广阔的世界共融,吸收百家之长;
与复杂的社会共通,打破交流的屏障;
与周围的环境共进,实现个体与生态圈的共同发展。
所以,勇敢的“动”起来吧,拥抱各种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