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教育思想:顺应天性,成为最好的自己
文丨月月 · 主播丨涂山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的确,真正的教育不应该是冰冷的,而是有温度的。真正的教育不一定要将每一个孩子培养成精英,但却要能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两千多年的道家文化中,其实就植根着朴素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经历百世千年,依然熠熠生辉,给予我们当代人无尽的启示。
01
道法自然——教育尊重成长规律
《庄子·外篇》中有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鲁国国君养了一只海鸟,又是敬酒,又是喂它吃猪牛羊肉。而那只海鸟呢,酒不敢喝,肉也不敢吃,最后活活饿死了。庄子通过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如果你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养鸟,而不是用养鸟的方式来养鸟,最终结果肯定是悲剧。
庄子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与老子的“道法自然”观如出一辙。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凡事都应该顺应自然,不可刻意追求。而如果将此观点运用于教育之上,就是说教育应当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顺应孩子的本性。
遗憾的是,在今天这个时代,“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了许多家长的座右铭,超前教育更是成为许多家长和学校共同的选择。打开电脑,我们经常可见两岁孩子能识千字的新闻。踏入幼儿园,我们随处可听到孩童们念《三字经》的朗朗读书声。其实,对于孩童来说的,他们的天性是用感官去探索世界,而不是过早地进入智识学习当中。
过于注重知识早教的学习,不仅会让孩子对知识产生抵触心理,更不利于他们童真本性的发展。然而,当生存焦虑引发了急功近利,孩子的成长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干扰。
如果我们能深谙“道法自然”的道理,就能明白,教育也应该遵循“自然之道”。孩子在任何的发展阶段都有其发展规律,而教育者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并遵循这种规律。以自然的方式坦然对待孩子的成长,不刻意追求,不揠苗助长,才知道,静待花开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02
“自适其适”——教育应合乎生命大道
《庄子·骈拇》中有言,“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意思是:野鸭的腿虽然短,但要给它续上一段,也会使其痛苦;鹤的腿虽然长,但若截掉一段,也会使它悲痛。庄子通过自然现象想要告诉世人:万物各有差异,但这种差异对它们本身的需求来说,却又是恰到好处的。所以,横空万里的鲲鹏与跃飞数丈的蓬间麻雀,不必互相羡慕,只要“自适其适”,便是合乎生命大道的。
不得不说,“自适其适”的思想对于教育者的启发是巨大的。在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将孩子、将学生培养成所谓的“精英”。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得体乖巧,成绩优秀,一旦孩子的表现和我们的想法不同,我们也难免会批评斥责。
但我们忽略了,任何鲜活的生命都有其个性,这个世界上会有成绩优秀的孩子,就一定有不擅长读书的孩子,会有安静稳重的孩子,就一定有调皮捣蛋的孩子。而家长和老师看重的“分数”,更是一个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90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能及格就是了不起的成就。如果我们采用的是“一刀切”的教育模式,那么就只能把那些智力条件相对较差、专注力不够强的孩子无情抛弃。可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耐心观察,我们常常会发现,这些成绩不甚优异的孩子在除了学习的其他方面,往往都有令人惊喜的表现。
从教八年,我曾经教过一个全校成绩最差的班级。这个班级的学生不仅成绩差、纪律差,甚至对老师也不怎么尊重。每个老师上完这个班的课,都会吼得喉咙嘶哑。后来,学校组织了一场文艺汇演的活动,要求每个班都出一个节目。别的班都消极懈怠,觉得参加这种活动太浪费学习时间,唯独这个班的孩子参与热情特别高涨,甚至放学都自愿留下来排练。有一次我无意中经过他们教室,撞上了他们排练。当我看到孩子们在排练时候专注的神情,我被深深打动了。我开始全力支持他们排练,甚至将我自己的语文课拿来给他们彩排。最后的演出很成功,孩子们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一等奖。有个孩子热泪盈眶地跟我说:“老师,我们终于证明,我们班不是学校最差的。”
孩子的这句无心的话深深触动了我。我开始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该像庄子所说的“自适其适”,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真正的教育不是要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孩子,而是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如果我们一味地用成绩、纪律去评判孩子,那么培养出来的孩子便是“千人一面”的;而如果我们能尊重他们的差异,鼓励他们发现自身潜能,那么,孩子身上各种生命潜能便都能尽可能被发挥,而教育也可以绽放七彩光芒。
03
无用之用——教育不可太过功利
庄子有言:“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庄子将那些有直接实际效用的事物称为“材”,“材”只有“小用”。而那些没有实际效用,但却能引人进入大道之物,则被他称为“不材”、“无用之用”。这些“不材”虽然不能帮人求名求荣,却能提高人的境界。所以庄子认为,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庄子“无用论”对教育也是一种启发。毕竟在今天这个时代,功利是教育的一大特点。新东方老师董仲蠡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在讲英语四级翻译中谈到林语堂如何翻译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许渊冲先生如何翻译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讲到王佐良先生把Samuel Ullman的《青春》翻译成“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这时,有一个女生站起来质问:老师,你讲这些有什么用?考试能加分吗?你这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
董仲蠡的故事绝不是个例。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每当我讲一个知识点,学生常常会问:“这个知识点考试会不会考”?他们已经习惯性地把“考不考”当成了“听不听”的唯一标准。更有甚者,不少学生常常找我“取经”,取的不是学习的经,而是“速成”的经。一些学生觉得积累素材、拆解文章等学作文的方法性价比太低,希望我直接教会他们写作的模板。
更可怕的是,现如今不仅学生功利,教师也功利。以古诗教学为例。许多教师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教学更多侧重于字词的讲解和识记,忽视引导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其实,唐诗宋词之所以美,主要就美在了意境。如果教师对诗歌的解读仅仅停留在字词的表面,那未免太过于肤浅,会让学生无法对诗词完成深层的理解,自然也无法获得美育和审美情操的陶冶。那些能够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其中的美,而古诗教学也就失去了最根本的意义。
可见,对于今天的教育来说,功利是最大的病根。当我们把“考不考”和“有没有用”当成了学习的标准,我们只能成长为考试的机器,而失去了德行的追求、与生俱来的灵性、批判的精神甚至是人之为人的精神性。
梁文道曾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于这种时刻。”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的核心竞争力,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看似无用之事。跑一场马拉松、听一场音乐会、读一本与考试无关的书,这些看似无用之事迟早有一天会被串联起来,从而让孩子的生命绽放光彩。
04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无论是老子的“道法自然”,或是庄子的“自适其适”、“无用之用”,核心都是在讲“无为自化”的教育原则。在道家看来,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多么优秀的精英,而是让每个人能顺应自己的天性,成为最好的自己。
不得不说,道家的教育观如同一冽清泉,可以给这个焦虑的时代好好地降降温。当我们能够理解道家的教育观,我们的教育才不会变成埋在故纸堆里僵死的观念“化石”。而当我们能明白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才能摒弃焦虑,真正做到静待花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