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先找到自己,再成就世界
文/烹茗听瓶声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主播/樊浩
我们每个人都想更多地了解自己,和自己达成和谐统一。
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同样也是如此,在乔布斯结束了磕磕绊绊的求学生涯后,专门前往印度开启了一场浪漫的追寻之旅,去追寻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并将自我对美的追求贯彻到了苹果的产品设计中,即便是在电脑行业价格战最激烈的时候,史蒂夫也不曾动摇过。
也许他有的时候很固执、很迷茫,但他总是在不断适应、不断修正,依照自己的直觉去学习、去尝试。他本人也一直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
我们虽然不是乔布斯,但是我们同样也饱受与“自我”相背离的折磨。我们可能兢兢业业地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却在无眠的深夜掩面痛哭,感慨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本我,就像是住在我们心里的一个小精灵,我们长时间忽略它,它就会给自己带来悲伤,我们需要和它好好地沟通谈判,达成与自我和外界的和解。
内观己心,外察世界
了解自己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否则“我是谁”也不会成为最困难的问题之一。
这个问题之所以困难,一是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二是外界的太多信息太容易扭曲我们的判断。
正因如此,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不要用带有偏见的眼睛看待自己、看待生活。
看待自己就好像照镜子。试想,如果镜面起了皱纹、弯曲,凹凸不平,你能看清楚自己的面貌吗?不能,它呈现的是有些可怕的样子——太大、太高,甚至扭曲。
如果我们不从内心去修正偏见,那么无论如何用力擦洗事物的外表,都无法看到更加缤纷美丽的色彩。
所以,为了了解内在的平和,你的心必须是安静的。否则,真相会被扭曲,我们会很容易陷入迷茫和不安定,从而给自己带来很大的痛苦。
启迪多元思维
那么,什么叫不带偏见?具体来说,我们要学会区分本质和标签。
不得不承认,我们处在一个“标签时代”中,企业招聘者习惯用学校来筛选求职者,相亲者喜欢用车房来决定自己的选择,媒体也喜欢时不时地用“油腻”、“女神”等标签来夺人眼球。
但是标签只是帮助我们快速筛选信息的工具,我们不能养成用标签来思考的习惯。
如果我们单纯地只看标签,用简单的标签来定义自己,那么光鲜亮丽的标签会将我们引入骄傲自满的歧途,而黯淡失意的标签又会将我们推向自暴自弃的深渊。
看待生活如果流于表面,我们的心绪就会变得浮躁,会让自己忽略了本我,更忽略了生活中原本有的真善美。
正心正举
摒弃完全的标签思维之后,我们还应该尝试去辨别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
马斯洛需求理论尝试从不同层次来概括能够给我们带来愉悦感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但是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我们从任意一个细分需求里获得的幸福感只有那么多。
我们清楚地知道快感和幸福感的不同,也知道欲望和需求是两个东西,但是我们的不幸福却是因为不小心把快感当成了幸福感,把欲望当成了需求。
我们需要的不是某一方面的足够多,而是自我与外界的全面的平衡。
我们可以尝试着停下来思考一下,这五种需求是否真的有高低之分。
思考一下,是否连最贫穷最饥饿的人们,都在生活中同时追求着这五个高低层次的需求?
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五种需求一样真实,离你一样近,也一样远。然后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可以实现这五种需求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才是我们奔跑的方向。
拨迷见智
焦虑是我们与“本我”和谐共处的最大敌人。要逐渐接近真我,感受真我的快乐,我们必须学会好好处理焦虑,找到自己的规律,照顾好自己。
其实,最浪费时间的事是无效的焦虑。
生活中让我们焦虑的事情太多了。
举个例子,现在所谓的“教育产业”,很大程度上是靠家长的焦虑来“创造价值”的。竞争带来的焦虑感,使得家长一门心思把孩子塞进各种辅导班,“赢在起跑线上”,而忽略了对孩子一些根本能力的培养。
这些教育机构就好比给焦虑的心灵做了一次“大保健”,功效却并不见得有多好。
所以,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什么事情让你焦虑?为什么让你焦虑?我们必须学会照顾好自己的内心,这是一切的根基。
开启自在之门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开篇就说过,精神的三层转变是从骆驼到狮子,最后到孩童的过程。
背负重担而又坚忍求索的骆驼是令人崇敬的。骆驼是“你应”的殉道者,负重给骆驼营造了一个精神居所。坚忍的骆驼可以越来越强,从而飞奔在荒漠中,变成奋进的雄狮。
雄狮是“我要”的代言人,它要为自己而战,它要主宰这片荒漠。骆驼营造精神居所,而狮子为了这新居所而创造自由。
孩童是纯一的,是与世无争的,是新的纪元。他是游戏家,是无需外力而运转的车轮,是初始化,是一个圣洁的肯定。
而真正让我们心安的,正是这圣洁的肯定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