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巡礼耶鲁“重之又重”的写作公共课
【留美学子】第2266期
7年国际视角精选文摘
教育·人文·名师·媒体生态圈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本文由【中国大学教育杂志】授权发表
作|者|简|介
苏 炜,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系高级讲师、旅美作家、批评家。
2019年获耶鲁的五个最高教学奖之一——“理查德·布鲁海德优秀教学奖” The Richard Brodhead’68 Prize for Teaching Excellence
摘|要
本文借谈耶鲁的公共写作课而强调“阅读”与“写作”,通过具体介绍耶鲁各门写作公共课的内容和教法,强调:
第一,好的写作要建立在大量的阅读之上,大量阅读是可以创造写作奇迹的。
第二,写作是可以通过教学及其操练提高的,好的创意写作训练是可以培养出好作家、好诗人和好创意人才的。
第三,诗意的想象力的培养,是创意写作训练的核心内容。文中对耶鲁公共写作课课程所作的具体详细的介绍,对于如何提高中国大学语文与写作教学水平具有启迪意义。
关|键|词
创意写作;课程设置;原典阅读;操练
耶鲁校园
一、“提前量”:结论在先
文章标题“阅读和写作”其实对应的是美国语文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贯穿的那两个习惯语:Reading,reading,reading !Writing, writing,writing!(阅读,阅读,阅读!写作,写作, 写作!)
本题目借谈耶鲁的公共写作课而强调“阅读”与“写作”,其实是将讲题的三结论置于前头了:
(1)好的写作要建立在大量的阅读之上, 大量阅读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2)写作是可以通过教学及训练提高的,好的创意写作训练是可以培养出好作家和好诗人的;
(3)诗意的想象力的培养,是创意写作训练的核心内容。
先说明,我个人在耶鲁并不教授公共写作课。我在耶鲁任教二十多年教的都是中文,主要教授“华裔学生高级中文”和“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这两门课程。
引发我重视关注耶鲁的公共写作课,自然是因为我在教学中时时为耶鲁学生普遍超拔的写作能力而感到惊喜(哪怕是他们感到陌生的中文写作,也几乎都具有一点就通的写作颖悟力)。
而问题的真正引发点则是因为我有另外一个“海外华文作家”的身份,有机会读到大量做海外华文研究的中国大学硕博学生的论文,感到中国大学生整体的中文写作水平普遍下降(与我们当年在大学时的77、78、79 级前后那几届本科学生相比), 从而非常着急,隔海忧虑。
不久前,从微信帖子读到我的大学同学、北大教授陈平原先生的《一辈子的道路取决于语文》一文(该文原题为《语文之美与教育之责》,刊登于《文汇报》2015 年1 月9 日)。
文中指出:“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时,我曾谈及:母语教育不仅仅是读书识字,还牵涉知识、思维、审美、文化立场等。我在内陆、台湾、香港的大学都教过书,深感内陆学生的汉语水平不尽如人意。……这其实跟我们整个教育思路有关。”
笔者近年来接触到的中国大学生(从文科到理工科),从本科生到硕博研究生,其阅读面和写作量都堪忧。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大学生语文水平及其写作能力的急剧下降,与大学语文教育从教育思维到教育方法的严重缺失密切相关。
举一个例子:清华大学在2018 年开设公共写作课,当时竟成为报刊表扬的全国的大新闻, 让我吃了一大惊:原来中国大学的写作公共课,已经普遍被忽略多时了!
就我的了解来说,众多国内一流大学中,除了少数几家外(比如我的母校中山大学),竟然是完全没有开设写作公共课的!——不重视写作教学包括课堂教学(据说是无法纳入科研成果统计),不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的水平。这个如此普遍的现象,看在我这位域外大学教师的眼里,已经近乎“匪夷所思”了!
所以我激赏陈平原先生这一句斩钉截铁的断语:“一辈子的道路取决于语文。”也称赞微信帖子里看到上海大学谭旭东老师写在课堂板书中的一句话:“写作,就是未来。”
说到底,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即是语言和表达的能力。换一句话说,语言和表达,几乎是一切“能力”的核心。所以,写作,写作,写作!也就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
我非常赞同陈平原先生近年对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水平的呼吁,但是陈文中有一隐而未发的观点,我却不敢苟同。陈平原先生认为,写作无诀窍可言。他引用《东坡志林》提到有人请教欧阳修如何写文章,欧阳修曰:“无他术,唯勤读书多为之,自工。”
陈平原先生似乎在强调:写作不可教。“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写作教学似乎是一件无迹可寻的事情。这使我想起多年来国内大学中文系广泛流传的一句话:“中文系不培养作家”,“作家是培养不出来的”。这一类陈旧的思维路向,其实是今日大学普遍忽略写作教学,认为“写作不可教”的一个“先天性”障碍。
写作,果真不可教吗?写作教学,果真“无诀窍”、无迹可寻吗?作家,果真是不能通过写作训练培养的吗?或者应该这样问:中国大学的语文和写作教学,果真不重要吗?如果重要,又有怎样的方法和套路可以遵循仿效呢?
有感于此也有鉴于此,我开始留心关注耶鲁的公共写作课是如何开设的。先从耶鲁厚厚的“蓝皮书”(每年公开的课程安排专书)查询开始,也向上过耶鲁写作课的学生们询问他们的上课感受和收获。这一稍稍的关注就使我吃惊不已——我发现,“写作,写作,写作!”就是耶鲁学生的重中之重。
耶鲁大学竟然为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开了至少有7门的写作公共课!(“至少”,是不包括各专业各自开的写作课——比如诗歌翻译课,剧本写作课等)。
再进一步追寻,我发现:“操练”是贯穿各门公共写作课的关键字。据我的观察,“操练,操练,操练”,就是把“写作,写作,写作”落到实处的最好方法和套路。
在耶鲁的写作教学中,是如何进行“写作操练”的,有些什么样的具体方法和套路呢?下面,我想通过具体的课程实例,强调并论证这个核心观点——“写作是可教的”,“好的写作教学是可以通过操练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好的作家,也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和学生在耶鲁书法课上
二、“干货”:耶鲁大学的公共写作课设置
在进入主题内容之前,我先介绍美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三种常见而有效的教学方式(在中国教育里以往却很少听闻)。
(1)做项目(project):一般由独立个人,或两三人组合成小团队,围绕一个题目,做出有具体成果呈现的教学训练方式。
(2)口头报告(presentation): 个人围绕一个主题(或刚完成的项目)作陈述性、说明性的公开演讲。
(3)工作坊(workshop):这是由几个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比如写作作业或相关功课),由学生互相自助,然后教师再加以指导评点的教学方式。
耶鲁的写作公共课,常常除了正常的讨论课、个人功课作业之外,这三种教学方式是随时交替使用,贯穿教学全过程的。
下面介绍耶鲁几门很受学生欢迎的公共写作课。所谓公共课,就意味着不同于专业课,是可以开放给所有本科生、研究生修读的公共写作课程。
(1)Engl 114:Writing Seminars (写作讨论课)。自由选读,但几乎成了所有耶鲁学生的“必修课”,是全校知名的一门大课。
操练要求:每周一课,每课一个写作主题和一篇作文要求,给学生提供相应的阅读材料或让学生自己寻找相应的话题材料。比如:叙述你的童年时光,与法律有关的案例写作,你遇到的平等问题的麻烦,关于现代都市的话题等。
有助教(TA)协助修改做作业和单独辅导。
(2)Engl 120: Reading and Writing the Modern Essay (现代散文的阅读和写作),自由选读。
操练要求:每周不同命题的非虚构写作作业,如传记式写作 (autobiography),画面情境的主题,大自然的主题,文化主题,不同类型的正式公文式的写作等。
每周进行范例讲评,修正;有助教协助修改作业和单独辅导。
(3)Engl 450: Daily Themes (每日的主题)。非虚构写作课,有限额,需要申请才能报读。这是一门耶鲁非常有名,据说从20世纪60年代开设至今的很受学生欢迎的写作课程。
操练要求:每天300字的写作作业(不是日记,可写任何话题),每天都要交。作业由助教改,一个助教对三个人。
每周有一个由教授主持的讲评、评优讲座(Lecture)。每周一次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学生对助教或老师。
(4)Engl 455: Writing about Oneself (写写你自己)。有限额,申请方可选读。
任课教授是Prof. Anne Fadiman,她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这门课也非常受欢迎。选课的学生给我复制了一份这门课的教案(课程说明),使我详细了解到这门课的具体教学步骤和教学氛围(但未经教授授权,不方便公开)。
操练要求:每周的作文,描述不同的自己。要求每一周的自我描述,会让学生有不同的自我观照和成长,写五周。第六周开始写他人。以查电话本的方式,让学生随意挑选采访人,选一个有意思的采访题目,连续采访六周,记录采访人每周的生活。比如,我的一位学生采访一位修大提琴的师傅的每周故事,写得生动而有深度,受到导师的好评和讲评。
此课有助教协助修改和评估作文,再择优(或有代表性问题的)提交给任课教授。
(5)Engl 134: Reading Fiction for Craft (关于小说技艺的阅读)。自由选读。
操练方式:小班制(15人以内)。虚构(Fiction)写作课。每周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最新小说作为阅读材料。每一次写作都建立在大量的相关阅读上。朗读课与讨论课的结合。这里强调一下“朗读”的意义。耶鲁的教学甚至校风,都很注意学生的朗读。
几乎每学期都有几次文学和诗歌的公开朗读会、课堂的朗读背诵、校内的阅读和朗读俱乐部、学院每月成员的沙龙聚会的朗读环节等,一直把“古老的朗读”当作人文科目教学的重要部分。
此课是工作坊与口头报告的结合。
(6)The Writing Concentration Senior Project(关于一个毕业项目的写作)。
我从我的学生那里复印了一份任课教授Michael Cunningham 为这门课写的课程说明。他的教法非常特别——我本来以为他会从一个毕业论文的案例开始,不料他整门课,却是从他的祖父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当过少年兵的经验,而他则是一位出生成长于肯塔基的美国少年,两种反差巨大的经验和视角造成几代人对中国的不同认识——这样开始的。他要求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写一个自己家族的故事,同时阅读相近题材类型的作品(列出书目)。
这是一门深度写作课。学生每周写5~15页的作文作业,每人每周单独见教授半小时(可以想见一定是12人以下的小班课)。他对学生每周的作业加以评论(可以想见是他亲自审改的作业),学生的自由度很大,每周的思路都有改变。学期结束每个学生拿出一个40页的完成作品——可以想见,都是高水平的作品。
(7)2017年后耶鲁大学还有一门新开设的写作公共课,是由英文系下设的写作项目主任亲自开设的,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来表达自己的经验感受,提高和改变讲故事的方法。用做微电影、设计游戏等方式来让学生讲不同的故事。
此外,还有许多不同的写作课,如诗歌的写作课(获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耶鲁诗人路易斯·格丽克,就教授这门课);文学翻译课;深度翻译课(属于“独立学习”类课,需要单独申请);自然科学话题的写作课等。
耶鲁英文系本来就是全美国最“牛”、最顶尖的系,英文系下专设独立的写作项目部,也给本科生和硕士生专设有写作专业。
耶鲁重要的写作课都设奖项,一年一评;最佳毕业论文奖,一专业一评。好的作品推荐给报刊发表。
苏炜老师站在这座立在耶鲁老校园里“遗憾自己只有一次生命可以献给祖国”的塑像前,这是一位名叫“内森·黑尔(Nathan Hale)”的学生,他是独立战争时为华盛顿领导的军队刺探英军情报被逮捕,在上绞刑架前说的一段话,今天已被收入所有的中外英文课本。“内森·黑尔”,可以说是今天的耶鲁校风里服务大众、献身社会的“理想主义传统”的最高象征。
三、“牛课”:耶鲁大学闻名遐迩的“原典阅读课”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到耶鲁大学语文教学和语文操练中万水归一的最重要的一门课,也即关于耶鲁大学“通识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中文也称“博雅教育”)最有名(也很特殊)的一门课——Directed Studies, 简称“DS”,可译“直接阅读”,或称“原典阅读”课。
这是专为耶鲁新生——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设置的课程,其传统可以远溯自牛津大学(在美国大学里,哈佛大学模仿剑桥,而耶鲁大学模仿牛津),从20世纪40年代耶鲁大学就开始设置这门Directed Studies课程。
这是新生必须通过申请并获得批准才能修读的“牛课”——因为此课的高难声名显赫,能修读“DS”课的学生几乎都笼罩着一圈光环,备受其他同学尊敬。
DS每年收126个学生,由24位专业里最有名的教授授课。课程内容就是我们说的“文史哲”西方原典的阅读,具体细分为三:(1)哲学原典,(2)文学原典,(3)历史与社会、政治学原典。每个专业由8位老师授课,每人教15个学生。
耶鲁大学一般修读每门课都是1个学分,一个学期只要修完4个学分就符合要求;高强度的课是1.5学分(如中文一、二年级课程,每周上课5小时;有些课带实验课,0.5就是实验课的分数),但这门“Directed Studies”则算3个学分,可见其强度之惊人。
“DS”(原典阅读)是耶鲁、哈佛教育里所强调“Leadership”——“领袖气质”“领导才能”的基础。也就是说,“阅读,阅读,阅读!”和“写作,写作,写作!”的训练和操练,正是培养“Leadership”的前提条件。
Directed Studies,即文史哲从古至今的原典的细读、精读,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贯穿整个人类文明史的经典文本的阅读,这是给有志青年、未来的国家栋梁们打下深厚人文基础的课程。
有意思的是,我还了解到,耶鲁大学各个系,还有各系自己的Directed Studies——原典阅读。据了解,耶鲁大学东亚系2021年就开始会开东亚专业的“原典阅读”课,由从哈佛大学新来的一位研究杜甫的教授卢卡斯任教,他是哈佛大学著名汉学教授宇文所安最得意的学生。
Directed Studies分三个专业来上课:
周一哲学,周三文学,周五历史与政治。
每周三次讲座课(即每专业一次讲座,50分钟),两次小班讨论课(Seminars,每次1小时15分钟),平均每个专业每周要读100页的书(共300页),每门专业课每周花的阅读时间不少于3小时(共需9小时)。
每门课每周都要书写简短的读书报告,学期末则要写一篇至少15页纸的读书报告。
耶鲁大学本来就是一所精英学校,这门课可谓是“精英的精英”课程。学生压力很大,也形成了非常特别的、富有气场的阅读气氛。“阅读,阅读,阅读!”“写作,写作,写作!”就是贯穿这门课的口号。
最后,因为已经有了“结论在先”的“提前量”,我这里就用简单的“重之又重”的逻辑表述来收篇吧——耶鲁大学之所以开设重之又重的写作公共课,是因为大学的语文教育和写作操练,是确立人文理想,决定人生成败走向的重中之重!
现在是到了我们重视大学的创意写作教学和公共写作课教学的时候了!希望我的这个隔山隔海的“弱弱”的呼吁,可以听到遥远却亲近的回响吧。
2007年率耶鲁学生中文辩论队获央视国际大学生辩论赛冠军留影
2021年疫情后苏炜首次和耶鲁学生的期末留影
原载《中国大学教学》2021第4期
关于本文作者 苏炜
名校之路
扫码加入【留美学子】公益分享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