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阳大米之父:黄河滩盐碱洼地种水稻,“三靠”公社变“豫北小江南”
91岁的“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举世哀痛。
其实,在河南省新乡市的原阳县,也有一位“大米之父”。
他,就是1938年7月出生于原阳县韩董庄乡贺厂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的乔永庆。
在原阳县原武镇玲珑塔的东侧,有乔永庆的纪念碑亭(上图右下角)。
数年前前两次探访玲珑塔,其周边环境还没有进行整治,只是在50米外的路上远观、拍摄,不知道这个“原阳水稻之父”纪念碑亭的存在。
现在,玲珑塔周边经过整理、修葺,无人机空中鸟瞰,俨然一个小公园了。(王子瑞摄)
无人机航拍的“原阳大米之父”乔永庆纪念碑亭。
瑞视觉用相机拍摄的“原阳大米之父”乔永庆纪念碑亭。
亭子下面纪念碑的正面,碑头。
亭子边上,是一面硕大的“影壁”上面镌刻的也是“原阳大米之父”乔永庆的事迹。
1965年,原阳县委、县政府将师寨、祝楼、韩董庄、葛埠口等4个公社中盐碱洼地最为严重的23个大队归并为一个原阳特重灾社——原武公社。
1965年至1975年10年期间,乔永庆同志担任原武公社社长、主任、书记。
当时原武3万亩耕地比黄河河床低七、八米,饱受黄河水的浸润,多年内涝,盐碱成灾。极个别耕地有每亩100斤的收成,绝大部分颗粒不收。原武西街大队1000口人,仅25岁以上的光棍汉就有80人。全大队50%的人全年以讨饭为生。
他在深入调查中了解到,1958年这里曾进行过稻改,之所以失败,是只灌不排,致使盐碱更严重。
1968年,乔永庆同志在原武公社南关大队试种水稻600亩,因有灌有排,当年亩产达到450斤。1969年全公社种水稻面积上升到2300亩。1970年,7000亩水稻,平均亩产304斤,破天荒,原武公社由缺粮社跃为余粮社。1972年,水稻面积扩大到10000亩,占到耕地总数的三分之一。
之后到1975年的10年间,原武由“三靠”公社(吃粮靠统销,花钱靠救济,治病靠免费)变成了“地成方、树成行,排灌畅通无阻挡”的豫北小江南,成了河南省的一面红旗,受到了河南省委和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并引起美国、巴基斯坦、伊拉克等国家的土壤专家前来考察、取经。
1975年,根据工作需要,乔永庆同志调任原阳县委副书记,继续领导全县的农业工作。
原阳稻区的土壤是在近代黄河冲积母质上发育成的区域性土壤——潮土,PH值在8.35—9.05之间。在同纬度上,这样的土质稀少,还有背河洼地的小环境。原武境内土壤因屡近水患呈盐碱滩地,而黄河水偏酸性,“酸碱中和”的特殊土壤现象,使原武人引黄河水浇灌出的大米品质优良。
原阳所产大米独具特色,米质晶莹透亮,软筋香甜,香味纯正,适口性强,世称”黄金晴“大米。
1980年,乔永庆被调至同样贫困的封丘县,帮助封丘县人民脱贫。乔永庆借鉴原武引黄稻改的经验,结合封丘当地实际情况,在沿黄河的7个乡93个村进行水稻种植试验,高渠引灌,低渠排碱,让封丘的2万亩水稻在第一年亩产就高达315公斤,结束了多年吃统销粮的历史。
乔永庆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被誉为“引黄稻改的创始人”“原阳大米之父”“水稻书记”。
1992年6月19日,乔永庆同志逝世,终年54岁。
“为党为国勤政爱民当做终生事业斯人无处不建工,治沙治碱引黄稻改费尽毕生精力百姓有口皆是碑”,这幅挽联高度概括了乔永庆同志的一生。
为纪念乔永庆的丰功伟绩,1998年12月,原武村民自发捐款捐物,在原阳东街玲珑塔旁,为乔永庆同志立碑纪念,纪念他引黄稻改,造福一方的功绩。
时至今日,每逢过年过节,还会有老百姓自发地到碑前来祭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