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的失调
前面已经讲过气血的失常是人体最常见的最基础的病疾之一,也讲了气的失调。今天主要讲一下血的失调。
首先来复习一下血旳功能特点。其实血旳功能就是一个——濡养。它所有的功能都是基于血主濡养而来的。第二个,血还有一个特点,是阴中有阳的。所以说“血者,神气也”,这个神气流于五脏则可以生神明。就是说血液灌溉了五脏以后,就能够使五脏六腑的功能正常,从而产生正常的生命活动。
血的失常包含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血虚,一个是血的运行失常。血虚主要的成因就是生化不足,耗伤太过。而血的运行失常则包括了血行的迟缓,导致了血瘀,或者血流薄疾导致的血热,或血行逆乱导致的出血。
先来看一下血虚。其实它的成因不外乎两大方面:生成不足,消耗太过。
如果说血液的生成的话,必须要复习一下血是怎么来的。血是水谷精微化生而来,经过脾胃中焦的运化以后,把精微物质上奉于心阳,经心脉化而为血。所以饮食失常,或者是脾胃虚弱不能够运化水谷精微,就会导致血虚。
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消耗的太多。消耗太过首先想到的是出血、失血过多。一点点出血不至于马上就引起血虚,但是如果是急性的、大量的、迅猛的这种出血,它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引起严重的血虚,叫血脱症。比方说孕妇生孩子,她有可能出现大出血,或者有的妇女有这种崩漏的疾病,来一次月经就有大量的血液亡失,也会引起这种血脱。各式各样的外伤,也会引起这种大的急性的出血。内伤病也会有,比如吐血,这些急性的出血是导致血虚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在临床上见的更多的还是一种慢性的出血,长期都有出血的这种疾病,它可能不只是几个月,甚至是半年、一年、几十年,长期缓慢的出血,也会引起血虚。我这么一说,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各式各样的月经病。有的月经病它是不出血的,月经不来或是月经量少。但是也有很多妇女,她的月经病表现为崩漏这种长期的、慢性的出血。还有大便出血、尿血、齿龈出血等这种慢性出血,如果不加以合适的治疗,它这些长期的慢性出血,就会慢慢变成血虚症。
血虚以后会有什么后果?前面讲过。血的主要功能就是濡养。血虚就不能够濡养,主要表现为各种机能减退。或者是全身的机能减退,或者是局部的机能减退。全身的机能减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血虚,会有面色的萎黄,苍白,舌质的淡、嫩,脉细,都是血虚的全身表现。还有局部的机能减退的表现,比如说两眼发黑,眼冒金星,两目干涩,甚至视力减退,两眼昏花,这是血不养肝。如果是血不养心,就是心神不宁、心悸怔忡;血不能濡养筋脉,就肢节曲伸不利;不能濡养荣络脉,它就表现为肢体肌肤的麻木不仁。有没有血不养肾、血不养脾、血不养肺?这就非常的少见。如果是脾虚的话,必然的是气血生化乏源,就没有足够的水谷精微来化生气血,它可以表现为全身的气虚和血虚,不单单只是说脾的血虚。很少会说肾血虚,因为精血同源,所以经常使用肾精不足这个概念就把肾血虚覆盖掉了,不会单纯的去讲肾血虚。基本上是看不到肾血虚这种诊断的,临床上基本上也见不到这样的病人。为什么没有肺血虚?大家都知道肺主气,气与血是相互对应的一对物质,所以一般肺的精微物质亏虚,都是讲肺气虚,或者讲肺中的精液亏虚,肺阴虚较为常见,肺血虚就基本上不会提它。从血液生成来说,水谷精微,上注于肺脉,化而为血。肺能朝百脉,所以肺不太会血虚。
第二大类血的失常,就是血瘀证。凡是血的运行不畅,停滞或者是溢于经脉之外,叫做血瘀。哪些原因可以引起血瘀?大体来说是推动无力,或者是脉道不通,或者是离经之血,这三种病机会导致瘀血的发生。
如果是推动无力,可以是气停而血停。因为气为血之帅,血之所以能够运行在经脉之中,靠的就是气的推动作用。所以现在气自己都不跑了,血也就随之运行不畅。这就是气滞则血停。第二种情况,就是本身气就有不足,气虚它就推动乏力,无力于行血,结果产生了血液的运行不畅,这叫做气虚则血停。二大类,就是经络的不通畅,这个经络的不通畅既包括经脉的阻塞,比方说痰浊湿浊阻滞了脉道,或者结石阻滞了脉道,这个都可以引起血瘀。或者是无形的邪气,比如血得寒则凝,如果说寒邪侵袭筋脉,血就运行缓慢,也可以导致瘀血的发生。或者是血热灼津成瘀,都可以因为脉道的不通畅而引起瘀血。以及最后一类离经之血,只要是离经之血都是瘀血。这个在血瘀里面已经讲过了。
今天要强调的是,假如出现了瘀血,会有怎样的一种病理表现?既然是血液运行不畅,血行于脉,所以它必然的阻滞经络,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所以血瘀第一大类临床表现就是表现为痛。这个痛的特点是什么?因为瘀血的阻滞必然在某个具体的部位,所以这个痛是固定不移的,有固定的疼痛部位,有明确的痛点。这个痛主要表现为以刺痛为主的一种疼痛。
大家想想,这种痛是喜温,还是喜凉?因为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既然它阻滞不通,总是要运行起来才好,所以它是喜温而不喜凉的。稍微热一点,血液的运行会稍微恢复一点,这个不通也会好一点,疼痛症状也会减轻一点。
第二,血行不畅,它就表现为青、紫、黑这样的症状。所以在望诊的时候,出现了紫色、青色、黑色这一类颜色的时候,要考虑到有血瘀的可能性。
第三点,就是血留而成形则为积,这是有形之积,所以它的积块和气滞就不一样。瘀血之积是大小不变、不会移动,位置固定,推之不移的,这个叫做积。
最后,血溢脉外,就称为离经之血,这就是瘀。可是瘀血的存在,又阻滞了脉络,脉络不通,血液不行,血液就更容易溢出脉外,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瘀血和出血是相互影响的。有瘀血就容易出血,一旦出血就必然是离经之血,就必然会产生新的瘀血。所以旧血不去,新血不生。如果说瘀血存在这里,它就会导致出血,就会导致持续的、长期的、慢性的出血,就会引起血瘀-出血-血虚这样一个恶性循环。
最后来看看血热症。这个热是从哪里来的?有内因和外因。如果是从外来的,称之为邪热入血。这个邪热可以有哪一些?六淫之邪中具有阳热性质的邪气,如果侵袭到了血,就会导致血热症,比如说火邪、热邪、暑邪,这些都可以引起血热病。风邪虽然也是阳邪,但单一的风邪不会入血,因为风善行,所以单一的风邪是不会入血的。但风可以入络,风邪可以中经,也可以中络,是另外一说。
第二大类,就是内生之火入血引起血热症。内生之火除了饮食和药物之外,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五志化火。五志就是喜、怒、悲、思、恐,五志皆能化火。但是在喜、怒、悲、思、恐里面,尤其以愠怒最容易化火,为热导致的血热,所以在讲到五志化火的时候,就把他与怒联系到了一起,是这个道理。
一旦血热形成以后,因为血得温则行,这时候就血流加速,脉流薄疾,容易耗血动血,扰心动神。所以它的症状就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个耗血动血,表现为阴血的亏虚和出血。心主血,所以血热的第二大类症状就是就容易扰动心神,结果就出现神昏、狂躁等一系列神志的改变。
稿约:“从头学中医”公众号是由“一小撮”热爱中医的人运营的公众号,致力于中医学习与推广。欢迎广大爱好中医的朋友们不吝赐稿。但凡与中医的学习和应用有关的稿件都可以的。录用后,我们将通过公众号和其它自媒体将您的想法传递给更多喜欢中医的人。让更多人和我们一起“从头学中医”,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投稿信箱:281863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