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作家‖【何日再见群鸟欢】◆张庆余
张庆余,山东省嘉祥县满硐镇人。1975年被满硐公社聘为“半脱产干部”,1982至1999年任满硐乡文化站长兼报道组长;2000年至2001年任嘉祥县广播电视台新闻部文字编辑;2003年至2013年任《今日嘉祥》报编辑兼记者;2014年至今任县级文化刊物《祥城祥韵》杂志执行主编。多年来一直喜爱并坚持写作,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新闻通讯、散文、诗歌、小小说、戏剧、曲艺、杂谈评论、县域民俗、民间传说等作品多篇。其中部分作品获奖。因在文学创作方面小有成就,先后被批准为县作家协会会员、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2020年年初,文学作品集《乡情乡音》由团结出版社出版。
2017年与县报总编朱延伟在凤凰山公园合影(左为作者)
大凡雅士,都喜欢鸟语花香的美妙景致。然而眼下的境况是,花香,足可称得起——在乡间的山坡上、河岸边等处,许多野花竞相开放,诸多刺槐花、楝子花、梧桐花的不同的芳香,沁人心肺;在城市,为美化而栽植在路旁、湖边、公园、机关大院等处的奇花异草,“你方谢罢我登场”,令人陶醉。此时,唯一让人感到缺乏的,便是鸟语了。这便使大自然的壮美之中,似乎有了些许不足。
想那过去,你无论在田间劳作,还是在小道上行走,亦或立在家中庭院,都会见到群鸟飞翔,闻得诸鸟欢唱。
我的家乡一带,过去能叫上名来的鸟儿,除了花喜鹊、灰喜鹊,还有“叽叽龟”、杜鹃、黄莺、猫头鹰、苍鹰、啄木鸟,更多的是麻雀和燕子。叫不上名字来的,也不少。有几个时节的“鸟景”,那可真是繁盛。譬如麦收时节,人们在田间割麦时,麦棵上被惊动的小飞蛾之类的昆虫,四处乱飞,直引得喜食飞虫的燕子成群结队,在人们的头顶上盘旋着捕食飞虫。早年我曾经在一首诗歌里以这样两句描写过田间麦收之情景:“蝉鸣路边柳,燕旋草帽头”。足见那时燕雀的繁多。又如秋耕时节,常有许多地下害虫如蛴螬、蝼蛄等被犁铧耕翻出来,喜食这些害虫的乌鸦、喜鹊,也是引得成群结队,黑压压一片,飞着、蹦着跟在犁后,捡食害虫。秋高气爽时节,在田间割谷、收豆、砍高粱,时常能见到高空有苍鹰在盯视田间野兔、田鼠。它们能凭借浮力,一动不动地悬在高空好长时间,一旦发现地面上有猎物,便箭一般直冲地面,将猎物抓获。
昔日鸟多,鸟叫声自然也多,可谓此起彼伏,有的还遥相呼应。杜鹃的“快快布谷、麦子要熟”,是那样的清脆,还常常这边的一只刚叫完,那边的一只立即“回应”;喜鹊的“喳喳”之声,让人听了颇感舒心,似有喜事将临,故而乡间便有“喜鹊喳喳叫,喜事要来到”之吉语和喜欢“喜鹊登家枝”之企盼;燕子的叽叽嘟嘟,给人几分轻松快慰之感;喜欢成群结队的麻雀,蹦蹦跶跶,叽叽喳喳,动作虽单调,声音亦不那么悦耳,但却让人感到小巧可爱……如今,百鸟们的“交响乐”、“大合唱”,不知别处如何,反正在鲁西南我的家乡一带,是再也听不到了。鸟类之严重减少,只能怪人类无知或急功近利——在上个世纪中后期,人们还不大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滥造乱施各种农药,虽然杀灭了一些害虫,但却连喜食害虫的鸟儿们也给毒死了。这不能不使人感到惋惜和后悔。看来,人们只能通过慢慢弥补,逐渐使生态环境好转。而那些已经或正在频临灭绝的鸟类啊,还有没有可能再现大自然,究竟何年何月复现?只有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