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六个不同专业的研究生锁在一间屋子里一天会发生什么?
2017年11月25号伦敦时间12点57分的自习室窗外
你好,
谢谢你在周末还愿意听我是的“伦敦求学”日常。
我刚刚从上午的“What is a Doctorate”下课(12:35)回到自习室,下午1点30继续上去和四位选这门课的同学以及一位促进讨论的博士生(facilitator)谈研究计划。
上周由自由人老师分组,给分配了一个经验丰富的学长/学姐作为“桌长”(哈哈哈这个称呼我觉得很合适),在Moodle(学校选课的网络平台)上建了一个讨论组。
由于没有人特别想要第一个讲,所以就由桌长随机挑了一份开始。
没错,是我!
在一轮从桌长开始的简短自我介绍之后,我毫无防备地就开始了15分钟的自我陈述,全靠自己瞎扯,因为根本没做PPT。
幸好大家都还已经读过这个研究计划,并且还有一份存在电脑里(或者印象里)。
在周三之前我们每个人都在讨论组上传了自己的研究计划,在讨论组里建了一个帖子,在正文里简单说了自己是谁,在做什么。
我都讲了些啥呢,我现在都还觉得有点晕晕的,但好在我之后回答问题的时候,都做了许多笔记。
所以周末最多的时间应该就是继续完善这份新的研究计划。
目前印象比较深的两个问题:
Why do you choose critical realism?
Isn't geography less connected to teaching comparing to pedagogy and technology?
第一个是我觉得会在“升等”时候被问到的。
这个世界上理论何其多,为什么偏偏要选CR?
这个问题由关注研究约旦的叙利亚难民如何通过非正式教育中的和平教育实现更好的生活的小哥提出。我想了想,主要是对我而言,这个理论契合。
我所认为的本体论恰好是和CR哲学观点吻合度比较高的,所以在这个理论上架构。同时也因为它已经有了很多的应用与分支,可供参考。
第二个就是教育界和公众对待知识的看法。
学校里教授的科目知识到底是固定的给定的还是不断流动演变的?
这个问题由不做教育、关注LGBTQ群体身份认同的小哥指出,也正好让我有机会讲清了“课程的三种未来”。
这才让我意识到,我没有在研究计划中放入容易理解的图示,而是用了很多生涩的文本试图去解释。毕竟隔行如隔山,在教育学院做研究的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做课堂、关注课程、关注学校。
在15分钟的自我陈述之后,是漫长的45分钟的“提问与评论”。
这个过程真是太棒了,但也压力很大。
不过如果你抱着学习的态度,一定会觉得非常有趣。
处于写论文阶段的读者不妨试试看,提前发给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朋友你的研究计划,然后坐下来或者通过视频、音频的方式,讨论一下他/她怎么看你的研究。
那会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第一步。
趁着午休时间快速地边吃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