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地理非得走出去不可?Why geographers do fieldwork?

嘿!你还记不记不得那次我们拿着量尺去测量河床结果我在石头上滑了一跤,结果雨靴全部进水的那次野外考察?

——一位学过GCSE地理课程的学生与同伴的对话,只是这次对话发生在这次野外考察结束15年之后

许多年后,你或许不会再想起坐在教室里看过的纪录片、写过的作业、说过的案例,但很可能不会忘记去到野外考察的那段经历。

因为无论是国外盛传的"Tell me and I forget; teach me and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will learn.”还是荀子所言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都在强调只有当一个人真正试着去到实地做了之后才能完全理解并形成长久的记忆。

当然,这并不只是将学生从教室里搬运出来,而是让学生就某项任务进行合作。这种可能要长达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的任务和分成八小块的课堂来说是迥异的。去到野外之后,不再唯书是问,而是更多的要学习者自己动手(Hands on)。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形成探究的问题,参与到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来,积极用地理学人的思维进行交流沟通。

野外考察还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因为它会涉及到学习的精神,与平常不同的真实世界环境所带来的新鲜感和学生的好奇心相结合,会激发其兴趣与激情。在实际场景中应用地理思维、切实拓展地理研究技能与让学生有机会主动交流并相互学习都是英国中学地理课程开展野外考察的重要目的。

据此,我研发了一条适合自己与学生开展的上海一日游路线。这不是一个独立成型的(one-off)学习体验,而是与地理课程的整体内容结合在一起的。而且是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准备、筹划才最终出来的结果。

学生在出发之前也要做一些准备才能够从这次野外考察中收获到更多。而如果想要深入感受这次野外考察,更是意味着这场考察不止是认知技能的提升,也是审美、创造力、合作能力、照顾自己与他人的一次锻炼,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意识到自己应该成长为一个从对生态环境负责、能管控个人情绪的公民


路线:

学校-滴水湖(南汇嘴观海公园)-人民广场(城市规划展览馆)-学校

交通工具:

去滴水湖时坐大巴(与选修商学的学生及教师一起),从滴水湖去人民广场则坐地铁(选修地理的学生+两位地理教师)

Q:为什么选择这样一条线路呢?

A:首先时间有限,我们只有一天,我希望更多的能够是对景观的观察与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所以没有选择去其他城市。这样一条线路路程时间不算太长,尤其下午的时间是非常弹性的。

空间上可以实现从郊区到市中心的景观转变,景观上从海岸地貌逐渐过渡为人类活动去,时间上可以借由城市规划馆展示的上海变迁史,让学生了解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如何受到河口影响的。

而学生通过坐16号线这段大部分都属于轻轨的线路,可以亲眼目睹城市景观的变化。学生可以在地铁沿线实地拍摄照片,比较不同区域的商业、工业、农业、住宅分布情况。

上午的滴水湖也是很有意思,这是一个人工湖,走不多远就一个海岸线。我们会在海边观察地形,但会回到滴水湖周边寻找餐厅吃饭。我们因为和商学一起,所以打算给学生限定花销的金额,看他们会做出什么选择?设计这条路线的过程中,我们就考虑到这一点,想让学生自己通过问卷或者访谈的形式自行分析各自午餐的行为模式。

Q:在考前一周带学生出去野外考察是否与考试有关呢?

A:的确有关。应试本来就是一个中性词。

我认为在考前一周的时候,学生对于采集地理信息和分析的方法已经有了书本上的认知,是应该去获取一手数据的时候了。

而且正巧最后一张卷子其实就是以补充完整课程作业为主,一道自然题,一道人文题。正如《英国初中地理考到最后靠什么 Intro to IG Paper 4》中所示,学生如果没有自己设计并发放问卷采样,用工具测量自然地理的一些指标,比如沿岸漂移速度、海边风向,可能会永远停滞在想象的层面,而没有办法落到实处。

所以即使是从提高学生考场应变能力而言,这次野外考察也是一个检验学习成果的实战机会。能够参与其中,相比听说读写,会有更深刻的回忆。

具体路线设计下次再说~


本次野外考察路线设计深受《Learning to teach geography in secondary school: A companion to school experience (3rd edition)》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有收录该书,我这本是作者送的。

题图:深南大道的夜 @广东 深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