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大会看莆田③ | “江南第一名刹”龙华双塔
煌煌简命出隋炀
令之山下建神殿
龙华寺素有“江南第一名刹”盛誉,寺建于隋,历六十载,建九重殿,成于唐。明朝侍郎何乔远有诗云:“煌煌简命出隋炀,令之山下建神殿”;龙华寺亦有古楹联:“隋朝古刹普天下无双,仙邑宝幢唯此间永久”。
地理特写:位于仙游县龙华寺前东西两侧,是屹立近千年不倒的文化地标。
亮点聚集:龙华寺、明珠堂、金刚塔、大雄宝殿、藏经阁
禅林净土在此间
龙华寺是仙游境内最早的寺院。这也是《兴化府志》《仙游县志》上最早留下的建筑物,是最先启行的文化记忆。
它地处三郊公路之滨,龙华集镇之侧,商贾云集、人众杂错。在此名利交征之处,龙华寺辟出了一方净土,参禅悟道,为度世之殿堂,僧众清修之圣地。
正如地藏菩萨所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无数的僧侣穿越了山川,穿越了遥远与陌生,在莆田大地上用心灵、大度、无私,筑建了一座座幽静的禅林。
追溯龙华之源
隋炀帝大业年间(公元 605 一 617 年 ), 江苏润州甘露寺惟胜比丘,云游名山大川,寻觅梵释繁衍之地。行至宝幢山,见其“烟花苍苍,花气如云”,平地亭拨,冈峦秀发,似幡幢宛转下垂,左右溪流,萦绕峰前,犹梵天帝释之居。惟胜见此佳地,心喜胜境清幽,结茅蓬山下,精修梵行。一日清晨,旭日高悬,而宝幢山上仍云遮雾障,忽有两条巨龙从云雾中翻腾下来,龙嘴里各衔着一朵鲜艳的莲花,呈献师前。
唐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 龙华信众在宝幢山下的唯胜草庐旧址,筑上下两座佛殿,这是仙游境内历史上最早的寺院;唐宣宗大中初(约公元848年),皇帝李忱赐寺名为“龙华寺”,龙华也因寺名获地名,从此在这片清新的土地上,晨钟暮鼓敲响每一个清晨与黄昏。
到了宋朝,即便地偏东南一隅的山区之地,龙华寺也已是远近闻名的大宝刹。可见此时的龙华、仙游不论在财力还是人力,都已具备相当雄厚的基础。
宋仁宗天圣年间,皇帝赵祯曾下诏召见龙华寺主持雪径和尚入京讲道,并赐给他衣物。朝官范仲淹赠诗给雪径和尚:“斌诀若不离荆楚,怎得连城倍价高。”自此,龙华寺大加扩建,僧徒日益增多,成为仙游的一大丛林。
鼎盛时期,龙华寺内法席鼎盛,如北宋净明大师掌教、元朝无隐大师住持等,均道行远播。
龙华寺曾出五位国师:隋开山祖师僧惟胜、宋雪径净明大师、元无隐禅师、大觉(琏公)禅师、真觉禅师
祈梦九仙
筑深藏古寺的“孝”塔
说到龙华寺,必然少不得龙华双塔了。
龙华寺内,两侧树梢间隐隐显露古塔的身影,令人怦然心动。看那传神的翘檐,古朴的塔壁,一定有它不平凡的经历。相传,龙华双塔为邑人孝子郭勇在九鲤湖九仙指点下为母祈寿所建,虽比寺迟建,却是龙华寺的重要象征。
一座寺院内,营建两座规模相当、形态相近的塔,是为“一寺有双塔”,为我国古代一种常见的布局形制。如今,全国遗存的多为两寺双塔,一寺双塔的数量并不多见。
塔影悠悠传“孝”道
仙游本地有句俚语:“泉州东西塔,徒弟胜过师傅。”然而,龙华双塔的建造时间,比泉州开元寺东西塔早了 110年。站在塔前,梵音阵阵回旋耳边,数百年风雨里,龙华双塔堆砌着无言的挺拔,在艳阳的照耀和树木掩映下,巍然挺立。
不禁让人想起龙华双塔的由来。传说,北宋徽宗大观年间,仙游龙华乡出了位孝子郭勇。他饱读诗书,但因寡母一身病痛,放弃出外考学做官的理想,将开道的鸣锣声化为床前低声的问候。
一年大暑,母亲突然病重,郭勇心急如焚。夜里,九仙中的何老四告诉他一剂灵丹妙药,以马鲛鱼作药引,方能药到病除。醒来后,郭勇听见昏迷中的母亲喃喃想吃马鲛鱼,立刻赶到枫亭近海边寻找。龙王被他的孝心感动,命龙女化作渔婆在沧溪街头叫卖,母亲的病终于药到病除。
为感念九仙梦示的大恩大德,在龙华寺的大力支持下,郭勇捐建了一座七级东塔,母亲七十岁大寿时建成。竣工落成典礼上,郭勇向佛祖祈求:“母亲益寿延年,能活到八十大寿,弟子愿捐资建塔一座。”果然,宋徽宗宣和年间,在他母亲八十岁时,西塔也落建成功。是故,东塔、西塔,相隔十年,只为共同成一个“孝”字。双塔并峙,极像守望的人生姿势,迎接朝暾,送走夕晖。
龙华双塔故事里,既有仙游名胜风景,又有佛、道和谐合力,还包括海洋渔业内容,巧妙的彰显出龙华时代、地域及文化色彩。
龙华双塔,原为佛塔,佛塔多用于珍藏佛家的舍利子和供奉佛像、佛经之用。而龙华双塔,既保留了佛塔的本义,又赋予了孝道的象征,巍然屹立在苍茫大地之上、历史烟云之中。
殿堂巍峨壮丽,龙华双塔熠熠生辉,寺院规模宏大,香火绵绵旺盛
龙华寺兴于宋,而鼎盛于元。殿堂巍峨壮丽,龙华双塔熠熠生辉,寺院规模宏大,香火绵绵旺盛,僧众达800多人,足以见这时的龙华,定然已是农耕年代人丁兴旺、安详富足的一方宝地。
“宝幢山下状元地”,当时以龙华寺为平台,文人雅士汇聚。古时莆仙达官名人郑纪、陈谠、柯潜、刘克庄、王迈、蒋邕等都曾来此游览,有的甚至还在龙华寺内隐居过,名寺、名人、名塔交相辉映,蔚成了浓浓诗书之风。在那变幻的时空里,多少诗词经书承载着宗教文化的积淀,收藏着苍茫岁月的光芒。
元朝元贞年间,成宗皇帝铁穆耳两次征召龙华寺住持无隐大师入京讲道,无隐大师力辞不就,成宗皇帝就诏命龙华寺统辖西、南面所有寺庵。至此,龙华寺掌管仙游八十三庵院,合并为一大丛林,香火日益旺盛,声誉日益隆盛。
刘克庄有咏《龙华寺》诗:
不见层峦与覆岩, 眼中夷旷似江南。
烟收绿野连青嶂, 楼瞰朱桥映碧潭。
丞相无家曾住寺, 聘君有字尚留庵。
荒山数亩如堪买, 径欲诛茅老一龛。
历经劫难的“塔坚强”
龙华双塔曾历经劫难,元末至明、清两朝,龙华寺四度兴废,双塔见证着龙华寺沧桑巨变的历史。
明嘉靖四十五年,倭寇侵犯兴化,寺院僧尼皆逃散。倭寇用火焚烧龙华双塔底层,并用锄、揪、锤、斧等工具,要把双塔砸倒,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没有得逞。
双塔岿然不倒,倭寇也终被驱逐出境。如今,双塔虽只剩石结构的部分,既便如此,它们依然让人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或远观其飞檐拙中藏秀;或环绕其左右贴近细察岁月在力士和佛陀们脸上抹去的悲欢;或者仰观,塔静如佛,檐上青草却伴着流云飞舞,如世间种种变幻不定。
龙华双塔为何历千年而不倒?
原来,双塔地下基础至少有塔基的三倍。因所处地平坦坚实,地质均匀,基础深而坚硬,宽大又牢固。做工精细,砌筑材料粘结紧密,石块斜扎,主体上下连接整体性强,上轻下重、重心低下。整座塔稳定性强,所以能经受千灾万难而不毁。
度世殿堂
僧众清修之圣地
千年古刹龙华寺在历史发展中屡有隐没,尤其在近代,几近荒芜。1999 年末,30 岁的慈愍法师的到来,首开龙华寺尼众住持先河,不仅将戒律的修学传至南方,也拉开了龙华寺复兴的序幕。
塔光耀人心
不到20年时间, 龙华寺规模初具。今天的龙华寺,破旧的场地已被雄伟的殿堂所取代,僧园幽美宁静、莺声清丽、柳丝飘舞、亭台楼榭、别有天地。在龙华双塔下,15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女学僧,在此学戒禅修。全院上下统一过午不食,持金钱戒,禁止是非,上敬下和,勤苦修持,不忘国恩,上求佛法,下化众生,奉献佛陀慈悲智慧之心。
龙华寺的尼众,既是寺院常住,又是学苑学僧。如有学僧需要背书,或练习唱念,寺院里的老师就会建议她们来双塔前。对出家人而言,塔是吸收千年天地的精华,它时刻在加持着这方水土上的人。
如今,双塔的相轮塔刹已失去了昔日辉煌,但塔铃依旧在风中清脆响,传送密意,昭示此地仍为众人心中坚固的精神支柱。
慈愍法师领众重兴,将龙华寺这块荒芜之地开垦出来。之后,在宏玉法师的住持下,继续着千年古道场的复兴。
大雄宝殿
在双塔之间,立着大雄殿。2008 年初,工程队经过 40天的操作,3 天将整座大殿完好抬高 2.16 米,随后又换掉殿内八根 6.5 米长的砖头柱,与周围的天王殿、藏经楼的高度协调,创下一道神奇的景观。
天王殿
天王殿两侧,各有 4 米高的四大天王二尊,正中供奉一尊天冠弥勒像,是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内院修行的本相,背后佛龛中为韦驼。
明珠堂
明珠堂为龙华寺的般若眼目、选佛坛场,每年吸引了大量海内外四众弟子来此参禅悟道。
藏经阁
藏有 62 套、20 种不同版本的《大藏经》、15 部《般若经》、1500 册《文津阁四库全书》。全苑藏书达 10 万余册,内容涉猎之广,在全国也算藏书大户了。
完
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微信矩阵
▼
编辑 | 游晓婷
校对 | 周 喆
审核 | 翁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