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篇 呼伦贝尔辉河水坝红山文化遗址
X
辉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中部西北侧的丛山密林中,由二十几条小河汇集于乌拉吉呼,折向西北缓缓流入呼伦贝尔草原,把大草原分为两部分。其左侧被称为巴尔虎草原,右侧则是鄂温克草原。辉河河道开阔平坦,河水弯弯曲曲流至宝力格东又折向东北,汇入伊敏河。辉河北距海拉尔市33公里,水坝距河口14公里,在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西苏木(乡)境内。
遗址位于辉河水坝,海拔高度约640米,分布范围约30多万平方米,地貌部位明确,地层清楚,属于原地埋藏类型,遗物保存新鲜,无分选现象。遗址文化层为灰黑色细沙层,最厚可达1米,石料主要采自遗址以东10公里左右的伊敏河岸的砂砾石层。
遗址是197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之后做过多次调查和试拙,并进行过C测定,其年代为距今5040年左右。1975年,黑龙江省文物普查工作队曾对辉河右岸做过文物调查,先后发现细石器遗址12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即辉河水坝北侧河岸边及台地上遗址。1978年7月,裴文中、盖培先生等曾来此地考察,采集了大量的细石器、陶片等遗物,还发现一人头骨化石。1984年9月,呼盟文物站在文物普查中,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1987年8月,佟柱臣先生来 此调查,也进行了小面积试掘。1991年5月,田广金先生到这里考察,再次进行了试掘。几次调查的资料均未发表。
1984年,米文平、赵越等同志对遗址进行试掘,发表了简报,大致情况如下:
1、遗址。辉河水坝长1200米,把河右岸的毛希浑道布和左岸的特默呼珠山连接起来,该遗址分布在毛希浑道布台地上。早在60年代修水坝取土时,遗物大量暴露出来。水坝南则(上游)形成一个约4平方公里的湖面,左岸河谷形成大片低洼草塘,毛希浑道布成为洼中台地。遗址即在从水坝东端起,沿河崖向北延伸500米、宽约40米的河崖上。
2、地层。试掘地点选在辉河水坝北侧320米处,靠河崖开1×2米探方一个,共出土遗物314件。这里的土质单一,均为细沙土壤,只能依靠出土遗物大致区分为六层。第一层深18厘米,为地表土层,不见遗物。第二层深18-30厘米,土质为黑褐色细沙,含有炭粒和油迹。出土细石器、石片等27件,骨片8件,铁片1件。第三层深30-55厘米,土质与二层无明显变化,仍为黑褐色细沙土。出土遗物丰富,多达174件。其中细石器、石片、石核及石叶共122件,陶片23件,碎骨器残片28件,铁器残片1件。第四层深55-90厘米,土质由黑褐色渐变为黄色,仍为细沙土。发掘面积缩小为1×1米,出土遗物因此减少到80件。其中细石器41件,陶片13件,骨贝残片3件。从陶片的纹饰、陶质、工艺等分析,文化内涵明显不同于第三层,但地层无明显界线。第五层深90-110厘米,为黄沙土,出土细石器12件,碎骨(鱼贝类)残片12块。第六层深110厘米以下,为原生土层,土质为纯净黄色细沙,不见遗物。
3、遗物:
①细石器,共202件,占出土遗物总量的70%。其中石叶55件,石刃25件,石核2件,刮削器21件。其余都是不成形的石片、石料,上有打制、压剥加工的痕迹,有的刃部、尖部很锋利,有刮削、切割使用痕迹,但无法确定其器物名称。
②陶片,从距地表30-90厘米地层中,共出土陶片36件,因都很小,无法辨认器形,仅能从陶质、纹饰和生产工艺上大致区分为三类。
Ⅰ类,灰褐陶:多素面,也有篦齿纹饰,泥质,轮制,火候较高。出自深30-55厘米地层中。
Ⅱ类,褐陶:内壁黑色,素面。夹砂,手制,火候较高。外壁多有烟熏痕迹。灰褐陶:泥质抹光无纹饰,内壁黑色火候较低。有炭黑痕迹。这类陶片均出自45-55厘米地层中,与拉布大林鲜卑墓群出土的陶器相似。
Ⅲ类,有纹饰红褐陶:夹砂,手制,火候较高。其纹饰可分为:细绳纹,线条细且断断续续似虚线。组合纹,有呈“之”字形,有呈网络状,均出自深60-70厘米的地层中。
红褐篮纹陶,夹砂,手制,断面呈夹层状,似层层贴制。也出自深50厘米的地层中。
黑褐折划纹陶,夹砂,器形较大,似筒形罐,直口无唇,划纹成网格状,出自深65厘米的地层中。
粗篮纹陶,红褐色或灰褐色,内壁呈黑色,泥质,手制,出自深75-90厘米的地层中。
③骨器,均残碎,无法辨认器形的部位,少数碎骨片上有加工使用痕迹。
1996年,对遗址进行第一次发掘。
2007年8—9月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细石器研究”课题组,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和鄂温克旗博物馆的协助下,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卫奇教授的指导下,对遗址第二次进行了为期38天的调查和发掘。调查采集到文化遗物1499件,包括以细石器为主的箭镞、圆头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