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这种生物,有啥存在的必要?| 父亲节必看

周日就是父亲节了。

当中年老妈妈们齐聚一堂,最其乐融融的时刻就是讨伐爸爸。

“我晚上喂奶,他睡得呼呼的,真想一脚把他踢下去。”

“他就是甩手掌柜,啥事不管不问。”

“最可气的是,孩子跟他爸亲,嫌我管得多,他爸不管他。”

老公们婚前甜言蜜语,婚后变成兄弟;

爸爸们孕前信誓旦旦,产后背信弃义。

妈妈们丧偶式带娃,爸爸们诈尸式育儿。这是一幅多么像僵尸片的场景!

这是实情,我有证据:根据中国在2008年的一次调查,爸爸们投入育儿的时间平均只有妈妈的一半。

但这不是国情,爸爸们不爱带娃举世皆然,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区别:

美国在1997年调查了1000多个家庭,发现在育儿方面,爸爸投入的时间只有妈妈的三分之二;

德国在2013-2014年针对3000多个家庭的调查也发现,母亲在日常照料孩子的事情上承担绝对主力的作用。

热衷于争分夺秒造人的爸爸们,为啥不愿参与带娃这么有趣的事业?

职业需要,我看过无数篇妈妈控诉爸爸不作为的文章。

作为一个爸爸,这些文章常常看得我冷汗直冒,却也时常让我觉得“都没说到点上”。

妈妈们讲给妈妈们的控诉,足以引发妈妈们的强烈共鸣,让妈妈们获得同仇敌忾的戾气,却无法触达爸爸们的灵魂深处,因为他们甚至都不会听这些抱怨、不会看此类文章。

所以,我决定站在一个爸爸的立场,讲一下这件事的底层逻辑。

Happy
Father's Day
爸爸的出厂设置

先来泼一盆冷水:所有鼓吹“妈妈们掌握这几点”,就能让爸爸爱上带娃的文章,都是无稽之谈。

我们每个人都有出厂设置,这是亿万年进化出来的策略。对于人类而言,妈妈带娃、爸爸打猎的行为模式存在于数万年的原始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治理结构,绵延了数千年的古代历史。

这种家庭内部分工和协作机制,早已刻入基因,成为男人和女人的出厂设置。而要求“爸爸参与带娃”的现代文明,才只有几百年,在我国则更短。

当我们试图以“三个要点”“五个策略”来对抗亿万年进化的时候,妈妈们要提前做好心理建设:这事可能没那么容易成功。

不要妄想有个一针灵式的仙丹妙药来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这不现实。

妈妈们肯定会说:“呵呵,不爱带娃就说不爱带娃,还能扯到进化论,真会找借口。

但我们必须首先认清这一点,才能认清敌情、知己知彼。

人的生理进化早就完成了,但文化的进化还在突飞猛进。我们虽然和一万年前的人类的基因一样,但我们信仰的三观和认知已经完全不同了。

爸爸带娃这件事,就属于现代文明的产物。

要理解爸爸和妈妈之间的冲突,要从鸦片战争说起(认真脸)。

Happy
Father's Day
转型尚未完成

为什么经历了现代文明的洗礼,爸爸们还没有养成热爱带娃的好习惯呢?

为什么相比起来,外国男人似乎更爱带娃一些呢?

我在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吕世浩先生的一门课里,竟然找到了答案。

吕世浩在讲《史记》的课里说,我们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巨变之中。

中国历史有三次巨变:第一次是仰韶到龙山,第二次是战国到秦汉,第三次是从鸦片战争到今天(尚未完成)。

巨变的特征就是:这个时代的人常常活在价值观的混乱和迷茫之中。

什么意思?从鸦片战争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清除旧有的价值观,但新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确立。

举例而言:

对于婚姻。在鸦片战争之前,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年轻人的普遍价值观里不会去要求自由恋爱这件事;现在,我们不再奉行这条准则,但新的婚姻准则是什么呢?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

有人要爱情,有人要物质,有人要单身,有人听爸妈的……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西方的价值观、新兴的价值观在激烈碰撞,还没有决出获胜者。

于是,我们的婚恋观呈现出多样化,表现出来就是迷茫与混乱、催婚与恐婚。

再举例而言:

关于婆媳关系。之前,媳妇必须要听婆婆的,这是被整个社会维护的传统价值观。即便有个别的儿媳妇强势或腹诽,但总体上,婆婆的权威高于儿媳妇,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但现在呢,有的婆婆们仍希望维持自己的权威地位,但儿媳妇们已经不可能听婆婆的话了。

儿媳妇们想要完全我行我素,却还要顾及孝道伦理,以及让长辈帮忙带孩子的情面。

我们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的婆媳伦理结构,但又不可能完全遵照西方式的互不打扰模式,于是,必然产生很多家庭矛盾。

扯回来,关于爸爸带娃。

传统上,对于教育孩子这件事,父母分工是很明确的:爸爸负责挣钱养家,提供资金和资源;妈妈负责言传身教、爱与温暖。

但现在,爸妈的分工变得不明确了。妈妈们也要挣钱养家,爸爸们也要喂奶带娃。

但我们的文化和价值观,都还没有完全完成转型。

于是爸爸这个群体就出现了直男癌、女儿奴并行,大男子主义与家庭煮夫并存的“混乱”局面。

有些爸爸觉得妈妈的要求太高了,既要求我月入十万,又要我每天带娃喂饭;既要我职场杀伐决断,又要我家里洗衣做饭。

妈妈们同样觉得委屈:我也上班工作996,为啥你不能喂奶带娃007?我要是里里外外一把抓,要你这个爸爸有啥用?

西方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则相对而言矛盾小很多,因为他们的家庭分工在几百年工业文明的演化中,已经趋于稳定和成熟。

我们的旧观念已经瓦解,新价值尚未定型。我们何其有幸,又何其不幸,生活在这个巨变的时代。我们的不幸在于,必然承受巨变时代带来的痛楚;我们的幸运在于,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可能成为未来普世价值的一部分。

终将有一天,爸妈的分工会变得稳定和谐,婚恋问题会解决,婆媳问题不复存在。

只是处于中华历史巨变第三季的我们,还将继续混乱和迷茫一阵子,尽管这一阵子的时间可能有点长。

从战国到秦汉的那一次价值观稳定,用了四五百年。从鸦片战争到现在,才一百多年。

从历史的眼光看,现在的爸爸们比以前的父亲们“好用”多了,承认这种进步,并且要看到,爸爸们还会继续进步的。

Happy
Father's Day
两种生物的对决

我们都常常忘了一件事:男人和女人是两种生物,爸爸和妈妈是两个物种。

对于妈妈来说,爱孩子是天性;对于爸爸来说,这是需要学习和练习的。

我曾看到过一个有趣的观点:妈妈爱孩子,是因为孩子需要爱;爸爸爱孩子,是因为孩子值得爱。

证明这个观点的一个表现是:妈妈常常更疼爱那个不争气的败家子,爸爸喜欢炫耀那个光耀门楣的顶梁柱。

只是现在多数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所以通常没有办法表现出来这种差异。但我们在各种文学影视作品中,都经常看到这种现象。

这也是在婴幼儿这个阶段爸爸不爱带孩子的一个原因。这个阶段的娃娃,就像一个小动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啊。

而结果就是,当孩子更大一些,爸爸们做好了练习,想带娃出去炫耀了,想参与孩子的生活了,孩子却和自己不亲了。

妈妈们需要理解:男女的沟通和理解方式很不一样。我们公号转过一篇文章(32岁离婚夫妻聊天截图火了:“我剖腹产疼得发抖,你凭什么拉黑我?!”),说的就是男女的脑回路很不同。

“和老公说话一定要直截了当,不能绕任何弯,要不他真的听不懂。”

若干年前,我正在吃某种腌制的禽类肉食(实在想不起来吃的啥了),一女性友人经过,问我:“好吃吗?”

我说:“味道还行。”

在女性看来,这种情况下的正确回答和做法是:“你来尝尝。”

但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唯一正确的答案是准确表述我对这道食物的个人评价。

因为这件事,我被豆妈吐槽了很多年。

所以,当妈妈想要求爸爸带娃时,请提出清晰而具体的指令:

“喂奶去。”“买菜去。”“抱娃15分钟。”“陪孩子玩积木。”

我们通常很乐意服从命令。

但不要给出模糊或意韵深远的谜题:

“你看不出来我很忙吗?”“我都忙成这样了,你看都不看我一下。”

不要说“我好累啊”,要说“抱着你儿子”。

男人的大脑褶皱不够多,无法理解线性逻辑之外的指桑骂槐。所以,当你想让爸爸带娃的时候,直接下令比生闷气有用,分配任务比表达情绪有用。

爸爸们常被吐槽的一件事是:爸爸带娃,活着就好。

我想说,这就是爸爸带娃的天性和优点啊。

妈妈们会小心翼翼,不舍得磕破一点娇嫩的皮肤,害怕碰到任何亿分之一的危险。但爸爸们通常大大咧咧,“无知者无畏”。

这就是天性不同所导致的分工不同,而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活着就好”可以激发孩子的勇敢气质、探索精神,不必过分担心。

你看雷神带娃的时候,让闺女淋雨冲浪扔上天、轮滑摔跤过山车,不也父女情深嘛。链接:雷神带娃:这么沙雕的漫威英雄,让女儿活成了道具

男女分工不同,爸爸们存在的理由之一,就是负责“活着就好”式带娃。这是爸爸最擅长的工种,当他因为自己的优势而被鄙视的时候,很可能会无所适从,进而逃避责任。

另外给妈妈们支个招:分开带,强制带。

妈妈们常常抱怨,当妈之后,连剪头发、看电影的机会都没有,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给个建议:强制给自己放个假,让爸爸带半天没事的。

爸爸妈妈做个值日时间表,周末或假期各带半天。妈妈带娃的时候,爸爸想玩游戏玩游戏,想看球赛看球赛。爸爸带娃的时候,妈妈想去逛街就逛街,想聊八卦就去找闺蜜。

给自己放个假,给爸爸和孩子独处的时间空间,让他没有外援、没有依靠,必须靠自己,既能让他体会带娃的艰辛,还能锻炼他独自带娃的技能。

妈妈们,出去潇洒吧;孩子,交给爸爸就好。

面对四角吞金兽,爸妈理应是战友。

不靠谱的爸爸很多,优秀的爸爸也不少(比如豆爸)。

在父亲节即将到来之际,请妈妈们理解:爸爸就是这么一种生物

如果你因为他的生物属性而生气、不满,本质上而言其实毫无意义;理解爸爸是男人这个既定事实,在生物属性之外,他还有哪些可以提升的空间、协作的可能,才是妈妈们需要重点驯服的地方。

他多数时候很无聊,有些时候很无用,必要时刻值得托付。

不然还能断绝父子/父女关系咋的?

祝全天下的父亲们在父亲节和父亲节之外的日子里都做个好父亲。

参考资料


吕世浩,《史记》课程系列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李萱,《比起丧偶式育儿,让妈妈们更加瑟瑟发抖的是诈尸型育儿》

凯叔讲故事,《我研究了上百位爸爸,想弄清他们为啥不爱带娃》

吴伯凡、梁冬,《冬吴同学会·母爱的真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