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儿子对婆婆说:“你想早点死啊?”

Your Children Deserve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文|青悦洋

1

一个周末,朋友一家三口例行去了孩子奶奶家。

奶奶近段时间身体不好,心情也不太好。刚开始她们开开心心,后来可能是由于没有关注到奶奶的需求,导致她情绪有些激动。

于是朋友便开始劝解她,让她不要激动,也不要生气,这样对身体不好!哪知话音刚落,五岁的儿子就来了一句:“你想早点死啊?”

朋友都惊呆了,一个五岁的小朋友怎么一口开就是个“死”字。

要知道在中国,“死”是个比较避讳的字,对着老人说出来,可能会让她误会和伤心。

后来朋友问儿子:你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呢?

原来曾经他不听话的时候朋友有和他说过,他的行为让朋友生气,而生气会让人生病,人生病了有可能会死的早。

奶奶生气了,他不想让她死,所以就说了这句话。

虽然孩子的表达方式不合适,但孩子的心意却是真正的关心。

而造成他表达方式不合适的主要原因,却是朋友没有告诉他“死亡”的正真意思。

而像朋友这样忽略给孩子讲死亡的家长不在少数,不仅忽略,我们更是想尽办法,让他们远离“死亡”的各种场景,毕竟中国的父母,还是很忌讳死的。

虽然朋友家没有很避讳“死”字,但对死亡的描述和解释,却也从来没有和孩子讲过。

美国学者Bensley认为:死亡教育是一个探讨生死关系的教学历程,借着对死亡课题讨论,使学习者更加珍惜、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

而对孩子的“死亡教育”应该更不能只限于“死亡”这个状态。对孩子而言:“死亡教育”的根本应该是“生命教育”。

2

记得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平时睡眠很好的小男孩那天晚上怎么都不愿意睡觉。

他的妈妈,哄也不行,陪睡也不行,直到后来小男孩困极才迷迷糊糊睡着。

妈妈以为只是小男孩闹情绪,哪知第二天依然如此,甚至也不让爸爸妈妈睡觉。

经过妈妈耐心询问,原来小男孩觉得睡觉了就永远也醒不过来,就会死,还要被埋起来,非常可怕。

妈妈很奇怪,平时他们家基本没有谈论过死亡,也没有亲人去世。小男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知?

原来这是奶奶给的误导。

那天,小男孩的小狗由于误食了老鼠药,死掉了。

小男孩目睹了小狗中毒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小狗死后,奶奶拿了个盒子装起来,埋到了一块荒地上。

回来后,小男孩问奶奶:小狗呢?

奶奶说,死了,给埋了。

小男孩不解问:死是什么?

奶奶告诉小男孩,死就是睡着了,永远也醒不过来了。

小男孩觉得这件事情太可怕了,睡着就永远醒不过来,而且还要被埋起来。

于是到了晚上就怎么也不愿意睡觉,甚至也不愿意爸爸妈妈睡觉,因为他不想自己死,也不想爸爸妈妈死掉。

我们总是用躲避的态度和不明确的方式告诉孩子“死亡”是什么,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拐弯抹角带给孩子的伤害更大,更糟糕。

错误的死亡教育,会引起孩子对死亡的恐惧,甚至会让他们成长后对生活失望,对活着迷茫而产生轻视生命的结果。而这种结果这些年也屡见不鲜。

国家心理咨询师岳文昊老师说:死亡教育从根本上讲,是让人们认识生命,热爱生命,而不会选择自杀、轻生等行为,这也是它的意义之所在。

正确死亡教育应该是告诉孩子:既然生命终将走向死亡,那么我们更需要珍惜生命,让这个活着的过程绚烂多彩,而不是因为死亡的必然而对生命毫无敬畏。

这其实是生命的教育!

3

美国作家利奥·巴斯卡利亚博士被美国大众称为“拥抱博士”,他写的《一片叶子落下来》被誉为生命教育的典范。

绘本里的故事是这样的:

夏天到了,叶子弗雷迪长大了,春天的时候,他还是个初生的嫩芽,从一棵大树树顶的大枝上冒出头来。

它的身边有无数的叶子,长的都不一样。他们一起跳舞,一起晒太阳,一起洗澡。

弗雷迪有个好朋友叫丹尼尔,是这颗树上最大的叶子,也懂得最多。

夏天的时候,丹尼尔告诉弗雷迪,给人遮荫是叶子的目的之一。弗雷迪不知道目的是什么?

于是丹尼尔告诉它,目的就是存在的理由。

秋天到了,叶子开始发黄,但每片颜色都不一样,弗雷迪便问丹尼尔为什么?

丹尼尔说:因为我们一个一个都不一样啊!我们的经历不一样,面对太阳的方向不一样,投下的影子不一样,颜色当然也会不一样。"

深秋的时候,叶子们开始凋落,弗雷迪非常害怕,问丹尼尔为什么会凋落?丹尼尔告诉它,因为他们都将要死亡。

弗雷迪更加害怕,丹尼尔于是说:面对未知的东西会害怕,这是很自然的,但是,春天变夏天的时候,你并不害怕。

夏天变秋天的时候,你也不害怕。这些都是自然的变化。为什么要怕死亡的季节呢?"

弗雷迪觉得既然都会死,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丹尼尔说:是为了太阳和月亮,是为了大家一起的快乐时光,是为了树荫、老人和小孩子,是为了秋天的色彩,是为了四季,这些还不够吗?"

利奥·巴斯卡利亚博士用一个短短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死亡的意义,生命的可贵!

萨瓦特尔说:“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这不仅仅是给孩子们的教育,更是对家长的教育,家长们只有自己先明白了死亡的意义,才能正面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生命。

4

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对死亡的理解能力与他们的认知发展紧密相关的模型。

那么面对“死亡教育”我们家长该怎么做呢?

a、针对学龄前孩子

学龄前的孩子,对生命状态的认知最多样化,2-3岁左右的孩子只停留外部形态上。比如:有头的就是有生命的;

3-4岁的孩子会根据行为来判断,比如:会动的就是活的,不会动就是死了;

5岁左右的孩子已经能初步认知生命,比如会长大的是活的。

这个阶段“死亡教育”的重点应该在于爱护动物、保护植物、爱惜环境、爱护朋友和老人,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b、针对小学阶段的孩子

6-7岁的孩子,一般不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只是认为死亡可能是暂时离开的现象;

7-9岁的孩子已经知道死亡是永久的离别;

10-12岁的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基本等同于成人。

这个阶段“死亡教育”的重点应该在于,客观科学的解释“死亡”状态,避免使用“睡着了”、“走了”等来描述,同时帮助孩子理解生命的意义。

比如:回忆死者生前的事迹;制作纪念相册等等。

c、针对青春期的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和成年人一样,已经明白人终会死亡的事实,会对死亡感到悲伤,痛心甚至害怕死亡的到来。

这个阶段的“死亡教育”应该着重在于生命成长的教育,告诉孩子既然生命有限我们更应该珍惜。

并且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有意义的事情,鼓励孩子乐观地面对生活,积极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辜负短暂的人生。

乔布斯说:死亡是生命最伟大的发明,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

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是有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

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