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后裔村——绍兴冢斜古村
大禹后裔村——绍兴冢斜古村
标签: 浙江王越 大禹后裔 古村落 历史文化名村 文化分类: 绍兴古迹
说起大禹后裔村,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禹陵村。事实上,在绍兴还有一个与禹陵村齐名的大禹后裔村,它就是位于绍兴县稽东镇东北部的冢斜古村。
大禹后裔村——绍兴冢斜古村
在古城绍兴会稽山脉的南麓,中国香榧之乡绍兴县稽东镇境内,有一座叫做冢斜的古村,其四面环山,南临舜江,风景优美。由于村落中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较多,且保存较为完整,历史文化积淀浓厚,在2010年12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冢斜村是绍兴唯一的国家级古村落,解放后它的名字叫做友谊村,冢斜村应该是念做zhong xia cun,“冢”是墓,“斜”是宫人墓,相传越国宫人多葬于此,墓不正向,故名“斜”,村名由此而来。
大禹后裔村——绍兴冢斜古村
村里的人据说都是大禹的后代,大禹生三子,长子启,继承父姓“姒”,至今大禹陵旁边还有一个禹陵村,村里的人都姓“姒”;二子况,赐姓为顾氏;三子罕,赐姓为余氏。大禹赐第三子为余氏,有纪念其妻涂山氏之意,而禹妻的墓址也在冢斜村。
据《绍兴府志》云:“冢斜在会稽平水上三十余里,接嵊界,相传越国宫人多葬于此”。 相传,舜妃和夏王朝开国元帝大禹王的“禹妃”及越国宫人多葬于此地,“冢”,坟墓,按冢者大也,“斜”,宫人之坟也。又有一种说法认为禹妃葬于古村斜后方,故冢斜村名由此而来。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冢斜是早期越国古都——嶕岘大城所在地;著名地理历史学 家陈桥驿先生,根据冢斜的地理历史和风水走向,并根据《水经注》和《吴越春秋》的记载,曾论定,古时越国最早古都、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嶕岘大城就在冢斜。
第746篇:大禹后裔村——绍兴冢斜古村
冢斜的悠久人文历史必然蕴含着悠久的古建筑群。可谓是古建筑“活化石”。古建筑有始建于唐贞元9年(公元793年)的“永兴公祠”;有始建于清乾隆庚辰年(公元1760年)“余氏宗祠”;有建于明、清的余氏老台门、高新屋、下新屋、上大院台门屋6座;有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古桥“永济桥”;有明、清官员来冢斜祭典舜妃、禹妃和永兴神的驿站“上道地轿屋”,有闻名全国的“冢斜古戏台”;有建于明末清初的“永济茶亭”和通往诸暨大、小西岭的山区邮道;有始建于清代的“下新屋古井”和大龙山麓的木瓜塘、刺菱塘和下塘湾塘等等,蕴含中及其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我国难得的一处南方农村历史文化名村,对研究中国乡土建筑的整体布局、建筑型制、环境特色以及传统文化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第746篇:大禹后裔村——绍兴冢斜古村
除了众多的古建筑群,冢斜古村还处在青山环抱,绿水萦绕之中。村北大龙山,古时称东岩,与秦望鹅鼻同发迹于仙霞,其山气势磅礴,葱郁圆润。村南轰溪山,山形酷似屏风,山势挺拔清秀,气魄宏伟壮观。大、小狗山和螺山,层峦叠嶂,郁郁葱葱。村东草山、狮子山,山体连绵,横亘村首。村西象山、门前山,群峰拱卫,高低错落。小舜江北溪宛似官带,从古村西北向村庄东北沿着象山、门前山和轰溪山之脚下绕村而过,溪水蜿蜒、流水潺潺。村前是一大片平坦的农田,呈现出一派美丽的田野风光。
这个村子就在32省道北边,过了车头村,就能看了村里最典型的建筑——余氏宗祠就在路边上。村里原有13个台门,现在保留完整的有8个老台门,200多间老房子。很多台门没有标识,其中余氏宗祠是余氏后代祭奠祖宗的场所,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前后二进,四合院式,雕梁画栋,内有戏台,颇为精致。永兴公祠始建于唐朝,是为纪念唐代书法家虞世南而建。
大禹后裔村——绍兴冢斜古村
相关链接:
冢斜古村:禹裔胜地的突围之路
冢斜古村坐落于会稽山脉南麓,似画卷一般宁静的山村。1月上旬,记者走访了绍兴县稽东镇冢斜村,探寻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在近十年中的艰难存亡与发展之路。
余氏古村的历史底蕴
冢斜村拥有完整的街巷格局体系,村中散布着十来个古台门,是江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一进村子,记者就看到一座具有古代建筑风格的余氏宗祠。
村党支部书记、原绍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茂法的办公室就在宗祠的二楼。“我们村是禹裔胜地。”身为余氏后裔,谈起余氏的姓氏起源,他滔滔不绝:余氏是大禹的后人,大禹有三个儿子,三子叫罕,赐姓为余,有纪念禹妻涂山氏之意。据余氏家谱记载,冢斜村的始祖余子陵是余氏第96世,从1401年从山阴县潘彭坞迁入冢斜,繁衍600多年,至今已有22世,这是一段没有间断的历史。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郦学家陈桥驿先生曾说冢斜古村是名副其实的“越国初都”,在大禹治水之前,越人的部族就已经在此地刀耕火种。
冢斜古村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人杰地灵。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明代状元、兵部尚书余煌,清朝名臣、河南布政史余炳焘等均出生在冢斜,不少人写入了明史、清史和民国史,近代以来也出了不少人才。
修村志开启保护之路
“保护古村始于一次修村志的行动。”余茂法说,2003年,他和一些村里的热心人士发起了修村志的活动。“不编不知道,一编吓一跳。”在编写的过程中,尘封了上千年的历史被翻开,他们这才发现冢斜村厚重的历史,而此时古村保护已迫在眉睫。
“一边是上自明朝下至民国修建的各式古台门纷纷破败不堪,一边是迫于多年没有土地指标,一些村民有了破坏古建筑翻新的念头。”一位村民说,鉴此,他们开始了为保护古村而四处奔走的路。
压力,来自于村民,也来自于社会各界,人们尚不知晓冢斜的历史文化价值。从2003年到2010年,村里的一批热心人士一边游说县里有关部门和乡镇筹款抢修古建筑,一边做村民们的思想工作,还争取县政府的重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界对于冢斜的关注度逐渐增加。直至2010年7月,冢斜村成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在全市尚属首例。人们从四处赶来,瞻仰这座国家级的村落,察看其中究竟有什么“西洋镜”。更重要的是,冢斜村的历史文化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为村里开展保护工作提供了方便。
保护与开发的双赢尝试
最近,冢斜村的十多个古台门正在迎来一拨大规模的维修。家住下新屋台门的金凤美是余氏享有盛名的“八老爷”余炳焘四代后人的媳妇,这次抢救她家的房屋,共花费资金2.1万元,村里拿出七成,她只付了7000元。对此,她感到非常高兴,连称想不到。
事实上,维修古台门的钱,大部分来自于余茂法等人的四处募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捐赠。2010年年底,绍兴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县历史文化民村保护领导小组,决定每年拿出80万元用来保护冢斜古村;2012年,绍兴县的几个开发区、部分镇(街道)和有关部门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此情形下,村里将维修古台门的补贴提高到了七成。
来自村民们的理解和善意也在增加。家住余氏老台门的村民余宝扬几十年来从没有改动老台门的一砖一瓦,他们说:“那是祖先留下来的财富,改了我们会心痛,别人翻建我们也会去制止”。
不过,在余茂法看来,抢救古村落,已经没有可供喘息的时间。“现在我们花个几百万就能抢救古村的损失,如果以后房子倒了,那是花几亿也无法挽回的,建了也是假的。从经济角度看,同样抢救几间台门,今年抢救我们只要花两百万,如果明年抢救我们就得花四百万甚至更多,修得越早损失就越小。”
今年年底,冢斜村的老台门将全面完成修复。谈到冢斜村未来的规划时,余茂法将其归纳为“一个中心、两个特点和五篇文章”。未来的冢斜古村,将成为会稽山腹地文化生态旅游集散中心,重点突出古村落文化和山水自然风光两个特点,做好古村开发、传统农耕文明开发、古道游山开发、舜江游水开发、商贸三产开发这五篇文章。
源自绍兴日报2013年1月20日 记者 秦德胜 实习生 陈铭
探访绍兴首个国家级古村落冢斜古村大禹子孙的“桃花源”
走进古村落:
6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台门
走进冢斜,第一眼看到的是余氏宗祠,里面供奉着始祖余子陵、兵部尚书余煌、河南布政史余炳焘等冢斜余氏历代祖先。因为家离这里近,又对村里的老房子颇有感情,余雅堂同时也是文保员,负责看护着这座余氏宗祠。与村子周围有些破旧的老房子相比,3年前刚刚整修过的余氏宗祠算得上是村里最好的建筑之一。因为上大院(6座明清古台门之一)里有间老房子倒了,这里临时成了木工师傅的操作间,现场有些杂乱。
“从2004年开始,我们商定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是村里祭禹的日子,地点就在余氏宗祠里。”余雅堂告诉记者,这座余氏宗祠始建于1760年,200多年间每逢重大节日,村民都会聚集在这里,祭祖祈福,还会请来绍兴大班、越剧团唱大戏。而记者也在现场看到,这座古戏台的建筑考究,雕饰华丽。“铿锵铿锵铿铿锵,人和人和人人和。”台前的这幅对联极其恰当地描述了这戏台上的表演场景,站在台上的时候,似乎还能听见那余音缭绕。戏台两边都有看楼,后台有供演员化妆的厢房,而台顶中央藻井置斗拱十三行,旋转叠压,是戏曲舞台上最早的扩音设备。相传,舜王庙的大戏台建筑样式也是参考此戏台修建的。
从余氏宗祠出来,沿着村子里曲曲折折的小道,老人带着我们一一参观了目前还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建造的6座古台门:老台门、新台门、上大院、下新屋、朝西台门、高新屋以及明清官员祭祠禹妃和永兴神的驿站“上道地轿屋”,这些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可谓研究古建筑文体的“活化石”。记者看到,这些古台门如今依然是村民们的寄居之所。虽然屋子周围堆放着柴火、农具等不少杂物,看上去有些破旧与凌乱,但是从房屋的整体结构,从石刻、木雕等许多细节处,我们依然可以找寻到它曾经的辉煌。今年77岁的老人余益利在这座祖上留下来的老房子里住了一辈子了,3个儿女也都已经成家生子,只剩下老两口还留守在村里。“这个村子有240户人家,700多村民,但实际上大多数人都已经外出打工了,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孩子留在这里,还是靠一些茶叶、玉米等经济作物过活。”俞国荣告诉记者。
村子的南边,一座五跨石梁桥吸引了记者的眼光。余雅堂告诉记者,这是一座清代石桥,大概可以追溯到咸丰年间。桥墩用条石错缝叠砌,迎水呈梭形,用以减少水流阻力。桥面用3块石梁并列铺筑而成,中孔石梁侧面镌有桥名“永济桥”。它曾是古代的交通要道,途经大小西岭的人流和物流都必须经过这里。
说起大禹后裔村,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禹陵村。事实上,在绍兴还有一个与禹陵村齐名的大禹后裔村,它就是位于绍兴县稽东镇东北部的冢斜古村。相传,这里是大禹后裔余氏的集聚村,村民百分之八十为余姓,村里现在还保存着大量的名胜古迹和完好的古建筑群。不久前,该村还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是绍兴首个获此殊荣的古村落。
3月底的一天,记者在稽东镇文化站站长俞国荣以及当地村民的带领下,走进了这座神秘而古老的村落。
发现古村落:
一部距今600多年的《余氏宗谱》。一群在此生活600多年的大禹后裔
冢斜古村地处绍兴县稽东镇车头村,离市区30余公里,北靠大龙山,南临舜江,自然景观十分优美。“我们开始发现并重视起这个古村落的文化价值,还是从2004年开始的。当时,我们在这里发现了一部距今600多年的《余氏宗谱》,其内容丰富,史料真实,文化内涵极高,是一部善本,记录了从始祖余子陵1401年在冢斜创业至今的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状况和村容村貌、行次(辈分)编录和历代做官的人物传略等。”陪同记者一同探访冢斜古村的俞国荣告诉记者,他们从这本宗谱中了解到了这个村子的古老历史。
“大禹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启,继承父姓'姒’;二子叫况,赐姓为顾;三子叫罕,赐姓为余,有纪念其妻涂山氏之意。根据家谱记载,我们的始祖余子陵是余氏第96世,从1401年从山阴泮彭坞迁入冢斜,至今已有117世。”今年79岁的冢斜余氏后裔、市越文化研究会会员余雅堂对冢斜古村的历史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冢斜古村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更远。“冢”是墓,“斜”是宫人墓,相传越国宫人多葬于此,墓不正向,故名“斜”,冢斜村名由此而来。还有一种说法,相传上古时,虞舜有个妃子埋在村子的斜对照,所以叫做“冢斜”。
余雅堂告诉记者,600多年间,冢斜余氏曾出过35位大小官员。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明代状元、兵部尚书余煌,清朝名臣、河南布政史余炳焘和民国时期任北京市市长的余晋龢,这3人分别写入了明史、清史和民国史。为官清廉的余煌曾为绍兴修复三江闸,带领绍兴城百姓士兵躲过清兵的杀戮。而余炳焘,人称八老爷,他官至河南布政史,晋赠荣禄大夫,重病继续在战场指挥作战,积劳成疾,不久病逝,其事迹采入国史。
探索古村落:
无尘的永兴公祠和八老爷的宝藏之谜
若是按照年代论资排辈,冢斜古村中最年长的建筑还属永兴公祠,当地村民更喜欢把它叫作永兴庙。“它始建于唐朝,是纪念唐代书法家虞世南而建的。”刚刚从镇政府退休的余生木也是冢斜余氏后裔,他负责看护的就是这座永兴公祠。他告诉记者,虞世南书法承二王字体,据传为王羲之七世孙智永亲授,并称唐初四大书法家。唐太宗十分器重他的才华,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他死后,唐太宗授他为永兴神,人称永兴大王。
记者也在现场看到,这座永兴公祠的建筑非常考究,面前是一座高高的轰溪山,山脚是小舜江上游北溪水潺潺流过。正殿廊柱上牛腿雕刻精细,抖拱半圆形,全用古木细饰,有唐宋名人雕像,壁上耕读之家图画,虞世南坐像更是精雕细刻,十分别致。余生木说,每到正月廿五永兴大王生日或是农历七月三十举办庙会,这里是非常热闹的。此外,令人称奇的是永兴公祠的最后一进,虽然常年无人打扫,却很少有灰尘,甚至连蜘蛛网也看不到一个,和平阳寺的无尘殿非常相似。“至今这还是个未解之谜,有人说是和地理位置有关,有人说和木头材质有关,还有人说是屋子里有一颗吸尘珠。”
令村民们记挂的未解之谜还有一个,那就是八老爷的宝藏之谜。八老爷余炳焘自幼就出生在冢斜的一个老台门里,后来当官后又建了下新屋(又称八老爷台门),他晚年就住在这里。话说余炳焘在怀庆府赴任的时候,皇帝曾下拨赴任经费白银十万两,而他在六十寿辰的时候,各县令也送来寿礼白银元宝和珍稀宝贝无数。这次财宝在战乱中,有子孙列册(有人叫藏书),巧妙地埋藏于村的各处,据传共有十藏。1962年,村民余谢能建造猪棚时,无意中在一只粪缸下面掘起一藏银元宝,大的每只三五斤重,小的每只也有五两,总共有50多斤,全部上交国家。还有永兴公祠修建时,永康一批打铁师傅从大佛菩萨里面发现一藏,被他们连夜偷走了。冢斜大西岭的一农户家掘“火炉”(冬天取暖时用的坑)时候,发现12只大门环被过路人骗去。此外,传说有人看见八老爷的子孙把一条金凳埋进村南面的轰溪山,至今未被挖掘。还有人说,藏文是这样描述的:“离墙三尺”“半只粪缸里,半只粪缸外”,这些都成为了村里的谜。
这些传说的真假,记者也无从去判断。但站在八老爷台门中,确实还是能够感受到他当年的威望。这个古台门的构造十分特别,四周是可环绕的,三进、二道侧厢,正门平时不常开,只在迎送官员时开启,两边有两个侧门供日常出入。中央为大厅,据说以前还挂有几个圣旨箱,直到1958年时被毁
一、六安余学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