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的秦汉帝国生命线

作者:禹贡行者

如果你在河西走廊旅行,长城的身影会时不时会出现在你的视野中。

河西走廊就像是一座长城博物馆,随处可见的关隘、城墙与烽燧分散在这条长长走廊上每一个鲜有人知的角落,可能你会有疑问,为什么河西走廊会保存这么多和长城相关的历史遗迹呢?

那么这一切还要从中国古代农牧业分界线的形成与变迁说起。

▲汉代建立在河西走廊的长城遗迹(笔者实拍)

一、农牧业分界线的形成

中国历史上农牧业分界线的形成,最早可以推至战国时期。

战国以前,在黄河流域的各个诸侯国之间,杂居着很多少数民族。他们有的从事狩猎,有的从事畜牧业,与中原的华夏族的农耕区处于交错的状态。同时在不同的诸侯国之间还出现了大量空闲的土地,这里即非农地,也非牧地,所以在战国之前,农牧业分界线并未完全形成。

战国时,铁器开始得到广泛的运用,工具的进步促使种植业得到了质的飞跃,随之农业的区域范围开始进一步扩大。比如秦孝公时期就颁布“废井田,开阡陌”的政策,并且奖励农民进行大规模的垦荒活动。此时战国七雄为了适应农耕的发展,也开始纷纷进行变法改革。

而杂居在中原边缘的戎、羌等部落受到中原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纷纷放弃了之前以游牧或者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农耕经济转变。在北方草原的民族,由于受到技术,以及环境的限制,还继续从事着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方式,到了战国时,中国古代的农牧业分界线就基本形成了。

战国中晚期时,处于农牧分界线南部的各个诸侯国时常会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为了减少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各个诸侯国则采用主动出击的策略。

从战国赵武灵王胡服射骑后北攻林胡与娄烦,到燕昭王时派大将秦开北击东胡,这一系列的征伐战争遏制了游牧民族南下的步伐,同时为了达到对北方游牧民族持久性的军事压制,北方的诸侯国便开始大规模的修筑长城。

其实在秦统一六国之前,战国七雄都有修筑过长城的记录,但就防御的对象而言,长城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长城如齐、楚、魏与韩等国所修筑长城,防御对象多为与自己敌对的其他诸侯国,这一类长城本节不做讨论;而处于北方农牧分界线边缘的如燕、秦与赵国的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

二、河南地引发的地缘拉锯战

在古代,对于农耕政权与游牧政权而言,谁占领了土地越多,就意味着谁能掌握更多的战略资源,所以那些惊心动魄的争夺与反争夺战争就在北方农耕与草原之间不断上演着,而河南地与河西走廊就是这一时期军事变化最好的缩影。

河南地与河西走廊是农耕区向游牧区的过渡带,这两地气候温和、水资源充沛,即可以游牧,也可以进行农耕,所以这里也就成为了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反复争夺的宝地。

河南地在今黄河几字形的位置,部分区域与今天河套平原重叠(历史上河南地的地理范围要比今天河套平原要大),其东至今呼和浩特,西至贺兰山,南至今陕北高原,而河南地最北则至阴山的位置。

熟悉地理的朋友应该知道,阴山是今天中国重要的农牧业分界线,阴山虽然平均海拔只有1200-1500米,但是就是这样的一座山脉,在山的南北两坡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气候。

阴山以北地区正好处于蒙古高原位置,从这里一路向北就是一马平川的草原景观,所以当冬季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南下时,会毫无阻挡的侵袭阴山以北的地区,所以每到冬季,阴山以北的游牧民族很容易受到寒灾与冻灾的威胁。

而又正是阴山这座屏障,阻挡了冷空气的南下,这样就让阴山以南的区域较少的受到冬季冷空气的侵袭,而阴山以南的年降水量也基本维持在400毫米左右,适宜的温度与合适的降水量可以同时满足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的需要。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温度适宜的草场是躲避冻灾与寒灾的良好去处,而对于农耕民族来说,由于河南地正好处于今天内蒙古通往秦汉都城的长安-咸阳一线的中心带,所以河南地就成为防止游牧民族南下的侵袭的枢纽地带。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夺得了河南地,设九原郡。这时的匈奴已经先后征服了北部的林胡、东胡等部,已然成为北方游牧民族中最为强大的一支。

秦代夺河南地之后在这里设置了九原郡

秦始皇为了防止这个北方劲敌的回攻,不得不派人在河南地修筑长城以防御匈奴的来犯,后来秦又把过去赵国与燕国的长城进行修补,并最终形成了《史记》中所记的:“西至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秦长城。

在秦北逐匈奴不久,陈胜吴广与刘邦项羽就发动了推翻秦政权的起义,这次起义不但让秦帝国迅速崩溃,同时守卫河南地长城的蒙恬也因王权之争,被逼服药自杀。匈奴趁秦内乱之机,又再次收复了河南地。

三、对河西走廊的占有

匈奴占领河南地不久,刚刚建立西汉政权的刘邦就决定发起反击,但是因为决策的失误,刘邦的西汉大军在马邑(今朔州与大同附近)遭遇匈奴的包围,后来不得不得通过求和,才勉强完成撤退。这次战役的结果则导致,在之后很长的时间内,匈奴一直保持着对河南地的占有。

之后,经过文景之治的积攒,西汉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已经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所以汉武帝即位后,就派卫青和霍去病发起了对匈奴的战争。经过几次大的交锋,西汉不但重新夺回了河南地,而且还将乌鞘岭以西河西走廊等地纳入汉朝的版图,并设敦煌、武威、张掖与酒泉四郡,史称“河西四郡”。

河西走廊其实和河南地一样原本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地,先秦之前这里主要的民族为乌孙与月氏。战国至秦时,匈奴不断强盛,将乌孙与月氏等民族赶出了河西走廊,两个民族不得不西迁至今天的新疆与中亚一带。

从地理位置上看河西走廊具有极其特殊的地理意义,它的草场形成与河南地完全不同,地理意义上河西走廊东至乌鞘岭,西至今星星峡,南部有祁连山,北部则是为合黎山、马鬃山。

因为乌鞘岭为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天然分界线,至乌鞘岭以东,从太平洋过来的水汽已经成为了强弩之末。这也导致河西走廊的年降水量和河南地比起来要稀少许多,其实一个区域如果想满足基本的农耕灌溉的条件,降水量必须在250-400毫米之间才行,如果没有充足的降水量,农业发展就很难维系,那么怎么弥补这样的不足呢?

今天的乌鞘岭(笔者实拍)

其实,河西走廊的水资源主要倚仗于南部祁连山的冰川融水,祁连山的冰川融水对河西走廊的农耕与游牧的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

如果你到过河西走廊你就会发现,河西走廊的农业是典型的绿洲农业,有水的地方才会有农田,而没有水的地方则会成为荒漠。历史上石羊河、黑河与疏勒河都是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补给,而它们都发源于祁连山的冰川融水。

远望祁连山(笔者实拍)

另外,由于河西走廊与祁连山之间具有近1500-2000米的海拔落差,这样的落差就形成了河西走廊与祁连山的过渡带,即地理学所说的垂直地带性。在过渡带之间就会形成大片的草场,这里水草丰美,而且位于祁连山的迎风坡的一面,所以降水也相较于河西走廊更加充沛,而这里自然就成为了北方少数民族最理想的游牧场所。

为了达到对河西走廊与河南地一线长久的控制,汉代效仿秦代开始修筑更大规模的长城,这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河西走廊长城最初的由来。

汉代河西长城的修筑东起今天甘肃兰州的永登县,向西至汉代玉门关(今敦煌小方盘城)。后来随着汉代对西域的占据,西汉将长城的修筑范围扩展至新疆罗布泊与昌吉州巴里坤一线。

其实汉代长城的军事选址地也开始变得讲究起来,汉代河西走廊的气候相较于今天更加温和,这里湖泊与沼泽众多,水草丰美。为了防止匈奴南下,汉代在长城选址方面非常重视对水源地与大型湖泊地的占有。

马踏飞燕就是汉代统治河西走廊最好的见证

如在黑河下游的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就发现了大量的汉代军事工事,这里在历史上叫做居延塞,鼎鼎有名的居延汉简就是在这里发现的。因为这里扼守汉代疆域至内蒙古高原的腹地,早期的丝绸之路也从这里经过,加之这里生态良好,水资源丰富,自然会成为汉帝国首先考虑要防御的地区。

汉代的长城遗迹(笔者实拍)

同时汉武帝时期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戍边计划,将大量关中地区的汉人移民至今天甘肃与新疆的土地上进行屯垦。

但是一味地征伐与军事行动必然会给国家带来沉重的灾难,晚年的汉武帝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自此汉代与匈奴的战争才得以暂时的平息。

四、小结

从战国农牧业交错带形成以来,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生产方式的文明就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对于这两种强盛且不同形态的文明而言,唯有战争与攻伐或许才是制胜之道,对河西走廊与河南地拉锯战式的争夺,成为了这一时期两大文明征伐的焦点,而长城则成为了隔开农耕与游牧文明间人为的军事屏障。

当战争爆发后,失去土地资源的民族则希望重新夺回土地,于是新的反击再次上演,这样一来两种文明就形成了长期相互对峙的状态,长城也就是在这样大背景下形成的。在这种大争夺的时代,贯穿于黄土高原至河西走廊北部的农牧交错带就必然成为一条无法平静的前线。

数不清的力量拉扯着这条线前后挪动,而多变的农牧交错带,又牵动着早期中华文明的命运。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中国国家地理》(甘肃专刊上),2016年第1期。

2.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3.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4.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

5.满志敏:《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影响的个例研究》,地理研究,2000年第6期。

6.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7期。

(0)

相关推荐

  • 李子旸:长城是保守封闭的象征吗?

    在有些人看来,长城象征着中国文化的封闭.保守.内向.中国古人无力或不愿对外开拓进取,只知道建个长长的墙,把自己和外界隔离开来,由此也就造就了中国人的固步自封.不思进取. 就算没有如此"加戏& ...

  • 李子旸:长城对内外两侧的意外影响

    本文共计3688字,建议阅读时间10分钟. 书生陆贾老是唠唠叨叨地对汉高祖刘邦说<诗经><尚书>如何如何好,意思就是让刘邦多读书.有一次把刘邦说烦了,这位皇帝破口大骂:乃公居马 ...

  • 河套平原:黄河造就的“塞外粮仓”,阴山山脉庇护下的绿洲(下)

    俗话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如果说黄河是母亲河,那么河套平原北部横亘的阴山山脉就是父亲一般的存在,自东向西绵延1200多公里,像一张巨大的弓背将黄河灌溉出的这片沃土紧紧庇护在它的 ...

  • 匈奴南侵的要地

    匈奴是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每天的生活是快乐的唱歌放牧打猎.草原的南面是阴山,阴山的南面是广阔富饶的河套平原,那里是农耕文明的沃土.阴山南北,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都在进行着. 游牧民族生产力水平低下,当北 ...

  • 蒙恬北击匈奴,取得的新秦中是哪儿?

    战国末年,赵国大将李牧南下,不断从北方长城抽调兵力.等到赵国因离间计杀李牧,邯郸陷落,秦国灭赵,整个西北长城形同虚设. 自李牧大破匈奴,斩首十余万.匈奴人不敢越过阴山一线,匈奴小儿闻李牧大名,夜不敢啼 ...

  • 长城内外(上):隐藏在农耕民族VS游牧民族背后的地理密码

    筑城以居是人类迈向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把高大.坚固的城墙应用到漫长的边防,修筑成一道绵延的长垣,以抵御外来威胁,几乎在同时期东西方世界都能想到的军事防御方式.中国长城始于战国时期诸侯国修筑的边防长城. ...

  • 万里长城万里长

    扁舟秦汉系列之秦帝国的灭亡(二十五) 看了前面两节,肯定很多朋友会有疑惑,这个连载不是说的秦帝国的灭亡吗? 怎么介绍起了宣太后和始皇帝北逐匈奴的故事来了? 莫非这个连载是介绍始皇帝生平和秦帝国大事的流 ...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秦汉帝国的考点梳理

    在事业单位考试当中,文史常识经常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很多考生认为文史常识知识点较多且杂乱,逻辑性不明显,记忆难度非常大.但是,理清各类知识点,分模块理解性记忆还是比较好得分的.下面就文史常识中大一统 ...

  • 第六十四战:石勒霸北(2)为什么这个时代的剧本和秦汉帝国比起来少了那么多滋味呢?

    进入公元四世纪后,在十多年的"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后,动荡的中原大地变成了寂静的坞堡时代. 不再有村落,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带有宗族性质的坞堡组织. 坞堡组织 ...

  • 虽远必诛,秦汉帝国扩张史,我们曾经也是战斗民族

    历史的荣光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 陈苏镇|秦汉帝国与大一统的命运

    编者按 近日,古装剧<大秦赋>的热播,又引来一轮打着"非秦"论幌子的意识形态焰火.这类以两千年后的"普世价值"信口雌黄评议秦政的伪史学,当然是醉翁之 ...

  • 14. 秦汉帝国:永恒的地盘和框架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好,到昨天为止,我们终于完成了第二单元的一个重要台阶.大家应该记得,第二单元的总标题是"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而这一台阶的小标题是"奠基时代 ...

  • 再论秦始皇为什么不分封天下 扁舟秦汉系列之秦帝国的灭亡(十三)

    再论秦始皇为什么不分封天下 扁舟秦汉系列之秦帝国的灭亡(十三) 上一篇介绍了秦始皇为什么没法分封天下,得到了很多朋友的肯定和谬赞,扁舟感到很开心,在这里谢谢大家的支持.当然也有一些朋友觉得实在没看明白 ...

  • 从王国到帝国——秦汉历史人物评析之五十八

    原创2021-06-04 23:10·读书人宏涛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晋.陶渊明< ...

  • 为什么从秦汉开始,北方会出现强大游牧帝国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草原游牧帝国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原的统一. 正是在秦统一中原,建立庞大的农耕帝国之后,草原上才有可能出现庞大的游牧帝国. 游牧帝国是如何建立的 这是为什么呢?还是要 ...

  • 《帝国时代中国秦汉文明特展之一》青铜器巡礼上篇

    帝国时代:中国秦汉文明特展之一 青铜器巡礼上篇 国博佳展回顾 秦朝立百官之职,通过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措施以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汉朝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秦朝创立的各项制度的同时,在政治.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