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辽契丹文鶻身龟壳钮、子母型杓窊金印考释图说

文图/peiyuanbo448

辽契丹文鶻身龟壳钮、子母型杓窊金印考释图说

这是一枚造型奇特,设计神奇,鶻身龟壳钮、子母型契丹文杓窊金印。总高14.7厘米、总宽10厘米、总长10厘米、印台高3.8厘米、总重4600克。毌印为龟壳钮,足下方形印台、台壁四周均阴刻双凤戏火焰珠图案。子印为上部昂首向天鹘鸟造型,下部圆柱形鹘腿立在印台上。通高12.8厘米、印台长4.4厘米、印台宽4.4厘米、台高2厘米,重763.6克。(见图1-14)

此种印前所未见,只在《辽史··圣宗纪二》:“壬寅,遣抹只、谋鲁姑、勤德等领偏师以助休哥,仍赐旗鼓、杓窊印抚谕将校。”和《辽史··国语解》:““杓窊印,杓窊,鷙鸟总称,以为印纽,取疾速之义。凡调发军马则用之。“有零星记载,且语焉不详。今天这枚““杓窊印”的发现,彻底解答了这个辽史上千年未解之谜。让辽史研究者及辽文物爱好者掌握了““杓窊印”的特征、用途、使用方法等全部信息,为鉴别、鉴赏辽契丹““杓窊印”提供了方便和技能。

因此,在考释契丹文印文之前,有必要将上节叙文中契丹语词和刻印专有名词做一简单解释,以供诸位看官参考。

其一、“鶻身龟壳钮”:“鶻身”指子印的长脖子鹘鹰形印钮。“鶻”是一种形体较小、脖颈较长、飞行速度极快的鹞鹰,契丹称作“海冬青”。子印的鹘鹰形印钮,实即是“海冬青”形象;“龟壳〔形〕钮”是辽代官员的普遍钮制。此印用龟壳和鹘身合作印钮,说明此印非一般官卬,而是执行特殊使命的特权官印。印材质为黄金,表明获印人官职当在三品〔使相〕以上。

其二、“ 子母印”由一方大印〔母印〕和一方或若于方小印〔子印〕套合而成的印章,又称“套印”。起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六朝,唐五代渐成官印的一个品种、辽契丹子母印较多,套合2-10枚的品种也不鲜见。印文多作深细朱文,其钮,母印多为母兽,子印多为子兽。也有母印钮为兽身,子印钮为兽首者,套合成整兽形。大印腹空,可以合宜地套进一方或二方小印,形成母怀子的形状。也有母印居中,子印环列印台四周者(如“龙生九子”套印)成一组十方的。契丹子母印,多用作传递信息使用。子印多刻信息发布人身份;母印刻信息。

其三、“ 杓窊〔sháo、y〕印”,辽朝官府印信。“杓窊”,契丹语,意为鹰鸷鹘鸟统称,以鹰鹘作印纽,取疾速之意。有征伐,往往赐将帅用之。《辽史·圣宗纪二》:“壬寅,遣 抹只 、 谋鲁姑 、 勤德 等领偏师以助 休哥 ,仍赐旗鼓、杓窊印抚諭将校。”《辽史·国语解》:“杓窊,鸷鸟总称,以为印纽,取疾速之义。凡调发军马则用之,与金鱼符、银牌略同。诸引用者引用此段解释,往往只注意释文前半部分,而忽略了这最后八个字:杓窊印的用途。即杓窊印是一种调动兵马的凭信,类似“虎符“。主帅掌母印,分部握子印,印文为密码。调动兵马时,毋子相洽,密码相符,调令始得生效。

此印印文为契丹文,这就更加加深了该印的神秘性。下面就将该印的契丹文印文泽成汉文如下:

1、子印:长、3帝 1            2、 母印:银、3住、2稳1

在、4汗2                                      后、6稳、5令4

御、9善、8宠7

白话文意:1、子印“当今皇帝万岁!”

2、 母印“稳定住银州,稳定后一定要任命一个善于防守的将领镇守银州。”

印文中“银州”指的是现铁岑市东南7公里外的“张楼子”山城。原是渤海国最初设于黑龙江一带的富州城邑,926年辽灭渤海,太祖以其地盛银冶之故,更名为银州。928年东丹国南迁,将已由富州更名为银州的原怀远府银州迁至此地,仍名银州。后又迁至铁岭,至此,可以确定铁岭城城史是从辽代银州迁辽开始。

综合以上章节,可知此子毌型“杓窊印”是辽太宗赐与东丹国南迁主帅耶律羽之的“银州南迁密旨印”。时间在天显三年〔928年〕十二月,东丹国南迁开始之时。

此印的发现对辽“杓窊印”的识别、辨识、鉴赏提供了实物依据,对辽史起到了纠正、补充作用。

此印契丹文印文的破泽,揭露了耶律倍主动要求“东丹国南迁“的谎言。真相是“东丹国南迁“的每一步都是耶律德光密令耶律羽之执行。根本没争求过耶律倍支言片语。

此子毌型“杓窊印”的发现,为我国符信、官印增添了新品种,开拓了新功能,成为丁世界艺术品中一朵奇葩,其价值无法估量。

泉痴山人裴元博2021年8月13日于京东沉疴康复中

本帖内容来自:peiyuanbo448的新浪博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