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的一位君主:辅佐周平王东迁,奠定晋国霸业!|晋穆侯|周携王|晋文侯
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晋国被《左传》、《国语》和《史记》等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强国之一,另外三个诸侯国为秦国、楚国、齐国。晋国鼎盛时期,疆域包含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一部的广大地区。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晋国因国力强大,经常压制住齐秦楚三个大国,在春秋时期大多数时间里独霸中原。甚至学者全祖望评春秋五霸时认为“齐一而晋四也”,晋国占四席,分别是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晋国在春秋时期的强盛,也是多位君主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晋文侯,无疑是晋国崛起道路中的不可忽略的人物。对于晋文侯来说,辅佐周平王东迁洛邑,为晋国的霸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
具体来说,晋文侯(公元前805年―公元前746年),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曲沃桓叔之兄,西周末年至春秋初年晋国第十一任国君,公元前780年—公元前746年在位。对于晋文侯来说,他是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根据史料的记载,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当时姜氏怀有身孕,晋穆侯接到周宣王的命令让他率军随王讨伐条戎,没想到晋军却惨败而归。晋穆侯深以此战为耻,适逢此时姜氏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儿子,晋穆侯便为儿子取名为“仇”,并立其为太子,以示不忘条戎之耻。晋穆侯二十七年(公元前785年),晋穆侯去世。按礼制,晋穆侯去世后本应由太子仇即位,没想到晋穆侯的弟弟殇叔篡位当上国君,史称晋殇叔。
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周天子逐渐衰落的背景下,周礼和宗法制已经呈现出崩溃的势头,也即这体现出在各个诸侯国的内乱上。面对晋国发生的内乱,周王室因为实力有限,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对于被篡夺君主之位的太子仇,只好逃到其他诸侯国去避难。晋殇叔四年(公元前781年),太子仇率领将士袭击晋殇叔,夺取君位,是为晋文侯。因此,非常明显的是,能够重新夺回晋国君主的宝座,无疑体现出晋文侯的能力。
二
在晋文侯夺回君主宝座的时候,西周王朝可谓是风雨飘摇,即将走向灭亡了。彼时,周幽王废掉太子姬宜臼,而改立褒姒之子姬伯服为太子。对此,原本的太子姬宜臼逃到申国,投奔外祖父申国国君申侯,并谋划如何夺回周天子的宝座。一定程度上,太子姬宜(周平王)的经历,和晋文侯具有相似之处,所以,这应该是晋文侯日后支持周平王的原因之一。晋文侯十年(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等攻下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杀死周幽王和姬伯服。
随后,诸侯们拥立姬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而此时周幽王的残余势力,则拥立周幽王的另一个儿子姬余臣(一说是周幽王的兄弟),史称周携王。周平王和周携王各自称王,周朝出现二王并立的情形。在这个关键时刻,晋国、秦国、郑国等诸侯国的态度,就比较关键。对此,晋文侯等诸侯,选择辅佐周平王,而不是周携王。
虽然周平王成功即位,但是,经过几次战乱的镐京早已残破不堪,周王室已无法再在关中立都,于是周平王就决定把都城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但此时王室力量实在太薄弱,已经无法独自完成迁都之举。
三
对此,晋文侯会同郑武公、秦襄公合力勤王,共同护卫周平王完成东迁。在此基础上,晋国、秦国、郑国这三个诸侯国,因为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都获得了来自周天子的封赏。更为关键的是,晋文侯二十一年(公元前760年),晋文侯杀死周携王,结束周王室长达十年的二王并立局面,稳定东周初年的局势,史称“文侯勤王”。因此,相对于其他参与勤王的诸侯,晋文侯因为帮助周平王除掉了周携王,可以说是立下了最大的功劳。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晋文侯像周初的周公旦一样,大展匡扶周室之雄风,成为再造周朝的功臣。因为如果不是晋文侯的出手,周平王的天子宝座很难坐稳,周朝或许要在春秋时期就走向灭亡了。
在此基础上,周平王为嘉奖晋文侯之功,作《文侯之命》一文,并赐晋文侯“秬鬯一卣;彤弓一张,彤矢一百,卢弓一张,卢矢一百,马四匹”,赞扬晋文侯是促成他安于王位的人,勉励晋文侯能像周文王、周武王时的贤哲们一样尽心辅佐王室。因此《国语》有评价说:“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是晋文侯决定周平王的命运,他也因此获得辅佐天子、代王征伐的大权。
四
最后,在笔者看来,我们显然不能小看辅佐天子、代王征伐的大权。正是因为晋文侯获得了这一大权,促使晋国之后的君主,比如晋文侯重耳等可以名正言顺的会盟诸侯,称霸中原。并且,在周平王东迁洛邑后,晋文侯在汾水流域扩张晋国疆土,并得到周平王的承认,也即周平王欠着晋文侯一份天大的人情,只能默认晋国的扩张行为。而这,意味着晋国的疆域获得了极大的扩张,为晋献公、晋文公等君主征讨诸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葬于今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南的晋侯墓地。晋文侯死后,其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总的来说,晋文侯在位长达35年,是晋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国君。在晋文侯时期,晋国迅速崛起,出现其历史上第一个发展高峰期,为日后晋国称霸中原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晋文侯去世后,历代晋国国君总是拿“继文绍武”来自勉,“文”指的就是晋文侯,“武”指的就是晋武公,他们将他当作是效仿的榜样,这足以看出晋文侯在晋国的重要历史地位。正是在晋文侯等君主的努力下,晋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大国,在整体实力上领先于秦国、齐国、楚国等大国。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