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为什么」
(配图摄影 by 辉友华才猫)
这是「辉哥顿悟」的第二十八期,有关「职场发展」「组织发展」「个人成长」等内容,希望可以为你带来启发。
我到现在都非常感谢一本我在高一时看过的数学书,G·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这本书出版超过70年,其中思维方法,不仅适用于数学,也适用于生活和工作。诚挚地推荐给各位,可以教自己,也可以教孩子。
关于思辨方面,其实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是很经典的,我在初中时比较喜欢读这方面的著作,其中关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自尝尝」从那时就深入脑海。
从本质上来说,稻盛和夫、曾国藩、富兰克林、瑞·达利欧、陆奇... 这些我佩服的人都是同一类人,根本特点是「思行合一」,在他们身上有两点非常明显:梦想(远大的理想)+原则(价值观)。他们的人生即以践行原则的方式,追求梦想。
过于忙碌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过于忙碌会让你短视。所以管理者每周必须有时间思考。如何提升效率是战术层面的事情,做什么不做什么是战略层面的事情。管理者要分配足够的精力做战略层面的思考,否则容易陷于忙碌而忘记大局。
创业者一直在思考:谁比我强?我能否从他身上学习?他是否能为我所用?职业经理人正好相反。
突破职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是,首先从心态上让自己从职业经理人心态转变为创业者心态,创业者在不断做大蛋糕,玩得是无限游戏,拓展边界,改变游戏规则。而职业经理人做得是切蛋糕,在边界内行事,遵守游戏规则。先改变心态,然后一切随之改变。
管理者一定得养成一个习惯,即只招聘任用比自己强的人,对方至少得一个方面是自己望尘莫及的。而且不断去寻找,谁有潜力在未来可以替代自己,花时间去培养。在这点上,真正的创业者一直做得很好,但职业经理人需要克服巨大的心理障碍。
我所喜欢的伟大公司具备如下特点:1)真正意义上的长期主义者,永远不拿长期价值交换短期利益;2)知道自己是谁,role model是谁;3)为用户/客户真正创造长期价值;4)整个公司不断成长;5)无比重视基本功;6)在意共识;7)具备自我纠错的机制。
很多战略为什么设定和执行是两张皮?其核心原因在于战略的设定者和执行者是两拨人,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让业务负责人自己成为企业战略设定的参与者和业务战略设定的第一责任人。其他人都是辅助。
被告诉一个结论与自己亲自参与探索,共创而获得的结论相比,后者的价值高1000倍。因此,想办法让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结论,是最好的传播方法。
当我们发现有极少数人有「洞见」(insight)时,我们应该思考这些洞见从什么地方来,我们是否也可以从中学习,让自己逐渐有获得洞见的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总结,我觉得是「有章可循」的。
以长期主义的视角看工作,我们应该花一年时间了解一家公司,花两年时间被这家公司了解,从第三年开始,真正开始发挥100%价值。急也没用,按照自然规律来,反倒是最好的。
坚持每天运动有一个极大的好处,是让你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比如天气。我们自身的状态也起起伏伏,比如没有哪两天的睡眠情况是一致的。还有很多事情我们无法预测,似乎只能接纳。但不找任何借口,坚持运动给了自己极强的心理暗示:「我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哪怕只是每天30分钟。」经过一段时间不找借口的坚持之后,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更深了。
工作越久越发现,很多问题的根源在人身上。而人的问题,又是基础教育失位的体现,很多基本能力没有在学校中培养出来。这些能力包括:能提出正确的问题,能抓住对方的重点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合作意识与谈判能力...
昨天和一个同事聊天,他说希望在能力提升之后再做出某种改变,让自己胜任某个角色。我说:「不,当你意识到自己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那一刻开始,改变就发生了。这和能力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因为你知道自己必须改变定位,必须承担某种责任,一切改变瞬间就发生了。而能力的提升,是随之而来的事情。」
如果有一件事你一直觉得重要,但一直没有做,只有一个原因:因为你还不够痛。做一件事的动机或者背后的Why是决定性的。
很多人在意What和How,我们也在意。但我们更在意背后的Why,以及Why背后的Why。假以时日,这些Why和Why背后的Why将能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认知决定一切,这是我最近几年的最核心感受。我们的职业发展、家庭生活、子女教育、财富水平等等都取决于自己的认知。提高自己的认知,可以让自己的努力事半功倍。
今天分享的语音是「一切都是认知」。语音中还会分享什么是认知,如何提高自己的认知。建议大家多听几遍,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启发,以及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等你努力践行了你的计划,半年之后重新收听这篇语音,也许就能懂得「认知提升」是什么样的感受。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