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暑气渐消,健脾利湿为要

中/国/二/十/四/节/气

处暑不是暑·凉秋知我意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经过了40天的伏天,终于出伏了,“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处暑就代表着暑热消退,凉爽来临。

1

处暑的气候特点

处暑时节,最惬意的是丰收的喜悦。“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果树硕果累累,新鲜多汁;大豆粒粒精神,玉米饱满娇嫩,花生香甜可口,连新土豆都是甜的….

俗话说:立秋不消暑,处暑正当时。虽说处暑暑气消退,但是每年这时候气温都会有反复,所谓“秋老虎”是也。此时早晚温差大,“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大家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屋内常通风,勤洗手,少聚集,戴口罩,减少细菌、病毒的传播。

近期有不少人会出现口鼻干燥、咽痛、干咳少痰、皮肤干痒等不适,这就是“秋燥”的症状。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又分为“温燥”和“凉燥”,处暑时节气温较高多见“温燥”。我们要记得多喝水或者粥汤补充水分。多吃梨、百合、莲藕、银耳、苹果、山药等可清肺生津、滋阴润燥的果蔬。如果自觉咳嗽、咽痛,我们可以自制贝母冰糖雪梨喝,川贝母价格高,也可选浙贝母。

材料:雪梨1个,冰糖25克,贝母少许。

做法:雪梨洗净削皮切开去核掏空,成一个梨盅。梨盅里放入几粒贝母和冰糖,盖上梨盖,用牙签固定。将雪梨放入碗中,加冰糖、水,隔水蒸30分钟,起锅 喝汤吃梨即可。

2

处暑的养生事宜

处暑后早晚天气凉爽,适合早睡早起。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适当多睡觉可以解秋乏。我们现在都养成了睡觉看手机的习惯,看上瘾了就不睡了,改掉这个习惯的办法就是要把手机放的远一些,要在手不能够到的地方。睡前保持安静,不要刷视频、不喝咖啡不喝茶。晚饭后做些轻量运动、家务劳动、睡前半小时用热水泡泡脚都有助于睡眠。

中医理论把五脏与四时五行相对应,春应肝、夏应心、长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春夏秋冬大家都知道,那长夏是什么时候?全国“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用二十四节气标注法明确指出了长夏的时段:“五脏应四时,脾与四时之外的'长夏’(夏至—处暑)相通应。”也有专家认为一年四季皆应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处暑节气,要以健脾为要,我们自己可以在家敲脾经,揉脾经穴位,通畅气血、健脾和胃。

脾经是中医经络十二经穴之一,全称为足太阴脾经。循行由足到头。从足大趾末端开始(隐白穴),沿大趾内测赤白肉际,上向内踝前边,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穴),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膝股内侧前边,进入腹部,(冲门穴,大横穴,关元穴等属于脾,络于胃。)通过膈肌,夹食管旁,连舌根,散布于舌下。一侧共有要穴21穴。按揉脾经穴位可健脾和胃、缓解腹痛、消食化积、调经止血、调节代谢。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若脾经出现问题,就会有胃脘痛、吐酸嗳气、腹胀、便溏、下痢、黄疸、身重水肿、疲乏无力、舌根强痛、四肢厥冷、月经失调、痛经、失眠多梦、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腻或水滑等表现。

常用的脾经穴位有隐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等。

 隐白:位于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0.1寸(的爪甲根部)。

功效:健脾宁神、止血通鼻。

 太白:第一蹠趾关节後缘,赤白肉际处取穴。

功效:和胃止痛、理气化湿。

 公孙:第一蹠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在太白後约1寸。

功效:抑制胃酸、健脾和中。

 商丘: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功效:安神止惊、清肺化痰。有类似消炎药的效果。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後缘。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

功效:妇科要穴、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安神助眠。

 漏谷: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内踝尖上6寸。

功效:消肿利尿、健脾利湿、促进食物吸收。

 地机: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功效:健脾调经,调内分泌、改善糖尿病症状。

 阴陵泉:在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功效:健脾祛湿、益肾固精。祛湿要穴、妇科男科要穴。

老话说“脾经畅通,重病难上身”,按揉脾经,不仅可以调理胃肠,还可以减肥、美容、强身健体。中医认为, “久坐伤肉”,现在我们多数人上班都是在屋里坐着,肌肉得不到锻炼,也会引起脾虚;反过来脾虚可以引起肥胖臃肿。敲打脾经可以健脾益气、促进全身气血运行,让你小脸红扑扑、睡觉像“死猪”。

新冠疫情过了一年半,还没有要消停的迹象。马上学生就要开学了,小范围人员聚集在所难免。希望大家尽量去注射疫苗,平素多锻炼身体,继续戴口罩,勤洗手。从历史来看,过去那么多人类大灾难我们都扛过去了,这次也一定能过去。

本文为中国药店原创/整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