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死因之谜:盖棺难道能定论?

星期五言:1927年6月2日,农历五月初三。王国维平静地做完一天的工作,改了学生的卷子,和同事讨论了下学期的种种事宜,然后雇了一辆车,亟不可待的走进颐和园,在昆明湖畔思索良久,之后,一头扎进水里,不到几分钟的功夫,便气绝身亡。

打捞出后,他背面的衣服竟然还没有湿透,其衣袋中被发现一封遗书,其中一句: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

“经此事变,义无再辱”这一句成了大家解读王国维死因的焦点。一代学者,拥有众人所没有的天资,在书屋中默默为中国古代文化领域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先锋,竟然这样似乎有些草草的死去,究竟为何?是什么让他放弃了生命和书籍,是什么让他觉得“义无再辱”,这样的死亡预示着什么,隐含着什么,折射了什么。

一、 民国奇才: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顾颉刚曾说:他(王国维)的大贡献都在三十五岁之后,到近数愈做愈密了。别人禁不住环境的压迫与诱惑,一起变了节,唯他还是不厌不倦地工作,成为中国学术界唯一的重镇。

我们先一起看他闪耀着辉煌的履历吧——王国维,字静安。生于光绪三年(1877年),他在宋词领域、戏曲领域,甲骨文领域、敦煌学领域,古金石器领域,甚至蒙元史学领域等等,都是别人仰望的高峰。

他早年尝试写的一篇《红楼梦评论》,也成为中国近代第一篇用西方思想解读“红楼”的里程碑之作,至今还有许多学者引用他的评注。

陈寅恪先生在王国维的墓志铭中写道:“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用光!

王国维先生是至真至纯的学问家。借用周公度在《人间词话》的序言中所说: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一个诗人的死亡,或许会有一致的看法,会归根到理想与现实的不可调和上。或是作家的理性最终服从了疯狂感性的抉择,如伍尔夫,海明威等等。自杀,似乎是诗人和小说家的冠冕,因为他们是一群在梦幻和现实之间的徘徊者,甚至他们靠着梦幻而存在,理想假如破灭,就等于他的灭亡。但是对于一个学者,一个几乎是用理性来建构文学理论的人,他是有别于这些为文字而生存的人的。

我常常认为,一部作品在于作家和评论家是不同的。假如把作品比做一个孩子,那么作家就无可争辩的就是孩子的母亲,作家为了这个孩子,经历了恋爱中的痛苦历练,疯疯傻傻。然后是欲生欲死的性爱,最后是十月的怀胎酝酿,最后一关是生育的鬼门关。只有完整的经历了这些,一部上好的作品,也就是一部血泪糅合的文字世界才得以降生。

而评论家呢,他们好比作品的养父养母,他们的任务不是生育孩子,而是教育和开发,这其中需要的是理智和耐心。学者拥有的是常人不能有的智慧、耐心才能将学问做深,做大。

所以,王国维的死,这样的蹊跷,一位学者自杀身亡,在短暂的时刻,匆匆辞世。这不得不使人反复的研读他的文章,揭开学者之死的内因。

 二、死因之谜:哲学、政治、傲骨

对于王国维的死,有很多说法:

一是,悲观哲学。这是最普遍说法,就是因为受叔本华尼采的悲观哲学的影响而日益阴郁,最终选择自杀这条道路。每一种猜测都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依据以往的经验而做出的推断,推断的正确与否在于掌握的材料的丰富与否,在于推理是否合理,在于个人是否真正理解他的作品与思想。显然,“受了叔本华悲观哲学思想而选择自杀”这一点是大众没有认真研读文本,而下的贸然推断。

▲ 叔本华

静安先生是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准确的说他与叔本华是知音——王国维3岁丧母,29岁丧父,30岁继母和妻子相继去世。他有着天然的忧郁性格,当他第一次读到叔本华,那就像找到一位谈心的人,从此他就如饥似渴的读着这位“朋友”的书,与他分享彼此一致的价值观念,或者是心理感受。

但是谈到自杀,他在《教育小言》中说自杀是毫无意义的一件甚至可以说是蠢事的举措。在《红楼梦评论》中,他也谈到过自杀,尤三姐和金钏的自杀,他认为是提升不到美学的境界的,这些也不是真正的解脱,只是肉体的消灭而已。因此这样一个谈论自杀的人最后却走上了自杀之路,这不仅仅是一个“悲观”可以解释的。自杀是一种绝望的表现,为何要绝望,不是所有悲观的人都会自杀,也不是乐观的人就没有绝望的一刻。悲观和绝望是不同的。

到底他为什么会绝望,这里隐藏的原因不是一方面的。对于一个自杀的死者,写了一封对于自己的死因有些模糊的遗书,可见死者也不是太清楚是什么让他如此的绝望。

二是,殉节。这是王国维死后,罗振玉首先上书朝廷所给当世的第一个断论。罗振玉上书说:他认为王国维是殉清,北洋军阀要占领北京,满清也就彻底的完结,他是溥仪的老师,是一个忠于皇室的,忠于气节的人。

所以这个推断是合情合理。到底罗振玉本人究竟是如何认为的,他与静安先生交往这么多年中,难道就真的以为静安先生是殉节?然而,这个断论是很多人都赞成的。

叶嘉莹先生曾说,假如王国维要殉清,该在溥仪第一次被赶出紫禁城的时候就该殉了,在成为满洲傀儡的时候也该殉了,为何偏偏在这个时候,显然不是殉清。因为在静安先生的书里,也明显说明了对殉节的看法,他认为这种名节是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的。所以死因归于为了清朝皇帝,是不可信的。

▲ 罗振玉与王国维

三是,认为静安先生是因为自己是满清遗老,怕北洋军阀陷害,与其当时被杀,倒不如自己先死。

显然这是误解了王国维,从他的诗词和《人间词话》以及很多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不是贪生怕死之徒。况且即使北洋军阀来了,能对一个柔弱的学者做什么呢。

王国维的早年是希望自己是一个作家而非学者的,后来他发现自己真正擅长的并非是写小说、编剧本,而是做研究。或许他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在安稳中度过的,是做个内心宁静淡泊的读书人,而不是用自己的心灵去唤醒对抗那个时代。

然而静安先生又是一个很特别的读书人,他有着一种傲骨——不同流合污。他是重感情而又理性的人,在感性和理性交错中,形成了王国维的个性。他把自己的激情投放到另一种事业中,坚定不移的进行着一种他认为的文学之路。

静安先生和鲁迅等作家一样,也是有着傲骨的,他饱含着对中国文化的激情,并且要用生命去捍卫这种对中国文化的忠贞。因此他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去自杀。

▲ 王国维墓碑

四是,静安先生的性格和这个社会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了他的绝望情绪。叶嘉莹先生曾分析过王国维的性格,说他是理智和感性兼有的文人,还有他与生俱来的忧郁,以及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这些性格与当时的混乱社会是不符的,他不愿意与任何一个党派扯上关系,他坚持着自己的学术生命,而不是与政治挂钩。即使他做了溥仪的老师,他也是本本分分。

其实他对满清有着复杂的感情,他不喜欢这种落后的封建体制,但是有的时候却又维护。或许王国维真正要维护的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但是做了溥仪的师傅后,有对他的知遇之恩感激不尽,在溥仪被赶出皇宫以后,他也不愿意落井下石,而是担忧牵挂。此时,他是一个感性的人,他没有将政治与人情分开。但是他的理智又在反对着溥仪做一个傀儡皇帝,这是他自身的矛盾。

另外他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也是造成他绝望的一个原因。一个执着于理想的人,当自己的理想一次次破灭,他是无法承受的。他的理想是什么,他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状态?陈寅恪先生说,王国维是中国文化所“化”之人,看到中国文化的衰落,他倍感痛苦,直到以死殉文化。这就是说他殉的是中国文化的情,更确切的说是与自己的人生理想呼吸相关的中国文化的情。文化的衰落,也就是理想的破灭。

五,还有一种说法是,王国维死于中国文人的集体幻觉。周宁先生说王国维的时代是一个转型的时代,那个时代将中国几千年的孔孟之道瓦解了,而孔孟之道向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文人读书做什么,当然是兼济天下。所以他们争先恐后的要服务朝廷。

那么孔孟之道究竟是什么,他们谁也没有认真考虑过,孔孟之道其实只是一个空想而已,但文人把它当做毕生的追求,而皇帝就把他当做一种工具来圈养文人。突然,当国门被撬开,孔孟之道遭到瓦解,那么文人突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处于空虚的状态,没有了追求。此时,王国维就是其中的一份子。周宁先生还说,与其说王国维是为千年文化而殉情,倒不如说他殉的是千年文化的幻觉。

总结

笔者认为,在那个时代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迷茫的,很多知识分子更是无助甚至绝望的。但这不足以说是静安先生在为一个幻觉而殉情,因为从小王国维就讨厌孔孟之道,他对孔孟之道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如真是为了文化的衰落而殉情,绝不会是为孔孟之道的瓦解陷于空虚之中。静安先生是一个在文学和文化上先进的人,他接受思想,用西方的理论来给中国文论注入新的血液。这是当时任何一个学者都无法做到的。他不像梁启超,把文学当做服务政治和社会的工具,他把古代的文化当做自己的人生理想,他是一位纯粹而又个性的学者。

关于静安先生的自沉,我关心的不是他为何死去,因为一个人要选择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只有深感绝望,人生没有一丝希望而又无法排遣的人才会死亡,而对于静安先生,死亡是他的选择,从他安排自己的死亡来看,他是深思熟虑过的,他自己知道死亡毫无意义,他也没有渴望过什么意义,静安先生对待死亡就像他对待生活一样,独自悠闲。

而他的死折射出什么倒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 往期相关文章,你可能会喜欢:

 《人间词话》:四首春天之词与宋代美学的对话

胡适: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鲁迅: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

鲁迅 : 一个北漂中年的希望与绝望

民国疯人高长虹和他得《狂飙》杂志

如果你觉得与主流格格不入
如果你渴求真理
关注我们
▼▼▼
▲▲▲
所有文字均为本公众号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