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18:白痴与天才

18.白痴与天才

最近一口气读完了一本书《从白痴到天才》,它是台湾作家卢苏伟的真实人生经历。

这本书有几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一是成长过程中,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他有一个关爱自己的家庭,他们没有放弃这个白痴。无论是他的父母还是他的姐姐,为了他能健康成长,能够好好读书,尽了全力。

二是遇到一个好老师,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是他的一个重要动力。他也也希望自己能够成长为一位老师。

三是自己的认知,他遇到自己喜欢的科目,还是会尽力去做得最好,甚至能及格。

四是学习的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下,他不会,但是换一个方式去理解,他慢慢就会了。

五是梦想的驱动,当他坚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了大学梦,七年考了五次。

有多少家庭能够如此重视一个鉴定为白痴的孩子,而今眼目下,都在为了生活打拼,对于孩子的真正关心有多少?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相当突出,但是,大家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即使有人痛心疾首,却没有办法来根治。最近听闻一所农村学校孩子初二辍学,深夜骑摩托车搭乘两个辍学的留守儿童飙车,结果造成一死两伤的悲剧,更可悲的是,这是这个地方发生的第二起类似事故。这些孩子没有智力问题,却不爱学习,老师管教不了,家庭也管教不了,只有听之任之,最后,还是自己的家庭来买单。网上传播的各种学生弑杀亲人案,无不让人反思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们从小就学过《伤仲永》一文,小时聪明,大时了了,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育,天赋离不开继续培养。可是,有多少人重视孩子的培养呢,农村基本上都是任其野蛮自由生长,所以,我一直会耿耿于怀:当年我天天上班经过那个农家小院里明眸皓齿,天天问候我的少年,会成为阶下囚。我会同情一些家长,他们的孩子不愿意和他们交流,一回家就关门躺在床上玩手机。今天上午在QQ上问一个孩子事情,他下午才回答,他说他才睡醒,昨天晚上为了吃鸡,和弟弟玩了一个通宵。我问大人呢,回答是大人上班去了。这就是农村许多家庭典型的家教家风!

学校一直重视家校合作的事情,希望能够教给家长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方法,能够让家长有一些办法来引导孩子。可是,每次家长会,来的都是隔代,他们关心的问题是孩子成绩好不好,在学校里吃得饱不,至于如何和孩子沟通,没有任何想法,觉得自己的责任,只要孩子没出安全问题就可以给孩子父母交待了。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许多有特长的孩子,都在我们这些老师手中埋没,有体制原因,也有我们自身没有相应特长的原因。比如说我,虽然上音乐课,但我五音不全,我的音乐课,只是找一首励志的歌曲,挖掘歌曲背后或歌曲本身的正能量,让孩子在歌曲中找到一点点动力。为此,我常常自责,作为一个教师,到底是不是够资格?在农村,像我这样的人还很多,体育课就是儿童的天性解放课,孩子在操场上野蛮生长,甚至还有些课程被挤占!这样的学校,怎么可能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

无论是谁,成功的秘诀都在于战胜自己。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会在某个兴趣点上,做出成绩。而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总是态度消极,敷衍了事。让每一个孩子认识真正的自己,挖掘自己的潜力,这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可是这始终是外因。真正起作用的是他自我意识到位。现在八年级3班有一个孩子,无论你怎么说他,他都无所谓,上课的时候,找不到书,找不到试卷,还要不断提醒,要振作精神,不要睡觉。下课就生龙活虎,玩得满头大汗。当一个人内心永远处于自我抵触情绪中,自我放弃状态下,他怎么可能走上正轨,我想他父母也应该和我一样,只能感叹孩子为什么还没有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有些学校的班主任很得意的谈到了如何激动学生的自我意识,他们平时检测学生的知识点,学生知识点不过关,就收保证金,学生过关之后,就退还保证金,马上学生的学习效果就立竿见影,很快学生就完成了学习任务。这合情却不合法,我不赞成这样做。的确,我上完九年级三角函数和二次函数了,我回头问一问孩子记住多少知识了,结果都又忘记了,于是我要求他们周末回去复习一下,星期一再问,再问还是记不住。

成功有法,我们常常看到中高考状元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们都有他们独到的学习方法。如果每一个孩子都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那么,他们的的学习就会变得轻松和简单了。卢苏伟,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之路,才能从智商为70的白痴,成长为一位天才。可有多少人能愿意默默去尝试,去思考如何学习才有效呢?更多的人,面对问题,选择的是放弃,那么他们离成功只会越来越远!

作为老师,试图给每一位学生找到一条成功之路,但是老师的视野和能力也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条成功之路,更多需要学生自己去实践。

每一个人都有梦想,尽管千奇百怪,但是,因为有梦,生活才变得有活力。有一次聊天,一个学生说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低保,可以领取国家补助,然后什么也不用做,天天打游戏、打牌。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好笑,这是学生的对现实社会的认知的客观反应,只是,我们如何引导他正确认识梦想而已。还有一个学生,他说他要努力成为有钱人,这样就可以养很多小三,他觉得这才是成功男人的标志。这也是社会现象在他身上折射出的价值观,我也不觉得奇怪,因为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只是我们怎么把这种价值观转变到主流价值观上来。

我看过许多励志故事,他们在某一时刻,突然开始为梦想执着去努力,然后,就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我把这些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他们听得很认真,可是,要他们自己去改变,却是难上加难。看来励志教育的成功,还是取决于他本人是否愿意去尝试。

我会把这个故事,每天讲给孩子们听,我知道,总有人会意识到,生命的过程在于执着的奋斗!

2017年12月10日下午于澜岸)

(生活之路,现代与落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