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丈夫赴台无消息,周炼霞独自抚养5孩,30年后收到美国来信 2024-08-02 15:40:40 1927年的上海,正处于时代交叉点,城市灯红酒绿,既时髦又开明。穿旗袍的美人,不止出现在月份牌上,也穿梭于派对沙龙。 凭着几笔丹青,21岁的周炼霞已小有名气,她刚刚经历过一次短暂的失败婚姻,唯有在老师蒋梅笙家谈诗论画,才能忘却现实的烦恼。“腹有诗书气自华”,更何况,周炼霞本就柳眉凤目,清新脱俗,吸引一众目光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在蒋梅笙家的文化沙龙上,一位年轻人举起相机,他把镜头对准了周炼霞。周炼霞相机的主人叫徐晚苹,号绿芙。他是有名的沪上才子,也是蒋梅笙的学生。他是江苏嘉定人,出身名门望族,不仅旧学底子深厚,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小说、散文也常在杂志刊登。除了能写会画,他还酷爱摄影、跳舞,并玩出了专业级别。那时,他在邮局当闲差。一个摄影高手,自然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周炼霞,本身就是一道风景。徐晚苹不由心动了。放下相机,他用双手比出一个镜头的样子,热情地对周炼霞说:“这个'框子’里有一幅好画,只可惜笑得太灿烂了,如果能带上那么一点点愁绪,一定要比西施还美上几分的!”周炼霞忍不住笑了,在心有灵犀的笑声里,有些情愫慢慢萌芽。聚会后,徐晚苹对周炼霞展开了追求,在信里,他说:“在孤独的路上,我看见你最美的时刻。”照片为媒,诗词酬唱,两个年轻人很快相爱了。1927年秋天,他们在上海举行了婚礼,在众人的羡慕声中,前往杭州度蜜月。天堂美景滋养了周炼霞的画笔,南峰山下,西湖岸边,她尽情挥洒丹青。而徐晚苹的镜头,则时时对准她。青山绿水间,俨然一对神仙眷侣。杭州归来,一帧“女画家周炼霞新影”刊登于1928年10月的《联谊画报》上,摄影人署名“徐绿芙”,旁边题句为:“神仙伉俪人间住,艳绝红霞映绿芙”。有了“红霞映绿芙”的合作,徐晚苹有了新的想法。于是,一个摄影,一个画画,不久,四十余幅作品完成,夫妇联袂出版了《影画集》。作为结婚一周年纪念,这部见证爱情的作品,在上海滩红极一时。周炼霞彼时上海,各种思潮交汇,夫妇俩携手进步。征得徐晚苹同意,周炼霞走出家门,去锡珍女校担任了教师,同时,还为上海几家有名的笺扇庄画扇面,扇子开合间,她也风靡了上海滩。报纸开始争相报道周炼霞,记者们捕风捉影,热衷于寻找这位美貌女画家背后的蛛丝马迹。尤其对她的美,赞声不绝。就连女作家潘柳黛,也在言语中流露羡慕:“周炼霞是画家,白纸上都能画出倾国之女来,何况画师自己乎?”1936年,加拿大举办第一届国际艺术展,要在远东地区寻找一批艺术家参展。在徐晚苹鼓励下,周炼霞的画远渡重洋。不久,好消息传来,她的画得了金奖。在英国和意大利出版的《世界名人大辞典》中,周炼霞的名字赫然其中。赞扬声如潮涌来,不仅艺术圈热议,报纸也大做文章,一时间,周炼霞成了派对上的焦点。不少人折服于她的才情,常来请教写诗填词、运笔作画,因她总是光彩照人妙语连珠,小报为博眼球,难免添油加醋,戏称她为“炼师娘”。周炼霞诗画风流中,周炼霞与时代紧密相连,和上海一起成长。1934年,“中国女子书画会”在上海成立,周炼霞成为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因外形姣好,书画俱佳,她和陆小曼、吴青霞一起,被称“画坛三姝”。甚至有好事者,将周炼霞和陆小曼对比,说她“胜在满面春风,悦目怡神,既有一种温润之美,也有一种张扬之神”。在缀满繁花的树上,周炼霞开成了晶莹娇艳的那一朵。画家吴青霞 、陆小曼1937年,日本人的炮弹落在了上海滩。那一年,正是周炼霞和徐晚苹结婚十周年,他们已育有四个孩子。山河破碎,满目残阳,“如此江山难下笔”。丹青画卷失了颜色,周炼霞的画少了,诗开始多起来,在《社会日报》发表了大量作品。战事吃紧,徐晚苹也变得忙碌,电波传来的坏消息常令他唉声叹气。夫妇都是沪上名流,日本人不时来骚扰,他们约定,一定要恪守民族气节。上海沦为“孤岛”后,徐晚苹利用在邮政局的职务,设法绕过日军监管,秘密帮助出版社邮发进步刊物。多少个凌晨,他拿起帽子出门,只留下周炼霞担惊受怕。那时的上海,经常实行宵禁,晚上停电后,一片漆黑。听着凄厉的警报声,周炼霞心中悲愤不已。那一天,她铺开宣纸,写下词句:“几度声低语软,道是寒轻夜犹浅。早些归去早些眠,梦里和君相见。丁宁后约毋忘,星眸滟滟生光。但使两心相照,无灯无月何妨。”这便是后来发表在《海报》上的《庆清平·寒夜》。当时的她无论如何不会想到,一句“无灯无月何妨”,会在二十年后为她带来厄运。1937年全家福诗名在外,1942年,《万象十日谈》创刊时,主编陈蝶衣特意邀请周炼霞担任编委。从此,周炼霞开始涉猎新文学,1944年,她的短篇小说和张爱玲的作品一道,被选入《当代女作家小说选》。也是那一年,周炼霞和徐晚苹在上海青年画厅举办了夫妇二人的书画合展,海上名流,观者如云。有位画师特赠一联作为贺礼:“晚雨如丝,柔情百炼;苹风吹梦,秀靥微霞。”二人的名字被巧妙地镶嵌其中,珠联璧合。艰难时日里,靠着文字的鼓舞,靠着和徐晚苹的相互扶持,终于平安度过。抗战胜利后,他们欢欣雀跃,期待重游杭州烟霞洞。忆起当年恩爱,徐晚苹在《海光》杂志发表《西湖怀旧话烟霞》:“回忆民国十六年秋,与内子炼霞,由初恋而新婚,遨游西子湖边……”原以为国土重光,云开雾散,孰料,等来的却是分离——一纸调令将徐晚苹调往台湾,负责接管曾经被日本占领的邮政系统。谁料,这一出差,就是三十年。周炼霞1946年,徐晚苹前往台湾,因工作得力,不久便被任命为台湾邮政局长,原计划的出差半年,顿时变成走马上任。接妻儿相聚的念头,一次次被战火和忙碌打断,终于,一湾浅浅的海峡,变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建国后,时代的钟声敲响,周炼霞渐渐习惯了一个人,带着五个孩子,她靠画扇面、竹帘谋生。思念早已揉碎,只有在暗夜里,她才会翻开那本《影画集》。等待,没有期限。偶尔的愉悦,来自作品参展,笔会交流。与著名画家吴湖帆相识后,两人成为“文字交”“填词侣”,合作绘画、填词。那段时间,周炼霞的画技突飞猛进,1953年,他们合作了《荷花鸳鸯图》。五十年后,这幅作品拍出了1035万元的高价。《荷花鸳鸯图》文艺复苏,周炼霞也以百倍热情投入国家建设。1959年,建国十周年时,她参与创作了大型历史画作《郑成功收复台湾》。谁也没有想到,暴风骤雨突然而至。1966年,桌上画纸变得凌乱,画院里,陆续有画师开始遭殃,周炼霞也没有躲过厄运。除了丈夫的台湾背景,她的罪名之一,便是词作中那句“无灯无月何妨”。“在新中国,怎么可能'无灯无月何妨’,这是对新中国的污蔑,是'但求黑暗,不要光明’的表现!”作为“反动文人”,周炼霞只低着头反复地说:“我有罪,我有罪……”宁可被批斗,她也绝不揭发任何人,不料,这样的态度激怒了造反派,她的一只眼睛被皮带打伤,渐至失明。坏消息不断传来,好友陈小翠不堪凌辱,开煤气自尽了;病中的吴湖帆得知收藏的书画被掠一空,自拔导管告别人世了。逆境中,周炼霞没有消沉,她请人刻了两枚印章,一枚选用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的“目眇眇兮愁予”,一枚用了成语“一目了然”,既是自勉,也是阅尽人世的洒脱。周炼霞(左三)与张大千等风雨终于过去后,周炼霞从中国画院退休。独自居住在巷弄深处,她写诗作画,种花养鱼。记忆如指尖流沙,悄然消逝,可是内心里,分明又在期待着什么。1980年,一封信越洋而来。周炼霞颤抖着手拆开,熟悉的笔迹映入眼帘,那久违的声音又响在耳边:“紫宜,我是晚苹!”从台湾邮政部门退休后,徐晚苹定居美国,中美建交后,他多方打听,终于有了周炼霞的消息。信中,他热切地邀请她赴美。三十多年的委屈、等待、猜测,一瞬间烟消云散。75岁高龄时,周炼霞在小儿子陪同下,登上飞往美国的飞机。周炼霞在洛杉矶在洛杉矶机场,隔着30多年的长河,周炼霞与丈夫终于相见。分别时,秀发如云,再见时,已是满头银霜。愧疚涌上心头,为了治疗周炼霞的眼疾,徐晚苹积极寻找名医,上天怜悯,失明多年后,竟然真的治愈了。欣喜之余,周炼霞重拾画笔,画作一亮相,就让美国观众赞叹不已。周炼霞画作按照美国法律,分居三十年的夫妻需要重新注册结婚,在亲友们的祝福声中,周炼霞再次成为徐晚苹的新娘。悲欢离合之后,终于在耄耋之年迎来安然和喜悦。1987年,结婚60周年时,他们特意回到上海庆祝,所有的感慨,徐晚苹都写进一首诗里:“梦绕崇山忆茂林,莲湖修禊亦同临。江南春色君休问,万里云天背井吟。”虽离乡背井,但有陪伴,就有幸福。2000年,周炼霞在美国家中无疾而终。半年后,子女依她生前遗愿,将她和徐晚苹的骨灰归葬于上海嘉定区长安墓园,落叶终归根。1986年,在美国举行婚礼 赞 (0) 相关推荐 丹青绘山川 水墨诉乡情——洪杰中国画作品展开展啦 洪杰早岁入沪上名画家胡成荣门下习艺,勤奋好学.为师胡成荣系吴门画派,以擅长画马而名闻江南,又以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负有盛名,其<百骏图><五虎图><龙腾虎跃图>等,至今 ... 丈夫因工作赴台,周炼霞带五子苦等34年,75岁相聚美国再嫁他为妻 原创2021-09-26 18:28·月明觅燕 周炼霞 说起民国时期的"才女",大概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例如林徽因.凌叔华.冰心.张爱玲等,都曾是世人热衷追捧的对象. 相较 ... 周荣波——水墨丹青书画院常务理事 周荣波,山东淄博桓台县人,云涛居士,博容斋主,云涛书院院长,长期在水利系统工作,桥梁工程专业. 现为: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签约艺术家,水墨丹青书画院常务理事. 笔墨遇丹青,挥毫画大千!乐震文国画山水研修班圆满结业 笔墨遇丹青,挥毫画大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乐震文国画山水研修班学员们的笔下,祖国的大好河山跃然纸上. 经过一年的学习,近日觉群书画院乐震文老师国画山水研修班(第三期)迎来了圆满结业.在最后一节 ... 【觅画记】吴友如:写风俗记事画,妙肖精美(上) 陈克涛在<海派书画名家图典>一书中,将海派画家分出十六派,其中之一被称为"时事派",关于该派的情况,书中讲道:"'时事派'以吴友如为代表.吴友如,他早年接受费 ... 1946年丈夫赴台无消息 1927年的上海,正处于时代交叉点,城市灯红酒绿,既时髦又开明.穿旗袍的美人,不止出现在月份牌上,也穿梭于派对沙龙. 凭着几笔丹青,21岁的周炼霞已小有名气,她刚刚经历过一次短暂的失败婚姻,唯有在老师 ... 周炼霞——民国女画师 一树合欢霞满天2021-05-25 07:57:35 图片业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周炼霞人美画更美 周炼霞,女,字紫宜,号螺川,书斋名"螺川诗屋",中国著名国画家,擅长仕女人物和花鸟,工诗词,生前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书画院首批女画师之一.1908年生于湖南湘潭,14岁始 ... 周炼霞的诗配画 提到民国时期的才女,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林徽因与陆小曼.无论是两人的才华与美貌,还是情感生活,一直是被坊间所津津乐道. 其实,民国初年的上海滩,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子不在少数. 有一位才女,她的才华 ... 【民国才女】金闺国士——周炼霞 周炼霞(1908-2000),字紫宜,号螺川,书斋名"螺川诗屋",祖籍江西吉安.书画诗词均有相当造诣,特擅长仕女人物与花卉.品貌双全,高雅风致,人称"金闺国士" ... 周炼霞,人美画更美,人称“炼师娘”,被誉为“金闺国士“ 中国书画邮2021-03-26 09:30:00 周炼霞,女,字紫宜,号螺川,书斋名"螺川诗屋",中国著名国画家,擅长仕女人物和花鸟,工诗词,生前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书画 ... 吴湖帆和周炼霞的翰墨情缘 吴湖帆和周炼霞的翰墨情缘 吴湖帆 周炼霞 <荷花鸳鸯图>1954年(朵云轩2014春拍中,以1035万元成交) 吴湖帆书画作品欣赏(180幅) 收藏 画家周炼霞:画如其人,文如其人 周炼霞(1908年-2000年)原名周紫宜,号螺川,笔名炼霞,14岁始学画,先后师从尹和白鹤郑凝德,17岁起学诗,师从朱古微,后又从蒋梅笙学词.周炼霞的画风格清新,设色明净,画风和诗风气息相通,若与她 ...
凭着几笔丹青,21岁的周炼霞已小有名气,她刚刚经历过一次短暂的失败婚姻,唯有在老师蒋梅笙家谈诗论画,才能忘却现实的烦恼。“腹有诗书气自华”,更何况,周炼霞本就柳眉凤目,清新脱俗,吸引一众目光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在蒋梅笙家的文化沙龙上,一位年轻人举起相机,他把镜头对准了周炼霞。周炼霞相机的主人叫徐晚苹,号绿芙。他是有名的沪上才子,也是蒋梅笙的学生。他是江苏嘉定人,出身名门望族,不仅旧学底子深厚,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小说、散文也常在杂志刊登。除了能写会画,他还酷爱摄影、跳舞,并玩出了专业级别。那时,他在邮局当闲差。一个摄影高手,自然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周炼霞,本身就是一道风景。徐晚苹不由心动了。放下相机,他用双手比出一个镜头的样子,热情地对周炼霞说:“这个'框子’里有一幅好画,只可惜笑得太灿烂了,如果能带上那么一点点愁绪,一定要比西施还美上几分的!”周炼霞忍不住笑了,在心有灵犀的笑声里,有些情愫慢慢萌芽。聚会后,徐晚苹对周炼霞展开了追求,在信里,他说:“在孤独的路上,我看见你最美的时刻。”照片为媒,诗词酬唱,两个年轻人很快相爱了。1927年秋天,他们在上海举行了婚礼,在众人的羡慕声中,前往杭州度蜜月。天堂美景滋养了周炼霞的画笔,南峰山下,西湖岸边,她尽情挥洒丹青。而徐晚苹的镜头,则时时对准她。青山绿水间,俨然一对神仙眷侣。杭州归来,一帧“女画家周炼霞新影”刊登于1928年10月的《联谊画报》上,摄影人署名“徐绿芙”,旁边题句为:“神仙伉俪人间住,艳绝红霞映绿芙”。有了“红霞映绿芙”的合作,徐晚苹有了新的想法。于是,一个摄影,一个画画,不久,四十余幅作品完成,夫妇联袂出版了《影画集》。作为结婚一周年纪念,这部见证爱情的作品,在上海滩红极一时。周炼霞彼时上海,各种思潮交汇,夫妇俩携手进步。征得徐晚苹同意,周炼霞走出家门,去锡珍女校担任了教师,同时,还为上海几家有名的笺扇庄画扇面,扇子开合间,她也风靡了上海滩。报纸开始争相报道周炼霞,记者们捕风捉影,热衷于寻找这位美貌女画家背后的蛛丝马迹。尤其对她的美,赞声不绝。就连女作家潘柳黛,也在言语中流露羡慕:“周炼霞是画家,白纸上都能画出倾国之女来,何况画师自己乎?”1936年,加拿大举办第一届国际艺术展,要在远东地区寻找一批艺术家参展。在徐晚苹鼓励下,周炼霞的画远渡重洋。不久,好消息传来,她的画得了金奖。在英国和意大利出版的《世界名人大辞典》中,周炼霞的名字赫然其中。赞扬声如潮涌来,不仅艺术圈热议,报纸也大做文章,一时间,周炼霞成了派对上的焦点。不少人折服于她的才情,常来请教写诗填词、运笔作画,因她总是光彩照人妙语连珠,小报为博眼球,难免添油加醋,戏称她为“炼师娘”。周炼霞诗画风流中,周炼霞与时代紧密相连,和上海一起成长。1934年,“中国女子书画会”在上海成立,周炼霞成为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因外形姣好,书画俱佳,她和陆小曼、吴青霞一起,被称“画坛三姝”。甚至有好事者,将周炼霞和陆小曼对比,说她“胜在满面春风,悦目怡神,既有一种温润之美,也有一种张扬之神”。在缀满繁花的树上,周炼霞开成了晶莹娇艳的那一朵。画家吴青霞 、陆小曼1937年,日本人的炮弹落在了上海滩。那一年,正是周炼霞和徐晚苹结婚十周年,他们已育有四个孩子。山河破碎,满目残阳,“如此江山难下笔”。丹青画卷失了颜色,周炼霞的画少了,诗开始多起来,在《社会日报》发表了大量作品。战事吃紧,徐晚苹也变得忙碌,电波传来的坏消息常令他唉声叹气。夫妇都是沪上名流,日本人不时来骚扰,他们约定,一定要恪守民族气节。上海沦为“孤岛”后,徐晚苹利用在邮政局的职务,设法绕过日军监管,秘密帮助出版社邮发进步刊物。多少个凌晨,他拿起帽子出门,只留下周炼霞担惊受怕。那时的上海,经常实行宵禁,晚上停电后,一片漆黑。听着凄厉的警报声,周炼霞心中悲愤不已。那一天,她铺开宣纸,写下词句:“几度声低语软,道是寒轻夜犹浅。早些归去早些眠,梦里和君相见。丁宁后约毋忘,星眸滟滟生光。但使两心相照,无灯无月何妨。”这便是后来发表在《海报》上的《庆清平·寒夜》。当时的她无论如何不会想到,一句“无灯无月何妨”,会在二十年后为她带来厄运。1937年全家福诗名在外,1942年,《万象十日谈》创刊时,主编陈蝶衣特意邀请周炼霞担任编委。从此,周炼霞开始涉猎新文学,1944年,她的短篇小说和张爱玲的作品一道,被选入《当代女作家小说选》。也是那一年,周炼霞和徐晚苹在上海青年画厅举办了夫妇二人的书画合展,海上名流,观者如云。有位画师特赠一联作为贺礼:“晚雨如丝,柔情百炼;苹风吹梦,秀靥微霞。”二人的名字被巧妙地镶嵌其中,珠联璧合。艰难时日里,靠着文字的鼓舞,靠着和徐晚苹的相互扶持,终于平安度过。抗战胜利后,他们欢欣雀跃,期待重游杭州烟霞洞。忆起当年恩爱,徐晚苹在《海光》杂志发表《西湖怀旧话烟霞》:“回忆民国十六年秋,与内子炼霞,由初恋而新婚,遨游西子湖边……”原以为国土重光,云开雾散,孰料,等来的却是分离——一纸调令将徐晚苹调往台湾,负责接管曾经被日本占领的邮政系统。谁料,这一出差,就是三十年。周炼霞1946年,徐晚苹前往台湾,因工作得力,不久便被任命为台湾邮政局长,原计划的出差半年,顿时变成走马上任。接妻儿相聚的念头,一次次被战火和忙碌打断,终于,一湾浅浅的海峡,变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建国后,时代的钟声敲响,周炼霞渐渐习惯了一个人,带着五个孩子,她靠画扇面、竹帘谋生。思念早已揉碎,只有在暗夜里,她才会翻开那本《影画集》。等待,没有期限。偶尔的愉悦,来自作品参展,笔会交流。与著名画家吴湖帆相识后,两人成为“文字交”“填词侣”,合作绘画、填词。那段时间,周炼霞的画技突飞猛进,1953年,他们合作了《荷花鸳鸯图》。五十年后,这幅作品拍出了1035万元的高价。《荷花鸳鸯图》文艺复苏,周炼霞也以百倍热情投入国家建设。1959年,建国十周年时,她参与创作了大型历史画作《郑成功收复台湾》。谁也没有想到,暴风骤雨突然而至。1966年,桌上画纸变得凌乱,画院里,陆续有画师开始遭殃,周炼霞也没有躲过厄运。除了丈夫的台湾背景,她的罪名之一,便是词作中那句“无灯无月何妨”。“在新中国,怎么可能'无灯无月何妨’,这是对新中国的污蔑,是'但求黑暗,不要光明’的表现!”作为“反动文人”,周炼霞只低着头反复地说:“我有罪,我有罪……”宁可被批斗,她也绝不揭发任何人,不料,这样的态度激怒了造反派,她的一只眼睛被皮带打伤,渐至失明。坏消息不断传来,好友陈小翠不堪凌辱,开煤气自尽了;病中的吴湖帆得知收藏的书画被掠一空,自拔导管告别人世了。逆境中,周炼霞没有消沉,她请人刻了两枚印章,一枚选用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的“目眇眇兮愁予”,一枚用了成语“一目了然”,既是自勉,也是阅尽人世的洒脱。周炼霞(左三)与张大千等风雨终于过去后,周炼霞从中国画院退休。独自居住在巷弄深处,她写诗作画,种花养鱼。记忆如指尖流沙,悄然消逝,可是内心里,分明又在期待着什么。1980年,一封信越洋而来。周炼霞颤抖着手拆开,熟悉的笔迹映入眼帘,那久违的声音又响在耳边:“紫宜,我是晚苹!”从台湾邮政部门退休后,徐晚苹定居美国,中美建交后,他多方打听,终于有了周炼霞的消息。信中,他热切地邀请她赴美。三十多年的委屈、等待、猜测,一瞬间烟消云散。75岁高龄时,周炼霞在小儿子陪同下,登上飞往美国的飞机。周炼霞在洛杉矶在洛杉矶机场,隔着30多年的长河,周炼霞与丈夫终于相见。分别时,秀发如云,再见时,已是满头银霜。愧疚涌上心头,为了治疗周炼霞的眼疾,徐晚苹积极寻找名医,上天怜悯,失明多年后,竟然真的治愈了。欣喜之余,周炼霞重拾画笔,画作一亮相,就让美国观众赞叹不已。周炼霞画作按照美国法律,分居三十年的夫妻需要重新注册结婚,在亲友们的祝福声中,周炼霞再次成为徐晚苹的新娘。悲欢离合之后,终于在耄耋之年迎来安然和喜悦。1987年,结婚60周年时,他们特意回到上海庆祝,所有的感慨,徐晚苹都写进一首诗里:“梦绕崇山忆茂林,莲湖修禊亦同临。江南春色君休问,万里云天背井吟。”虽离乡背井,但有陪伴,就有幸福。2000年,周炼霞在美国家中无疾而终。半年后,子女依她生前遗愿,将她和徐晚苹的骨灰归葬于上海嘉定区长安墓园,落叶终归根。1986年,在美国举行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