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利国:请对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多一些理解
由于年龄、文化、环境、家庭条件的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一样。现在有不少年轻人对老人的生活方式很是看不惯,我分析一下主要原因是缺乏理解,用青年人的思维方式去看待老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代沟。其实我们年轻人能多站在老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老人多站在年轻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用时髦的话叫换位思考,相信代沟一定会缩小。
昨天我在小区里看到三位老人坐在一起打扑克牌,一个人站着,二个人坐着。我问他们这是怎么回事?他们说这叫跑的快,谁跑的慢就要罚站。我看几位老人有说有笑十分开心,我说千万注意身体,站立时起牌需要连续低头容易发晕。他们回答的很干脆没事,这说明他们玩的高兴。不一会有一个小伙子,对其中一位位老人说:尽玩这些无聊的东西,这么多人看多丢人。老人不言不语,十分扫兴的离开了牌场。我目睹了这一幕,心中在思考老人有错吗?错在哪里?几个朋友没事在一起聚聚玩牌怎么啦?他们都是七十多的老人,早上忙忙碌碌把孙子送到学校,偶尔玩玩怎么不可以?有的老人生活在农村,为了减轻儿女负担,到城里带孩子,本来对新的环境就不适应,可又没办法不来。他们种了一辈子的地,别的又不会,玩跑的快简单易学,几个人还可以互相说说话,应该是个好事,可我们有些儿女认为这是丢面子的事,到底是儿女面子重大,还是老人身心健康重大。琴棋书画高雅,可是他们不会怎么办?
现在城市里拾荒的老人特别多,有的把拾荒当作职业,也有不少老人虽然不是职业化,但遇见了可利用的废品,一定会拾起来带回家,以积少成多的方式,遇到好价钱就出手。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但他们的儿女十分反感,一是怕老人累着了;二是怕丢面子;三是怕别人说后代子孙不孝。从儿女情理上讲没有什么错,但老人不这么想。认为年龄大了无所事事,别的也干不了,拾点废品,不仅可以换点钱,减轻儿女负担,更主要的是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这些老人绝大多数都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经历了很多磨难和艰辛,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拾荒挣不了多少钱,但可以变钱的机会怎能错过。他们也许看不惯城里老人养狗养鸟打麻将打太极。他们更多的喜欢在闲暇时间,到郊区种点菜。当然城市有城市的管理,如果把拾回来的废品存放在家里或走廊道里,不仅家人不乐意接受,物业部门也不允许。有的老人白天不好意思出去拾荒,怕儿女阻止也担心让同小区里面的人知道,丢儿女面子,而是晚上出去捡。甚至有的已经拾荒上瘾,一天不捡浑身难受的程度。我认为在注意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变废为宝是可以支持理解的。
我认识一位七十岁的老人,十分勤劳,从小练就了一套农产品加工制作技术,豆腐,豆干,豆牙,质量口感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她每天加工两板,还没走到市场就被抢光了。儿女们条件都很好,家里不缺钱,都很孝顺,不让老人干。可老人闲不住,老人说:我不是为了挣钱,人老了要多动多劳动才行,别的我也不会干,但对食品小加工有一点经验。为什么大家喜欢我的产品,因为我这是纯天然食材,传统制作方法,而且价格便宜。去年疫情期间没有加工,很多打电话要货。有一次出门十几天,有的找上门问怎么回事?我去年到竹溪办事,还专程找到她家买豆腐,可是去晚了,豆腐早已卖光了,知道我是从十堰驱车二百多公里来的,就把自己留用的一块送给我了,当天晚上品尝了一番,真是名不虚传,前天我又委托朋友又给我带回来两块。我认为只要老人身体健康,做些自己乐意的事应该支持。
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听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打电话,分别告诉四个人到什么地方领免费鸡蛋6个,大白菜2棵,扫二维码就可以领到。车上人较多,但老太太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下车后人们议论纷纷,一是不应该在公共场所大声打电话,二是喜欢沾小便宜。我认为这事可以理解。反正也没什么事,坐车也不要钱,有免费的东西去领一点有什么错。有的甚至天没亮就去排队,只是为了两棵白菜。我听有的老人讲,早晨起早已经成习惯,能有机会排队领免费物资,也算锻炼身体。过去年轻时对这种行为方式不理解,并且觉得可笑。现在自己年龄也大了,对这些老人的做法给予理解。虽然自己不会去领,但我同情他们,也许他们背后有故事。
当然,还有很多年轻人看不惯的,如人上了年纪听力明显下降,往往造成误会;还有的嘴碎话多不注意场合;有的喜欢管儿女的闲事,更有甚者,还有一些连老年人都唾弃的“为老不尊”的丑恶现象等等。有的是自然规律,有的是所处环境,有的当然也涉及到文化修养。总之不能用一个尺度去衡量每一位老人,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们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埋怨,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指责,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人老了开心就好。
2021.1.18十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