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故事(五十)永通桥_老树枯草_新浪博客
戗毛兽
永通桥在通州北苑北边,因东距通州八华里而被百姓俗称八里桥。如今地铁八通线、京通快速路、京哈高速路都从永通桥边经过,每天人来车往,川流不息,但这里也是外地人占据多大多数,大街上很难遇到一位通州本地人,我问起永通桥时全都摇头,只有一位说:永通桥没有,旁边倒是有座八里桥。我连说那就是永通桥啊!今天居住在通州及附近人们的心中,八里桥远比永通桥名气大多了!知道永通古桥沧桑历史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了。
历史上拱卫京师的古桥有三座,一为京西南的卢沟桥,二为京北昌平的朝宗桥,三为京东通州区的永通桥。永通桥建于明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是典型的直拱桥,南北走向,横跨通惠河,为石砌三孔拱桥。中间大孔高耸,可通舟楫,两旁小孔对称,呈错落之势。桥上的每块石头之间嵌铁相连,十分坚固。我看到永通桥的南北两端还延伸了一段,桥下各有三个小孔,延伸的桥是水泥筑成。桥面的中心石是桥面的中轴线,与曲拱桥相比较,它的桥面是一条非常平直的通路,因而这类桥主要是供骡马大车运输货物之用。
永通桥为花岗岩石砌造,中间有一个大跨度的桥拱,两边各有一个小型的桥拱。永通桥的桥拱是北京独一无二的。桥墩呈船形,前端有分水尖,尖上安装三角形铁桩,在桥墩和桥拱的水位线的位置加固了一圈腰铁,用此预防春天解冻时冰块的撞击或夏天时洪水、过往船只的碰撞。历史上,通惠河是京城的主要运粮通道,运粮船只多是帆船,因而永通桥中间的桥拱建得非常高,最高处有8.5米,宽也有6.7米,这样的设计很实用,来往帆船可以直接通过,永通桥也就有了“永通桥不落桅”的美誉。永通桥的中间桥拱很高,而它的两侧小桥拱却仅高3.5米,如此悬殊的比例也给永通桥带来了非常独特的形式感。
据称:永通桥南北长50米,东西宽16米。桥面两侧有32副石栏板,板面上的雕刻刀法流畅,粗犷有力。栏板上有望柱33对,每个望柱上雕有石狮。造型各异、形态生动、栩栩如生,可与著名的卢沟桥石狮媲美。桥东西两端各有一对戗毛兽,长鬣密麟,昂首挺胸,怒目注视着河水。这个双角披倒毛的怪兽石雕俗称“毛水兽”。护坡石上卧伏着四只镇水兽,扭颈倾头,怒视碧波。将它装饰在桥拱上寄托着老百姓依兽镇水、镇服兴风作浪的怪物求得平安的美好愿望。
在桥的东西两岸上各有一只趴在岸边的镇水石兽。镇水石兽体型庞大,虽然历经多年风雨侵蚀已经残缺,但姿态仍然威武雄健,注视河面的神态也是非常生动。传说镇水兽是龙生九子之一的蛤蝮,其形象很怪异,说龙非龙,似虾非虾,喜欢游泳,以水为伴,人们也就将它的形象作为桥上的装饰以镇洪水。
桥南往东200米处,立有清雍正御制石道碑一座。大桥两岸,绿柳白杨,芳草萋萋,风景如画。白天,凭栏东望,可见巍巍古城;夜晚,扶栏观水,细波之中,月影婆娑,或如玉盘,或如银钩。若有客航货舟通过,桨碎玉盘,水折银钩,甚为壮观。昔日的通州八景之一长桥映月,指的就是此地。永通桥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这座石碑连同亭子都俯首蜗居在八通线的桥下,伴着列车通过的隆隆声音,好歹总算是留了下来。能不能给它搬个家?搬到一个离运河近点、离铁道远点的地方?不知道文物部门想过没有?
可是现在的永通石桥栏板和石柱都被大约1.7米高的生满铁锈的大小方格罩住了,既无法触摸,也无法拍照,更不能直接观看,很像是关在动物园里铁丝网里的动物。
笔者胡诌一段顺口溜,表达了我的心情。
因汝护桥有大功,
将汝锁进铁笼中。
世人不能接触你,
只是放过西北风。
保护文物一盏灯,
满身锈迹是铁笼。
不知美丑莫怪我,
没有它还真不行。
通州的文物管理部门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卢沟桥是怎么做的?朝宗桥是怎么做的?不会去看看吗?肯定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也许北京市政府的行政副办公区搬到通州后,对这里的关注会多一些,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总之不会让石桥的栏板再继续关在笼子里了。
永通桥不仅是风景名胜,还是古战场。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八月,三万清军曾在这里与英法侵略军展开了一场血战。
那年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法联军因天津谈判无结果,遂自天津向北京逼进。八月初七,英法军队以6000人的兵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自通州郭家坟分三路向永通桥一带猛扑。当时,驻守永通桥一带的三万清军,分别由僧格林沁、胜保、瑞麟统率。清军当时处于冷热兵器转型期。清军士兵挥舞着大刀长矛,使用落后于侵略者的抬枪、抬炮。与着刚刚经历克里米亚战争锤炼的英法联军展开生死决战。通州城外杀声震天,清军将士视死如归,英勇杀敌,桥上的将士倒下了,后面的将士又冲了上来,誓与大桥共存亡。战至当晚,虽然清军官兵前仆后继,打死联军一千多人,但是在侵略者密集的米尼子弹的精确杀伤下。在先进火炮发射的葡萄弹实心反复摧残下,桥面上堆满了清军的尸体,永通桥失守了,三万将士全部壮烈殉国!
在恶战中,永通桥的石栏板被炸得粉碎,许多石狮子也被炸毁,于是在永通桥之战后,清政府将伤痕累累的永通桥重新修复,但仍不免留下了一些炮弹造成的创伤。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修京通柏油路时,将桥两端垫土,降低了石桥的坡度。解放后,桥面铺上沥青。后来,为保护古桥的历史风貌,减少洪水对桥的冲击,在桥南北两端开道引河,各建三洞水泥桥一座,用来泄洪分流,桥间以水泥构成分水泊岸。
弹指一挥间,一个半世纪过去了。如今,留有英法联军洋枪洋炮弹痕的永通桥仍巍然横跨在古老的通惠河上,在铁格笼子里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沧桑岁月,也述说着当今的无奈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