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何让南方士兵镇守北方边关?
南兵戍北是明朝军事特征之一,与人们的普遍印象相反,来自浙江东阳、义乌的士兵特别受到明朝将领的喜爱。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来自南方的士兵被大量征调到北方长城一线戍边,在维护中央王朝的稳定和安全,这些南方士兵浴血奋战,做出了自己的历史贡献。
近日,本号游览了山西省代县的雁门关。明代雁门关在长城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将蒙古人赶回了草原,后来的明成祖朱棣对蒙古势力的态度起初强硬,但通过五次亲征漠北,三次扫荡之后,明王朝对蒙古残余势力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守势,并将北方防线内迁,雁门关成为古长城防御的最后的关隘。与草原民族势力长期对峙。而在这两百多年中,“南兵戍北”成了明朝的军事制度延续很长时间,其中利弊互存,争议不断。
明初戍边部分士兵是朱元璋北伐带来的“原始股”
雁门关旅游景点的导游告诉本号,这里的村民多为古代戍边将士的后代,他们常年定居在此,因为代县地区开发了旅游区,他们成为旅游文化开发的受益者,目前以兜售雁门关的旅游产品为业。本号认识一位余姓先生,他告知他的先祖老家在南京,已经定居北方边地十余代了。元朝末年,朱元璋从江淮地区起兵,多征召江南子弟为士兵,一路北伐,这些士兵很多成为了戍边将士。
南兵骁勇,不亚于北方士兵
人们一直认为南方人柔弱,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不乏骁勇的南兵。早在汉代骑兵时代,在北方,有著名的“胡骑”,而在南方,同样存在“越骑”,汉朝最精锐的戍卫部队就是越骑与胡骑,可见南方人同样勇猛善战。
在明朝,特别能体现南人英勇的是,明嘉靖年间,北方较为安定,而东南沿海被倭寇侵扰,浙江沿海连年征战。戚继光的威震倭寇的“戚家军”就是以金华义乌兵为班底,能征善战,奋勇杀敌,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贡献。更难能可贵的是,江浙弟子知礼守信,戚继光这样描述南方士兵:
译文:南方兵性情彪悍,平时生活在山里,崇尚信义,例如:出战前,将军会询问他们是否能取胜,如果士兵认为不能取胜,会直言相告不能取胜。但一旦认为必定战胜,就绝对不会爽约逃跑,一定与敌人短兵相接、至你死我活而绝不后退。
另外,南方士兵较早善于使用新型武器。明代嘉靖开始,火器引入中国,以“鸟铳”为例,作为一种轻型火器,在作战中效能最佳。而此时,北方人还不会使用该武器,北方工匠也造不出该武器。
鸟铳是明代先进的武器
戚继光曾严厉批评过北方将士
戚继光曾说:“燕、赵之士,虽多慷慨,然近者锐气尽矣”(见于《明经世文编》),意思为北方将士虽然气概非凡,但近年失去了原有的锐气。北方戍边将士的精神风貌更是“军法久绝不行......得躲便躲,得挨便挨......放肆恣纵,无复名分......刚愎抗傲,不用号令,自为一夥”。
戚继光受命训练北兵之初,特意带来其训练有素的三千名江浙士兵,在城外空地里列队站立,军姿严整,正逢大雨,士兵们“植立不动”。边地北方戍卒为之很为震动:“骤见军法,不无大骇,自是始知军令”。南方军人对于改良戍边军纪具有积极的影响,在北方推广新型武器鸟铳的技术战法,北边士卒整体战斗能力有所提高。
山西巡抚上书朝廷要求本地土著居民入伍,被朝廷驳回
山西巡抚李侃曾经反对“南人北戍”,希望山西边关招募本地的土著居民入伍。他认为南方军士体能不行,不足以抵抗彪悍的草原部族军人。但是被明朝廷驳回。原因有二,第一,当时明朝对北方的游牧民族的政策有变,从攻势改为守势,攻击能力不再是戍边将士的主要属性。第二,朝廷不愿意使用熟悉当地风土人情的土著人当兵,是担心他们与敌人沆瀣一气,拥兵自重,威胁朝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