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2574-拆除前的北京城墙和城楼老照片:非常壮观,如今再也看不到了 –

拆除前的北京城墙和城楼老照片:非常壮观,如今再也看不到了 –

照片中就是北京崇文门城楼。崇文门,在元朝时被称为文明门,俗称“哈德门”,“海岱门”。同时,崇文门又以瓮城左首镇海寺内镇海铁龟著名。崇文门始建于1267年,完成于1276年。因城墙用土夯成的,为了如何防止雨水冲刷城土的问题,千户王庆瑞建议:“以苇排编,自下彻上”。崇文门税关之苛也使外埠客商望门生畏,所有的运酒的车在进入左安门后,都要到崇文门上税。建国后,由于种种原因崇文门于1968年被拆除。

这张照片是1860年的安定门东北面全景。安定门,是明清北京内城北垣东门。始建于明洪武元年,瓮城东西约68米,南北约62米。安定门是出兵征战得胜而归收兵之门,京都九门中有八门瓮城内建筑关帝庙,但仅仅只有安定门内建真武庙,在诸门中更是独具一格。1860年,通州八里桥失守后,英法联军首先攻打安定门。安定门陷落,英法联军进而控制北京城。1915年瓮城和闸楼因修建环城铁路时拆除,1956年箭楼被拆除,1969年城楼被拆除。

照片中就是东直门。东直门包括东直门城楼、东直门箭楼、东直门闸楼和瓮城。城门面阔五间通宽1.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5.3米,楼连台通高34米。永乐十七年城楼被修葺,并改称东直门,正统元年重建城楼、瓮城、箭楼、闸楼。成化九年城楼发生火灾,火灾后再次重修。清朝康熙年间在东直门外建水关,用来管理进京货物。嘉庆年间东直门再次被重修城楼。1927年将箭楼拆除,仅存箭楼台基,台基于1958年拆除。

照片中就是广安门。广安门,是明清北京城外城唯一向西开的门,与广渠门相对,又称彰仪门。明代被称为广宁门,清朝道光年间为了避清宣宗旻宁之讳改为广安门。雍正皇帝曾花费白银八万两用来修从广安门到小井村长1500丈的路段,对此北京人曾用“一尺道路五两三”来形容。乾隆三十一年广安门被改建,改建后的城楼重檐歇山三滴水,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1956年,广安门被彻底拆除。

重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发现了他文章中的滕子京是个贪官

重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发现了他文章中的滕子京是个贪官 – 历史人物

照片中就是已经被拆除的宣武门。宣武门,在元朝时被称围顺承门。正统元年重建城楼,在修建中增建了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工程竣工。在城楼建好后从张衡《东京赋》“武节是宣”,有“武烈宣扬”之义,遂改称“宣武门”。宣武门外为菜市口刑场,囚车从此门经常出入,又被称为“死门”。1966年修建地铁时宣武门门楼与城墙被拆除,护城河也被填平。

照片中就是左安门。左安门是北京外城南侧三个城门之一,位于永定门东面。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据《北京街巷图志》记载,右安门内的道路相对于左安门内的更加笔直、宽阔。左安门一带则一直是村野,道路在明嘉靖四十年修筑外城时才形成。左安门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式,灰筒与顶,面阔三间,通宽16 米,进深一间,通进深9米,高6.5米,楼连城台通高15米。1953年,瓮城、城楼和箭楼城台被相继拆除,护城河被取直。

照片中就是西便门的箭楼。西便门位于外城西北角,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当时修建的目的是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骚扰,增强北京城的防卫,保障北京城的安全。这一点我们从它的名字就能看出来,“安定”这两个字就是当时统治者对于天下安宁的强烈渴望。1952年西便门的箭楼被拆。

照片中就是北京古城墙。北京城墙始建于元代,建成于明代,呈凸字型的轮廓,根据测量,城墙的长度在23.55公里。 这张照片是北京内城的东南角,通过画面中城墙与附近房屋的对比能够看出城墙的高大与宽阔,并且一直延伸到画面尽头,非常壮观。

建国后,对于北京古城墙的去留问题大家一直争论不休。在1949年5月的北平都市计划委员会筹备会议上有人建议拆除城墙来改善城市的交通问题,对此梁思成先生坚决反对,他提出可以将城墙改造成花园,城楼可以改建成茶楼、展览馆等,可以在城门左右开洞来解决城门楼对于交通的阻碍。但是最终北京城墙还是没能躲过被拆除的命运,梁思成先生痛心疾首,高大宏伟的北京古城墙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再见也只能是一张张图片的记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