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周边大山游,午后腹空寻至八蒲速野炊
福安周边大山游
午后腹空寻至八蒲溪下游速野炊
【续前篇灵凤山观景走廊以后沿途内容】2020年5月16日,在好友智哥的带领下,我们经福安溪潭镇周华公交车终点站的茶洋自然村,进入周宁县境内,先后欣赏过了紫竹村、首章村、灵凤山村(茶园)、芹太丘村、梧柏洋村、情人谷大桥、八蒲村、水电站峡谷(野炊)和后洋村等一线风景,沿途意外发现,周宁县大山里的一些山村,有着我们难以想象的美。小编现在继续分章连载游记,与君共享。
上篇说到我们一路寻找适合午餐野炊的地方,来到情人谷大桥欣赏峡谷风光。这时,我们发现了传说中的八蒲村就在峡谷下游处,便决定从桥头岔道下山,去那里野炊:
走进八蒲村,因为此时已是午后时分,烈日当空,估计村里人都在休息中,村道行人很少。我们看到蒲溪下游风景甚好,肯定也有泉水,就顺着村边道路直接前往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野炊:
这是一条沿着溪边通往下游的简易小路,看其宽度会车都很难,还好这时候估计除了我们,不会有其它车辆在这条道路上行驶的。
来到宁武高速公路八蒲高架桥下,正好有高架桥面挡住午后的烈日,有个阴凉处,我们决定就在此野炊了:
考虑到野外用火安全和使用方便,智哥带了燃气炉头野炊。经他一番熟练的神操作,不出15分钟,我们就吃上了可口的粉干,其中还有不少的肉、香菇和茭白,还有起先在半路上从村民那里获赠的小野笋,味道好极了。由于这时候肚子饿,又站着吃,特别能吃,我居然吃了两碗:
填饱肚皮的我们,继续步行去下游观光。原来下游有个建设高速公路时的采石场,旁边还留有一个石洞。峡谷两边是悬崖峭壁,有一个很窄处,酷似黄河上游的虎跳峡:
蒲溪上游被拦截发电后,几近干枯的河床上裸露着许多石头,我们开始溯溪而上,试图有所发现。但除了能见到一些小溪鱼,什么都没有:
回到岸边,蒲溪两边是茂密的竹林和树木,智哥蹲在路边,似乎发现了什么,原来他采到了一些如意草:
返回八蒲村途中,那只抢镜头的蝴蝶:
我们开始领略八蒲村的历史与现状。据了解:八蒲行政村隶属于周宁县七步镇,为革命老区建制村,并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八蒲村可见于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成书的《三山志》,其名为“八坊”。一百多年前,宋朝已在八蒲、后洋一带开采铅矿冶炼。八蒲村地形奇特,俗称“背靠三村鼎锅形,太极溪水往东流”。八蒲溪自西向东呈“S”形从这鼎锅中央蜿蜒而过,俯视全村宛如一个巨大的阴阳鱼太极图,且“S”溪流与沿岸的水泥路一起,正好将溪谷的村庄、田野分割成“太极两仪”。
八蒲村有远近闻名的八蒲龙传说和祈雨文化。相传业龙生8子,其第八子(八蒲龙)的七个哥哥和父亲皆被歹虎铡死,八蒲龙则被铡断尾巴,成了无尾龙。相传因附近的龙溪村有个村妇说其为无尾狗,八蒲龙发怒连翻九个跟斗,形成了如今的九龙漈瀑布群:
八蒲村风景美丽,东面溪域有鲤鱼朝天灵峰,西面溪域有仙人骑鹤的“情人谷”。该村历史悠久,古建筑有黄氏宗祠、陈氏宗祠、八蒲堂、魏姑婆神塔和八蒲登龙桥等:
八蒲村边的登龙桥,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遭受水灾冲毁后,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由八蒲村民黄宠等募建;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生员黄廷元等募修;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武生黄高捷、张仕光重建;1986年再由村民集资修饰;笔者当天在登龙桥观光时,该桥内部又在修饰中:
登龙桥全长38米,宽4.9米,单孔净跨23.5米,离水高9米,桥台石砌,全桥用杉木建造,主拱骨架采用双层纵向斜平梁与横向连系梁组合的多边形结构。桥面木板上铺砌青砖以防火。桥中通道宽3.2米,两边设坐板,桥边廊壁开设通光孔,鱼鳞板雨披。桥中设神龛,梁柱题写诗词、楹联,以及修建者及募款数额。该桥2005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到情人谷大桥,再见,八蒲村:
下一站观光后洋村,且看明天连载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