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爱言西楼,西楼在诗词中频率很高这是为什么?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定学说,“西楼”被中国古人寄予了特殊的意蕴,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频频出现。

一、“西楼”和月亮

由于月亮升起地方的和西方有关,所以西楼在古诗词中被寄予了月亮的意象。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反驳,月亮不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的吗?这并非是绝对的,如果我们细心观察,除了月中月亮是从东边升起以外,月初和月末月亮都是从西边升起的。

因此人们在傍晚或者半夜之前如果要看月亮,到西边的楼阁更方便。所以西楼往往被古人与月亮联系起来,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成为月亮的表征,具有月亮的意象,中国古代诗词中凡表达望月、赏月、对月兴叹,其中必有“西楼”的影子。

如南唐李煜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又如宋代词人晏几道的《蝶恋花》: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因为西楼和月亮的渊源,古人在诗词中经常将“西楼”与“月亮”系联起来。

古人常寄月相思,在表达相思的诗词中,“西楼”也会伴随月亮频频出现。

在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诗歌中,相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而在中国古代,人们常常用月亮寄托相思,因为月亮和“西楼”的关系,在表相思的诗词中,“西楼”也会和月亮一起出现。

如唐代韦应物的《寄李儋元锡》: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几回圆。

又如李清照的《一剪梅》: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西楼

这样的用例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比比皆是,举不胜举。

二、“西楼”和哀愁、悲伤

根据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西方主金,金主肃杀,对应的季节是秋天,秋者为愁。再者,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月亮也被寄予了哀愁的意蕴。而伤春悲秋是古代诗歌中非常常见的主题,中国诗歌界甚至有“不愁不成诗”的传统,如辛弃疾的《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这里的“爱上层楼”中的“楼”想必指的也是西楼。

所以,在很多表达哀愁和悲伤的诗句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西楼”的影子。如江淹的《别赋》:

情不深不生娑婆,不浓不上西楼。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曾巩的《晚望》:

落日西楼凭槛久,闲愁唯有此心知。

这样的用例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也是比比皆是,举不胜举。

结语

因为中国古人特定的逻辑思维和文化学说,中国古代常常将“西楼”与月亮系联起来,“西楼”往往会成为月亮的代名词,具有月亮的一切文化意蕴,不管是望月兴叹还是望月思良人、思乡、思团圆,只要有月亮在的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西楼”的影子。

因为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中国古代常常将“西楼”与哀愁和悲伤系联起来,成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常见主题与表达意象。

因为以上两个原因,所以古人写诗词多爱言西楼,西楼在诗词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