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弃用后,指纹识别就真的药丸?
今天,一则本该平淡无奇的新闻却引起了媒体们的广泛关注,因为有消息称苹果确定将会在iPhone 8取消指纹识别功能,紧接着我们就在各个媒体的报道中看到了“永别”、“已死”、“判了死刑”等词语,满满一副苹果将会抛弃指纹识别技术的样子。但其实大家稍稍动下脑子,就会发现这种看法实在是太蠢了,指纹识别是绝对不会被取代的。
苹果无奈放弃指纹,却被过分解读
我们首先来看看这则消息的来源,近日,《华尔街日报》内部人士说,苹果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内心挣扎之后,还是决定在iPhone 8上放弃指纹识别。而且结合上最近火热的人脸识别技术,就有不少媒体坐不住了,纷纷表示指纹识别已死,未来是人脸识别的时代。
但是大家需要明白的是,原报道中对于苹果放弃指纹识别的原因写得非常清楚,就是因为现在还做不到屏幕下指纹识别,并且苹果之前其实一直在试图实现这一功能,但是最后失败了,而且苹果又非常傲娇,绝对不会把指纹识别放在背后或侧面来降低使用体验。所以说苹果这次放弃指纹识别并不是一次战略上的决定,而是对技术的妥协。
所以,在屏幕下指纹识别技术成熟之后,我们一定会马上再见到支持指纹识别的全面屏iPhone。可能这里就有人会反驳了,凭什么人脸识别就不能够取代指纹识别呢?你看现在除了苹果之外,几乎所有即将发布的全面屏手机都会把人脸识别功能作为一大卖点,小米MIX2、金立M7、华为Mate 10、vivo X20都是如此,这显然就是未来的趋势!
人脸识别取代不了指纹的原因之一
但是大家还记得苹果的态度么?他们可是“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内心挣扎之后”,才决定放弃指纹识别的,也就是说,即使有了人脸识别,苹果也不愿意放弃Touch ID。而这背后,反映了人脸识别是绝对无法取代指纹识别的,我们可以从两点来解释:一个是使用体验,一个是身份验证的可行性。
首先在使用体验方面,人脸识别的使用体验甚至连后置指纹识别都不如,因为每一次解锁我们都必须将手机正面对准自己的脸部,作为一个三星S8的用户,小编只能说每一次完成解锁动作,都觉得自己宛若一个智障。而使用指纹识别(仅限正面指纹识别)时,只要我们的手拿到手机,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完成解锁。
仔细想想,除了指纹识别之外,不管是虹膜识别还是人脸识别,都无法做到这样的体验,即使是未来可能还会有识别血管纹路的静脉识别,却只是以更高的成本实现和指纹识别类似的体验,所以总的来说,指纹识别还是现在生物识别技术的“最优解”。
人脸识别取代不了指纹的原因之二
而人脸识别需要面对的第二个问题,自然就是适用范围了,现在看来人脸识别还仅仅只能用来解锁,指纹识别所承担的身份验证功能(指纹支付等),人脸识别还尚且无法承担。
人脸识别技术其实早在Android 4.0时代就有了,但缺陷是用照片也能够骗过摄像头进行解锁,所以自然不能用在移动支付上,而现在苹果主导的人脸识别技术叫做3D结构光人脸识别,照片无法破解,具体的原理大家可以参考本站《人脸识别技术哪家强?谁会吹牛谁最强!》一文,那么既然现在的人脸识别安全系数也很高了,为什么还是不能够用作身份验证呢?
问题出在适配上,确实,即使只有iPhone 8这一部iPhone具备人脸识别,苹果也能够要求所有的第三方应用在很短时间内开通人脸识别的认证接口,让iPhone 8的人脸识别能够被用于移动支付等领域。但是iPhone的全球销量连整个市场的20%都不到,而iPhone 8也仅仅其中一个型号,只有一小撮人能够用将人脸识别物尽其用,能称之为“取代指纹识别”吗?
可能有些朋友会说,安卓手机现在都在推人脸识别,肯定都会适配吧!这里我们就必须把安卓拿出来好好批判一番了,指纹识别普及多少年了?现在还有不少安卓手机的指纹不支持支付宝和微信呢!因为指纹支付是需要手机厂商和支付宝、微信协商之后在进行适配的,安卓厂商多如牛毛,型号就更加数不胜数了,适配可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大工程。
而且苹果的人脸识别全都是3D结构光方案,谁知道这些安卓手机用的人脸识别是什么技术?可能就是在安卓原生的人脸识别基础上做了一下优化,也可能用了和苹果一样的方案,也有可能自己研发了方案......那么不同方案的安全性如何验证,不同方案的是不是需要专门开发和适配?所有问题都指向一个结果:人脸识别的普及比指纹识别难多了。
那么既然适配困难,体验也比不上指纹,你给我一个安卓厂商敢放弃指纹的理由?他们现在确实都在追捧人脸识别,但绝对不敢放弃指纹,看三星S8都有更安全、更快的虹膜识别了,却还要留一个别扭的指纹。
不过话又说回来,苹果这次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被媒体过分解读,其实也能够理解,毕竟苹果确实喜欢引领这种风潮,电容触摸屏、指纹识别、视网膜屏幕、压感屏等等技术都由苹果引领,所以这次iPhone 8取消指纹识别,又反过来推广人脸识别,不明真相的人确实会误认为苹果要抛弃Touch ID,但是现在相信大家都对这事的前因后果有了清晰的认识,指纹识别现在是不可替代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