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篇  辽河上游新石器、青铜时代生活推测6

X
(续)
(二)人口压力因素
最早提倡“人口压力说”的学者之一是美国考古学家宾福德(Binford)认为人口压力直接导致文化向新的生态位变化,造成原来人口-资源模式失衡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可利用的动植物密度降低;二是人口的增加接近载能。这一学说同样适用于分析辽河上游地区农业起源问题,但此处应分两方面进行讨论。
其一,人口压力是造成农业起源的动因。据人类学家推断,旧石器时代末期地球上人口总数还不到三百万,中石器时代已繁衍到一千万。到新石器时代多达五千万。尽管这仅是一组推断的数字,但同样能反映出史前人口的增长水平。有关人口数量与经济形态关系的问题,日本学者冈村秀典曾提出以狩猎采集为重心的经济生活也能够支撑众多的人口,但前提条件是本区新石器时代前期定居在落叶阔叶和常绿针叶的混合林地区的人们。这里之所以加上。新石器时代前期”作为限定条件,有可能到了中后期因长期定居而造成周围自然资源的匮乏,将难以维持如此之众并且仍不断增长的人口。倘若人口逐渐增长且超出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之时,那么人们将会利用对野 生植物采集、加工、贮藏的经验来进行早期的植物栽培活动,进而维持过剩的人口。这样,农业起源便经历了由最初简单的植物驯化发展为后来的谷物栽培的过程。
其二,农业在经济结构中比重的不断增加,同时也促进了人口的进一步增长。为学者们所公认的是,从兴隆洼文化至红山文化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尤其在红山文化诺遗址中发掘出较为先进的农业工具及家畜骨骸,更是农业进步的佐证。那么,当时人口情况变化如何呢?这可以从遗址的发掘数量和聚落规模方面得到说明。兴隆洼文化与红山文化的聚落分布情况不可同日而语。例如,依据敖汉旗文物普查的统计数据,该旗范围内发现兴隆洼文化遗址约60余处,而红山文化遗址多达500余处。田广林先生据此推断“……兴隆洼文化同期聚落遗存之间相隔的距离都比较远,呈稀疏分布状态。这可能与当时的人口数量较少和可以开发利用的生活资源有限相关。”可见,红山文化众多的聚落遗址反映出当时人口数目要远远超过兴隆洼文化,这显然要归因于农业比重的增加。农业的进步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多食物资源,人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进而促进人口密度增大。同样,王立新在研究辽西区古代社会演进过程时,也曾指出农业的发展促使人口迅猛增长。
此外,人口压力说也可以通过如病理学、食物营养学等角度来印证。学者们在这些方面已进行了尝试。切塔吉则通过对考古出土的食物营养价值的分析,证明从狩猎采集向食物生产过渡带来食物质量的下降,从而推测因人口压力的存在致使狩猎采集人群迫不得已向农业转变,这一转变是以食物的质量交换数量为代价的。那么,这些方法是否也可以运用到辽河上游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呢?目前还缺乏必要的证据,只好期待日后学者们的进一步发现和研究。
(三)聚落因素
聚落与农业起源及其比重变化的关系,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1、聚落的选址
兴隆洼文化至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分布的大体趋势是,从森林包围的丘陵,到适宜于农耕的平地。与平地相比,丘陵地带之所以不太适宜农耕,有以下诸原因:
首先,本区新石器时代的丘陵地带,多数是森林环绕,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从分布于丘陵上各遗址出土的植物花粉和动物骨骼便可看出当时的资源状况。例如兴隆洼遗址的房址和灰坑中出土了胡桃楸果核,通过花粉分析还发现了松、梣、艾、禾本科、蓼、豆科的花粉及水龙骨和卷柏的孢子。又如,对西拉木伦河以北的富河沟门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的鉴定,发现有属于山地森林的鹿类、野猪、獾、野羊、狐狸、鸟类等丰富的野生动物。先民们几乎不用或很少利用作物栽培或动物驯化来维持生存,进而不能激发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动机。
其次,丘陵自身的地形条件也不利于农业经济活动的开展,其中包括高度、坡度、土质等因素。地势越高,日照、地面辐射、气温、温差、降水等都随之向不利于农耕方向发展。坡度影响土地利用类型和耕作难度。当坡度大于25°时不宜开垦,甚至易于发生水土流失;15°-25°之间只能以梯田的形式耕作。坡向不同,接受的日照也有差别,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相反,平地克服了丘陵的诸多不利因素,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更加适宜的条件。加之平地的自然资源相当匮乏,先民们无法通过采集、狩猎来满足日常所需。所以,他们利用对动植物生长习性的了解,逐渐开始了农耕和饲养家畜。
从以上分析可知,由于丘陵地带存在诸多不利于农业产生的因素,所以兴隆洼文化至富河文化的农业没有发展起来。在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农业比重之所以得到迅速提高,与选择平地或靠近平地的台地作为聚落址这一因素分不开的。
2、聚落的稳定性
聚落稳定与否对农业的产生及其发展同样会造成影响。农业起源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稳定聚落的存在,因为从事周期性漫长的农业活动,要求人们必须过着定居生活。与之相反,游牧民族之所以不兼营种植,主要是由于他们长期迁徙的生活方式决定的。因此,稳定聚落的出现,使农耕和家畜饲养成为可能,从而促使

(0)

相关推荐

  • 解密上山文化:一万年前谁种稻

    半月谈记者 冯源 水稻,世界三大主粮之一,养活了全球约一半的人口.那么,谁是世界上最早的种稻人?这个问题,也许幼儿园的小朋友就问得出,要作出解答,可费去了考古学家近百年的心血. 21世纪之初,中国浙江 ...

  • 与猪同住的红山先民们

    实际上,在中华民族文化里,人们对于猪的崇拜并不比龙和凤晚,甚至可能还要更早一些-- 视死如生 在上一期里,本报记者为您介绍了"积石冢".在这一期里,首先再为您介绍另一种神奇的葬俗, ...

  • 古代科学史: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

    I 新石器革命的定义与分期 1935年,澳大利亚考古学家戈登·蔡尔德创造了"新石器革命"一词,以描述激进而重要的变革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开始种植植物,繁殖动物作为食物,并形成永久 ...

  • 庙子沟新石器聚落遗址发现过程,引起学界巨大震动

    庙子沟新石器聚落遗址发现过程,引起学界巨大震动

  • 探寻中华文明记忆,从这里说起

    栾丰实 山东烟台人,原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兼任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龙山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和专家组成员 ...

  • 第八百一十四篇  辽河上游新石器、青铜时代生活推测1

    X 辽河上游新石器-青铜时代经济生活的推测 FONT> 导 言 辽河自古是我国六大水系之一,它的上游分为两支:其一是发源于吉林省哈达岭的东辽河:另一支是发源于内蒙苏克斜鲁山东麓的西辽河.由于西辽 ...

  • 第八百一十六篇  辽河上游新石器、青铜时代生活推测3

    X (续) (五)小河沿文化 小河沿文化因赤峰市敖汉旗小河沿乡白斯朗营子南台地遗址的发掘而得名.主要分布于西拉木伦河流域,东至奈曼旗,向南可达锦西一带,迄今发现小河沿文化存在时间相当于红山文化晚期.经 ...

  • 第八百一十二篇  辽河上游史前文化交流研究4

    X (续) 2.与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流 辽河上游地区的古文化在产生.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与中原地区的古文化有南北交流之外,还与北方草原文化进行过东西方向的交流.这种交流以红山文化和红山后文化时期反映较为显 ...

  • 第八百零九篇    辽河上游史前文化交流研究1

    X 内容摘要:本文是2006年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辽河上游史前考古与文明起源综合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的是史前时期辽河上游地区文化交流方面的状况,主要以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 ...

  • 第八百一十八篇  辽河上游新石器、青铜时代生活推测5

    X (续) 3.制骨业 田广林先生是有关兴隆洼文化制骨业论述最为详尽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制骨业是几乎可以与当时的制石业.制陶业并驾齐驱的社会生产部门."而且又进一步指出,在生产工具 ...

  • 第八百一十七篇  辽河上游新石器、青铜时代生活推测4

    X (续) 2.赵宝沟文化 赵宝沟文化是兴隆洼文化的直接承继者,从兴隆洼文化农业发展似可推知赵宝沟文化的农业经济应处于初步发展时期.然而该遗存中偏偏没有发现明确的谷物栽培证据,因此有关赵宝沟文化农业经 ...

  • 第四百一十九篇  赤峰市水地乡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

    X 赤峰市松山区水地乡位于赤峰东部,距赤峰50华里.考古人员在该乡的陈家营村发现了一处夏家店下层遗址. 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在对赤峰市松山区水地乡陈家营遗址的出土器物进行整理修复过程中,发现一件残破的玉琮 ...

  • 第八百四十九篇  后汉高祖刘知远2

    (续) X图1 后汉图. 刘知远故事 投靠李嗣源 刘知远,即后汉高祖,沙陀部人,继位之后又改名为刘嵩,有的史书上说他是东汉皇族的后代,估计也是在称帝后才有的说法,不太可信.刘知远世代生活在太原,由于家 ...

  • 第九百一十九篇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X 图1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哈达沟门出土辽摩羯纹金花银盘.大约在两晋时期,摩羯纹随佛教传入我国. 图2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出土的辽鸳鸯纹金花银碗.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谥号天祚皇帝,契丹名阿果,汉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