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66年,汉文帝对冯唐感慨:“为何...
公元前166年,汉文帝对冯唐感慨:“为何我得不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名将!否则我就不用怕匈奴来犯了。”不料冯唐不给他面子:“陛下即使得到了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
汉文帝听后十分生气,当即转身返回宫中,过了许久才召见冯唐并责备他:“你为什么要当众侮辱我,难道就不能私下和我说么?”冯唐向文帝谢罪:“我是个粗鄙之人,不懂得忌讳。”文帝对此有些无语,也就没有和冯唐再说话。
不过匈奴的问题确实让汉文帝很头疼。前不久老上单于率军南下,杀死了北地郡都尉孙卯,其前锋一度抵达甘泉宫,威慑长安,搞得文帝都准备御驾亲征了。所以文帝还是决定再问冯唐:“你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
既然皇帝都放下面子,冯唐也就直说了:“我听说古时候的明君派将军出征时,会跪着推将军的车辆前行,并交代将军:战场上的事全由将军决定,朝廷不会过多干预。”概括起来,就是君王对将军要礼遇、信任,还要懂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不要试图遥控指挥。
接着,冯唐又对文帝举例说明,讲起了战国名将李牧的故事。李牧在驻守赵国边境的时候,把征收的税钱都用来犒赏军中将士而不用上交朝廷。赵王对此也没有异议,反而更加重用李牧,所以李牧才能够在乱世中大显身手。
李牧在北方边境时,一战而大破匈奴,使匈奴十多年不敢南下牧马。后来李牧回到朝中,向南抵御韩、魏,向西抗击强秦,成为赵国的顶梁柱。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名将,却因赵王迁听信郭开的谗言而被冤杀。(北宋文学家苏洵就在《六国论》里感慨“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说完了李牧的故事,冯唐才说起当下之事。魏尚担任云中郡守的时候,也和李牧一样自行犒赏三军,成功抵御匈奴。只是魏尚手下的士兵虽然作战英勇,但是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向幕府上报功劳的难免会出差错。
可偏偏管这些的官吏,就抓着小错误不放,不仅用军法来惩治他们,还把他们应得的赏赐也给取消了!不过官吏也是没办法,毕竟律法是朝廷制定的。魏尚也是因为多报了6个的斩首人数,就被削夺官爵,还被罚做一年的刑徒。
所以按照冯唐的说法,文帝法令太严,赏罚不明,岂不是和那赵王迁一样昏聩了?冯唐以李牧来比喻魏尚,等于就是把文帝比作赵王迁,确实胆子够大,要是遇到小心眼的皇帝,说不定他接下来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好在汉文帝听完冯唐的话后,非但不生气,还很高兴地让冯唐持信节去赦免魏尚,让魏尚官复原职,而冯唐也被任命为车骑都尉。由此可见,汉文帝能够虚心纳谏,积极改正错误,不愧为一代明君。北宋的大文豪苏轼就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参考:《资治通鉴》、《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