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第三人称

用第三人称来看世界,用第三人称来表达自己,往往能让自己看见“我”的真实面貌。

有一年我去泰国,发现那里的华人说中文的时候很少用第一人称“我”,他们不说“我要”“我想”“我希望”……而是说“小李要去吃饭了”“小李想休息一会儿”“小李希望”……一开始以为他在说另一个人,结果才发现他是在说自己,刚开始的时候很不习惯,但渐渐地却发现了其中的妙处。

记得以前儿子学说话的时候,他不会说“我”,而是说:“安尼想去玩”“安尼饿了”,经常指着墙上自己的照片说“安尼你好”。直到上了幼儿园,才在话语中多了“我”,那时,他会很奇怪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在辨认:这是谁?

想想那个没有“我”的时候,多么纯粹和清纯,也许那就是人性本来的样子吧,一种真正的“忘我”状态。

我们是在和这个世界的相处中渐渐找到“我”的,从舞台的边缘往舞台的中央挤,站在C位意味着一种“成功”,但是这个舞台是一道“窄门”,让很多人立即感到了“我”的失落,“我”在不住地大声呼喊,想让全世界听到“我”的声音,直到被这个“我”的世界全部淹没。看这个世界,换一个人视角,换一种人称,从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从“我”到另一个人。

这之后,老梅在日常生活特别是书写中,“我”越来越少了,用“老梅”替代“我”,像是在一个喧闹的舞台上,突然跳到侧幕看另一个自己。

多年下来,这已经成了一个习惯,周边的各种似乎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用第三人称指代自己,像是用第三只眼看世界,多了一分客观,少了几分“我”字当头的急吼吼。当一句话刚要说出来的时候,先审视一下“主语”,自己在内心里先打量一下,这句话是否合适,特别是一些要求,是不是合理,当答案是否定的时候,自己便将这个要求先“咽”下去了。

用第三人称来进行表述,先对自己有了一种客观的要求,避免过于任性的自我膨胀,先打量一下自己应有的分寸,站准位置,把握分寸,在一个天然的关系网中,少了自我纠缠的麻烦,沟通起来也就更加顺畅了。

人往往最难认清的就是自己,过于自恋和过于自卑都会成为问题,也没有人可以一直对着镜子审度自己。于是,用第三人称来指代,天然的一个自省角度,让自己看见“我”的真实面貌。用第三人称来看世界,用第三人称来表达自己,许多时候像是看着另一个人在表达,所以表达一旦遇挫,承担责任的似乎也像是另一个人,自己可以很轻松地从一种失败感里走出来,因为那似乎只是另一个人的挫折,而作为一个旁观者,自己可以更清晰地去“复盘”,像所谓的“旁观者清”,看到问题的所在,然后认真地去“补漏”和纠错。

老梅现在热衷于用第三人称来记录事件表述观点,目光跳离了“我”,借着另一个人来观察世界,表达思想,视野似乎也更开阔了。

从学会用“我”到学会“忘我”,这也是人生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回到“看山是山”。学会“忘我”,学会用另一只眼看世界,看自己,也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呢。(老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