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少一些心动
很多人心中的修行,是名山大寺中的静坐,晨钟暮鼓中的超然,梵乐鸟鸣中的飞逸。其实不然,修行无处不在,需要紧紧抓住一切障碍、祸殃、愤怒、沮丧,细细调理,那是最凝练的人生课本。
修行需要破惑,要破掉位之惑、名之惑、财之惑、潮之惑、仇之惑。破了“惑”,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生最可怜的事情,是明明自由了却不要自由,明明卸掉了镣铐却还在思念镣铐。
往往要破的“惑”,可能是你成天追逐的东西。“惑”都是偶然,都在不断变化中,都是暂时的。如果在偶然中切取一些小小的片段,把它当成毕生的追求,就会陷入迷途,执迷而不悟,就会由“惑”而“祸”。
有一首歌叫《感恩的心》,开门见山就讲,“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要深刻认识比较难,要知行合一难上加难,这就要无时无刻的修炼。
余秋雨早年的贫困生活体验,使他直到今天还过着节俭的生活。他说,自己的节俭,并不是为了贮藏,更不是为了美誉,而是从生命深处确认:只有俭朴形态的享受,才是最高级的享受。
他和妻子马兰功成名就后,从未请过保姆,一切家庭大小事情,自己动手动脑解决。他认为,这是在享受生命的畅快。
其实,“惑”在有无。“有”来自于“无”,而归于“空”。“无”不是一种存在状态,而“空”是一种存在状态。“无”是“有”的前生,而“空”是有的本性。
书中讲了六祖慧能的故事。相传,五祖弘忍为了在自己众多弟子中找到传人,于是通过写偈词来遴选。
最被看好的大弟子神秀写下的偈词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轻拂拭,勿使惹尘埃。
不识字的慧能听人读了一遍,便口述一偈,请人写在墙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心的本性清洁明澈,又空无一物,怎么会惹得尘埃?也许“有”与“空”就是“心在动”,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
心学大师王阳明也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破心中贼,就是以善去恶。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坚持了心体本源的纯净无染,指出了善恶之分产生于物欲和意念。
人类凭着物欲和意念划出了种种界限,最后又凭着爱,把它们全部推倒,变成了“空”。爱就是把你的心腾空了,让对方走进来,腾得越空,爱的越深。
“腾空”的低阶表现是“包容与宽待”,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度。那些需要包容的,可能都是你挑剔对方的缺点。
“腾空”的高阶表现是“欣赏与赞美”,出于没有隔阂的真爱。经常发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即使有“缺点”,也可能认为是她的“特点”。
人们喜欢高山峻岭,因此宽容了前面的茫茫沙漠。但茫茫沙漠哪里需要宽容?它的宏伟苍凉正是大地的本义。
人们喜欢碧水海滩,因此宽容了夜间的惊涛骇浪。但惊涛骇浪哪里需要宽容?它的豪迈声势正是大海的天性。
腾空的心,一路好奇、一路寻找、一路欣赏,都不以占有为目的。
很多人“空”了就“虚”,“虚”了就“慌”。行为金融学家常说,一个股民是很难空仓的,他空得心里慌啊!亏得惨的往往是急于满仓的人。
人生也是一样,总有人急于在“空”的单纯和洁净上,填满各种色彩和文字。殊不知,所有的色彩都会变成生命的锈斑,所有的文字都会变成生命的皱纹。
少撩一些心动,多听一些心声。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花开花落一样会珍惜。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