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平等、尊重、爱》

平等、尊重、爱

你如果不觉得别人与你平等,就不会尊重他。不尊重,就产生不了爱。很多人连平等尊重都做不到,有些人做不到爱,可是能平等尊重,被善待的人就可以把这视为爱,对此心怀感激。

微博上有一个年轻母亲。她原本不想生娃,但后来被夫家强劝,说生了娃大家一起带。后来生下娃,大家又不太满意,怎么这么病弱,而且是女儿。不久离婚。她独自抚养女儿。虽然不是自己期待的礼物,但她给予了孩子需要的一切,孩子渐渐康复了,还健壮活泼。当她看到女儿的笑容,深信自己做得很好。她的心情大概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庄敬自强。她只是尊重了孩子作为人的权利,接纳了这个不完美的礼物,但她的女儿可能就会爱上她。经过若干年,她们之间可能建立更美好的关系。

鲁迅曾关注过落魄的旗人。清亡以后,旗人不得不学些手艺,做点小生意。但他们被汉人排挤,必要让他们混不下去。最后要么为乞丐要么为妓。虽然他们曾享有特权,但现在不过是想生存下去,何以一定要逼迫他们到如此地步?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被排挤的人,每个弱者都可以成为牺牲品,今天的冷酷狠毒,一时威风,能有多久?日本小说《没有桥的河》中,穷人就是如此恶性竞争,越是赤诚做生意,越是被诬以谣言,争相不当最后一名,而最后一名努力向上的结果,是被狠踢一脚踹下去。

某京戏,讲一个冤案。一个书生因家有一件名古董,被权贵害到家破人亡。此时仍有一个老仆跟着他。他不会家务,家仆照顾他。他固执不会变通,家仆保护他。最后甚至为他而死。但是他对家仆仍然视为“下等人”。他觉得家仆为他做的全是应该的。而家仆虽知主人不会感恩,但仍为冤案感到义愤,故尽力付出仁义,以矫世事之偏。这里家仆几乎活成一个圣人,一个哲学家。《黑奴吁天录》里的黑人也是一样,忍耐而宽容、坚持善良的哲学家。这种不知好歹的书生极为讨厌。新戏中估计会把书生写得更有人味些,但原本中的才是书生的真面目。

国内某作家写了一个关于母亲的回忆录。通篇是回忆她的恶劣。他生于一个“集体主义”家庭。父母只顾自己“为集体作出贡献”,是有用之人,把孩子视为废物。但何以他集中责备母亲而少提父亲呢?因为母亲是世界的修补者。谁都知道孩子没娘苦,没爹,没经济来源,只是缺钱,只要谋到钱,爹其实在不在都没差。有爱心的爹固然好,但不关心孩子的爹才是常态。强者的自私就在于眼中只有自己。男人都会首先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觉得自己远远没满足,他可能就永远只专注于自己,而看不到身边的妻儿的需要。

没有人是生来应该被爱的。母亲爱孩子也是一种勉强的行为,被迫行为。例如孩子美又聪明,当然人见人爱。但大多数婴儿是烦人精。母亲为了自保,不得不表现自己慈爱,由此被社会接纳、同情、帮助。而这个机制一旦建立,女性获得正面反应,于是爱婴的行为就增加了。还有一面,正如张爱玲所说,被男人弃置不顾的女性,只好把感情放在孩子身上。如果男人带女人去看戏耍乐,你看她是宁愿陪孩子玩(生活不能自理的婴幼儿),还是愿意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和成人应酬交友享乐去。

那个责备母亲的华男在洋作家那里也找得到知音。例如王尔德就说,不管母亲有什么苦衷(理由、借口),她仍然应该跟孩子在一起。这意思是孩子比成人母亲来说是更弱的,你把孩子丢在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身边,就会毁掉孩子。所以你要保护孩子,直到他成熟坚强。男人都是自利主义者,孩子如果只有这样一个照顾者,太可怜。会生病会死会残废。或者性格变得不好,人品变差。你要保护孩子的心灵。

那名作家说母亲晚年得到一个好丈夫,在其劝诱下,渐渐变成有人味的母亲。不再惟利是图。不再冷漠无情。

其实回顾他母亲早年的婚姻,想必那只是一对繁殖伙伴。互相认可对孩子的冷漠无情,惟利是图。生孩子也多,却让孩子们都怨恨不已。

即使男人坏,只要有女人来修补,就仿佛没什么问题。父亲再严酷,只要有慈母在,也能勉强维持家的局面。但女人一旦放手,一切就无法收拾。所以社会会强迫女人待在那个吃力不讨好的位置。

假设家暴男对孩子行凶,母亲为孩子包扎伤口,即使伤口包得再好,也架不住再打。

所以女人为何要忍辱负重呢?

很多人根本没谈爱的资格,因为他们连平等尊重都做不到。平等尊重不过是友谊。友谊是可以维持一段婚姻的。许多人离婚时是因为对方早就突破人的底线,根本连朋友也没得做。

爱不会无缘无故发生。人不会无缘无故被对方吸引。被吸引后不会无缘无故沉迷。沉迷后不会执着一辈子。爱是何时消失的?爱真的发生过?

你如何看这个世界?如何看自己的人生?如何对待自己所爱的人?

你到这世界来是为了捞世界,还是为了学习和包容的?

你的人生是只有竞争、排它的吗?

你对自己的所爱只有无尽索取而不愿回报?对爱你的人,你愿意回报几分之几?

你觉得自己是哪一种动物或是植物?最美的一刻与最丑的一刻在何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