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传回10G数据走了889米,祝融号火星车还要干嘛?|月球|探测器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截至8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已运行90个火星日(约92个地球日),累计行驶889米,所有科学载荷开机探测,共获取约10GB原始数据。祝融号圆满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
3个月里从火星传回了什么?包括火星影像和火星声音
在90个火星日里,祝融号火星车一共获取了约10GB原始数据,并传送回地球,里面都包含了什么?
公开资料显示,祝融号火星车上携带了光谱相机、气象测量仪、表面成分探测仪、雷达和磁场探测仪等六种科学探测仪器,可对火星的环境、物质进行勘探。所以,原始数据中包括大量的照片和大气、土壤含量等科学数据。
天问一号探测器的着陆视频、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行驶视频等“火星影像”也被陆续传送回地球。此外,着陆巡视器开伞和下降过程、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等“火星声音”也被收录。
这些数据会公开吗?据悉,中国月球与深空探测网已面向国内科学研究团队开放数据申请,后续将以月为周期组,分批发布相关的科学数据。
设计寿命期内累计走了889米,超过“玉兔二号”的5倍
在巡视探测期间,祝融号火星车按照“七日一周期,一日一规划,每日有探测”的高效探测模式运行,一共行驶了889米。
3个月走了889米是什么概念?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对比了祝融号火星车和它的“前辈”玉兔号、玉兔二号月球车在设计寿命内的行驶距离。
数据显示,三个探测器的设计寿命均为三个月左右。2013年12月降落在月球表面的玉兔号月球探测车,在度过了三个月的设计寿命后,一度出现了机构控制异常,但并不影响其他功能的运作。其停留区域大约位于着陆器西南方的20米,二者可以互相拍照,相互之间的通信也没有问题。
2019年1月抵达月球背面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在经过3个月昼的工作后,已经达到设计寿命,一共行走了163米,并传回了冯·卡门陨石坑等珍贵照片。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则在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经过约7天的通信与仪器调试后,祝融号火星车在5月22日正式驶离着陆平台,抵达火星表面。在经过3天走10米的“试探”后,它便正式开启了对预定区域的探索之旅。
玉兔二号月球车与祝融号火星车的设计最高时速都是200米/小时,但前者在3个月内走了163米,后者则在几乎同样的时长里行驶了889米,是其前辈的五倍还多。此外,截至2021年1月3日,“玉兔二号”已在月球背面工作了731天,所走过的距离刚刚超过600米,约为目前祝融号火星车的三分之二。
为什么“祝融号”能走得更远?环境差异和具备路线规划能力
为什么这两台探测器的行进速度如此缓慢?为什么“祝融号”的行驶距离会比“玉兔二号”远?
首先,无论是火星还是月球,其表面的地貌和气候条件都非常复杂,探测器还要边行驶、边进行数据搜集和探测任务,再加上所运载的仪器与火星的沙尘暴等因素,提速可能导致探测器因能耗过大而频繁进入“休眠”状态。
其次,据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刘建军介绍,火星与月球环境也有很大区别。一个月当中,月球有一半的时间是夜晚。遇到月夜,温度会降到零下100多摄氏度,玉兔二号就会进入“休眠”模式。而火星的乌托邦平原,环境就好多了,在这三个月里,祝融号火星车可以持续工作。
最后,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表示,操作方法的差异也是导致两者的行驶距离不一的重要原因。“玉兔二号”靠的是交互操作,即每走一步都根据后方的指挥中心下指令,“没有放手让它自主行走”。火星因和地球的距离太远,指令往往需要20多分钟才能传达,所以“祝融号”被赋予一定的自主行走能力:先做好规划,输入指令让它走。走了十几米以后,祝融号火星车会根据所获得的数据自主规划路线,之后的行走效率就大大提升。
超期服役后还能做什么?机遇号15年走了45公里
据国家航天局透露,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后,祝融号火星车将继续向乌托邦平原南部的古海陆交界地带行驶,实施拓展任务。它还能走多远?具体还会做什么?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对比了“祝融号”的几台火星车“前辈”的相关数据。
达到设计寿命后,火星车们并不会就此“退休”,而是选择超期服役,继续在火星表面漫游、探索。预期工作寿命只有3个月的勇气号火星车,就足足在火星服役了近8年时间。前2年,它累计行驶了超过5公里,更攀上了其所在的“古谢夫环形山”地区的一座小山峰,从高处观测火星上的风沙运动,探索火星沙丘的成因。
勇气号的“孪生兄弟”、2004年1月着陆火星的机遇号,更在其超过15年的探索生涯中一共行驶了超过45公里,打破了苏联的月球车“月球车2号”所保持的地外行驶距离纪录。在火星的5500多个日日夜夜里,机遇号发现了古代火星环境潮湿的证据,并探测了火星表面的多个撞击坑,更首次在火星上发现了陨石。
2012年8月抵达火星的好奇号火星车则还在服役之中。截至2020年8月,它一共行驶了超过23公里。好奇号是世界上第一台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2019年10月曾在火星盖尔陨石坑内发现了富含矿物盐的沉积物。目前,它也继续着自己的使命:探寻火星上的生命元素。
超期服役会影响祝融号火星车的功能吗? 需注意日凌现象,将留下更多中国印记
火星车超期服役后会不会影响其速度和功能?“祝融号”未来将走向何方?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和对比了部分火星车的单日行驶纪录,距离已从旅居者号的7米,突破到机遇号的156.55米。此外,好奇号火星车的纪录更是在超期服役时,且主计算机出现严重故障“起死回生”后所创造的。
据天问一号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介绍,自从开展火星表面巡视探测以来,祝融号火星车在能源供给、热控、通信等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身体状态非常“健康”。它也在不断切换前进模式,更多地“锻炼自己”。
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继续向南行驶,探索附近的沟槽和更远处的泥火山。未来,祝融号火星车将在火星表面留下更多中国“印记”。
孙泽洲更表示,正在围绕火星飞行的天问一号环绕器也将开启新的征程——对火星全球进行环绕科学探测。但需要注意的是,今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地火通信将首次受到日凌现象影响,地球与火星的通信将中断约50天,环绕器和火星车会转入安全模式,停止探测工作。
虽然既定的巡视探测任务已完成,但中国的火星探索并不会就此停步!走得更远、走得更久,祝融号火星车与天问一号探测器,依然肩负着更多、更重要的使命。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采集分析:陈泽然
制图:何欣
数据来源:国家航天局、NASA、中国探月与深空探测网、媒体公开报道等
统计截止日期:2021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