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尚谊的素描,尽显大家风范!

靳尚谊,1934年12月生于河南焦作。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并继续攻读研究生,1955年入前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习。1957年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油画专业研究生学习,并留校在版画系教授素描课;1962年调入油画系第一画室任教。1983年,他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1987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1996年起兼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1998年起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第五任、第六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组评审委员,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鉴于在艺术创作及教学方面的突出贡献,

国务院授予其国家级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曾主持过中央美院第一画室及油画进修班的教学工作,

其艺术实践和主张,

在8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了我国一大批油画家向古典主义吸收营养的热潮。

靳尚谊的绘画创作是以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画为起点的,

他在改革开放之前的近20年时间内,

创作了大量的历史题材画,

如《登上慕士塔格峰》《十二月会议》《长征》等作品,

这些作品充分显示了画家的艺术才能,

并使人们逐渐熟悉了靳尚谊。

但这些历史画创作实践对靳尚谊而言,

只是他后来走向肖像画创作的重要一环。

在历史画创作过程中,

他逐渐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显示个性活力的人物本身,

这使得他对历史的思考自然地转向对人生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

他越来越倾向于用简练的构图、尽可能少的人物来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这种自然发展的意识逐渐清晰,

并最终以肖像画作为他自己的主要创作方向。

我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和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对于中国的美术教育,包括素描教学的发展比较了解。

1949年我入学时,中央美术学院(当时称北京艺专)由徐悲鸿先生任院长。当时的素描就是徐悲鸿从西方引进的,并经过其加入中国文化的理解,经过转化后,再来教学生。徐先生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对素描的见解,比如“宁方勿圆”“宁脏勿洁”等等。这涉及艺术的格调问题,即在造型上,若为方形,格调就高,品位也高;若为圆形,则品位就低,就俗气了。这是非常有意思的。

在本科阶段的素描学习中,我的老师也是这样教我的。当时素描创作的方法是“分面法”,即无论对于人还是各种形状的物体,都要用一个一个的面塑造出来,这样层次分明,形就具体、生动了。这是徐悲鸿时期造型艺术的重要方法,也是我第一阶段的素描教育。

后来我上了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的油画训练班,接触到一个新的概念——解构。这是我以前从未听说过的。马克西莫夫解释说,“解构”就像盖房子,需要打地基、置梁柱,然后再添砖加瓦,它是一个物体的基本构造。但我对“解构”这种语言具体到画面上何为好、何为不好,还是不清楚。后来他给我改画,我记得是改一张男人体,他这里改改、那里画画,把原先我用分面法画出来的东西都连起来了,包括骨骼、肌肉等都连起来、具体化了,这样画面一下子出现了很大变化。

我本科时期学了很长时间素描,自觉画得还不错,也挺生动,但有两个问题:一是画面比较散。虽然有时候也结实,但那种结实像石头,而不像人体骨骼、肌肉的结实。当马克西莫夫将这些面连起来的时侯,我惊讶地发现“散”的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是,我以前画素描,常常拿一根棍来测量对象的水平线、垂直线,看这条线是如何倾斜的,进而确定构图。所以我的画有时候看起来挺准,有时候就不行。

比如画一幅人的头像,眼睛、鼻子时高时低,无法准确。但用“解构”的方法就可以非常准确地确定人体器官的各个位置,因为它是从解剖的角度去研究人和中线,根据人体的中线、对称性,以及可动和不可动关节等,准确地画出器官的不同位置。通过“解构”来研究对象,我的素描画就准了。

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来自西方,都是经老师转手过来的。油画进入中国不过100年,有真正的美术教育也不到100年,而即使到今天我们也没有特别弄清楚素描是怎么回事,所以不要以为素描就这么简单。

我从1949年入学到1957年毕业的时候,才基本上懂了素描的要求是什么。但“解构”所体现出来的东西,我在油画班并没有领悟透彻,毕业后我的画还是老样子,看上去似乎也很好,但每张都有或大或小的问题。我毕业后在版画系教了5年素描,一边教学一边继续画,这才慢慢地把“解构”问题解决了。这是我素描的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后,我出国看到了很多经典的油画原作。第一次到德国,第二次到美国,看到他们博物馆内从古典到现代的各种油画作品后,我深感自己的油画水平不行。为什么呢?因为无论从画面的丰厚性、层次感上,还是造型、色彩上,我的画都远远不及。什么原因呢?我研究了很久,就是体积感不够强。

“体积感”这个词,说起来大家都懂,但自己做得好不好、到位不到位,却不甚清楚,因为没有看过更好的画。所以我在国外转了一圈后,才发现我的体积感不够。比如人头,我只能做到一半,边线转不过去,都切掉了,这样它的美感就出不来。当时我在美国做了一个实验,一个画廊老板给了我一张很大的照片,要我画一张头像,我将“古典法”和“分面法”都融合在这张画中,将体积做得更彻底一点,效果便一下子发生了重大改变。

回国后我将这种方法运用在日常创作中,周围的老师、同学都觉得我的画变了,但具体怎么变的都琢磨不清,其实就是这个原因。后来我画了《塔吉克新娘》等一系列作品。这是我素描创作的第三个阶段。

我由不太全面的理解到比较全面的理解素描,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由理解了、基本做出来了,再到在油画里实现,又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已年过半百,才勉强解决了这些基础问题。我的素描三个阶段,实际上也是整个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

靳尚谊先生笔记

1、素描:是研究处在空间中的立体构造。

2、油画的一个重要因素:体积、空间。

3、形式规律的研究:线的组织、黑白组织、节奏等。用形式体现人的精神,如明清文人画。

4、学习中提高绘画品味:有形式高的品位,有形式低的品位。追求形式高的品位。如塞尚强调面与面的关系、席勒强调线、梵高强调线和色。

5、古典与现代:是一个体系的不同阶段。是统一,不是对抗。

6、北京建筑缺点:比例问题、色彩问题、形式问题。

7、绘画的新旧:不在写实不写实,而在于人的精神。

8、我的风格不是追求出来的,而是解决最基本问题体积而形成的。

9、我一直解决一个技术问题:边线,以边线来塑造体积。一开始我画得平体积感不强,看了美国的很多名画以后,做到了体积感的一半,高浮雕,后面的看不出。中国人特别注意界线,线的观念太强,体积感不强。

10、解决体积问题:由浅越来越深,层次上认真做了一下。边缘线的每一个小斜面仔细推敲,边缘线很清楚。

11、油画用笔点,并不是模仿什么,而是为了解决体积问题,点容易出层次。再一个是点肯定,画出来厚重。

12、体积感:侧光、顶光。过去名作多采用这种采光,以画出立体感。平光:为了平面化采用平光。

13、研究问题,研究风格不可能,各种风格都有了。

14、研究如何突破:靠作者修养,靠作者对社会的关注,对社会有深刻感受。

15、形式与对社会的深刻感受结合好:力作。

——————————————————

微信改版,不小心咱们可能就走散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