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三千,父母帮忙全款买房,月薪一万养父母,谁是“中产”?

  • 一个人月薪三千,家里好几套房,父母年收入几十万,爷爷奶奶退休金上万;

  • 还有一个人,月薪两万,得养农村的爸妈,还得供八千的房贷、养小孩。

大家说说,这两种情况谁是中产?

针对这个问题,我的同事们争论不休。

一方认为,如果从收入和社会地位来看,肯定后者算是“中产”。

月薪过万,说明他可能从事的是写字楼的白领工作,

有房贷说明他在这个城市有稳定的房产和住处,有小孩说明他有稳定的家庭——这貌似是很多商品宣传片里所描绘的“中产家庭”的典型特征。

另一方认为,前者虽然月薪只有三千,但父母和祖父母作为原生家庭的整体,早已经成为实际上的“中产”,

所以前者作为家族里的年轻人,他工资多少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作为这个家族的第三代,

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上面两代所留下的所有资源——包括物质的,人脉的,有形的和无形的。

这种“中产”的标签,更稳固,更难脱落。

而前者,说得直白点,随便一次行业的变动,工作的调整,薪资的降低,

或者家人的一场大病,都足以把这个“中产家庭”弄的元气大伤。

因为这个中产虽然表面月薪两万,但每个月房贷、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等各项支出,已经花掉了一大半!

没有任何抗风险能力可言。

这样一看,似乎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我认识几个八零后朋友,他们早年就来大城市打拼,连首付都是自己攒出来的,买房子的艰辛,可想而知。

然后这样的人,往往工作起来非常能“奋斗”,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现在能拿到两三万的月薪,但仍然生活得如履薄冰。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生活,是没有人给他们兜底的。

换句话说,如果公司哪天关门了,裁II员了,他们要自己解决房贷的问题、生活费的问题、孩子教育的问题……

压力非常大。

而前者,有父母以及整个家庭的兜底,不管工作上发生什么事情,对他们来说都问题不大,

因为他们只要回头,就有殷实的原生家庭,为他们做最后也是最踏实的保障。

所以说,那种“出身寒苦,人生全部靠自己打拼”的当代中产,某种层面上说是“伪中产”,因为他们的中产标签,会很轻易地被摘走。

除了以上几个比较明显的要素,还有三个重要原因,影响了这种“自己奋斗型中产”的生活安稳度。

第一,中产所依附的公司不稳定,进而影响了中产收入的稳定性。

别看很多都市白领,现在月入两万、三万的,实际上,他们并不真正掌握生产资料,他们的收入全部都依赖于公司。

公司好,他们就能拿到这些工资;

公司完蛋,他们的中产生活也会旦夕之间倾覆。

而众所周知,现在的私企哪有什么“稳定性”可言。

先不说私企那短短两年的“平均寿I命”,就算你所在的企业是树大根深的大公司,但是公司也不见得就一直雇佣你啊。

现在的公司大多都是一年或者三年签一次合同,到了35岁左右,许多白领的职场结局不言而喻。

当失去这份工作的时候,也就是中产生活岌岌可危的时候。

第二,很多中产白领,其职场竞争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现代职场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工作精细化,岗位碎片化。

公司会把一个大的工作任务,分解成无数个小任务。

然后给每个任务/模块,配一个员工。

与其说是员工来“做这份工作”,倒不如说是每份工作“配了一名员工”。

因为工作岗位会长期存在,可是,员工却是一直可以替换的。

而现代职场的这种职业结构,让大部分员工的职业生涯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模块化。

有时候你会发现,工作了好几年,但你会的东西就那么一点点。

如果出去找别的工作,你会发现除了原来的工作,啥都不会做。

在写字楼上班的白领中产们,年纪超过30岁之后,才后知后觉:

原来自己的存在对于公司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反而随着精力的下滑,变得更加可以替代了。

第三,教育的内巻,导致多数中产不敢对下一代的未来抱有太大的奢望。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大意就是:

“我辛苦奋斗了二十年,房子三套,千万家产,可是我这么努力,不是为了让我儿子将来上中专的。”

随着教育的转型,补习班也不让上了,学区房跟以前性质也不一样了,

很多靠自己一路奋斗来的中产,却面临着孩子有可能连上高中都不太能保证的现状。

这些能在城市里拿到月薪两万、三万的八零后中产,

自己本身的学历至少是大本以上,如何能甘心接受自己的小孩学习不好,甚至将来导致家庭阶层的滑落呢?

这也是现代中产最深远的焦虑之一。

讨论

你觉得月薪两万,却要付八千的房贷,还要养父母养小孩的,算中产吗?

欢迎评论区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