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运河伴左右
我生在运河,却差一点没有长在运河,如果要不是命运弄人,我极有可能就与运河擦肩而过了。我的故乡在微山县南阳镇,一个运河穿过的地方。我出生在南阳镇的卫生院,如果按照正常的轨迹,我是要被父母带去外地成长生活的,然而父亲早年病逝,母亲也随之把身体羸弱的我抛弃给了祖父母,是祖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养大,从而得以在运河的滋养下荡漾了最幸福的十八年。
我的祖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生意人,是镇上出了名的“生意经”,他干了大半辈子的供销社,退休后又在镇上开起了自己的商店,我记事那会儿正是他在镇上开店如日中天的时候。南阳镇属于微山县,但和鱼台县挨得比较近,仅有一水之隔,因此祖父外出进货常常是坐船到鱼台,偶尔还会带上年幼的我,那“一水”就是我家屋后的运河。那时的码头设在集市的桥头,每次跟祖父去鱼台玩都会在那附近吃些早点。那时的运河古道蜿蜒曲折,随处可见半石半泥的河岸,乘坐的客船还都是水泥船,马达轰鸣而船速较慢,我喜欢坐在船舱内透过小窗去观察运河两岸。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河吃河,那时的河岸上停泊着住家用的小木船,我们那里俗称“划子”,是下河捕鱼的重要工具。河道中还会有住家为捕鱼下得网箔,每每开船,都会有一个船家站在船头瞅着船体是否挂住了人家的网箔。乘一路小船,听两岸熙攘,观四面景色,想八方风情,着实是件再有趣不过的事儿了!后来,运河上游的造纸厂开始往河里排泄废水,在当时也是出了名的“纸浆水”,那水恶臭无比,透窗观景也一度成了很难为情的事儿了......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大概是2005年前后,运河开始了全面整修。我们屋后的那段运河水曾一度被抽干,从这岸到那岸也不用跑半里地过桥了,直接从河底穿过就行。两岸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以及各种施工的原料,工人们一波又一波的为运河的修缮而劳作,夏天看他们赤膊上阵,皮肤被晒的油光发亮,冬天看他们单衣薄褂,头发上冒着抵御严寒的热气。那时的我还很贪玩,一放学回家就迫不及待的跑去河岸与伙伴们一起玩耍,我们一起在河岸上捡稀奇古怪的石子,一起趁工人们去吃饭的间隙下到河底“考古”,老实说,我们那会儿还真捡到了一些宝贝,比如铜钱、银元之类的。有时候,伙伴们会为同时捡到一块陶瓷片而挣得面红耳赤,都认为物以稀为贵,贵了就是宝,再说,那时的我们哪有懂太多的呢......
上了高中,我便离开了故乡,因为镇上没有高中,只能去临近的鲁桥镇就读。读高中的前两年,码头还在运河的桥头,平时放假坐船回家都要寻运河而上,运河也就成了一条嫁接乡情的纽带。那时的我常常喜欢站在船头,乘着河风,追着波浪,夏有荷香为伴,冬有鱼鹰相迎,穿过了铁桥,望到了水塔,靠上了石桥,就到家了。高三那年,客运码头正式搬离了运河桥头,运河稍显有点儿落寞,毕竟不能第一时间看到游子,不能大老远的迎接贵宾。好在运河两岸绿柳成荫鸟语花香,无论早上还是傍晚,无论男女还是老少,来运河碰面的人儿更多了......
而现在,我已成年在外打拼,运河成了我名副其实的乡思之河。尽管离乡不远,但为了生计却少有回乡。如今的耳畔是车水马龙,如今的梦里时常涛声依旧,我栖上了城市的枝头,却仍还想做运河的水鸟......
一条运河伴左右,伴我咿呀学语,也伴我成人立足,那胸怀是多么的博大!
一条运河伴左右,伴我直挂云帆,也伴我乘风破浪,那波涛是多么的神奇!
一条运河伴左右,伴我神采飞扬,也伴我辗转反侧,那情丝是多么的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