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看今朝 ——春节之我见

春节即农历新年,由上古时代岁首祭祀活动演变而来,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以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之正日,从当年的腊月二十三到次年的正月十五,可以说都是过年的时间。在春节期间,各家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多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是对春节的普遍解释。

我要说的是我知道的经历的春节以及我对此春节的一些感悟。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最盼的是过年,父母陪在身边,兄弟姊妹聚在一起,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男孩子可以放鞭炮,不用为学业发愁;小伙伴们在大街上尽管跑跳,捉迷藏,跳房子,抓石子、砸杏核、爬树捉麻雀,到村外田野里去撒欢……不用花费金钱,自制的五花八门的土玩具,玩的不亦乐乎!虽然天气很冷,但玩的是满身大汗,头上冒着热气……关键是一群孩子,没有大人的参与,孩子的世界一切按照孩子的规则玩耍,那时候知道的外界信息很少,收音机不大听,也听不懂,电视也很少,书籍也不好找,最丰富的精神食粮就是自己用压岁钱买的小人书《小兵张嘎》《呼家将》《烈火金刚》《地雷战》《高山下的花环》……看得如痴如醉,浮想联翩。孩子的世界,从大人那儿拾捡来一些废弃的工具放在自己的木箱里,有了自己的属地,就是莫大的幸福。八十年代初,农村很少有人家装电也没有路灯,把废弃的电池串联起来,装上一个小灯泡,天一黑,打开自制的简陋的小电灯为全家照明就让我感到莫大的自豪;过年杀猪,猪尿泡吹起来当气球还当球踢,你抢我夺;大人带着孩子们到族长家去谈天说地,大人们抽烟、喝酒,孩子们玩自己的,然后各归各家;那时候很羡慕别人进城,本家有个爷爷,家里有辆汽油三轮车,一到过年就拉着本家小孩进城买年货、洗澡,孩子们进城回来再说说进城见过的稀奇事物,那时真的让我很羡慕……

九十年代初,我记得大年二十六(太早不现实,农民还要忙生产),大人们开始忙碌过年。其中炸供是一件很隆重的事,大约十多个年头儿,我父母都要炸供,我作为家里的老大,我娘经常会让我准备炸供的柴火,于是我就用大包袱到自家的柴火垛,包上一大包柴火,把它放到灶坑里生火热油,炸鱼、炸鸡……这是我们家一年中好吃的东西最丰盛的时候。我父母要忙很长时间,和面、宰鱼、杀鸡等等都是我父亲的活儿,到我十四五岁时就能帮着父亲杀鸡宰鱼了。那时兄妹六人都在家,个人忙各人的,各人干个人的活儿,一家人和乐融融,三十儿下午,我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贴对联。有三两年,我父亲叫我买好红纸和两盒烟去村上一位毛笔字写的较好的长者家里,拜托他给我们家写对联,但大多数春节的对联是买的成品,我刚参加工作的那两年,单位上发对联,记得那几年单位发的对联中,有一个大大的福字,我就把这个福倒着贴到我奶奶的床头上面的墙上,意味着“福到了”。贴对联要先用白面和好糨糊,糨糊和的黏黏的,然后边去掉去年残余的对联,边抹上糨糊,贴上今年的新对联。这个形式远大于内容的意义。过年图个喜庆,很少人去关注对联的内容。满院子都要有红色,屋子里也要贴上些红字。大约两个小时才忙完。忙完后,就开始上供,我母亲负责摆好贡品,烧上香。老天爷的牌位就在正门的右上侧,她念念有词,念完,就让我放鞭炮,鞭炮的声音震耳欲聋,母亲还叫我们几个孩子给老天爷磕头,以祈求老天爷的保佑。然后是用一个篮子盛几样贡品,去老家上供,祭拜先人。然后和大爷叔叔们一块儿到院中有供祖的其他家上供祭拜先人,这样走下来大约两个小时,然后各回各家。三十晚上,男劳力要聚到一起喝年酒,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好像是我读大学,同族的十几个大爷叔叔们聚在一起喝酒,谈天说地,那时候能参加这样一个聚会是很荣耀的,还有一次是在一个五服大爷家举行的,参加的人更多。这样的过年仪式,从我记事到我在外地安家,持续了20多年,据了解现在只要回家过年,还是要走这个程序的。现在想想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没有人去怀疑,大家都这样做,你为什么不这样做?

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来以农业为主要利益来源的状态被打破了,尤其是年轻人为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一批一批的离开家乡,甚至过年都很少回家,原来过年的形式逐渐发生转变……我在他乡安家十几年了,由于各种原因过年很少回村,对现在的异地过年形式逐渐适应了,如今的过年很少放鞭炮了,原来的很多看似不可缺少的礼俗,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也逐渐不那么重要了。对联还是要贴的,但都是成品,我总认为在小康生活实现以后,更要注重节日的文化内涵。比如对联要尽量亲自写,平时要练练毛笔字,学一学对联的写法,让自己的文化底蕴在春节写对联的活动中得到有效提升,而不仅仅是只注重对联的形式。

现在孩子们的春节幸福感和十几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吃的好,穿的好上已经感觉不到当时孩子们的那种幸福了。因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吃好穿好对大多数人来说实现起来简单多啦!

因此,人们的春节幸福观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如果一味的用过去的春节幸福观念看今天已经变化了的新时代的春节,势必会得到一个错误的结论:“唉,现在的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是真的没有年味儿了吗?不是,原因是人们没有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丰富充实传统春节的时代内涵。

春节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儿女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再加上春节和传统农耕经济长期纠缠在一起,形成的春节习俗在人们的思想里根深蒂固。“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逢佳节倍思亲”“回家的摩托车大队”“春运高峰”这些都体现着中国人的春节观念。春节,无论如何都要往家赶,再远的路,都要在年三十赶到家;三十晚上要吃团圆饭;趁着年节要走亲访友;要上坟烧纸祭祖;要祭天……既然是传统佳节,那么传统的礼俗就非常的丰富,人们不再思考为什么,只是按照固有的观念去做,但时代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如果一些传统的东西不进行更新,就会阻挠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比如新冠疫情之下,人们都要自觉遵守防疫规定,如果你依然用传统的过年习俗规范自己的言行,势必会造成不良后果,严重者违法违纪。

春节的传统礼俗为什么这么丰厚?我认为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习俗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让当时的人们感到应该坚持。也就是说礼俗都是为人而存在的,是让人生存的更好,发展的更好。那么如果有一些传统习俗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应该怎么办呢?比如,十几年前,过年不放鞭炮是不可想象的,但现在,因为放鞭炮的弊端逐渐显现,过年不再放鞭炮,刚开始有点不适应,但慢慢地大家感到没有鞭炮声音的年也是很有趣味的,最起码睡眠好了,孩子也不会被爆竹声惊醒了,小区的车报警器也不会叫个不停了……所以有些礼俗看似非常强大,但真的要改变,一旦行动起来,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但改变必须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我说了这么多,总而言之,就是要通过自己过年的经历,自己对春节的感悟,来表达要以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来丰富充实传统春节的时代内涵,要以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观点来对待春节礼俗,更要以实际行动把中华民族这一传统佳节发扬光大。

(0)

相关推荐

  • 就读这篇┃与年有关的那些往事

    郭宗忠:与年有关的那些往事 我们一天天长大了,生活条件好了,居住的环境也改变了,一切都丰富了,但总是回忆起以前的事儿,回忆起那些走远的单纯的岁月,那些快乐的再不能回来的时光就是童年吧? 比如过年,过年 ...

  • 胶东农村传统习俗,大年三十包饺子,鞭炮齐鸣祭祖欢天喜地过大年

    胶东农村传统习俗,大年三十包饺子,鞭炮齐鸣祭祖欢天喜地过大年

  • 我在国外过大年

    我在国外过大年 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可在国外过年和在家乡过年是不一样的.家乡的年才叫年.虽然现在的年味没有过去的年味浓厚,但毕竟传承了年的习俗,传承了年的文化.中国年就是中国传统习俗的继承,是中国传统 ...

  • 小年儿话年味儿

    往期阅读精选: 逆来顺受 腊八随想 心中瑞雪纷飞 求助电话 摄影   肇兴--薄雾侗寨 摄影   生计(他们十年前的生存状态) 摄影   重庆·山城步道--扫街 摄影   成都宽窄巷子--扫街 这是一 ...

  • 年味儿(二)

         ☞年的由来      相传在远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凶猛残忍,每年岁末,就出来为非做歹,吞噬人畜,毁害庄稼.人们为此担惊受怕.后来,聪明的老人发现年怕红色.怕响 ...

  • 年的况味

    年的况味 □孙茂 小时候,最盼是过年.在儿时的记忆里,只要季节的脚步一跨进腊月门槛,古老而新鲜的年味就日渐浓烈起来.孩子们总以过年为乐事,老早就掰着指头算,巴望着春节早些到来. 孩子的年是那些好吃和好 ...

  • 有创意的润物无声的继承传统文化风俗

    一.有感于春节习俗悄悄变 牛年遛网,浏览到一组资讯,说今年春节风俗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拜年时,少了大包小包的攀比,多了其乐融融的优良家风-- 环境上,少了垃圾挡道.乱放乱扔,多了美丽整洁.青山绿水-- ...

  • 我最喜欢的一个传统节日作文300字(原创20篇)

    篇一:我最喜欢的一个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我国的传统节日不少:有的人喜欢过端午节,有的人喜欢过元宵节,还有的人喜欢过中秋节,而我最喜欢过的是春节. 春节的习俗不少:放鞭炮,包饺子,贴对联,挂灯笼--每 ...

  • 桂平人文:淡淡的年味,淡淡的谈——曾经的年味,曾经的风俗

    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解说,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欢迎关注!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春节也就算是过完了,不知道,这个年,你过的怎么样? 因为生活方式,物质供应,社会发展等等,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在的年,总 ...

  • 俗‬语:“大年三十,熬一宿”,看看大年三十有哪些传统习俗

    [导语] 大年三十马上到了,这是人们期盼已久的传统佳节.这一天,人们喜气洋洋,欢天喜地过大年. 你知道吗?大年三十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是辞旧迎新的日子.这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