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老师讲课6
太阳表证误治,损伤了人体的阳气或津液,产生诸多变证,医圣张仲景称之为“坏病”。太阳表证传变无一定顺序,但有规律可循,即“津伤从热化,阳伤从寒化”,意思是伤津液则邪从寒化,伤阳气则邪从热化。具体叙述于下:
一,【津伤从热化】
太阳表证误治伤津液,邪气从热化,产生虚烦和结胸两大变证,分述于下:
1,〔虚烦证〕
虚烦证,也叫桅子豉汤证,病机是邪热郁于胸膈,症状表现为胸中烦闷不安,心情不畅,甚则影响睡眠,苔薄黄,脉滑。用桅子豉汤治疗,此方只由桅子,豆豉两味药组成。可是临床上单纯虚烦证少见,常有兼证,加减法如下:
(1)兼胃气上逆的呕吐,加生姜。
(2)兼胃虚比较重的说话无力,加炙甘草。
(3)兼食滞于中焦的腹胀满,将桅子豉汤中的豆豉去掉,加枳实,厚朴。
(4)兼上焦热中焦寒的下利,将桅子豉汤中的豆豉去掉,加干姜,即桅子干姜汤。
2,〔结胸证〕
结胸证,病机是表邪化热入里,与在胸和胃之间原有的痰饮相结在心窝部位,症状表现为胀满,剧痛,不能触按。结胸证分为大结胸证与小结胸证,分述于下:
(1)痛势甚,并且范围波及胸部和腹部,称之为大结胸证,用大陷胸汤治疗。在临床上,大陷胸汤常见于急腹症。
(2)痛势不甚,并且范围仅局于心窝部位,称之为小结胸证,用小陷胸汤治疗,小陷胸汤只由半夏,瓜蒌,黄连三味药组成。在临床上,小结胸证比较多,常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凡是症状见胸中烦闷,心窝胀痛,苔黄,脉滑数,辨证属于痰热郁滞胸中者,用小陷胸汤合桅子豉汤,效果良好!
3,〔邪热壅肺证〕
邪热壅肺证,病机是肺的津液受伤,邪热壅肺,症状以发热汗出而喘为特征,用麻杏石甘汤治疗。
二,【阳伤从寒化】
未完待继……
麻疹,是外感疫毒(西医叫病毒),当脾阳虚的小孩外感疫毒,腹痛,下利,即是太阳太阴合病,用桂枝人参汤,效果棒棒哒!
364条,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此条文说不可攻表,说明有太阳表证,如果没表证,谈什么攻表呢,是吧。下利清谷,是太阴病,并且说明太阴病重,下利的是清谷啊,没有比这再重的下利了,是吧。此条文又是太阳太阴合病,但是没说用什么方,当然用桂枝人参汤了,不用说的。
桂枝汤能否治疗荨麻疹呢?能
但必须是太阳中风证。
这样的,少阳太阳合病的多。少阳病的本质是什么?是胆,三焦,胃三者之气的综合体现,吃饭就痒,与少阳病中的胃有关,当然有少阳病的因素。
小柴胡汤证中有“喜呕”,“默默不欲食”,这些是胃的症状,故少阳病是胆,三焦,胃三者之气的综合体现。胃时而参与太阴病,时而参与少阳病,因此陈慎悟说少阳病有太阴机转。
把胃绝对地划到太阴病里,不妥的,机械死板。临床客观事实不是这么回事。[呲牙]
有时用小柴胡汤加荆芥,防风。有时用温胆汤加桂枝,等等……不一样,主要病因是升降之枢乱套,产生的邪气,随“心部于表”病机传于表。总之,辨中焦升降为主。
胃,有时胆和三焦拉它成立少阳病组织。有时大肠拉它成立阳明病组织,有时脾拉它成立太阴病组织,胃是大红人![呲牙][呲牙][呲牙]
胃气之强弱,代表全身正气之强弱。胃不好的人,基本是三阴病,此时胃被三阴拉去了。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公认之真理!假如胃气足,少阴病不会有死证,是吧。
这证明三阴病,胃气不足。
少阳病,如果用脏腑辨证法来看,是胃弱,胆郁,三焦不利。
少阳病,虽然是阳证,但是已经见虚之迹象——胃弱,只是不太重。
以八纲论六经,以症状论六经,胡老是将二者合一。其实,也可以将脏腑论六经纳入,我今天开篇说的就是以脏腑论六经。
症状是什么?是求剑在舟上刻的记号。
脏腑是什么?是刻舟所要求的剑。
刻舟求剑,要看舟是否移动了?
患者恶寒,脉浮同时存在,即可诊断为太阳表证。患者恶寒,脉浮,项强同时存在,即可以诊断为太阳经病,有汗用桂枝加葛根汤,无汗用葛根汤。
表证都不是,则不是太阳经病,而是“病在肝,俞在颈项”。
内与外合病,则不好弄了,无论是用桂枝加葛根汤,还是葛根汤,都会助肝之邪气,用桂枝加葛根汤或葛根汤时,要注意辨肝气。
假如只会六经辨证,根本不会脏腑辨证,看不出来肝的情况,用葛根汤,早晚会闯祸的。
太阳病失治或误治,产生变证,即仲景师讲的坏病,最常见的就是邪热郁于胸膈的虚烦证,症状表现为胸中烦闷不安,心情不畅,甚则影响睡眠。用桅子豉汤治疗,可是临床上单纯虚烦证少见,常有兼证,加减法如下:
1,胃气上逆的呕吐,加生姜。
2,胃虚甚的说话无力,加炙甘草。
3,食滞于中焦的腹胀满,将桅子豉汤中的豆豉去掉,加枳实,厚朴。
4,上焦热中焦寒,将桅子豉汤中的豆豉去掉,加干姜,即桅子干姜汤。
此种传变规律是:伤津液从热化。我遇见好多人感冒自己用药后,来找我治失眠,患者说“感冒好了,失眠”,这感冒哪治好了,己经传变了。[呲牙]
看《伤寒论》非常有意思的,从那个证变成这个证,又从这个证变成另外一个证。犹如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变换,有时惊心动魄,有时和风细雨……。
苔薄黄微腻,并且脉滑,是桅子豉汤证,神准!
患者,原来在胸与胃之间有水饮,痰。太阳表证误治,发汗伤津液从热化,邪热与痰,水饮结于心下而成结胸证,分大与小。
小结胸证常见,病位局限在心下(心窝处),
大结胸,就事大了,波及胸,腹。令人惊心动魄![呲牙]
因此,发汗之前审痰饮。有痰饮者就不受风寒侵犯吗?照样受,不例外。
任何事,都是把事研究透了,就会干事,否则是盲干。
在此之前,我讲了从肾治胃病,从营卫治胃病。现在,我再讲治胃病又一秘法,一听懂了。心下部位对应胃,胆,心。小结胸证心下痛,主要在胃,痰热结于胃,让西医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胃溃疡。哈哈哈……,啥慢性胃炎呀,原来是小结胸证。您看小结胸证多不多?太多了,海量!
小结胸证之慢性胃炎是怎么得的呢?原来有痰饮,工作和生活时活动量大,出汗伤津液从热化,热与痰饮结,开始心下痛轻,可是没人会治,不知是小结胸证,没人会治,患者只能天天带着“心下痛”病。
胃气强弱代表身体正气之强弱,而祛邪离不开正气支持,可是胃病治不好,把自己吹的再高,猪都不信。[呲牙][呲牙]
小结胸证的慢性胃炎,胃溃疡之诊治:胸中烦闷,心下胀痛,苔薄黄微腻,脉滑数。治法:清热,豁痰,解郁,除烦,止痛。用小陷胸汤合桅子豉汤随证加减。
我用温胆汤加桅子,也好使,什么这个那个的,不就是个痰热结嘛,能干掉就行。[呲牙]
病没有那么重,用不着上小陷胸汤。要灵活点。
太阳表证治疗不当,发汗太过,损伤了人体的阳气或津液,产生诸多变证,医圣张仲景称之为“坏病”。太阳表证传变无一定顺序,但有规律可循,即“津伤从热化,阳伤从寒化”,意思是伤津液则邪从寒化,伤阳气则邪从热化。分述于下:
一,【津伤从热化】
发汗伤津液,邪从热化,产生虚烦和结胸两大变证,分述于下:
1,〔虚烦证〕
虚烦证,也叫桅子豉汤证,病机是邪热郁于胸膈,症状表现为胸中烦闷不安,心情不畅,甚则影响睡眠,苔薄黄,脉滑。用桅子豉汤治疗,此方只由桅子,豆豉两味药组成。可是临床上单纯虚烦证少见,常有兼证,加减法如下:
(1)兼胃气上逆的呕吐,加生姜。
(2)兼胃虚比较重的说话无力,加炙甘草。
(3)兼食滞于中焦的腹胀满,将桅子豉汤中的豆豉去掉,加枳实,厚朴。
(4)兼上焦热中焦寒的下利,将桅子豉汤中的豆豉去掉,加干姜,即桅子干姜汤。
肠癌治愈率比较高,肝与大肠别通,有少阳病。
桂枝芍药知母汤我给我爸用过,比较利尿,四肢浮肿,手肿没办法扎针,脚肿踩地没知觉,医生都要求转院了,我是晚上偷着用的,喝一条羹,一晚上尿5斤尿,三天左右基本都消肿了,就没在用,曾推荐一个朋友爸爸用,说喝了肚子疼,我想会不会对肾有影响,病机不详,建议喝点试试看,
记得倪海厦治疗大肠癌是先用薏附子败酱散和大黄牡丹皮汤,再用大柴胡汤。大肠癌开刀后很容易死于肝癌,因为大肠有一条沒瓣膜的门静脉血管和肝脏相连通,其里面的血可以来回流动
1,热邪,寒邪,无论是什么邪气,如果体内寒,邪气入里全都变成寒邪,这叫邪从寒化;
2,热邪,寒邪,无论是什么邪气,如果体内热,邪气入里全变成热邪,这叫邪从热化。
伤津液了,体内热,入里的邪从热化。伤阳气了,体内寒,入里的邪气从寒化。
本来感受的是风寒,治法不当,入里有时化热,有时化寒,就是这么回事的。
总之,正如黄元御所言:邪气随里气而变化。因此,我们重点看里气之变化。
太阳表证误治,损伤了人体的阳气或津液,产生诸多变证,医圣张仲景称之为“坏病”。太阳表证传变无一定顺序,但有规律可循,即津伤从热化,阳伤从寒化,意思是伤津液则邪从热化,伤阳气则邪从寒化。具体叙述于下:
一,【津伤从热化】
太阳表证误治伤津液,邪气从热化,产生虚烦和结胸两大变证,分述于下:
1,〔虚烦证〕
虚烦证,也叫桅子豉汤证,病机是表邪化热入里,邪热郁于胸膈,症状表现为胸中烦闷不安,心情不畅,甚则影响睡眠,苔薄黄,脉滑。用桅子豉汤治疗,此方只由桅子,豆豉两味药组成。可是临床上单纯虚烦证少见,常有兼证,加减法如下:
(1)兼胃气上逆的呕吐,加生姜。
(2)兼胃虚比较重的说话无力,加炙甘草。
(3)兼食滞于中焦的腹胀满,将桅子豉汤中的豆豉去掉,加枳实,厚朴。
(4)兼上焦热中焦寒的下利,将桅子豉汤中的豆豉去掉,加干姜,即桅子干姜汤。
2,〔结胸证〕
结胸证,病机是表邪化热入里,与在胸和胃之间原有的痰饮相结于心窝部位,症状以胀满,剧痛,不能触按为特征。结胸证分为大结胸证与小结胸证,分述于下:
(1)痛势甚,并且范围波及胸部和腹部,称之为大结胸证,用大陷胸汤治疗。在临床上,大结胸证常见于急腹症。
(2)痛势不甚,并且范围仅局于心窝部位,称之为小结胸证,用小陷胸汤治疗,小陷胸汤只由半夏,瓜蒌,黄连三味药组成。在临床上,小结胸证比较多,常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经辨证属于痰热郁滞胸中,症见胸中烦闷,心窝胀痛,苔黄,脉滑数,用小陷胸汤合桅子豉汤,效果良好!
3,〔其它变证〕
邪热壅肺证,病机是肺的津液受伤,邪热壅肺,症状以发热汗出而喘为特征,用麻杏石甘汤治疗。
二,【阳伤从寒化】
太阳表证发汗太过,伤阳气,邪从寒化,产生诸多变证,具体分述于下:
1,〔心阳虚损〕
无论中医辛温发汗,还是西医解热发汗,发汗太过,都会伤心阳,轻者症见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用桂枝甘草汤治疗。重者症见其人烦燥(心悸之甚),惊狂,起卧不安,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临证时必须细辨心阳受损程度,以心悸表现轻与重为依据。
未完待继……。
有的人感冒了,说:“某种药吃不了,吃了心突突跳(心悸)”,这是自己误治,伤心阳了。[呲牙]
本来就心阳不足,发汗太过,伤心阳。
现在,我们再回头从“坏病”来理解“营卫对脏腑升降有影响”之医理。外感营卫失调,本来脏腑未见异常,可是治营卫失调不得法,不但没调好,反倒营卫更不和,影响脏腑升降而病变。我们此时治脏腑是急则治标,完事还要调营卫。
出汗太过是什么问题?是营卫中的营阴外泄太多了,调营卫失调,却弄成营卫大失调了。[呲牙]
营卫大失调,影响了心之升降而病变,我们要急则治标,先治心,对心辨证是心阳虚轻证,用桂枝甘草汤。
只会六经辨证,而不会脏腑辨证,这能行吗?
重症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许多有心脏病的老年人,被一个小感冒夺命了,只因无知。
当无法攻邪时,采取缓攻之策,用炙甘草汤。干嘛偏要强攻,死脑筋!
遗尿都是阳气虚,都会小腹满。肾阳不足,尿或很多,或少而频,用肾气丸,如背恶寒,手脚冷,用附子汤,小便出遗尿外都正常,是脾阳虚,不化气而尿多,后天之阳不养先天。用苓姜术甘汤
吃饭就流鼻涕:当鼻中表阳不足,吃饭会鼓动胃气,荣气疏泄增强,当荣气走到太阳经起始的睛明穴,遇到寒气,就凝结成鼻涕,流下来。主因是表阳不足,荣气增强时遇到寒气。表阳来自膀胱经气化和荣气于卫气相交传递的阳气。初得病,用桂枝汤就能治好,时间久了,肾阳也会伤到,会出现吃桂枝汤时好的,停了就再犯,这时加制附子就可以。如果鼻中长期有鼻水一点点,吃了饭增多,再加苍耳子和辛夷花
桂枝汤是群方之首,应用范围广,可用于治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儿科之病。为什么桂枝汤能治各科疾病?虽然各科疾病不同,但是各科疾病有着共同的病机和主脉症,病机都营卫失调,主脉症都是脉浮缓,自汗,恶寒,恶风。全都是桂枝汤证,证相同则治法相同。无论是什么病,只要证相同,方剂就相同,即:有是证用是方,此为异病同治。假如记忆用桂枝汤治胃炎,用桂枝汤治过敏性紫癜,用桂枝汤治阳痿,这是错误学习中医方法,中医不是按照“病名”选择用什么方剂,而是按照着“证名”选择用什么方剂。
桂枝汤的治法是辛温解表,加一味附子,即是桂枝加附子汤,看似简单,可是治法已经大变了。由辛温解表变为补阳敛汗。师其意而不用其方,我用生脉饮合桂附地黄丸治夏季出汗多,经常把汗衫湿透,效果显著!不准照搬套用,需要辨证。
卫司汗孔开合,可是卫太虚弱,等于大开营之闸门,营狂泄无度,症状表现为大汗淋漓。卫源于下焦,补肾强卫气。
此时用附子,则是敛汗,仅在卫弱特殊情况下起敛汗作用,若明理,药之作用由人定![强][玫瑰]
虽然都是营卫失调,伤寒论的前提是外感,我说的前提是内伤。
内与外之因,皆可致营卫失调。
卫,源于下焦,滋于中焦,出于上焦。审卫循行各站点,看谁虚。
胃虚,个个爱出汗。[呲牙]
面萎黄,形瘦,一看即知脾胃不好,假如气血之源足,人会这样吗?
火热把阴血暗耗枯了。
【重磅干货】现在有时间了,讲破气药和辛香药之坑。先啰嗦两句。作为中医人,即使把银行卡密码忘了,也不能把下列干货忘了,尤其是治危重病之时,千万牢记。否则用破气药和辛香药会掉大坑里的。
1,腹痛当防气散,忌用破气疏通,只宜敛肝泻木。
2,噫呃当知冲逆,忌用辛香耗散,只宜安中镇冲。
3,沉迷当知阳衰,忌用香窜开泄,只宜豁痰以宣气。
4,尿闭当知阴竭,忌用淡渗分利,只宜滋肾以通关。
总之,证是有层次的,不能只看表面一层,要看深层之证。
例如:桂枝加芍药汤,其中加芍药治什么?是治腹痛,没有腹痛,就用桂枝汤了,而不用桂枝加芍药汤,是吧。加芍药治腹痛正是敛肝泻木,唯有黄元御道出此真谛,其余人都是胡咧咧。[呲牙]
如何滋肾以通关?用滋肾通关丸:黄柏,知母,肉桂,仅此三味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叶天士的方。
肾阴虚特别重,浮阳冲逆,都尿不出来尿,用滋肾通关丸。
怎么收拾浮阳冲逆?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可以加磁石,石决明。
如何才能准确判断浮阳冲逆了?用手掌的鱼际按压脐下的丹田处,有筑动。古时两个人抬木桩打地基叫“筑”,脐下动气撞击手如“筑”,叫筑动。
这个动气是非常有力的!象两人抬木桩打地基一样,非常有力!
有体验之后,才知道元气有多厉害!
脐诊确定了是浮阳冲逆,这还不行,对危重症辨证要做到万无一失,再诊右尺脉——浮露。您要体会“浮露”二字之内涵。
越是危重症,用药的味数越少,目标明确,力量专一。您看四逆汤,才几味药,是吧。
欲准确理解营卫不和的概念,须知何为营?何为卫?营是体内津液的一部分,在脉中的津液叫做营,体内津液是脉中营的来源。卫是体内阳气的一部分,分布在体表的阳气,叫做卫,体内的阳气是体表卫的来源。
津液进入脉内化生血,但还不是血,血的“半成品”
精血同源,津血同源
人体正气与邪气争,用矛盾论讲是防御阶段,僵持阶段,反攻阶段。
伤寒心动悸,脉结代,正气与邪气争处于防御阶段,用炙甘草汤,待正气足了,反攻。
哲学使人变聪明,会思考问题,会处理问题。
汗法,使邪随汗出而去,可是出汗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阳气,一个是津液。而阴阳俱不足,两个条件都不俱备,发不了汗。
营卫失调,分为三种情况:(1)营卫不和,用桂枝汤。(2)营卫郁闭,用麻黄汤。(3)营卫不足,用小建中汤。在伤寒论中,此三种情况都称为营卫不和,营卫不和是广义,泛指营卫失调。治营卫不足以建中为本。治营卫郁闭以祛寒为先。治营卫不和以变法为用,什么叫以变法为用?在临床上,单纯的营卫不和比较少,多数有兼证,此时调和营卫用变法,例如营卫不和兼阳虚证,用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的治法是将桂枝汤辛温解表变为补阳敛汗。再例如:营卫不和兼气上冲证,用桂枝加桂汤,桂枝加桂汤的治法是将桂枝汤辛温解表变为温阳降逆。
水聚为饮,饮凝为痰,那个东西“凝”,因此确定为痰
为什么有些病最后会“战汗而解”?
阳气津液恢复,邪自表解。
既然桂枝降逆平冲,那胃气逆时,怎么不用桂枝而用半夏,肺气逆用杏仁而不用桂枝?桂枝降逆是在特殊病理情况下,才有此作用。
中药之作用是无穷的,若明理,作用由人定。
黄芪有没有降逆作用,太有了!在特殊病理情况下,非黄芪莫属,必须用黄芪降逆,用其他什么都不行。我以前讲过了。
弃医理,永远学不到手大师的高超医术!
补阳还五汤,治中风好使,掌握了黄芪降气逆作用,则会用补阳还五汤了,百发百中!否则弄反盆子了,无效算是幸运的,没闯祸。[呲牙]
@上海—肖春宏 再请教您:胡老说阳气就是津液。我一直觉得阳气不是津液,但是津液依附于阳气,阳气与津液共存亡。不知道对不对。
阳气与津液,追究到根上是一源。但是呢,津液与阳气确实不是一个东西,二者可以互化。
对津液,用中医学下个定义:是对体内除血和精之外的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津液与阳气关系是气油与能量的关系。
说气油就是能量,这不妥,但不能说是错。[呲牙][呲牙]
血管里有水,有水就有津液,只是血管里的津液非常精细,不象血管外的津液粗糙。
【小结】小建中汤治营卫失调是对邪气防御阶段,桂枝汤治营卫失调是半攻半补,即对邪气僵持阶段,麻黄汤治营卫失调是对邪气反攻阶段。正好是开国领袖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研究正气与邪气斗争,毛泽东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顶尖大师!
若病势危重,冷汗淋漓如水,面色苍白,肢冷脉微者,属亡阳之汗,为阳气亡脱,津随气泄之危象。
若病势危重,汗热而黏如油,烦躁口渴,脉细数或疾者,属亡阴之汗,为枯竭之阴津外泄之危象。
@上海—肖春宏 肖老师 这两种情况如何用药呢。
个人意见:第一种情况用四逆汤、破格救心汤。第二种情况用当归补血汤。两种情况皆属脱证,先救阳固脱。
人和鬼的区别在于人有阳气,鬼没有阳气。危重症先救阳气。
营卫失调,分三种情况:1,营卫郁闭,用麻黄汤。治营卫郁闭以祛寒邪为先。2,营卫不足,用小建中汤。治营卫不足,以健中焦脾胃为本。3,营卫不和,用桂枝汤。治营卫不和,以变法为用。也就是说,治营卫不和用变法,为什么用变法?治营卫不和用桂枝汤是正法,可是在临床上单纯营卫不和证少见,多数有兼证。例如:漏汗不止是营卫不和兼肾阳虚证,用桂枝汤治营卫不和,再加附子补肾阳虚,即变成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是将桂枝汤辛温解表法变为补阳敛法。再例如:自汗,怕风,脉浮,并且气从少腹向上冲,是营卫不和兼气上冲,用桂枝汤治营卫不和,再加桂枝降逆平冲,即变成桂枝加桂汤。桂枝加桂汤是将桂枝汤辛温解表法变为温阳降逆法。因此说治营卫不和用变法,即治营卫不和以变法为用。
咱们从各个角度,把“营卫不和治法”理解透,即步入“善治者,治皮毛”境界。[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前几天讲“营卫不和对脏腑升降有影响”,与现在讲“治营卫不和以变法为用”,都是在讲治皮毛成为善治者。
水气凌心是脾肺气虚,饮停不化,阻遏心阳,或脾肾阳虚,水停下焦,而致水气上逆
心阳虚脱,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或心悸,心胸剧痛,神志模糊或昏迷,唇舌青紫,脉微欲绝
亡阳跟心阳虚脱基本一样
不应该发汗而发汗,应该发汗而过汗,不但把营卫弄不和了,而且还伤气血了,怎么办?此时治营卫不和,以变法为用。治营卫不和用桂枝汤,治气血不足加芍药与人参,即变成新加汤了。新加汤是将桂枝汤辛温解表法变为健中生气血法。
我们抓住营卫主线,将桂枝汤类方剂穿起来,则心中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运用时根据具情况随心所欲,金蝉脱壳,自由飞翔,不再受壳之束缚!
发汗,虽然消耗的只是营,但是营血同源,气血同源,精血同源,津血同源。全都是联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究竞伤了谁,由于体质不同,因人而异。张三过汗伤肾精,李四可能伤气血。
掌握透彻,则成艺高之人,艺高人胆大!在别人眼里是胆大,其实艺高之人根本没冒险。
小建中汤与新加汤相似,不同之处是小建中汤伤气血而心悸,新加汤伤气血而身疼痛。
小建中汤是将营卫学说与脾胃学说合一。两个学说本来就是联系的,脾是营之源,胃是卫之根。
《难经》说“损其心者,调其荣卫”,但是有理论而没方,而伤寒论有,用小健中汤治心悸。
轻微心悸,所以喝红糖水好使,相当于饴糖。[呲牙]
芍药加一倍,加饴糖,即是小建中汤。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两是古代制的两,不是现代制的两),即是新加汤。
脱离营卫而研究桂枝汤类方,一团乱麻!
《伤寒论》说:荣气不足,血少故也。又说:荣卫不行,血凝不流。这说明什么?说明荣卫失调与气血失调同步,于是我们来灵感了,辨营卫不和看气血情况。[胜利][胜利][玫瑰][玫瑰]
营不足,这是卫强营弱,营与卫能和吗?肯定不和。怎么知道的,看见血少了。[憨笑]
自汗的结果是营弱,无论是血少,还是出汗,结果都是营弱。用芍药配甘草,加大枣。
芍药甘草附子汤,就是这样补阴的嘛。
阴阳不足则气血不足,气血不足则营卫不足。只是层级和程度不同,全是一回事。
中医分则无穷,合则就一个“一”。[强][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