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三峡:宜昌八景

沧海桑田,历史变迁,“宜昌八景”发生了许多变化。这里“宜昌八景”中的“宜昌”是指清代东湖府,相当于现在宜昌市区部分。据同治五年《宜昌府志·东湖八景》载,“宜昌八景”是:东山图画、西陵形胜、雅台明月、灵洞仙湫、三游雨霁、五陇烟收、赤矶钓亭、黄牛棹歌。

以八十年代的宜昌地图为参照,标示当年的“宜昌八景”位置。石门洞与黄牛岩在图之外,以箭头表示大致方位。

“宜昌八景”位置示意图

东山图画

东山,因位于宜昌古城东部而得名。随着历史的变化与发展,现在的东山位于市区中部,北起于茶庵子,南止于乌稍尾,东临梁子冲,西边原有“六一书院”,现临东山大道。

昔日东山寺(东山公园)

老一辈的居士说,佛教在宜昌兴盛数百年,留下不少寺庙。屈指算来,宜昌过去曾有一百多座寺庙,其中历史最悠久的是兴福寺,始建于汉代。但论文化影响,还以唐代的东山寺为最。

1909-02-27拍摄的宜昌东山寺

宜昌人都知道原东山顶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唐代东山寺,只是知道东山寺来历的人不多。有一位美国旅行家盖洛,他在1903年写的《扬子江上的美国人:从上海经华中到缅甸的旅行记录》中有一段话解释这段来历:“宜昌对岸那金字塔似的大山,十分壮丽。据说那里住着些邪恶的精灵,为了以往的恩恩怨怨,会越过大河,伤害这座城市,并破坏这里的商业活动。为了镇住那些邪恶的妖怪,抵消它们的不良影响,富商们联合达官贵人,捐赠了大笔款项,在东山上修建了一座三层寺庙。这座寺庙面对着金字塔似的大山,当恶鬼蹦出来时,就会将它们截住,扔向水里去。”原来,东山寺是为了威镇磨基山的“魔鬼”而修建的。

东山之美,历代文人墨客都赞叹不已。南宋欧阳修《冬至后三日陪丁元珍游东山寺》中有一句“翠藓苍崖森古木,绿萝盘石暗深溪,东山之景物也。”还有“日暖东山去,松门数里斜”,“惟有山川为胜绝,寄人堪作画图夸”,“独携此卷西陵泊,相逢邀看东山竹。”更有人赞赏有加:“蔼蔼东山巅,悠悠图画里。”后代南宋诗人陆游、明代夷陵名人雷思霈、清代严思浚等文化名人也曾慕名游览东山寺。从同治本《宜昌府志》中选录几篇古代诗人题名“东山图画”的诗,看看当年的东山美景。

东山寺(同治《宜昌府志》插图)

夷陵胜境注东山,翘首都从画里攀。

蜀道三千环叠嶂,荆门十二锁重关。

云开城郭江天外,树隐人家紫翠间。

偶坐林泉何所契,月明湖上一僧还。

——余文斌《东山图画》

重登古寺俯雄关,转盻江天境倍间。

晓日峥嵘烟雾外,层峦叠敋画阁间。

云归视禅室寒初,重筹借花枝欲攀。

有客不须怀谢眺,挥毫写破旧名山。

——李士开《东山图画》

禅林高矗郭门东,隔岸层峰插碧空。

楚水蜀云归眼底,江涛山月豁胸中。

烟霞四面添诗料,图画千秋付化工。

最是昔贤题詠处,登临凭眺忆文忠。

——王述堂《东山图画》

关于东山,有一段历史真实故事。明朝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宜昌尔雅街(原名所堂街、锁堂街)出了个进士刘一儒。此人才华横溢,淡泊名利,为官清廉。曾官至工部尚书。三年后,嘉靖四十一年,宜昌江对岸点军紫阳又出了个进士王篆。此人更厉害,曾任两京都御史,晋位少宰,亦称吏部侍郎。两个宜昌老乡同朝为官,相处亲密。刘一儒喜欢山水,他为方便到东山游玩的游客食宿,在东山脚下修建了“东山草堂”。当时,与刘一儒同僚兼好友的吏部左侍郎王篆特地为修缮“东山草堂”写了纪文。一时间,东山草堂闻名遐迩。赤子同心,宜昌两位高官逝世后,皆葬于东山之上。

宜昌八景都非常美丽,为何“东山图画”独居八景之首?自宜昌出了刘一儒与王篆后,宜昌的父母官都喜爱东山,特别认为东山日出为美景之最。而且,“东山日出”在仕途上有象征意义,即使失意潦倒,还可“东山再起”。于是乎,历代旧宜昌县衙门门额上,均刻有“东山旭日”图画。知府、知县这样喜欢此东山图画,主持修志的官员遴选宜昌八景时,自然圈定“东山图画”为“宜昌八景”之首。

东山寺揽胜楼

游东山,一定要去东山寺揽胜楼,那里可以将宜昌风光尽揽眼中。伫立东山顶,看:磨基小山,隔江苍翠;大江东去,白帆相追;层峦叠岭,烟淡云飞。听:白龙井内,叮咚泉水;清风徐徐,叶摇枝垂;晨钟暮鼓,令人陶醉。一幅生动如幻的东山美丽图画,怎不令游人难舍,流连不归?!

西陵形胜

“西陵”指西陵山。西陵山位于宜昌市西北南津关东南、长江与黄柏河之间,泛指从营盘岗到天灯堡之间的山头。据《宜昌府志》与《东湖县志》载“西陵山在社林铺,县西北十五里,蜀江之险始此。”西陵山上原有一庙,在社林铺前后坪。据传,清光绪末年,西陵山庙曾由四川张道人扩建,建有灵官殿、正殿等大小房舍十余间。寺庙的山门正对宜昌古城,上石匾刻有“西陵山”三个大字,为当时宜昌著名的寺观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宜昌沦陷,西陵山被日寇炸为废墟。解放后,西陵山庙遗址被辟为农田。

灵官殿(德国柏石曼1909年拍摄)

西陵形胜(同治《宜昌府志》插图)

西陵山(《宜昌市地名志》插图)

古代的西陵山景色秀丽。登上西陵山顶,远眺西陵峡口,只见群山起伏,层峦叠嶂,愈远愈高。大文学家欧阳修,北宋景祐年间,曾被谪担任过夷陵县令。他在宜昌写有一篇《寄圣俞》,其中有赞美西陵山的景色,录如下。

西陵山水天下佳,我昔谪官君所嗟。

官闲憔悴一病叟,县古潇洒如山家。

雪消深林自劚笋,人响空山随摘茶。

有时携酒探幽绝,往往上下雾烟霞。

——北宋·欧阳修《寄圣俞》

另有两篇颂扬“西陵形胜”的古诗,收录在《宜昌府志》中,笔者转摘如下。

峨嵋巫峡紫云凝,一路奇峰露石棱。

此地江山连蜀楚,天钟神秀在西陵。

——清·肖际运《西陵形胜》

江流触石浪成堆,带绕孤城实壮哉。

山势远从烟际束,峡门高向日边开。

累朝霸业埋焦壤,万古滩声走巨雷。

天险由来籍人力,时清不必问雄才。

——清·饶世榘《西陵形胜》

雅台明月

雅台即尔雅台。《宜昌府志》记载:“尔雅台,在城西北隅所堂街”。相传为晋代大学者郭璞避居夷陵注《尔雅》处,曾洗墨于池(即明月池)。后传宋代苏轼、黄庭坚也曾经在此洗墨。明代称这里为“墨池书屋”,清代称此为“墨池书院”。由此,此街命名尔雅街。后来,“墨池书院”所在地称为墨池巷(遗址应在今新街与人民路之间)。

雅台明月

晋郭璞曾居夷陵后称尔雅街

郭璞画像

尔:近;雅:正。“尔雅”就是指解释词义近于雅正,合于规范。《尔雅》是我国古代最早解释词义的一部专著,是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编纂的一部词典,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具有百科性质的工具书。

据《晋书》记载,郭璞善于五行、天文、卜筮之术。他看风水、卜凶吉,是一个颇有声名的“阴阳先生”。相传,郭璞来夷陵后,曾察看夷陵地形,发现夷陵地势低下“缺土”,便使人用车运来中州(今河南)的土,再对照阴阳的向背角度,垒建了两个土台子,借以抵消山川与五行不相符合的缺陷。此外,借助于中州土垒成的二台,登台祭月,使二台配合得宜。明朝末期,二台在战乱中被烧毁。同治《宜昌府志·古迹》载,“尔雅台在城西北隅所堂街,《图经》云:‘晋郭璞注尔雅处。旁有明月台,前为明月池。’故老佥云:峡州旧城为璞流寓时所相度,就山川形势分配五行,独中央地势卑下,于土德为弱,因自中州辇上至峡,相阴阳向背之宜,特建二台镇之。明季兵燹,雨台皆圯。”

尔雅台历来是文人墨客必游之地,苏轼、黄庭坚、王十朋、范成大、陆游等都曾在此留下过赋、诗、词。这里选摘几篇《东湖府志》收录的诗。

隐迹扛山郭景纯,学兼儒伎术通神。

虫鱼草木归笺注,何害其为磊落人。

——宋·王十朋《尔雅台》

尔雅台前草木疎,明月台前月影孤。

试问当年著书者,二台留得此间无。

——明·詹同《尔雅明月二台》

历朝栋宇掩蒿莱,典午犹留尔雅台。

三卷书尊东晋上,一椽屋老北城隈。

门临隘巷缘多曲,土运中州喜厚培。

明月不言何处问,仅余池影共徘徊。

——清·王基煦《雅台明月》

“雅台明月”一景的来历有二种说法。一是文物说,因为尔雅台与明月台为千古稀世文物,是神州难觅的人文景点;二是景观说,因为月夜,登尔雅台,空中明月映在静静的洗墨池(明月池)水面上,亭台楼阁,二月同辉,实为人间美景。其实,“雅台明月”景观是二者的共同作用——静夜观二月,依台思古人,岂不美绝?

灵洞仙湫

“灵洞”,即石门洞;“湫”,即深潭。石门洞又称龙王洞,在宜昌县城西南约20多公里的点军筐覆山。因洞口原有两石如门,故名。

宜昌石门洞(德国柏石曼1909年拍摄)

同治《宜昌府志》载,“石门洞在五龙铺去城西四十里,洞中潭深莫测,水氵虢氵虢(此古汉字无法输入,意思为水流动的声音----笔者) 从石罅中出,冬温而夏凉。旁有石田、石龛、石床,可供游息。其石势蜿蜒如龙而昂首出于洞之巅。土人立庙祀之,岁旱,祷雨輙应。故一名龙王洞,又曰灵洞。绝壁间有黄字书‘月峡张仙到此’,传是张三丰书。”石龙洞中深潭,清泉从石罅流出,约14平方米,不盈不涸,冬温夏凉,因而有“灵洞仙湫”之誉。传说,昔日洞内有佑圣宫、卧云楼、观音寺、龙王殿等建筑,曾被誉为“桃源仙灵之窟宅”。

放眼石门洞外,显苍泛绿,古色盎然,山石褶皱,颇富异趣。传说张三丰曾在石门洞外修行,故而历代道家弟子在此建有道观。2009年7月,曾有考古专家在石门洞景区发现三座道士墓塔,是为证明。从同治本《宜昌府志》中选录几篇古代诗人题名“灵洞仙湫”的诗,从中可以体会到当年石门洞的人间美景。

石门洞(同治《宜昌府志》插图)

石门何年开,石洞自今古。

洞里石潭清,洞口撑石柱。

岩悬树倒生,峰缺云争补。

万壑吼松风,寒泉滳玉乳。

怪争海市楼,造物逞鬼斧。

至此祈甘霖,有龙应鸣鼓。

天外走轰雷,烟雾随呑吐。

大雨及时行,岁稔歌乐土。

不住张三丰,谁识神仙府。

——唐秉意《灵洞仙湫》

高岩毓灵异,古洞闢幽深。

大泽頫回护,澂潭无古今。

云根纡八极,乳溜滴层阴。

苹藻年年荐,应期沛雨霖。

——饶敦裕《灵洞仙湫》

石门灵洞势峥嵘,最爱仙湫出谷清。

冬暖夏凉如有候,山花岭树半无名。

一犂雨足资民祷,万壑云深滞客行。

古寺凭高峰似削,闲来听鸟弄晴声。

——王奎荣《灵洞仙湫》

三游雨霁

“三游”即三游洞。“霁”即雨过天晴。

《宜昌府志·山川》载,“三游洞在府城西北二十里,滨大江之左,面临下牢溪,岩洞幽邃。”至于三游洞的来由,宜昌人都比较熟悉。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春,著名诗人白居易由江州(江西九江)司马转赴忠州(四川忠县)刺史之任,与弟白行俭同行。碰巧在夷陵偶遇好朋友、著名文学家元稹。元稹是由通州(四川达县)司马授虢州(河南灵宝)长史。三人夷陵相遇,十分高兴,一起盘桓江上饮酒赋诗。泊舟下牢溪,上岸寻幽探胜,发现了这个天然古洞。于是,三人登山游之,于洞中各作诗文留念。当时白居易作了《三游洞序》(洞名即由此而来),此为前三游。宋嘉祐年间,著名文学家苏洵,带儿子苏轼、苏辙由眉洲(四川眉县)赴京(河南开封),途经夷陵。三苏同游此洞,并留下诗词数首,此为后三游。后来,到此洞游玩的文学家与诗人不计其数,普通游客也络绎不绝。由此,三游洞名声远播,成为华夏著名古洞之一。

三游洞

三游洞的位置恰在西陵峡开始处,“山至此而陵,江至此而夷”,地势险峻,景色秀丽。三游洞宽20米,深约26米,高5米左右,是古代地下水沿石层面不断溶蚀,并经塌陷而自然形成的石灰岩溶洞。洞中,洞室开阔,冬暖夏凉。洞前,清澈流急的下牢溪,水石相击,飞珠溅玉。

三游洞(同治《宜昌府志》插图)

赞三游洞景色不计其数,这里选两首。

旧观三峡图,常谓非人情。

意疑天壤间,岂有此峥嵘。

画师定戏耳,聊欲穷丹青。

西游过沔鄂,莽莽千里平。

昨日到峡州,所见始可惊。

乃知画非妄,却恨笔未精。

及兹下牢戍,峰嶂毕自呈。

下入裂坤轴,高骞插青冥。

角胜多列峙,擅美有孤撑。

或如釜上甑,或如坐後屏。

或如倨而立,或如喜而迎。

或深如螺房,或疏如窗棂。

峨巍冠冕古,婀娜髻鬟倾。

其间绝出者,虎搏蛟虑狞。

崩崖凛欲堕,修梁架空横。

悬瀑泻无底,终古何时盈?

幽泉莫知处,但闻珩佩鸣。

怪怪与奇奇,万状不可名。

久闻三游洞,疾走忘病婴。

窦穴初漆黑,伛偻扪壁行。

方虞触蜇蛇,俯见一点明。

扶接困僮奴,恍然出瓶罂。

穹穹厦屋宽,滴乳成微泓。

题名欧与黄,云蒸苍藓平。

穿林走惊麋,拂面逢飞鼪。

息倦盘石上,拾樵置茶铛。

长啸答谷响,清吟和松声。

辞卑不堪刻,犹足寄友生。

——宋·陆游《系舟下牢溪游三游洞二十八韵》

古洞饶奇胜,芳游感物华。

崖暄还碧草,露冷向幽花。

虚谷鸣钟隐,清流绕涧斜。

悠悠尘想绝,归路满烟霞。

——明·何璋《三游洞》

游三游洞,最佳时间是雨后。因为此时青山绿林如洗,峡江薄云似画。雨过天晴,你沿洞旁小路登上山顶的至喜亭。东眺:辽阔江天,鸥鹭高低飞翔;大小舟艟,往来帆影重重。西望:滩险流急,江水奔腾咆哮;南冿关口,船工号子入云!抬头:峡江两岸,峰峦叠嶂,云绕雾遮;俯首:西陵山头,野花芳菲,漫山吐翠。一幅“三游雨霁”山水图,自然入选“宜昌八景”之中!

五陇烟收

“五陇”即五陇山。五陇山又名五龙山,因五峰连峙,蜿蜒如游龙奔江,故名五龙、五陇。实际上,当地人把五陇山,分成上五陇与下五陇。五陇山隔江相对天然塔。

五龙山(《宜昌市地名志》插图,宋华久摄)

“烟收”即烟收坝。烟收坝,俗称胭脂坝、淹子坝,是长江中的一个沙洲。地势南高北低,形似布梭。西南面距长江右岸约150米,东北面距长江左岸约750米。枯水季节面积约3平方公里,洪水季节则全部淹没。

这次研究“五陇烟收”景点,查遍同治《宜昌府志》与1984年版《宜昌市地名志》,始终未得知烟收坝地名的来历。正在失望之时,读到《宜昌府志》收录的关于宜昌地区的古诗,突然有了收获。看看下面两首关于《五陇山》的诗。

朝见五陇烟,暮见五陇树。

烟树两迷离,停骖不知处。

——景大任《五陇山》

移情薄暮望江头,日落寒烟五陇收。

樵客歌声沿谷去,青山胜有白云流。

——吴士瑛《五陇山》

我恍然大悟。第一首说明五陇烟与五陇树不能同时可见,那是因为上午烟未消散,故而难见五陇树。第二首更是说得明白,下午,太阳要落山时,五陇山的烟幕逐渐收起,山中美景慢慢向观看者展现出来。烟收坝原是长江中的一个无名沙洲,平时五陇山烟雾起时,从江北岸自然塔上看不见长江对面的五陇山。只有当下午烟雾慢慢收起,人们才能逐渐看清五陇山,还有那江心的沙洲!烟收才可见的沙坝,自然取名“烟收坝”了。

当然,还有一种解释,“五陇烟收”中的“烟收”并非指烟收坝,而是指五陇山在烟收过程中展示的美景。

五陇山与烟收坝当年究竟有多美,能以“五陇烟收”入选“宜昌八景”之一?查阅当年《东湖县志》,答案自然给出:“其间,清流潺潺,村落参差,林木荫翳。凌晨薄暮,岗雾朴地,莫识津涯。迨清风徐起,微烟缥缈。独袅晴空,碧峰洗扫如黛,春华疏密,秋色丹黄,风景如画。”

五陇山(同治《宜昌府志》插图)

赤矶钓艇

在西坝三江入江口的河道中,原有一赤石,古称“赤矶”。据《宜昌府志》记载:“赤矶在县西北五里,步阐筑城之所”。由于赤石耸立江水中,其形怪异似虎,当地人称“老虎礁”。每逢秋冬季节,枯退的江水冲激红色礁石,泛起层层白色浪花,十分壮观。昔日赤矶曾是宜昌人停舟垂钓的好去处。春暖时节,“桃花流水鳜鱼肥”,赤矶江面,碧水连连,岸柳青青,渔舟点点。

古赤矶(同治《宜昌府志》插图)

清朝诗人戈保泰曾赞赤矶春钓:

无端怪石冲人立,不断遥峰学水波。

芳草出时连雨气,暮烟起处有渔歌。

——清·戈保泰《郭州春望》

关于此诗解释两点:1.葛洲坝,古代亦称郭州坝。2.怪石,即赤矶。

其实,“赤矶钓艇”能入选“宜昌八景”,是因为还有一个妙处。读《东湖县志》关于“赤矶钓艇”的介绍,才知道,“两岸居民业渔生涯,往来于洪涛巨浸中,叩枻击楫,天真豁露,携鱼就市,挈榼提壶,相与共饮于赤矶之上。竹笛洞箫,川鸣谷应,真太平幸民也。官斯土者悠然有余思矣。”原来此景的另一妙处,在于两岸居民打来肥鱼,到市场上卖掉,沽来美酒,爽性就地相饮。欢乐时,弄笛吹箫,川鸣谷应,一副太平盛世景象。这一妙处,自然为历代官员所喜。因此即使年长日久,赤矶逐渐被洪水冲走,昔日的“赤矶钓艇”依然入选在“宜昌八景”之列。

黄牛棹歌

“黄牛”即宜昌黄牛岩。《东湖县志》载“黄牛山在县西九十里江南岸峭壁间。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之状,人黑牛黄,历历如绘。此崖甚高,江湍迂回,行者经宿,犹望见之。”原来,传说在主峰黄白相间的峭壁上有一幅天然彩色图案《巨神牵牛图》,一个肤色黝黒的壮汉牵着一头大黄牯牛信步而去,黄牛岩因此而得名。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宋代诗人陆游在《入蜀记》中则写得更细致:“黄牛峡庙后山如屏风,叠嵯峨插天,第四叠上有若牛状,其色赤黄,前有一人如着帽立者”。凝目细望,神人、黄牛形象逼真,色彩丰富,惟妙惟肖。

黄牛岩

过去,黄牛峡水流湍急,暗礁密布,船行十分艰难。清朝黄遵宪的《下水船歌》形容:“百丈横牵上濑舟,三朝三暮见黄牛。”船上黄牛峡,寸步难行。走了三天,抬头一看,依然还是在黄牛峡中。有李白的诗形容船上黄牛峡的艰难:

黄牛峡(同治《宜昌府志》插图)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唐·李白《上三峡》节选

“棹”即划船的工具。“棹歌”即船夫所唱的歌。船上险滩要拉纤,棹歌即纤夫们唱的船工号子。船工见什么,唱什么,流传下来的峡江古谣,就是其中之一。

三朝黄牛,三暮黄牛。

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峡江古谣

读同治本《宜昌府志》,顺便录下两首《黄牛棹歌》欣赏。

黄牛峡口晚风多,打鼓发船听棹歌。

历尽滩声休道险,人心还较险如何?

——陈宏鑑《黄牛棹歌》

举棹高歌涉巨流,冲波曾不惮蛟虯。

千年庙食尊神禹,一片碑文拜武侯。

拍岸涛惊巴峡水,鸣榔唱澈楚天秋。

董工犹见黄牛策,酾酒刲羊系客舟。

——王基纲《黄牛棹歌》

作为景观,有色有声,很容易使人浮想联翩,令人感慨万千!

2012年12月29日,于武昌阅马场

(0)

相关推荐

  • 20170701宜昌·山路弯弯

      七个人两台车,彭同学彭教授做向导带我们向三峡人家景区进发. 路过三游洞景区. 三游洞的来历有两个典故: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个人曾一同游过此洞,人称"前三游":到宋代, ...

  • 三峡黄牛岩

    徒步长江三峡是中国十大徒步线路之一,宜昌三把刀-黄牛岩穿越是仅存的徒步长江三峡最经典的部分. 宜昌三把刀位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中明月峡口的南岸,这里有三座奇峭无比的山峰,象是并排插在兵器架上的三柄利剑, ...

  • 清末中国行(9)1909年张柏林拍摄的宜昌三峡风光

    引子 1909年1月,芝加哥大学为了调查中国的教育与地理,派遣东方教育考察团来华,地质系教授托马斯·张柏林与其子罗林·张柏林同为成员,28岁的罗林负责全程摄影,他以详实的文字回忆.极高清的照片,留下了 ...

  • 悠悠大公桥(1)

    ▲宜昌晨曦初现的大公桥滨江带 稍稍年长点的看官都会哼两句<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也都知道万里长江冲出西陵峡口的南 ...

  • 湖北宜昌:西陵峡畔春暖花开

    2021年2月16日,湖北宜昌,位于夷陵区乐天溪镇的西陵峡畔春暖花开,樱桃.李子.红花玉兰.腊梅.油菜等春花将西陵峡谷妆扮得如诗如画.

  • 梦回三峡:归州古八景

    少时,听老师讲过归州有古八景,但不知是哪八景.后来,才知道古代不同时期,选定的归州八景不相同.归州志书中最早提出"八景",是康熙十一年手抄本<归州志>.珍本由知州曹熙衡 ...

  • 梦回三峡:巫山古八景

    打开故宫珍本.康熙年间<巫山县志>,欣喜发现里面"巫山八景"明确指定:澄潭秋月.青溪渔钓.南陵春晓.女观贞石.夕霞返照.秀峰禅刹.宁河晚渡.阳台暮雨.再翻看光绪版< ...

  • 梦回三峡:万县十景

    这里所说"万县",即现在的重庆市万州区."万县十景",是指清代同治年间<万县志>所载景观. 在万县,宋代赵善赣任郡守时最早提出"万县八景& ...

  • 梦回三峡:夔州十二景

    梦回三峡:夔州十二景 夔州是奉节县古代的称呼.夔州十二景是光绪版<夔州府志>所载:赤甲晴晖.白盐曙色.瞿塘凝碧.峡门秋月.白帝层峦.草堂遗韵.鱼复澄清.武侯阵图.龙岗矗秀.文峰瑞彩.莲池流 ...

  • 2021国庆小长假去哪儿玩?去宜昌观三峡看江景住酒店

    灵秀湖北,宜昌作为湖北省内的旅游城市,凭借着众多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湖北省内乃至全国各地城市的游客,2021年的国庆小长假即将到来,于是有了写一片宜昌国庆节旅游攻略的想法,在稳重会介绍,目前宜昌风景优 ...

  • 容城八景(新·续八景)

    句邑古八景曰"容山八景":三茅秀色.九曲清流.崇明古塔.青元丹井.绛岭樵歌.秦淮渔唱.义台秋月.善桥夕照.古代八景大部分不复存焉,少数存者,也旧貌大变.笔者从现今句容地域遴选出新& ...

  • 【一起读帖】米芾的这幅《潇湘八景图序》才...

    [一起读帖] 米芾的这幅<潇湘八景图序>才算得上极品? 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书体宋人第一,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 ...

  • 永州古八景诗

    刊发日期:2021-05-06 语音阅读: ◇彭庵酩 蘋洲春涨 双流淡荡水烟融,洲在蓬壶玉镜中. 吾道南来人仰止,潇湘胜概古今同. 淡岩秋月 洞悬碧落隔尘埃,秋月无声自去来. 岩口停云苔径古,仙源紫气 ...

  • 邢州八景的来历你知道几个

    邢州八景--郡楼远眺 清风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共分三层.底层券下可通车:每二层中间为正厅,前后两门对开,在厅内西南角的墙壁上镶嵌着唐代诗人.画家王维的夏.秋.冬三景山水图石刻三块.(春景遗失),另有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