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抑菌霜,你所不知道的“坑”
宝妈们请都看过来了~
想必大家都看过今年爆出的婴儿用抑菌霜后成大头娃娃事件
事件回顾:1月7日,b站博主@老爸测评魏文锋 曝光了一起疑似“大头娃娃”事件——有家长从市面上购买“嗳婴树”品牌的“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给5个月大的孩子使用后出现“大头娃娃”现象:发育迟缓、多毛、脸肿大等。事后,家长、婴儿辗转做全套检查,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医生指出孩子是否使用激素药膏,家长才怀疑“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存在问题。
前述报道还显示,“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及同厂家的另一款婴儿霜“开心森林”被送至专业机构检测,检测结果均含有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而以上两类产品均取得 “(闽)卫消证字”许可证号。
之前看到这则新闻,小编的心情跟宝妈们一样,无良商家让人怒不可遏,气到冒烟……
怒骂的同时也十分担忧,这爆出来的会不会只是冰山一角,我家宝宝会不会也用过?为啥取得许可证的产品还能检出激素?宝宝经常湿疹后面要怎么办呢?……
这里操心的小编为了避免出现类似情况,今儿给大家普及“消字号”到底代表着什么呢?如何避坑?
该事件中我们可以注意到,家长给孩子买的是抑菌霜,并 取得了“(闽)卫消证字”许可证号。这其实就是不良黑心企业打地擦边球。
何为“消字号”?顾名思义,“消”就是消毒,是指经地方卫生部门审核批准的卫生批号,格式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卫消证字(发证年份)第XXXX号。消字号产品仅具有消毒功能,不具备治疗效果,可分为消毒剂类、消毒器械类、卫生用品类,且《消毒管理办法》明确指出消毒产品的标签(含说明书)和宣传内容必须真实, 不得出现或暗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而“益芙灵抑菌霜”宣称具有“皮肤表面抑菌及日常护理功能”,从字面上理解,很容易误导他人。
此外,消毒产品检验测试项目主要包括有效成分(指具有杀菌作用的成分)含量的测定、pH 值的测定、稳定性试验、金属腐蚀性试验、微生物杀灭试验,并未要求进行激素检测。该企业的狡猾之处就在于,申请消字号产品,从而避开激素检测项目,但宣称上含糊不清,有着治疗效果的味道,实质属于卫生用品中的一种抗抑菌制剂,误导消费者。虽然卫健部门已责令该企业召回涉事产品,涉事企业已暂停生产,并通知经销商对所有涉事产品下架,但许多宝妈们还是担忧,其他产品是否安全呢?
其实早在2019年,丁香医生旗下的账号“丁香妈妈”就曾采购了电商平台在售的 8 款网红宝宝湿疹霜,送检至全球权威第三方检测检测,最终的检测结果也是令人痛心:在送检的8款宝宝霜中,有 6 款都含有激素。8款产品无一例外,都自称「纯天然」「无激素」。
最后提醒宝妈们,在选购药膏及面霜时注意,消字号产品,除非能够明确其安全性(没有激素成分),否则不建议使用。 宝宝皮肤本身就很脆弱,即使只添加微量激素,也不应该用于日常保养和湿疹治疗。轻度湿疹,做好日常保湿就可以。若没有正确使用激素,或者长期使用暗含激素的产品, 使用的地方可能出现皮肤变薄、颜色变浅,甚至红肿发炎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如果孩子的湿疹真的严重到需要用药, 一定要寻求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