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父亲墓风水独家解密

朱松墓的最后一次迁葬显示出择地者的风水思路与眼光均已更上了一层楼。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

朱熹父亲朱松墓位于今武夷山市上梅乡地尾村寺门,坐艮兼寅向坤申

800多年过去了,墓地东南僧舍等遗址仍在,山水格局依旧。

朱松墓

朱松墓龙脉来自武夷山脉东段北麓主峰铜钹山。

铜钹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南部,海拔1534.6米,因山形如铜钹而得名,是朱松墓太祖山。

铜钹山(来源:hi.baidu.com)

铜钹山南下约7公里,先经历一次跌宕,过峡重起;约10公里至八台岗,再一次强烈切割,龙脉接续南行。18公里后,入今武夷山市上梅乡金竹村,昂然而起海拔1554米的大王山,是为朱松墓少祖山。

大王山上缓下陡,顶圆平,上有平直草甸,为土上金。主峰由多座山峰相互参拱而成,脉分三路,主脉折西迤南,约20公里,尽于崇阳溪、九曲溪交汇处之芦峰;一脉往西北,尽于崇阳溪今东溪水库;一路向西南,尽于梅溪。

朱松墓卫星摄像图

大王山是旁行于武夷山的一条支脉。广义上同属于武夷山脉,具体上又有所不同,既相对独立又受到武夷山脉的深刻制约。闽江主要支流崇阳溪,大致呈北南流向,界开了两条山脉之间的联系。随着崇阳溪南流,大王山脉亦大致呈北南走向。

相比于磅礴的武夷山脉,大王山脉更为飘逸灵动,尤其是西南部分,末尾有情向西长距离回环主脉。

朱松墓龙脉是为大王山西南支脉。脉自大王山东侧南下,径西南约2公里,即急速跌断,龙身摆折,四围密闭,左右强势隆起,龙脉中透前行,仅千米之遥,即拔地而起寂历山北峰为御屏土星,两翼随即往西南大幅展势,向前弯抱,中抽后抛一金星,朱松墓就位于金星顶下,中峰寺僧舍上方,取凹中突处下穴。

状如御屏的父母山

龙分初落、中落、末落。李淳风云:“龙有旺于初者,有盛于中者,有归于尽者。”《明山宝鉴》云:“有少龙之穴,有中龙之穴,有尽龙之穴。”因“惧非久计”,朱熹迁父骸葬于寂历山。立穴于大王山脉强势而起初始阶段的朱松墓,为龙脉初落之穴,地势高旷,卑湿顾虑顿消。

龙脉自铜钹山起,至朱松墓,约40公里行度,富有特色。强势崛起的大王山脉,全为海拔千米的中山行度,略经顿挫,便促结于大王山西南侧,离大王山主峰约4公里。结穴后,余脉一时收止不住,开张展翼,为前砂合襟,环卫作朝案;为左右余曜,分向西及东南,至梅溪止。

大王初落,墓穴四周,群山环抱,山峦起伏。寅山来龙立御屏,两侧起角。穴上壬、乙位对称起文笔峰,右乾至酉三峰卓立,左文右武。丁位峰尖,庚位峰圆,丁、庚中连而为诰轴,横布为朝,穴高而不觉其去。右水倒左,水流巽,文名卓著,并有罗星、狮山相继把守水口,貌若娥眉的秀峰侧侍,贵。

朱松墓水口山

这是一条蟠龙。御屏为父母山开帐中透,吐出穴星。朱松墓形如覆釜。

风水上,钟高釜低,穴法同类。形如覆釜,穴归何处呢?

独金无岭,故覆釜应葬麓或巅。从普遍性看,覆釜穴法葬“巅”是对的。只是须注意,“巅”不等于极顶,而是顶部居中位置,葬突不葬窝。近世如重庆江津NRZ元帅祖坟之“挂壁覆钟”,穴扦顶部中央微凸之处,是为葬巅。(参见《百年堪舆——将帅家国》)

釜(载《玉髓真经》)

异于NRZ元帅祖坟“钟”本身独高的形峦,朱松墓“釜”穴高处就低,葬麓。上世纪中后叶,朱松墓曾遭盗毁,现墓上移葬窝。原址在现墓左下四、五十米处,葬突,穴法与位置与金星覆釜要求相合。

尤为奇特的是,朱松墓所在寺门,其环卫之势并非由群山联袂相接而成,而是在不同的方位,配以不同形态的山头,该高就高,应低则低,以点状之山在四面八方错落一体营造。虽无线状圈绕之形,却有桶状环围神韵,明堂周回。绵密包裹的朝应之砂,无一空缺。

尤其在水口上,更是反复交锁。墓穴虽高,居之不觉其高,四方自成一局,令人叹为一绝。

龙昂

虎伏

地尾周回,寂历覆釜。与鹅子峰下朱松二次葬地相比,地尾寂历山朱松墓已不可同日而语,大胆而稳妥的择地效果,显示出择地者的风水思路与眼光均已更上了一层楼。

(待续,本文选自《千年堪舆——月泛金瓯》第四章“八闽一理”。)

作者丨桐源居士

图片丨桐源文化、网络公开来源

欢迎点赞、转载和转发,谢谢!

点击下方感受更多风水案例

曾国藩1曾国藩2曾国藩3曾国藩4

曾国藩5曾国藩6曾国藩7曾国藩8

洪秀全1洪秀全2洪秀全3洪秀全4

洪秀全5洪秀全6洪秀全7洪秀全8

李嘉诚1李嘉诚2李嘉诚3李嘉诚4

秦始皇1秦始皇2秦始皇3秦始皇4

秦始皇5秦始皇6秦始皇7秦始皇8

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南京5

桐源居士著作

学习传统文化,从你我做起

版权所有,更多桐源文化资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