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读书最要紧的是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和磨炼出好记忆的脑力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一生笔耕不辍,在哲学、文学、史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他一生著述丰富,以其56年的有限人生,创作出数以千万言计的作品。

梁启超能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与他平时勤于读书并善于思考积累的功底不无关系。今天重温他的读书之道,对我们依然颇有裨益。

梁启超的读书之道

首先,一个人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才能尝到读书的趣味。

梁启超认为,打算做专门学者固然要如此,从事其它职业也是这样。一个人无论他的工作是在工厂里、公司里、议院里……做完一天的工作出来之后,随时立刻可以得着愉快的伴侣,莫过于书籍,莫便于书籍。

养成读书习惯,才能尝着读书趣味,这种习惯必须在学生时代养成,如果在学校中不养成主动读书的习惯,这个人简直是自己剥夺自己终身的幸福。

第二,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具体到一部书,也可以分为泛读和精读两种。

诸经、诸子、四史、《通鉴》等书,宜人精读之部,每日指定某时刻读它,读时一字不放过,读完一部才读别部,想抄录的随读随抄。

诸君勿因初读中国书,勤劳大而结果少,便生退悔。因为我们读书,并不是想专向现时所读这一本书里讨现钱现货的,得多少报酬,最要紧的是涵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和磨炼出好记忆的脑力。青年期所读各书,不外借来做达这两个目的的梯子。

第三,“鸟瞰、解剖、会通”,读书三步法。对于读书,梁启超提出要把握三个步骤,即鸟瞰、解剖、会通。

鸟瞰可以理解成粗略地读,通过阅读书的序言、简介、目录、结构标题,每一部分的开头和结尾,快速地实现对全书的浏览。

解剖即重点剖析,抓住精髓。在明确重点的基础上,对重点进行反复阅读,读到自己理解,有不同的感悟为止。这个阶段还要多用笔,标注重点,随时记录阅读所想,为将来重读提供方便。

最后就是融会贯通,由内到外,由此及彼,将书全面了解。通过这三个步骤,就能把握住作者的要点,理解作者的思路,从而输出自己的想法。

梁启超曾在文章中写道:“昔人常说,好打灯谜的人,无论看什么书,看见的都是灯谜材料;会做诗词的人,无论打开什么书,看见的都是文学句子。可见注意哪一项,哪一项便自然会浮凸出来。”

第四,有些内容要做到“熟读成诵”。梁启超在自己所读的很多书目中标有“希望熟读成诵”字样,他认为需要熟读成诵的内容有两种:一种是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另一种是有益身心的格言。

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做一个民族的分子,总须对于本民族的好文学十分领略,能熟读成诵,才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柢,不知不觉会“发酵”。

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上形成共同意识,我既做这社会的分子,总要彻底了解他,才不至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一方面我们应事接物时候,常常仗它给我们的光明,要平日摩得熟,临时才得着用。我所以有些书希望熟读成诵者在此,但亦不过一种格外希望而已,并不谓非如此不可。

第五,勤学习,并且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梁启超做学问讲究方法,读书学习亦如是。他提倡做读书笔记,在《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中明确提出:

“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一个条陈:这方法是极陈旧的、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抄录或笔记。

发明的最初动机在注意,抄书便是促醒注意及继续保存注意的最好方法。当读一书时,忽然感觉这一段资料可注意,把他抄下,这件资料自然有一微微的印象印入脑中,和滑眼看过不同。经过这一番后,过些时碰着第二个资料和这个有关系的,又把他抄下,那注意便加浓一度。经过几次之后,每翻一书,遇有这项资料,便活跳在纸上,不必劳神费力去找了。这是我多年经验得来的实况。诸君试拿一年工夫去试试,当知我不说谎。

好记性的人不见得便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比较的倒是记性不甚好。你所看见者是他发表出来的成果,不知他这成果原是从铢积寸累、困知勉行得来。大抵凡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是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看见一段资料觉其有用者,即刻抄下(短的抄全文,长的摘要记书名卷数、页数)。资料渐渐积得丰富,再用眼光来整理分析他,便成为一篇名著。

第六,读书学习要心态端正。在《中国历史研究法》里,梁启超提出了两件无论是读书学习还是做学问都应该注意的事情:一是“不要为因袭的传统的思想所蔽。”这是说不要迷信古人,不要盲从权威。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有可能提出新问题,阐述新见解,发明新思想,而不至于在先哲面前望而却步,畏缩不前。

另一件要注意的事是“不要为自己的成见所蔽”,梁启超很严肃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自己做学问时就竭力避免,这从他的学术名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不难发现。在此书中,他基本上是公允地评价了自清以来近三百年的学者,尽管有些人的学术、风格他可能不赞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