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坤琰:​ 风流画家张大千的异国情缘

风流画家张大千的异国情缘

文/颜坤琰

张大千一生风流倜傥,他爱艺术也爱美人,不仅三妻四妾,且有多位红粉知已和异国恋人。但他并非是喜好猎艳之徒,他把心爱的女人看得像他终生追求的艺术一样神圣而庄严,他曾在一首题画诗中自道:“眼中恨少奇男子,腕底偏多美妇人。”他是人间难得的情种,他与朝鲜姑娘池凤君的异国之恋,就是一曲缠绵绯恻、哀惋动人的爱情颂歌,一首晶莹圣洁、震撼人心的爱情诗章。

张大千先生

一、相识
1927年7月,28岁的张大千应日本画商、古董商江藤陶雄的邀请,前往日本举办画展。画展结束后,江藤陶雄又邀请张大千前往朝鲜金刚山游览、采风,在平壤宾馆结识了一位席间作陪的“伎生”(即艺妓)朝鲜姑娘池凤君。江腾陶雄看出张大千心仪这位妙龄女郎,于是便叫池凤君专门伺候张大千作画和起居生活。
张大千为池凤君起了新的名字:“池春红”,有时又称她“春娘”。池凤君本是朝鲜金刚山人,年仅15岁,因家境贫寒,被迫卖身,赚钱养家。春红姑娘聪明美丽,能歌善舞,略通书画。
张大千在朝鲜期间,善解人意、温柔体贴的春红姑娘对他关怀备至,每日到张大千画室,牵纸研墨,侍候笔砚,并专心致志地观看张大千作画,对他的画艺及人品倾慕不己。有时,春红姑娘看到张大千作画累了,便主动为他唱歌跳舞,以解他的倦意。
张大千喜欢春红姑娘天真烂慢、清纯可爱的性格,随着两人朝夕相处,深厚情意油然而生,张大千遂作《题赠韩女春红》诗二首。他在跋中写道:
“韩女春娘,日来旅邸侍笔砚,语或不能通达,辄以画示意,会心处相与哑然失笑,戏为二绝句赠之。”诗云:

新来上国语初谙,

欲笑佯羞亦太憨。

砚角眉纹微蓄愠,

恹他俗客乱清谈。

夷蔡蛮荒语未工,

又从异国诉孤衷。

最难猜透寻常话,

笔底清描意已通。

虽然不能言语交流,却心有灵犀相通。张大千不仅以诗记录了他与池凤君最初的交往,还用他点石成金的画笔,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个楚楚动人、清纯可爱、栩栩如生的少女形象——《平壤女郎》。
二、护画

不久,江藤陶雄委托他的好友富木给张大千送来画款,喜爱中国画的富木也有意结识张大千。于是,张大千看在江腾陶雄的名下,便让富木留了下来。

一日,张大千采风回来,见春红姑娘和富木在房中拉拉扯扯,春红姑娘的衣服都被扯散了。张大千遂将一脸愠色的春红姑娘拉开。私下对她说,我可以给富木一些钱,让他回日本去。春红姑娘一言不发,只是啜泣。富木觉得自己没了面子,要走;江藤陶雄从中缓颊,和张大千设宴为他送行。

散席时,池凤君拦下了富木,正言厉色道:“请富木先生将箱子留下。”富木顿时惊恐失色,他一边骂着,一边将上前阻拦的池凤君踹倒在地。可池凤君无论富木怎么打她,她都紧紧抓住富木手中的箱子不放。张大千觉得蹊跷,急忙抢过箱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他的画作,这时张大千才如梦方醒。

原来,在张大千外出采风时,池凤君发现富木在偷张大千的画,就和他扭打起来。虽然张大千尚未到而立之年,但他的画名已享誉海内外,他的作品就是财富,就是金钱。富木便起了贪念,竟以下作手段偷窃张大千的作品。张大千是可忍熟不可忍,遂将富木逐了出去。

令张大千意外的是,一个青楼女子,竟然将他的画作看得比自己生命还宝贵。张大千深受感动,一心只想和这位有情有义有胆识的池凤君在一起,母亲先前的交待早已抛诸脑后。此前,张大千曾给母亲写信,说自己在朝鲜画事繁忙,要迟一些时日返乡。母亲回信嘱咐他,你已有妻儿,切莫在外拈花惹草。

三、订情

一场风花雪月之后,突然隆起的新生命,让两人有些手脚无措。对于风流多情的张大千来说,一场爱仿佛就是一次漂泊不定的旅行;但对于崇尚儒家文化、重视礼仪名节的池凤君家人来说,爱则是筑巢栖止的归途。既然张大千已经动了真心,自然就想要将春红姑娘娶回家。当时在国内上层社会中,三妻四妾是常事,张大千也不觉得会有什么困难。

尽管池凤君比张大千小十三岁,但她还是深深爱上了这位英姿勃发、风流倜傥的青年画家。于是,在同胞兄长池龙君的主持下,张大千与池凤君便去相馆完成了合照仪式。

“春红侧坐椅上,发式整洁,面如满月,神色慽然,身着朝鲜传统服装‘则羔里’,左手扣握右手,依于大千身旁。张大千则偎坐于椅子扶手部位,左手置于膝,短发、美髯、圆脸、面部清爽、神态凛然。其身着之长袍,光洁润泽,上有团型龙凤、卷云纹图案,图案中有篆书喜字作饰。图像中重点表现的是居于中间位置的男女。从二人前来合影,相应坐姿及身体距离来看,两人关系非同寻常。再从图中的空间秩序的女前男后,男高女低,大千服饰中的喜字符号等一系列有意味的细节来分析,这无疑就是张大千诗中所说的‘异乡花草合欢图’。”(维微、刘振宇《异乡花草合欢图:张大千与韩女池春红组照》——引自青州画廊联盟)

这张照片的左下角,盖有两横排英文钢印:第一排为“DIAMONDO PHOTO”;第二排为“DAIREN”。“DIAMONDO PHOTO”的中文意为“金刚照相”,说明这组照片是在金刚照相馆拍摄的。

张大千《行草书七言联》

张大千池凤君还与兄长池龙君拍了一张三人合影。这组合照,算是这段爱情的见证。春红姑娘将照片和书信寄给了家乡的父母。

张大千很想带春红姑娘回国,满怀希望地将照片寄给母亲和两位夫人,并在信中这样说道:“……为年迈慈母选择了一位生活照料者,又为两位夫人找到了一位料理家务的帮手。”

然而,母亲的回信让他大失所望,张母认为张大千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家中已经有了一妻一妾,还有了两个孩子,怎么可能把一个外国的青楼女子接到家里来呢。

但二夫人黄凝素比母亲通情达理多了。张大千将他与春红姑娘的合影寄给二夫人黄凝素时,还附上了一首七绝,题为《与春红合影寄内子凝素》,诗曰:

依依惜别痴儿女,
写入图中未见狂。
欲向天孙问消息,
银河可许小星藏。
黄凝素接信后尽管心中不悦,却又被春红姑娘楚楚动人的容貌和纯洁无瑕的情态深深打动,爱怜之意涌上心头,便回信同意张大千再结良缘。张大千根据黄凝素的回信,并以她的口吻又写了一首七言诗,以记此刻的心情:

触讳踌躇怕寄书,

异乡花草合欢图。

不逢薄怒还应笑,

我见犹怜况老奴。

2005年春,张大千与韩国少女池凤君合影照被发现,据照片的收藏者介绍,该组照片就是张大千寄给二夫人黄凝素的纳妾结婚照。次年,维微、刘振宇撰文《异乡花草合欢图——张大千与韩女池春红组照》,向外界披露了这组照片的详情,并将其中三帧图象较清晰、保存较完好的合照公之于众。
这组照片,以摄影艺术独有的客观真实性,忠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张大千那段鲜为人知的异国情缘。图像引领我们走进历史,聆听当年金刚山一曲凄婉的恋人絮语,为我们重新认识近代画坛巨匠张大千绚丽多姿的艺术人生,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视觉材料。
四、分别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张大千在浓情蜜意中不知不觉度过了四个多月的光景。转眼间春节将至,二夫人黄凝素多次来信催他回家。张大千考虑到慈母的反对,决定让春红姑娘仍留在朝鲜。他从卖画款中拿出一大笔钱给池凤君,叫她别再当伎生,用这笔钱在汉城开办一家汉药店(即中药铺)以维持生计。同时还留给春红姑娘几幅只题单款的山水画和仕女图,告诉她,万一经济拮据时,可将画卖与识主,度过难关。
春红姑娘双手接过钱与画,向张大千深深鞠了一躬,此时的她已哭得泪人似的,真是生死契阔,与子成说。
临别前,张大千又赠春红姑娘画册及诗《再赠春红》二首,全文如下:
客舍无俚,春娘日来试几砚,意有未答,以画询之,会心处辄与哑然笑,因缀截句于画末,亦客中一段姻缘也。

闲舒皓腕试柔翰,

发叶抽芽取次看。

前辈风流谁可比!

金陵唯有马香兰。

盈盈十五最风流,

一朵如花露未收。

只恐重来春事了,

绿荫结子似福州。

第一首诗写出了在张大千眼里,如花似玉美丽多情的韩国少女池凤君,有着我国明朝的一代才女、诗人、画家马湘兰相若的风华;第二首诗则表明张大千实在不想与春红姑娘分离的原因是“只恐重来春事了”呀!
在回国之前,他对春红姑娘说:“我回去之后一定会说服母亲,只要母亲同意,我一定来接你回国。”池凤君也哭诉道:“先生,不管多久,凤君永远等你!”
张大千回国之后,母亲因为他在外面狎妓的事感到有辱家门,脸面无光。张大千是个孝子,不敢在母亲面前多提春红姑娘的事。在烦闷时,他只能暂时离家,寄情山水,逃避家中憋屈的生活。
他曾给池凤君写过很多信,却没有收到春红姑娘一封回信。直到有一天,张大千看见自己的小儿子正在玩一张韩国邮票,这才知道,其实池凤君一直在给他写信,都被母亲拦截且全部烧掉了。因为小儿子喜欢这张花花绿绿的邮票,才让张大千偶然明白得不到春红姑娘消息的个中原由。
五、重逢
当张大千知道池凤君在苦苦寻觅他的时候,心中的不舍、欣喜、愧疚、思念之情如翻江倒海,五味俱杂。
1928年冬,张大千应日本友人江腾陶雄之请,赴东京鉴赏一批中国书画,不幸染上重感冒,住进了东京银座闹市区的京桥中岛医院。此前,他曾给池凤君去信,说东京之行后将去汉城看她。池凤君得知张大千到了东京,即用日语写了一封长信,从汉城寄给江藤陶雄转张大千。
11月上旬,病榻上的张大千收到池凤君寄来的情意绵绵的书信,读后百感交集,心潮澎湃,遂假借春红姑娘口气,以她的原意,改作中国古体七言诗《春娘曲》一首,以抒发自己对春红姑娘的相思。
全诗如下:
春娘书来,凄婉欲绝,予因隐其括辞,译为长句,都十二韵,仍命之曰《春娘曲》。
朝出辽阳诚,暮过信州市。
奔车轳辘断人肠,载郎一日行千里。
渡海难禁破风浪,黄月照人薄如纸。
生小不更别离难,凄厉何为至于此。
灯昏无焰写满笺,下笔竟从何说起。
相思相望空复情,顺时自保千金体。
与君未别讳言愁,一别撩人愁乃尔。
红泪汪汪不敢垂,归得空房啼不止。
望断蓬山几万重,隔来东海一泓水。
敢怨萧郎爱远游,母书迟不谅人只。
柳丝早许结同心,嘉木生来自连理。
愿共朝云侍长公,犹堪几案供驱使。
旧事凄凉不可论,妾身本是良家子。
金刚山下泣年年,铜雀悲深亡国妓。
舞腰无力媚东皇,倩影惊回春梦里。
攀折从君弃从君,妾心甘为阿郎死。
泪点斑斑纸上看,梦魂夜夜君怀倚。
私语喁喁恨未通,裙开带解空传喜。
镜台已毁旧时妆,脂粉消残瘦谁似?
问郎何时得归来,寄我平安一双鲤。
戊辰十一月十日书于日本东京京桥之中岛医院大千张爰并识
此诗卷现藏上海陆平恕医师处,陆氏与张大千是世交。1985年,张大千研究专家包立民先生在陆医师处见到了张大千所书的《春娘曲》手卷。张大千与春红姑娘凄婉的爱情故事,也是包立民先生最先披露的。
11月中下旬,张大千病愈出院后,便急急忙忙赶往汉城与春红姑娘相聚。相隔一年多,两人再见面,池凤君已经不再是柔弱可欺的艺伎了,她用张大千给她留下的钱开了一间汉药店,有了自己的事业。张大千一边鼓励池凤君好好生活,一边继续努力说服自己的母亲。
然而,一直到母亲离世,张大千都没有得到母亲的允诺。而池凤君也一直待字闺中,等待张大千的到来。
此后,张大千每年都要抽暇前往朝鲜与春红姑娘合欢, 但张大千又不想这样贻误了春红姑娘的终身,曾经想过让她另嫁。但池凤君一直痴心等着张大千。张大千多次给池凤君汇钱过去,池凤君也多次买了上好的朝鲜高丽参寄给张大千,书信往来不断,情意缠绵不绝。但是,对春红姑娘,张大千只有亏欠和酸楚。
1934年6月,张大千到北平昆明湖避暑,思念远在异国的春红姑娘,写下一首无题绝句,诗中透露出了张大千对春红姑娘深深的眷恋之情。
诗曰:
偶听流莺偶结邻,偶从禅榻许相亲。
偶然一忘维摩疾,散尽天花不着身。
1935年,张大千在大风堂以春红姑娘为原型,画了一幅《天女散花》。画上的天女容貌安详娴静,活脱脱就像春红姑娘在天上飘逸,笔情墨韵跃然纸上。画成,张大千将年前所作诗句题于画卷上。每当想念春红姑娘的时候,张大千就会将这幅画拿出来,在长吁短叹中留连观览一番。
七七事变爆发后,张大千从日本占领下的北平逃回四川,可谓九死一生,随行之物能扔则扔,但这件《天女散花》却始终伴随着他,须臾不离,仿佛春红姑娘就在他身旁。

泼墨山水     张大千作

1937年初夏,大夫人曾庆蓉又收到了池凤君寄来的高丽参,她实在不忍心看着丈夫继续承受对春红姑娘苦苦相思的折磨,对张大千说:“自家人还是不要流落在外了。”得到发妻的首肯,张大千喜出望外,马上准备前往日本。然而,数天之后抗战爆发,当时张大千正在北平。日本人多次派汉奸游说张大千出任伪职,张大千不愿就范,只得带着家人冒险逃离。途经香港时,张大千千方百计想与池凤君联系,却再也得不到春红姑娘的音讯了。

抗战期间,张大千辗转回到家乡成都避难,想起阔别七年的春红姑娘,愁绪难解,又取出这幅以春红姑娘为蓝本的《天女散花》观览,再次勾起他的无限相思、无限怀念,遂在画的裱绫上添上一首感怀诗,表达对池凤君的眷恋之情。
张大千平生所作情诗只有十来首,但他专门写给春红姑娘的就有6首,从所占情诗比例来看,就足以窥探出张大千对春红姑娘用情之深。
春红姑娘的形象还屡屡出现在张大千的画中,除《天女散花》外,还有《清商怨》《红拂女》(自题为“惊才绝艳”)《美人双蝶图》《平壤女郎》等。画中人物无论是古代仕女,或是仙是佛,或是摩登小姐,其容貌形态均是以春红姑娘为蓝本。对张大千来说,与池凤君的一段恋情,已令他刻骨铭心。
六、殉难
深爱的人不能相见,思恋之情日益浓烈。1944年10月,张大千在画作《红拂女》的题画诗中,自比传奇小说《虬髯客传》中的虬髯,把春红姑娘比作红拂女。其中有两首诗曰:

绝忆当年采药师,

候门投刺擅丰仪。

谁知野店晨妆罢,

能识虬髯客更奇。

渌江(即鸭绿江)江水清见底,

渌江女儿柔似水。

恨无侠骨有回肠,

如此江山愧欲死。

张大千恨自己只有柔肠没有侠骨,不能像剑仙侠客那样使出浑身解数,以达到自已所追求的目的;更憎恨这场罪恶的战争,致使祖国山河破碎,自己只有困居青城山,不能离蜀远游,更难见到他日夜思念的春红姑娘。此时的张大千万万没有想到,五年前,他心爱的人就已被日本占领军军官夺去了年轻的生命。
1939年秋,一名日本军官到池凤君汉药店购药,发现女掌柜竟是一位貌若天仙的少妇,心生邪念,上前调戏,被池凤君正颜拒绝。色胆包天的日本军官竟恼羞成怒,欲对池凤君强行非礼,池凤君宁死不从。日本军官便拔出枪,在光天化日之下把池凤君杀害了(坊间还有一说:池凤君对日本军官的凌辱宁死不从,愤然跳进门前的荷花池之中自尽而亡,真个是“妾心甘为阿郎死”),此时的池凤君才29岁。
1946年11月,日本友人江腾陶雄,来到上海张大千的红颜知己李秋君府上拜访他,并把池凤君因拒绝日本军官凌辱而惨遭杀害的消息告诉了他。张大千闻之悲痛欲绝,一病不起。几位夫人听到春红姑娘遇难的噩耗,无不扼惋叹息,都来安慰痛彻心扉的张大千。
三个多月后,悲伤过度的张大千方才从病榻上下来,强打精神约见江腾陶雄。张大千取出一只金条,请江腾陶雄转池凤君家人,以表达哀悼之意。张大千还亲书碑文一幅:“池凤君之墓 张爰敬立”,请江腾陶雄到朝鲜后,代为勒石立碑,修筑坟茔。
春红姑娘走了,这一曲缠绵绯恻哀婉动人的恋人之歌,却永远回荡在张大千的心间。每当想起与春红姑娘相处的朝朝暮暮,张大千心潮难平,他遥望汉江,如今已人去楼空、物是人非,他只得把对春红姑娘的深深爱恋永远埋藏在心底。
七、一瓣心香
1978年11月初,张大千应韩国《东亚日报》社的邀请,率夫人徐雯波、子心一、女心声和台湾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江兆申、副研究员袁德星等十余人飞赴汉城,参加在该市“世宗文化会馆”举行的“张大千伯邀请展”。
开展之前,张大千在他作于1927年的一幅《九龙观瀑图》上特意增加了一段跋语:“此予五十年前与韩女春娘同游金刚山所作,今重游汉城,物是人亡,恍如隔世,不胜唏嘘!”表达了对春红姑娘无限的怀念。
11月下旬,年逾古稀的池凤君的哥哥池龙君,偶然得知张大千在汉城举办画展,特意来到画展现场,欲向张大千致意,但在画展上未能见到张大千本人。于是,他给工作人员留下自已的姓名和家庭住址后悻悻离去。
张大千这次从台湾来汉城举办画展,他心中揣着一个更大的愿望,那就是要亲自去为春红姑娘扫墓祭拜,以了却他多年来的夙愿。在苦苦探寻春红姑娘家人下落之际,传来了池龙君到访的消息,真让张大千喜出望外。
一日,张大千率家人前往池龙君府上拜访。一到客厅,两位老人相拥而泣。见此情景,旁观者无不凄然落泪。看到池凤君兄长及家人,张大千不禁又忆及与春红姑娘相知相爱的情景,心中悲喜交集。
次日,飘飘洒洒的雪花笼罩着汉城的郊外,天公好像也被这对异国情侣凄美的爱情故事所感动,也来为春红姑娘献上一朵朵小白花。在池龙君的引导下,拄着龙头拐杖的张大千在夫人徐雯波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踏着薄雪来到池凤君的墓前。
墓碑上,张大千32年前手书的碑文还依稀可见。望着墓碑,望着坟茔,张大千心潮起伏,从前的爱侣,如今已阴阳两隔,而对春红姑娘刻骨铭心的爱,将伴他走完这传奇的人生。
墓台上摆放了供果,摆放了一束张大千叮嘱购买的素净的白菊花。张大千在墓前摘下东坡帽,放下龙头杖,默默站立,纷纷扬扬的雪花落在他已谢顶的头上也没觉得寒冷。几分钟后,他毕恭毕敬地向池凤君的坟墓深深三鞠躬,池龙君及张大千的家人也跟着弯腰鞠躬。
年逾八旬的老人,不远万里来到异国情侣的墓前,面对青冢深情祭拜,献上一瓣心香,其情其景催人泪下。
2020年8月20日完稿
2020年08月27日修改于贵州桐梓小坝村龙虎山庄
2020年09月29日改毕
作者近照及简介:

颜坤琰,籍贯重庆荣昌,汉族,1939年3月出生,大专文化;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退休前在重庆啤酒集团公司工作,曾任分公司副总经理等职。

少年时代爱好文学,1980年代开始业余写作,出版酒文化专著两部:《啤酒趣话》(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1993年)、《世界啤酒大典》(重庆出版社出版,2001年)。《世界啤酒大典》获2002年重庆市首届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

退休后主要从事文学家传记故事创作,先后在《人民日报·国际副刊》《人民政协报》《名人传记》《世界文化》《读者》及《红岩》文学双月刊、《文史春秋》《今日重庆》《红岩春秋》《重庆政协报》等中央及省市报刊、以及美国《侨报》发表作品百余篇。2013年12月,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血与火的年代——文学家在重庆的抗战岁月》。

(0)

相关推荐

  • 这画卖出7448万天价,主角竟是张大千一生无法释怀的朝鲜恋人

    绘画大师张大千的一生无论是艺术事业.还是爱情家庭,都充满了传奇性. 他早年经历曲折,画技高超,是新中国画坛奠基人,绘画大师徐悲鸿曾说:"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 <天女散花 ...

  • “古有唐伯虎,今有张大千”:风流画家张大千的情史

    说到张大千,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他那动辄价值成百上千万的画作,殊不知除了他的作品外,张大千的情史也是鲜有人可比的. 我们都知道明朝著名画家唐伯虎是一代风流才子,自称是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不仅因为他有才华, ...

  • 颜坤琰:​陈独秀晚年与章士钊的友情

    陈独秀晚年与章士钊的友情 文/颜坤琰        陈独秀与章士钊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位个性都很强的风云人物,二人交往密切,早年曾一起革命,陈独秀创建中国共产党后,两人因政见不合而分道扬镳,但在个人感情上 ...

  • 颜坤琰:​我们一群热爱文学的少男少女

    我们一群     热爱文学的少男少女 文/颜坤琰 我是荣昌中学高57级1班的学生.我11岁考上荣昌中学,但因当时农村正在搞减租退押运动,我家是地主,所有财产一律被没收,家里一贫如洗,没钱供我上学.对知 ...

  • 颜坤琰:学霸黄联元的成才之路

    学霸黄联元的成才之路 文/颜坤琰 如今一提起学霸,人们自然就联想到其坦途无垠,前程似锦,会一帆风顺地成为有用之材,成为国家的栋梁.但上世纪五十年代,不少学霸的成才之路却曲折艰辛.甚至充满坎坷. 庄子说 ...

  • 画家张大千山水画欣赏

    张大千(1899年-1983年),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港人,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 ,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 ...

  • 古典主义绘画的末代风流画家——安格尔,油画 素描作品欣赏!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1780-1867),法国画家,出生于法国蒙托邦.自小父亲就培养他对艺术的兴趣,那时,他非常热衷追求原始主义,由于他用功.认真,17岁的安格尔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画家. 安 ...

  • 大画家张大千,创作了一幅《长江万里图》,展示出祖国大好河山

    作为20世纪中国画坛的一位传奇大师,张大千无论是在书画创作领域,或者是在诗词创作领域,均有不同凡响的表现,取得了其他画家难以企及的成就.而在张大千的晚年时期,他一直定居海外,思念家乡的心情愈发热烈.也 ...

  • 【名画赏析】风流画家华铎的《发舟西苔岛》

    画名:<发舟西苔岛> 作者:华铎(法国) 时间: 1717年 类别:布上油画 尺幅: 128X 193cm 收藏:法国,巴黎,卢浮宫 <发舟西苔岛>是18世纪法国"洛 ...

  • 大画家张大千在遗嘱中,将遗产分成16份。...

    大画家张大千在遗嘱中,将遗产分成16份.其中15份留给14位子女和陪伴在身边的妻子.剩下的那一份,留给了远方一位孤独的妇人.妇人知道后泪如雨下:"他还在想着我,我这三十多年没白等他.&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