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和阳虚头痛
《常见疾病中医诊治荟典》
----《四虚四实六外感》治百症
一书在手 诊治不愁 荟萃经典 广益群生
非纳百川之水不能成其海阔 非聚万仞之土不能成其山高
前 言
《四虚四实六外感》是一套比六经辨证简略,超越脏腑辨证的局限,以经方运用为主,时方为辅,老师讲解要点,学生医案训练为主,具有扩展思维的全新教学体系!
《四虚四实六外感》的宗旨是:“一切以临床实战为第一件要紧事,一切以学生学以致用作最终目标。”
为了让没有参加过《四虚四实六外感》系统学习的普通大众,也能够治疗大多数常见病症,特别编写了这套“《四虚四实六外感》治百症”丛书,计划完成后字数应在300万以上。
本丛书是从大量古今资料,荟萃出优秀的经典医案,资料,再分门别类,按疾病的症状用《四虚四实六外感》进行辨证划分。这样非常有利于使用者查找。比如:头痛分为气虚头痛、阳虚头痛、阴虚头痛、血虚头痛、气滞头痛、瘀血头痛、痰饮水湿头痛、内火证头痛、外风头痛、外寒头痛、外湿头痛、外火头痛、中暑头痛、热燥头痛、凉燥头痛。
每一个病症先写辨证要点,再举例医案,再分析总结,采取了先提纲,再详述,后点睛的撰写结构。如此成系统,分层次地把每个症状讲透,让读者会辨证,能选方,甚至会加减药物。
从而对大多数常见病,达到“一书在手,诊治不愁”的中医诊治目标。
当然因为本人编辑时间仓促,知识有限,错误之处,请有缘的老师,多多提宝贵意见!!!
感恩被收录的医案和资料的作者,如果有作者不愿意被收录本丛书中,请联系本人,以便删除。
感恩中医!
感恩所有为中医发展作出努力的古今医者!
感恩所有对本丛书提出修改意见的老师!
周忠海
2021年1月20日星期三(腊八节),10:12分。
第一章 头 痛
总 述
头痛按西医来说是最普遍的神经性障碍,也是全科医学中最常见的症状。
头痛是指眉弓以上至枕下部、颈上部范围内的疼痛。引发头痛的原因有很多,如神经痛、颅内感染、颅内占位病变、脑血管疾病以及全身疾病。精神紧张、压力过大也会引起头痛。头痛可以是单一的症状,也可以是躯体疾病的症状,甚至是生命危急的信号之一。
在任意一年中,普通人群患头痛的比例为 50%,其中更有 90% 以上的人报告终生头痛史。偏头痛的平均终生患病率为 18%, 偏头痛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患病率为 7.7%。
终生偏头痛的性别比例稳定维持在 2-3 位女性比 1 位男性,且不同国家之间情况基本一致。 · 青春期的女性更容易患头痛,与男性儿童和青少年相比,女性患头痛的风险要高出 1.5 倍,患偏头痛的风险高出 1.7 倍。
1999 年,美国用于偏头痛的年度 直接医疗成本估计为 10 亿美元。在欧盟(2004 年,15 个国家进行了评估),偏头痛的总成本估计为每年 250 亿欧 元,是继痴呆之后花费成本最高的神经性障碍疾病。
西医对头痛的划分非常详细和繁琐,治疗费用也比较昂贵,老百姓是无法独自操作的。
而中医对头痛的划分简洁明了,见症溯源,稍加学习就可以掌握大多数常见头痛的治疗。
第1节 气虚头痛
中医病因:气虚上升不足,不能充养于头导致的虚证头痛。
辨证要点:多为中老年人或体弱者,久病、多劳多累者。
伴随病症:多有平时语音低弱,气短懒言,说话无力、乏力、容易疲乏,精神不振,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或劳累时,头痛会加剧。
舌苔:舌淡或胖大,苔白。
脉象:脉缓或无力。
治则:补气升脑,兼以行气活血。
选药性味:甘温为主,兼以辛味。
重用药物:生黄芪人参党参
配伍药物:升提的药如:蔓荆子,柴胡,升麻等,行气活血药如: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白芷,防风等。
常用方剂:黄芪桂枝五物汤,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补阳还五汤,玉屏风散。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管性头痛112例
作者:赵霞李成勇
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方, 治疗血管性头痛112例。酌加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品。药物组成:黄芪30g,白芍20g,桂枝12g,川芎12g,当归15g,红花10g,牛膝15g,延胡索12g,甘草10g,生姜15g,大枣5枚。分3次煎服,15天为1个疗程,连服1~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其中男64例,女48例;年龄15~25岁10例,>25~35岁19例,>35~45岁31例,>45岁52例;病程最长15年,最短3个月。临床表现:头侧或两侧刺痛或跳痛,痛有定处,常因情志波动而发作,或有瘀斑,脉弦或涩。
疗效标准
治愈:头痛症状消失,能完成全日工作,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显效:头痛症状明显减轻,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有效:头痛症状减轻,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所改善;无效:头痛症状无改善,瘀血体征存在,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改善。
临床疗效:
112例患者治愈48例(42.8%),显效36例(32.1%),有效19例(16%),无效9例(8%),总有效率92%
讨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原文云:“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黄芪温运气血,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作用。在《金匮要略》中7处可见用黄芪之方。《王旭高医书六种》云:“桂枝领黄芪行阳通痹”。药理研究显示,桂枝中含桂枝油,其主要成分是桂枝醛,能使血管扩展促进血液循环,兼解痉镇痛,用于大脑感觉中枢,提高痛阈而收镇痛效果。白芍味苦酸微寒,功能养血敛阴柔肝、止痛解痉生姜辛通宣发其气使气血行。大枣补中。加当归、川芎、红延胡索以加强活血祛瘀止痛之力。牛膝善下走而引血下行。全方共奏益气活血、化瘀止痛、温经通痹之功。
本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管性头痛总有效率92%,且无不良反应。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该方通过改善血液粘滞性、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改善血液循环、解凝解聚,从而达到止痛目的。
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36例
作者:孙桂玲,张素华,朱超
药物组成: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柴胡9g,陈皮9g生甘草6g,川芎15g,菟丝子15g黄精15g。头痛于两侧者加黄芩;头痛于巅顶者加藁本、吴茱萸;头痛于前额者加白芷;头痛于枕部者加葛根、羌活。用法:每日1剂,加水500ml浸泡30min,文火煎2次,每次约30min滤汁混匀分2次口服。
本组均为门诊病人,男17例,女19例;年龄在18~63岁之间,平均35.4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17年;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头痛,呈胀痛、跳痛,常伴倦怠乏力、纳差、眩晕、舌体胖,边有齿痕,脉虚弦等气虚症状,均符合《实用内科学》有关血管性头痛的诊断标准,系统检查阴性,排除外伤、颅内病变及五官科疾病引起的头痛。
疗效结果:
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者评为痊愈;头痛和伴随症状显著好转,或头痛偶有轻微发作者为显效;头痛及伴随症状好转,但仍时有发作者为有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无改善者为无效。经治疗36例中痊愈28例,显效7例,有效1例。
病案举例:
李某,女,39岁,农民,1996年10月5日就诊。患头痛7年余,以两侧为甚。近1月来,头痛发作频繁,持续半天或1天,以胀痛为主,求治不效。今因劳累过度而诱发,查脑电图
提示:散发性Q波,脑血流图提示脑血管呈扩张状态。症见
倦怠乏力,纳呆,时有眩晕,舌淡胖有齿痕,脉虚弦。辨证为气虚头痛,治宜益气健脾止痛,方用四君子汤加味。
方药:黄芪30g白术15g党参15g柴胡9g陈皮10g生甘草6g川芎12g焦三仙各18g菟丝子15g黄精15g。5付,每日1付,水煎服。二诊,自诉头痛已于次日消失,未再复发,诸症好转,饮食增加上方去焦三仙继服1月后诸证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体会
血管性头痛属中医头痛、头风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是由精神、内分泌、变态反应引起颅内血管舒缩功能失调所致的发作性疾病。常反复发作,甚至经久不愈,中医在治疗上多从肝入手,以疏肝、平肝、清肝、养肝等为法,或治以活血疏风祛痰,但常常忽略了脾肾在本病中的重要性。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脑为髓海,其主在肾。肾阳为人一身阳气之根本;脾虚则推运无力,清阳不升;肾虚,清阳不展,一则阳气升腾无力,二则不能温煦脾阳,致使气虚血瘀而头痛。近代医家秦伯未云:“实际疼痛也有虚证,不能将补除外”;《张氏医通头痛》:“凡头痛必吐清水,不拘冬夏,食姜即止者,此中气虚寒,六君子加当归、黄芪、木香、炮姜。”故治以益气健脾,温肾活血,方用四君子汤健脾益气,重用黄芪助四君子益气,又能升提清阳;柴胡引药上行;陈皮行气健脾;川芎祛风散寒化瘀,为治疗各种头痛之要药,《丹溪心法头痛》:“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菟丝子、黄精甘温柔润补肾,以补阳气之根本。诸药合用,阳气得温,清阳得升,气助血行,头痛自消。从临床观察,本方对血管扩张性头痛疗效显著,而对血管收缩性头痛疗效不佳或无效
头痛 《续名医类案》卷22:某患头痛累月,苦不可忍,咸用散风清火之剂。诊脉浮虚不鼓,语言懒怯,肢体恶寒。此劳倦伤中,清阳之气不升,浊阴之气不降,故汗之反虚其表,清之益伤其中,其恶寒乃气虚,不能上荣而外固也,况脉象浮虚、体倦语怯,尤为中气弱之验,与补中益气汤升清降浊,加蔓荆为使,令至高巅,一剂知,二剂已。 .
按语:头痛之因有外感、内伤之别,病理变化有正虚、邪实之异。本案患者久患头痛,且伴体倦语怯,畏寒脉虚,显为气虚清阳不升,清窍失养之征。前医屡投散风清火之剂,升散则益耗其气,苦寒则愈伤其中。改投补中益气汤加蔓荆子以补气升阳,使清阳上升而浊阴下降,药中肯綮,奏效甚捷。
右边头痛三月
--------王幸福老师医案
杨某 女 52岁,右边头痛三月有余,乏困无力,血糖高,脂肪肝,低血压BP70/40mg,舌淡苔白薄,脉沉弱无力,前医以川芎茶调散为主加减不效,又用散偏汤加大量蜈蚣全虫亦无效,黔驴技穷,无技可使,患者转投于我处,寻求治疗。我辨为气虚头痛,处能补中益气汤合三仙汤加减:
生黄芪60g 山药30g 苍术12g 元参15g 柴胡10g 升麻6g 当归15g 仙鹤草60g 仙矛10g 仙灵脾15g 炒山楂15g 陈皮15g 生草10g 川芎10g 鸡血藤30g 干姜10g 茯苓25g 白芍30g 七剂 水煎服 日三次。
一周后,二诊,患者说喝前三副无动静,头痛照旧,从第四付后头痛嘎然而止,乏困亦好转。病人说真服气了,折腾了几个月的头痛,你几付药就解决了。现请你继续治疗糖尿病和脂肪肝。
按:此病治疗起来并不难,为什么前医治疗不效而我效,我认为并不是我高明,而是前医忽略了病机,仅从专病入手,寻专方专药而去,未针对病机,故无效。此病人,脉沉弱无力,舌淡苔白,血压偏底,乏困无力,明显的气虚,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还要用攻法,活血祛瘀,进一步耗伤气血,肯定不效,只能加重。相反针对病机,选方用药治疗,一箭中的,即取速效。此案,补中益气汤升阳益气,三仙汤解困,山药、元参、苍术、黄芪照顾血糖此乃名医施今墨先生经验,川芎白芍解痉缓急,标本兼顾,故取效。
补阳还五汤治气虚血淤头痛
来自:民间偏方网 作者:没查询到
【药方组成】黄芪40克,桃仁9克,红花9克,赤芍10克,归尾9克,地龙9克,元胡12克,细辛2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牛膝9克,蔓荆子6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服。
【主治】顽固性头痛,属气虚血淤型。
【加减运用】
1、若患者头痛而眩,心烦易怒,目赤口干苦,舌质红,苔薄干或黄,脉弦加钩藤、龙胆草等;
2、若伴有高血压者’加菊花、桑叶等;
3、若头痛连及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寒尤剧,或兼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紧者,去黄芪,加藁本、防风、羌活等;
4、若头痛如灼,甚则如裂,发热恶风,面红目赤,口渴欲饮,鼻流浊涕,舌红苔黄,脉浮数者,去黄芪,加生石膏、山栀、黄芩等。
【来源】录自《当代名医临床秘诀》。
【按】补阳还五汤是清王清任一首著名方剂,一般用来治疗半身不遂患者较多用,而周师俊主任医师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淤型顽固性头痛,可谓别具匠心,临床运用,效果特别良好。
【验案举例】胡某.男,45岁,农民。1992年5月10日初诊。
患者主诉:头痛近10年,每遇劳累、受寒时发作,长期不愈。平时 头部隐隐作痛,发作时疼痛剧烈,不能下地劳动。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经常服用去痛片,VB片、谷维片等,头几年服后多效, 而后逐渐无效。经友人介绍前来求治。
査见:面色少华,灰滞,苔白,舌质紫,脉沉细。
诊为:气虚血淤型头痛。
治宜益气活血,化淤止痛。
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原方4剂。
1992年5月14日二诊:患者诉服药后,头痛好转,仅有时轻微隐痛。又按上方服用4剂。
1992年5月20日三诊:患者来时大喜,诉头痛已止。为巩固疗效, 属继服2剂,随访至今未复发。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头痛48例
作者:魏斌,黎香仔
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头痛48例,并与以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的45例做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来源于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标准。临床表现:头痛,或额颞、颠顶、前额,或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将93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8例,男性19例,女性29例;年龄16~87岁,平均54岁;病程0.5~3年者37例,3年以上者11例,平均3.3年;合并中风者7例。对照组45例,男性18例,女性27例;年龄17~85岁,平均53.6岁:病程0.5~33年者35例,3年以上10例,平均3.1年合并中风者5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药物组成:桃仁10g,黄芪20g,当归尾10g,川芎10g,地龙10g,赤芍12g,红花8g。肝阳上亢者加天麻10g、石决明25g、栀子10g、牛膝8g:痰浊上扰者加厚朴10g、陈皮10g、石菖蒲15g、茯苓10g白蒺藜10g;气血亏虚者重用黄芪30g,加党参15g、细辛4g、酸枣仁10g、蔓荆子10g:阴阳两虚者加杜仲10g、枸杞子12g、制附片(先煎)3g、细辛4g。对照组予维脑路通注射液[詹姆斯-安迪制药(通化)有限公司出品,国药准字:
H22026175]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2组病例均给予脑脉宁片、维生素E胶囊等辅助药物,中风偏瘫者配合肢体康复功能锻炼及针灸按摩。2组病例均观察3个疗程。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
治愈:头痛消失,脑血流动力学检查正常;好转:头痛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或周期延长,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改善;未愈:头痛症状无改善。
3.2结果
治疗组48例,治愈40例,好转8例,治愈率83.3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45例,治愈26例,好转17例,无效2例,治愈率57.78%,总有效率95.56%。2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明显
优于对照组(P<0.05)。
顽固性头痛属中医学“头痛”范畴,且病程日久,无论其因虚证或实证引起,终导致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故头痛缠绵难愈。补阳还五汤原为中风半身不遂所设,主治肢废不用、口眼斜。但其病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与顽固性头痛一致,故笔者用为基础方加减治疗顽固性头痛取得显著疗效。方中黄芪味甘性温,入肺、脾二经,可大补元气,有祛瘀而不伤正之妙芎、桃仁、红花、赤芍、地龙能活血化瘀通络。肝阳上亢者加天麻、石决明、栀子、牛膝平肝潜阳清火:痰浊上扰者加厚朴、陈皮、石蒲、茯苓、白蒺健脾化痰、醒脑开窍;气血亏虚
者加用党参、细辛、蔓荆子、酸枣仁温阳补气、平肝清目;阴阳两虚者加用杜仲、枸杞子、制附片、细辛滋阴温阳。通过加味配伍,可广泛应用各型内伤顽固性头痛。
作者:江传洁
摘要: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偏头痛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布洛芬片0.2g,每天3次;盐酸氟桂嗪胶囊5m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 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无明显并发症;对照组为6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补阳还五 汤加减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并发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立新
摘要:
2010至2012年,笔者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35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5例中,男12例,女2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年.外伤后头痛,头昏,或有眩晕,常有疲倦,失眠,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以及耳鸣,心悸,多汗,懒言,性功能下降或月经紊乱等.
根据冯晓莉,商英恩的经验补阳还五汤加味可以治疗气虚血亏的经行头痛 。
经行时或前后表现为:头脑空痛,头目眩晕,胸闷气短,心悸心慌,面色苍白,唇爪苍白,纳少脘问。苔薄或薄腻,舌淡,脉细弱无力。病因: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耗伤气血,或劳倦伤脾,气血化源不足,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气血更虚,不足以濡养清窍,以致头痛。
玉屏风散为主治疗血管性头痛
南京市中医院刘永平
病历摘要:张××,男,47年,干部。于1978年2月突然起病,自感左侧头痛,继而延及眉棱目眶,痛甚呕恶,无耳鸣,用“镇痛剂”或予休息均能缓解。嗣后经常发作,每次约持续二、三天方能缓解,且发作渐频,程度亦渐重。曾经神经科诊治,诊断为“血管性头痛”,服用西药谷维崇、凡拉蒙、利眠宁、大仑丁、安定、麦角安咖啡因,並服中药益养血(党参、黄芪、熟地、当归、川芎、枸杞子、女贞子),安神镇静(磁石、龙骨、牡蛎、茯神、熟枣仁、首乌藤)、祛风平肝(荆芥防风、羌活、川芎、白芷、甘菊、自夕利石决明)之剂及配合针灸治疗,虽能短暂缓解症状,但不能控制发作。自1983年10月下旬开始头痛发作愈频,痛势亦重,且常不能自行缓解,服镇痛剂仅能稍缓疼痛,遂要求服中药治疗。检查:血压110/80毫米汞柱脉搏76次/分,心肺(-),肝脾未扪及,颅神经(-),眼底(-),苔薄腻,两手脉沉细。血、尿、大便常规正常,心电图正常,脑图检查无异常。诊断:中医为头痛西医为血管性头痛。
治疗经过:
初诊(1984、326):风疾头痛,病延6载,经常举发。5个多月来发作频,每月三、四度。发前无明显预兆,发后无特殊不适。发时偏头作痛,或左或右,有紧窄感,患侧眼眶眉牵引疼痛,局部压痛,自觉头面及耳廓有风冷感,伴有恶心,无耳鸣,
呕吐,约持续二、三日方可缓解。据述受凉、疲劳或汗出当风常为发作诱因。此次发作一天尚未缓解,神疲乏力,苔薄脉形沉细。病在阴阳明。治用吴茱萸汤法党参10克吴萸5克生姜二片大枣5枚半夏10克川芎10克丹参10克元胡10克防风6克白术6克白芥子5克炙甘草3克
7付
二诊(1984、4、2):近周发作一次,痛在左侧头部,痛势如前,持续两天方得减缓,大便偏软,舌苔薄脉濡细。据述此次发作系因汗出感寒所致。乃卫表不固,风邪袭中少阳之经,方拟玉屏风散合散偏汤化裁
黄芪15克防风9克白术6克川芎12克白6克白芥子5克赤白芍各6克香附5克元胡12克半夏6克丹参10克柴胡6克
甘草5克
7付
三诊(1984、4、29):选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尚合机宜。两来仅小发一次,程度轻微,触发诱因仍系汗出当风。平时易发风疹。脉来沉细,气虚昭然,营卫失调之征,改从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施治:黄芪15克防风6克炒白术6克桂枝5克赤白芍各5克生姜2片大枣3个甘草3克当归6克川芎10克白芷8克丹参10克
7付
四诊(1984、6、4):前方连服月余,头痛发作渐稀。昨日浴后汗出冒风,旋感右侧头痛,痛势虽不甚、但有紧束沉重感,不呕吐,自用热水袋熨敷渐缓。虽属夏令而肢端常凉,疲乏气短,脉象沉而细小,舌苔滑薄。素质气虚卫弱,血脉弛张失度,触冒风寒,经脉凝滞,清阳一时不克上供。拟方益气固卫升清展络,再进一筹:黄芪20克白术10克防风5克太子参15克炙甘草3克桂枝5克生姜2片大枣4个赤白芍各5克丹参10克红花5克景天三七15克
7付
另,补中益气丸120克,早晚各10克。
五诊(19846、11):发作由频而稀,程度由重趋轻,持续时间亦短,无需热熨自级。近周曾因劳累少寐小发一次,短暂即缓。按“劳则气耗”,元气益虚,原法合拍,增损追治:
黄芪20克白术10克防风5克甘草4克熟地10克熟枣仁10克桑寄生12克仙灵脾10克景天三
七15克葛根10克丹参10克
7付
注:此方连服3周,停药5月,基本未发。前曾旅游登山,劳累汗出,亦未萌发。随访半年至今,一切如常。偶或头痛小作,无需处理,稍事休息即缓。
按语:头为清阳之府,诸阳之会,髓海所居,五脏六腑之精华气血皆上注于此;六格式
操作说明搜索
淫外侵,五气内变,皆能加害,而发头痛,国故本证病因极其复杂,临床诊治首当辨证。本例患者病延有年,头痛呈发作性,倏发倏止。发时无外症可征。故用疏风解外效;临症少阳见症,是以重镇潜阳无功;虽曾恶心头痛并作,但终非中虚饮泛诱动肝气上逆,故施吴萸汤药效平平。祇理其标而未及其本耳。
血管性头痛,乃由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中医理论认为,人之血脉弛张与气之寒温密切攸关。气主温煦,气足则阳充,血脉弛张有度,血循有序;气虚则阳弱卫疏,易招风寒侵袭,血脉凝滞因之挛急,清阳愈益难升,不独头痛作矣,抑且自觉紧窄而冷,热熨始级。诚如清·陈士铎《辨证录·头痛门》云:“凡有邪在头者,发汗以散表邪,则头痛可愈。今因气微而不能上升,是无表邪也,无邪而发汗,则虚其虚矣,而清阳之气益难上升,气既不升则阳虚而势难外卫,故恶风寒…治法补其阳气,则清气上升,而浊气下降,内无所怯。而外亦自固也。”因此,本症在用诸法不效之后,重新审证,乃从气虚卫弱着眼,以玉屏风散加味。取其黄芪、白术、防风补气实表以坚藩篱,桂枝汤调和营卫,驱散风寒,调节血脉;配加补中益气丸、葛根、川芎、白芷,以助清阳之气上行,当归、丹参、红花、景天三七养血和营,调畅脉道以利血行,裨助气升。如此气壮表坚。清阳鼓升,血脉张缓合度。顽疾头痛遂得全愈。
第2节 阳虚头痛
中医病因:体内阳气不足、不能温养头部而生内寒,导致的头痛。
辨证要点:中老年人或长期全身,手身怕冷,头部遇寒疼痛加剧者。
伴随病症:面色苍白,全身畏寒,四肢肢冷,全身无力或有肢体浮肿,小便不畅或夜尿多,小便清长。
舌苔: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淡白。
脉象:脉沉微细无力。
治则:温阳散寒。
选药性味:温热甘为主,兼以辛。
重用药物:附子干姜吴茱萸
配伍药物:炙甘草麻黄细辛白芷川芎
常用方剂:四逆汤,茯苓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吴茱萸汤
四逆汤加味治疗阳虚寒盛型头痛34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尚均
应用四逆汤加味治疗阳虚寒盛型头痛(自拟分型)34例,结果疗效甚佳。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4例中,男性14例、女性20例。40岁~50岁20例,51~60岁10例,60岁以上者4例。病程最短者10天(30%),最长20天(70%)。全部在当地治疗无效者。
12诊断标准:
(1)全部病者都有外感病史。
(2)辩证证侯:全部病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剧烈头痛或有低热,怕风、汗出、形寒、倦卧或欲呕、纳呆、舌淡、苔白或苔白腻,脉沉微弱者。符合一派阳虚寒盛者。
(3)排除脑膜炎、颅内占位性病变,外伤性及神经性头痛。
全部患者用四逆汤加味治疗药物组成:熟附子5~10g(先煎)、干姜510g、炙甘草10g、细辛3~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随症加味:头痛剧烈者加白芷10g,脾虚纳呆者加党参15g、陈皮5g;伴有舌淡苔白腻者加藿香10g、神曲10g、陈皮5g
疗效标准:头痛症状消失,随访3个月以上未再复发者为治愈:头痛症状减轻为好转,头痛症状无效或加重为无效。
治疗结果:服药三剂头痛症状消失者25例(74%),服药六剂头痛症状消失者6例(18%),无效3例(8%),服六剂无效者停服。
病案举例
例1,陈某,女,51岁,农民。1996年7月9日上午就诊。患者于7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T:38.5℃)、头痛、咳嗽。经
当地卫生院静滴青霉素5天,每天400万u+5%GNS250ml静滴,口服辛凉解表中药后,发热咳嗽症状消失,但头痛症状加剧,呈持续性剧痛,癫顶痛如锥刺,患者遂用布棉裹头部,撞击墙壁以求减轻疼痛。自觉怕风、汗出、形寒、倦卧呻吟不止。体查:T:36.5℃,R:20次/分、P:90次/分BP:16/9KPa。患者神疲欲寐,语声低微,面色的白无华,四肢厥冷、全身汗出、
舌淡苔白、脉沉微细。血常规:RBC:3,30×102/L,HGB:100g/L,WBC:7.6×10L,W-LCR:0.60,尿常规正常。
头颅CT:颅内未见异常。诊断:头痛。辩证:阳虚寒盛型。治以温阳散寒止痛,用四逆汤加味治疗。处方:熟附片10g(先煎)、干姜10g、炙甘草10g、细辛3g、白芷10g,水煎服。1日分二次口服。服1剂后痛减其半,汗止,四肢转温。效不更方,再服上方2剂,头痛诸症悉除。
例2黄某,男,49岁,工人。2001年8月6日下午就诊。
患者半个月前在建筑工地烈日爆晒后,于当天出现头痛、高热
(T:40.5℃)、烦燥、口渴、汗出,当地医用《白虎汤》2剂煎服,肌注复方氨基比林及口服先锋霉素Ⅳ治疗。3天后,头痛、发热、口渴症状减轻。但患者出现畏寒、咳嗽。遂用清热解表剂中药水煎服及静滴青霉素、病毒唑7天。每天用青霉素400万u+5%GNS250ml静滴,病毒唑400mg+5%GS250ml静滴,咳嗽症状消失,但仍头痛不止。觉头部沉重如物压、畏寒、怕风、汗出、烦燥不寐、纳呆、口渴喜热饮,大便稀烂、小便清长。体查T:37.2℃、R:20次/分、P:82次/分、BP:16/10KPa,神疲、身着厚衣、微汗出、面色白、四肢冷、舌淡苔白略腻、脉沉无力。血常规:RBC:3.3010/L,HGB:110g/L,WBC:11.0×10/L,W-LCR:0.72,头部CT:颅内未发现病变。
诊断:头痛。辩证:阳虚寒盛型。治以温阳散寒止痛。投以四逆汤加味治疗。处方:熟附片(先煎) 10g、干姜10g、炙甘草10g、细辛3g、藿香10g、神曲10g、党参10g、陈皮5g,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服2剂后,头痛症关减轻,饮食渐进,畏寒、怕风、出汗等症状消失,再服2剂,头痛痊愈。
讨论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明人之阳气具有温煦振奋、促进血脉畅行、温暖四肢作用,对维持机体的生理机能起着重要作用。头为诸阳之余,若阴寒内盛,阳气不升,浊阴不降、寒邪收引、凝滞经脉、气血滞而不通、不通则痛。上述2例见头痛剧烈、畏寒、汗出、面色酰白、不思饮食、大便稀烂、小便清长、舌淡苔白、四肢不温、脉沉细无力等一派阳虚寒盛之象。究其原因:患者发病多数在7、8、9月暑热之时。因暑为阳邪,易耗津伤气,加之治疗发汗清热大过,气随汗泄,损伤阳气,致使阳气不足,阴寒内生。如例2患者阴阳大热,因清泄耗伤大过,虽在暑热之时亦可出现阴盛阳衰之象。有是证而用是方,故效而浮鼓立愈。
《素问、上天真论》曰:“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开始白丈夫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须白。”本组患者全部年龄40岁以上,肾气渐衰,若发汗或清热过盛亦损伤阳气,致阳虚阴盛。四逆汤虽没有论治头痛证,但据以上病案及临床脉症与四逆汤脉证相同,故用温阳散寒的四逆汤加味治疗阳虚寒盛型头痛,使阳气得以内充,阴霾自散,血脉通畅,通则不痛,故头痛痊愈。此乃祖国医学辨证施治之精髓所在。
东洋医学研究茯苓四逆汤治疗慢性头痛
日本医学介绍2005年第26卷第2期
慢性头痛患者很多,女性多于男性,易长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作者用汉方药茯苓四逆汤治疗五例均有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病例均为女性,年龄31~52岁,平均37.4岁。其中偏头痛2例、混合性头痛3例。患者均有烦躁、怕冷、四肢不温、脉沉细,舌苔薄白,舌质淡胖(2例)、舌质瘀暗(3例)均住院观察治疗,用茯苓四逆汤7天均缓解,随访中有3例在月经期因受刺激有轻度头痛,再用茯苓四逆汤仍有效。
茯苓四逆汤是《伤寒论》处方,由茯苓8g,甘草4g干姜3g,人参2g,炮附子1g组成。
(例1)36岁,女性,临床检验师。
主诉右前额至右颈部剧烈疼痛,伴呕吐、嗳气。经头CT、脑电图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偏头痛,用吴茱英汤和麦角胺制剂治疗减轻。半年后因劳累,头痛再次剧烈发作,伴频繁呕吐,吐出胆汁样胃内容物,恶寒、脊背和四肢厥冷、神经苦楚。脉沉细弦,舌苔薄白微黄而湿润,淡胖边有齿印痕。用随身携带的索布洛芬钠片治疗无效。作者先用吴茱英汤治疗,头痛减轻,翌日,头痛又剧烈发作,入院改用茯苓四逆汤治疗一周而愈,调养一周后出院。
(例2)38岁,女性,家庭主妇。主诉头痛、后颈部板胀感,在过度疲劳或情绪不好时有剧烈头痛。诊断为紧张性头痛。自觉倦息,腰膝酸软,背寒脚冷,易晕车晨起恶呕,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四肢不温。脉沉细带弦,舌苔薄白腻呈地图样不均。用镇痛剂解痉剂治疗无效,入院后用吴茱萸汤治疗减轻因虚寒症状明显,再加附子、干姜,第三天用茯苓四逆汤,服用二剂后头痛缓解,三剂后痊愈,精神饱满地出院,经多次随访未见发病。
(例3)39岁,女性,公司职员。主诉经常头痛,心悸4年多。头痛时后头部有搏动,伴剧烈呕吐,经神经科诊为偏头痛。用麦角胺等治疗,有时自买止痛剂治疗还服用过吴茱萸汤、当归芍药散,疗效不明显,后加用茯苓四逆汤治疗,效果显著,痛经亦好转,治疗半年而愈,未再复发。
(例4)31岁,女性,家庭主妇。患者有经前期头痛症,于25岁妊娠时,右侧头痛发作4-5次伴有呕吐,产后烦躁不安,焦虑抑郁,曾在精神科诊治,经脑电图、头MRI检查无异常,诊断为焦虑症。用镇静安定等治疗症状有所改善。因患者反复发作头痛、眩晕、肩酸背痛、皮肤干燥、月经失调、脸色苍白、有气无力,精神科医生建议用汉方药治疗。脉沉细弱,苔光根部薄白,舌质淡红边有齿印痕。用茯苓四逆汤,患者刚服用一剂就立刻感到全身变暖,一周后头痛、烦躁、焦虑消失,精神愉快。后来在接近月经期头痛又发,再用茯苓四逆汤而愈嘱连续服用2个月,随访无明显发病,只偶在气候转换时稍有头痛。
(例5)52岁,女性家庭主妇。头痛反复发作。患者于16岁开始患紧张性头痛,30岁时因紧张性头痛剧烈发作,用麦角胺咖啡因等制剂治疗,但仍频繁发作同时有明显偏头痛症状,全身乏力,烦躁不安,易惊醒手脚心发热,头汗出,头痛头重,发作时伴嗳气,头颈及肩背酸痛,眼图发黑,脸色灰暗,表情抑郁。舌苔薄舌质瘀暗,舌下血管怒张,脉沉实弦。经辨证用桂枝茯苓丸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紧张性头痛有减轻,后来因有明显偏头痛症状,遂加用吴茱萸汤合茯苓四逆汤洽疗,头痛缓解。曾出国旅游,也未发头痛。后因子女出交通事故,紧张性头痛再次发作,加用桂枝茯苓丸、清上竭痛汤而缓解。
小林丰等:日本东洋医学杂志5(1):139,2004.杜顺福译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头痛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经方,由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组成,用附子大补元阳,用麻黄宣散祛寒,用细辛散寒通经络,主治内里阳气亏虚,外有寒邪偏盛的头痛,效果非常好。
麻黄破凝结之阴寒;细辛走经窜络,通达内外;附片补火助阳,与麻黄相配伍,则寒邪虽散而阳不亡.
三年头痛医案
文/刁本恕
袁某,男,49岁。2001年9月12日初诊。
患者自述: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在各大医院遍做各种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服镇痛药后,能暂时缓解,停药则复,迁延至今。
入冬以来头部疼痛频作,遇冷遇风更甚,腰痛时有冷感。舌淡红,苔薄内,脉沉。
此阳虚阴寒之气盛,予温阳散寒之法治之。
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
生麻黄10克,附片15克(另包先煎1小时),细辛3克
嘱服2剂,每日1剂,服后避风半小时。
二诊,头痛大减,凉意若失。效不更方,继守前方治疗,后5剂加蜂蜜1两先熬附片1小时。半月诸症消失而愈。
按:方中麻黄生用,附片用黑附片为宜,取黑色入肾之意,初用5剂后加蜂蜜同熬1小时,取其和中解毒之效,以防久用附子过燥伤正之弊。
细辛用北细辛,取其味较南细辛烈,而祛寒温经通络止痛之力强,合而用之其效甚佳。再者服药量宜少,每次50ml,作茶水频服为宜。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愈经期剧烈头痛案
作者: 一笑堂主人尹周安
尹某某(堂妹) 女 22岁 2015年1月7日电话求诊
主诉:头痛身痛畏冷4天。
病史简介:经期受寒,头痛剧烈,后项及身痛,形寒畏冷,舌淡胖大。
考虑太少两感,与麻黄附子细辛汤3剂!
炙麻黄6 制附子10(先煎)细辛5
川芎15 白芷10
生姜5片 大枣5粒 3剂
处方毕,堂妹持处方至周边药店抓药,药店店员皆不给发药,问之理由,告知:此方皆“毒药”,不能吃。。。
闻之,惊呼:仲景之方竟然视为毒药,真是可悲至极!
无奈要堂妹此方乘车十多公里前往百草堂方取到中药!
试问:是中药真的有毒?还是嫌药便宜,剂数太少?
今早(1月9日),电话告知:头痛已除,病愈。。。
告知黄芪桂枝汤连服数剂善后,经期避风寒。。。
黄芪40 桂枝10 白芍15 当归10
炙甘草10 生姜5片大枣5粒
5剂。
一笑堂主人按:
急性头痛,外感居多,风寒尤为常见。然外邪不独伤人,唯正虚之时害人。故曰:虚邪贼风。疼痛剧烈,唯寒凝经脉,经脉挛急方可出现。后项及身痛正是太阳病之表现。故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太少两解。加入川芎,其实是《指迷方》、《杨氏家藏方》之“附子细辛汤”,治冷风头痛,痛连脑户,或额间与眉相引,遇寒加重。加入川芎,一则祛风,二则活血。加入白芷,白芷乃止痛之要药,川芎与白芷乃常用配伍组合,如治疗头痛名方芎芷石膏汤,川芎茶调散即是佐证。
疼痛消除后,以黄芪桂枝汤善后,以防再发。桂枝汤为中焦气血营卫之源头,加入黄芪,益气实卫以杜病根。
疼痛甚者,还可以加入全蝎,蜈蚣,地龙之属,择其一两味,加强解痉止痛,可惜全蝎身价也是日渐看涨,本可以打粉装胶囊,节省药材,减轻病人经济之负担,无奈“毒胶囊”事件之后,胶囊绝迹于市面,胶囊本无错,奈何不生产?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作者/周汉清
吕某,女,42岁,住蚌埠市张公山新邨。1983年6月18日初诊。
患者自诉一周前因受凉突发头部左侧疼痛伴面部肌肉抽搐,经市某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给予西药治疗后面肌抽搐稍止,但头痛仍存,且剧烈时有如烧灼感,晨起恶心,面浮口淡,胃纳欠佳,舌淡苔少,脉沉细。此乃肾阳亏耗,浊邪上逆,与风寒之邪相搏,蒙络蔽窍所致,治以温阳散寒,降逆通络。
处方:生麻黄、吴茱萸、川芎、细辛各3克,淡附子9克,连服五剂,尽剂而愈。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本证乃素体肾阳亏耗,复受风寒之邪,浊阴之气上逆,故头痛、恶心。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吴茱萸、川芎温阳散寒,降逆通络。其中川芎一味,乃治头痛之专药,故李东垣云:“六经头痛,须用川芍”,其功能疏外邪,升清气,并与吴茱萸同用,一升一降,共奏其功。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头痛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责任编辑:董海扬
吴某,女,57岁,2008年11月15日初诊。反复头痛20年。曾就诊于多家医院,头颅CT、脑电图等检查均未器质性病变,脑血流图提示脑血管供血不足。诊断血管性头痛,神经性紧张性头痛,服用脑复康、谷维素、脑心舒口服液无效。症见头冷痛如凉水浸淫,痛如锥剌,疼痛难忍,恶风怕冷,以左侧为甚,得温痛减,每遇冬季而发作或加重,伴体倦懒动少言,似寐,舌淡苔白脉沉细。辨证属阳虚寒头痛,治宜温阳散寒,活络止痛。
药用麻黄10克,附子(先煎)20克,细辛10克,淫羊藿30克,葛根、白芷、川芎各15克,柴胡10克,蜈蚣一条(研末,分3次冲服)。每日一剂,水煎取汁300毫升,加白酒20毫升,分早、中、晚3次温服。
二诊:服药7剂,头痛减半,头颅觉温,效不更方,上方去白酒,去麻黄易蜜炙麻黄,又服7剂,头痛若失,病已告瘥。但避风寒,继以全鹿丸,每服6克,每日两次,淡盐水调服,巩固一月善后。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患者反复头痛20年,原系年轻时产后疏于调养,触冒风寒,陈寒痼积,损伤阳气,遇冷加重或复发,常求西医而临时取效。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阳虚不能温煦脑之脉络,故头颅冷痛如凉水浸淫,病久入络则痛如锥剌,阳虚不能卫外则恶风怕冷,虚阳得温似补而痛减,阳气不伸则体倦懒动少言,《伤寒论》“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舌淡苔白脉沉皆阳虚寒气痹阻之象。故主方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散寒,淫羊藿助麻黄附子细辛温补阳气,疏通脑之脉络,葛根止痛效佳,得白芷、川芎、柴胡共同对症止痛,蜈蚣祛风通络以搜邪,白酒加强活血化瘀又散寒,诸药合用,共奏温阳散寒、通络止痛之效。故不论久病新疾,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则可收到药到病除之良效。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一次受寒头疼
来源于网络 作者:uklily
周日(12月9日)晨,老公回家,说头疼。我这几天在读胡希恕讲伤寒论,正好看到阳明病,其中有一段却是讲的少阳,说呕吐兼头疼,多在少阳,方用小柴胡汤。因为他经常头疼,而且偏头疼或两侧太阳穴上头疼居多,小时候头疼剧烈了还会呕吐(但是自从在我的领导下,频率是减少了)于是我指导——小柴胡成药一包——当然,也可以选择被我扎几针。结果他选择了小柴胡。
吃过早饭,老公跑到暖气片附近取暖。这说明他恶寒呀,我有些警觉了,问他:你为什么会头疼,受凉了吗?他回答:昨晚在单位值夜班,因为暖气足,盖了薄被,半夜觉得有些冷,结果早上发现头疼。我觉得刚才的小柴胡还是用得草率了些。于是细细问了情况。
症状为:恶寒、无汗,两侧头疼,体温36.2度,精神不佳。但是他说情况不太严重,休息一下会好,结果十点钟跑去卧床休息了。我想了想,这个太像少阴证了,恶寒,无汗,不烧,但欲寐。于是抓了一付轻量级的麻附辛汤:附子20,麻黄10,细辛5。
因为中午有场喜酒,我回家后都3点多了,一看孩他爸,坐那里看电视呢。问他,说12点喝了半付,没有觉得出汗,但精神已经好了,头也不疼了。似乎是我的中药起了作用。
总结:
这个病例应该是少阳少阴合证。后来与林大夫讨论这个病例。林大夫不赞成用麻附辛汤,他说还是用四逆汤比较稳妥。理由如下:
1、麻附辛一般还是有发烧,而这次不发烧。
2、这次并不严重,所以也不是麻附辛证。一般麻辛附会比四逆汤情况重。
3、与麻黄汤相区别,还是要看怕冷是否厉害。如果穿得很厚还怕冷,是麻附辛、四逆汤证,否则是麻黄汤证。
我一直以为四逆汤是温里的方子,不适于解表。但是林大夫说四逆汤也可以用来解表,尤其是对于鼻涕哗啦啦象水一样的那种感冒。麻黄汤证只是表闭,但内里温热,阳足。四逆汤证是里外皆寒,所以需要用附子温阳。桂枝汤的鼻涕是有些泡沫的,但四逆汤证的连泡沫都不会有。
山东聊城孔乙娴: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葛根汤治疗头痛
原创 :杨兆林师承组委会 经方临证苑
李某 女 44岁 初诊日期2020年4月4日
主诉:头昏、头痛、颈部僵硬一周
现病史:患者平素易头昏沉、没精神,一周前夜间加班卸货汗出后受凉,第二日头昏沉、头痛,肢体沉重,颈部僵硬连及后背,无发热,自服止痛药,头痛暂时缓解,反复几日,余证不减,遂来我处要求中药治疗。
刻下:精神差,头昏沉,头痛,眉头不舒,颈部僵硬连及后背,怕凉,无汗出,手指紧胀,食欲可,但食多有胀满不适感,大便质稀,小便可,睡眠欠佳,舌淡胖苔白厚,脉沉细紧。
辩证:少阴太阳合病
《伤寒论》第128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第32条:太阳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治则:温经 解表 散寒 舒筋
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葛根汤
麻黄10附子10细辛10葛根40桂枝20白芍20炙甘草10
生姜30大枣10
服法:共五剂,每日一剂,分温三服,服后覆被微汗出最佳。
二诊:复诊时患者眉眼舒展,一脸笑颜,头昏头痛、颈项部僵硬感好转大半,要求在服几天药。把上方细辛改为6克,继服五剂。
按语:本患者平素少阴里寒,阳气不足,复感外寒。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解表,葛根汤解表散寒,舒展经筋,后续以真武汤合五苓散改善阳虚寒湿之体。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高原反应头痛不止
发布人 : 杏树仁
【一般情况】
患者:赵某 性别:男 年龄:35岁 初诊日期:2016年1月12日
【主诉】
患者是湖北人,因来我们云南,高原气候,常头痛,恶寒,怕风,迎风吹或生气刺激则头痛,伴鼻塞喷嚏,曾服用各种止痛药,祛风中成药,无明显效果。
【刻诊】
面色青白,四肢不温,手汗湿冷,头痛鼻塞,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疗】
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
方组:麻黄30g 细辛30g 制附片30g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 水煎服)
服用方法:以三碗水,水开后煮30分钟,饭后分三次温服。
【复诊】
2016年1月16日,头痛减轻,鼻塞通畅,四肢渐温,精神倍增。今日再服三付善后,随诊,头痛已痊愈。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相关资料
(1)根据《浙江中医杂志》1986,(1):15,张桂宝报道: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寒凝阻络头痛。处方:制附子30克,薏苡仁30克,熟地黄20克,麻黄10克,细辛5克,甘草5克,于姜10克,大枣5枚。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2)根据《浙江中医杂志》1991,(9):398,郭庆升等报道: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四物汤治疗血管性头痛26例,其中,痊愈16例,有效4例,无效6例。处方:麻黄9克,川芎9克,附子6克,细辛6克,白芍12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加减:头痛日久者,加地龙、僵蚕;妇女月经紊乱者,加泽兰、茜草。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徐凡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头痛,临床表现为搏动样及中重度头痛,在女性中比较常见。临床上并无根治偏头痛的方法,本次研究旨在研究在偏头痛的治疗中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效果,我院将偏头痛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以下是详细报告
1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60例(属于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计算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一组患者30例。60例患者均属于寒凝血瘀型偏头痛。
观察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35~61(44.86±3.27)岁,病程1~15(9.45±1.24)年。
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34~62(44.82±3.31)岁,病程1~16(9.51±1.28)年。
对照组和观察组偏头痛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值大于0.05。
1.2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实施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0.3g。
为偏头痛患者实施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观察组),方中包括麻黄和细辛各9g,蜈蚣3条,当归和红花各10g,川芎12g,附子30g。
依据患者的不同头痛部位进行加减治疗,加柴胡10g治疗两侧痛,加吴茱萸6g和藁本10g治疗巅顶痛,对于前额痛的患者加用10g白芷,加用羌活19g和葛根15g治疗枕部痛。水煎2次,去滓取汁300mL,天一剂,一剂分2次在早、晚温服。两组偏头痛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后统计两组偏头痛患者的每月头痛发作天数及每次持续时间,并计算中医证候积分,以此来判定治疗效
果2
1.3.2疗效判定标准
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超过95%,则将疗效判定为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且证候积分减分率超过75%,则将治疗效果判定为显效。证候积分减分率在30%以上且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稍有改善,则判定效果为有效。证候积分减分率低于30%且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治疗效果则判定为无效。以(30例减去无效例数)30例×100%为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文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表示临床总有效率,以(n)%形式表现,使用卡方进行数据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每月头痛发作天数及每次持续时间,用t进行检验。当P小于0.05时,表示两组偏头痛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2结果
观察组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
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神经功能调节失常以及原发性颅内血管运动导致的,复发率高,迁延不愈,患者还会出现乏力、厌食、困倦等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一般使用非甾体抗炎止痛药或麦角胺类药物治疗偏头痛,本文选择的是布洛芬缓释胶囊,能够在炎症组织局部直接起作用,减少组织局部痛觉冲动,降低痛觉受体的敏感性,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但不宜长期使用。中医学将偏头痛归属于“头风”、“头痛”范畴,认为其病机是寒邪入侵、肾阳衰微、气血不畅以及脉络阻滞等,治疗原则应以温阳化瘀、散寒活血、通络健脾为主。《伤寒论》是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出处,药材包括麻黄、附子和细辛,针对寒凝血瘀型偏头痛患者再加川芎、当归、红花和蜈蚣,进行加减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其中麻黄散寒通络、利水止痛,附子温阳祛寒、暖脾镇痛,细辛散寒温经,当归、川芎、红花
三种药材能起到散瘀活血的功效,蜈蚣镇痛定惊、祛风。麻黄与附子配伍能够解表祛邪,与细辛合用可温阳通利、散寒祛湿,附子和细辛配伍可行气温经、通络散寒,诸药合用可有效缓解偏头痛的症状。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每月头痛发作天数及每次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P<0.05)。总而言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推广价值高。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头痛案例一则
作者:Sandy 柏草生辉
初诊:2016.11.6患者女性,58岁。自诉头痛20-30年,左侧为主,无明显诱发因素。发时头痛剧烈,痛如针刺,甚则伴有呕吐,需服止痛药。近年来发作频繁,每周发作1~2次,程度愈来愈重,痛苦不堪。头颅MRI检查除外颅内占位性病变。
神情憔悴,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夜寐不安,胸闷心悸,大便不调,时干时溏,食欲平平,畏寒怕冷,四肢不温。
BP:136/82mmhg,舌红偏暗苔白,脉弦细。
诊断:头痛病(血管紧张性头痛),脑络瘀阻,心神失养。
治法:活血通络、化瘀止痛、养心安神。
处方:明天麻15炙全蝎6羌活6独活6大川芎10川怀牛膝各15玄胡索15三七粉冲4北细辛5赤白芍各10紫丹参30法半夏15粉葛根30夏枯草15朱茯神15五味子10酸枣仁15生龙牡各30谷麦芽各30炙甘草10上方7帖。
一周后复诊:服药第三天后头痛又作,但程度减轻,用止痛药后缓解,不伴呕吐。仍感神疲乏力,日夜嗜睡,大便正常,食欲正常舌红偏淡苔白,脉弦细。原方去半夏、夏枯草,炒白芍加至15克,熟附子先10克。继服14帖。
三诊:药后近半月头痛发作一次,但程度明显减轻,不服止痛药,半天后之性缓解。自觉神振,夜寐转安,胸闷心悸已除,大便正常,仍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舌红苔薄,脉沉弦。上方加炙麻黄10克。
患者自连续服药3周后头痛控制,坚持治疗3个月,头痛未再发作。随访6个月,症情稳定,头痛未发。
按:
本例头痛患者病史悠久,长期服用止痛药,发作频率越来越高,疼痛程度也愈来愈重,并伴随有全身不适的症状。初诊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法,取得一定疗效,但并未明显改善。遂在原方基础上加入附子后头痛缓解明显,后又加入麻黄,止痛效果更为显著。连续治疗3个月后,缠绵近30年的顽固性头痛获愈。
麻黄附子细辛汤为张仲景所创,在《伤寒论》中主治“少阴病”,虽然现今多认为其为解表剂,治疗阳虚感冒,然其功用远不仅局限于治疗阳虚风寒外感。该方最大的特性在于温通以止痛:麻黄温散通滞,附子温阳通经,细辛温宣疏通三药合而用之,则止痛效果奇佳。临床上以本方为基础方,治疗多种顽固性的痛症,如头痛、关节痛,每每取得佳效。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头痛医案案例
编辑:养生之家小编 来源:养生之家
养生之家导读: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头痛医案案例.
1.田某,女,64岁。头痛反复发40余年,以后头部明显,呈灼热感,夜里2―3点钟多发,屡服止痛药及虫类药乏效。平素畏冷,足凉,化艰,胃中胀饱,便秘如羊矢,眠差,舌淡胖润,苔黄垢,脉左浮滑尺弱,右沉滑寸浮。辨为太阳风寒在表,脾肾阳气皆虚,拟温阳开表,兼顾运中,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麻黄10g,附子25g,细辛10g,吴茱萸10g,川芎30g,白芷15g,羌活10g,茯神30g,砂仁15g,麦芽30g,炙甘草10g。7剂。
3剂后头痛显减,便秘、足凉亦减,但眠差依旧,前方加酸枣仁30g,磁石30g,白芷减为10g,再进7剂,头痛已止,余症亦减,继续调理脾胃。
按:凡阳虚兼有表证者,如发热、痹痛、五官科、皮肤科等多种病症,皆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之,钱潢称其为“温经散寒之神剂”,确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火神派囊中一个要方,就本人而言,可以说一日不可或离。
2.刘某,男,80岁。2008年8月4日初诊:偏头痛40年,右侧为主,每天都痛,颈椎僵硬,眩晕,尿频夹沫,夜二三次,鼻塞,口和,有情志郁闷史,手足凉,眠可。
舌淡紫胖润有痕,左脉弦缓寸弱,右沉缓寸弱。血压高。证属风寒夹郁,处以验方散偏汤:
葛根30g,白芍20g,白芷10g,香附10g,川芎25g,柴胡15g,荆芥穗10g,肉桂10g,泽泻20g,蔓荆子10g,细辛5g,补骨脂25g。7剂,水煎服。
复诊:手足凉稍温,头痛未减,鼻塞,考虑阳虚夹表,改弦易辙,调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麻黄15g,细辛30g,附子60g,干姜30g,肉桂10g,葛根30g,白芷10g,川芎25g,蔓荆子10g,苍耳子15g,苍术25g,茯苓30g。7剂。
服药后获效,头痛已止。唯仍鼻塞。上方出人再予7剂。
按:本案偏头痛出手用散偏汤,是囿于对验方的偏执。好在及时调整思路,回归于阳虚夹表的认识,调方而收效。“偏方治大病”,偏方虽然有效,但并非每投必效。
切忌死守一方拘执不变,一条道走到黑。中医诊疗的最高方式还是辨证论治,说白了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使用偏方时一定要有辨证的观点,否则可能误事。
其实即或神医初诊也难保百发百中,关键是复诊时要思考问题出在那里,重新辨识病症,如本案即使是40年头痛也可治愈。从正反两方面的成败而积累的经验往往是最深刻的。
3.薛某,女,50岁,工人。头痛反复发作10余年,发则痛如剜刺,头沉,尚感腰痛而沉,周身关节串痛,颈部板滞作痛,便干,但经常腹泻腹痛,膝以下发凉,畏冷,多梦,嗜困。舌淡胖润有齿痕,脉滑寸尺沉。此阳虚与表寒俱甚明显,扶阳散寒有据,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麻黄10g,桂枝15g,附子15g,细辛10g,苍术20g,炮姜20g,茯苓30g,川芎25g,土鳖虫10g,石决明30g,葛根30g,炙甘草15g。
7剂后诸症均减,手足仍凉,附子增至30g,细辛增至15g,守方调理2周,诸症若失。
4.张某,女,16岁。2009年8月6日初诊:前额后颈疼痛一年半,加重半年,每月发作五六次。头重脚轻,如有箍束,反胃时呕,手凉,畏热,有汗,眠可,睡中鼻塞。舌略赤胖有痕,苔薄黄,脉右滑尺弱,左沉寸弱。脑血流图示:基底椎动脉血流加速。此太少合病,兼有肝寒外湿,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吴茱萸汤合力应之:
麻黄5g,细辛5g,附片20g,吴茱萸10g,红参10g,藿香10g,苍术20g,茯苓30g,白芷10g,川芎25g,石菖蒲15g,辛夷10g。7剂。
复诊:汗出,头痛未作,余症俱轻,守方出入再予7剂,未再反复。
5.患者Stella,女,36岁。2011年9月1日在澳洲诊治此患者。头痛反复发作,头沉,颈硬,扁桃体发炎,易感冒,感乏累,常咳嗽,无汗,畏冷,面色萎黄,眠差。
舌淡胖润有痕,脉弦数左寸弱,右尺沉。此亦正气亏损,夹有寒湿,当予温阳散邪:
麻黄10g,细辛10g,附子30g,苍术30g,茯神30g,生半夏20g,桂枝25g,干姜15g,红参须10g,川芎25g,白芷10g,桔梗10g,炙甘草10g,大枣10枚,生姜10片。5剂。
服药后诸症均减轻,以前来月经时困倦难支,近日经至犹未觉乏累,正气来复之兆。舌象同前,脉浮软寸弱。前方调整再取6剂。
6.柳某,男,26岁。2013年2月23日初诊:右侧头痛1年,连及太阳穴、目眶,呈跳痛,受情绪影响明显,双目干涩,畏冷,无汗。舌胖润,脉沉滑。从太少两感着眼,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麻黄10g,细辛10g,附片30g,蔓荆子15g,白芷15g,川芎30g,车前子15g,淫羊藿25g,生麦芽30g,炙甘草15g,大枣10枚,生姜10片。7剂。
复诊:头痛、目干涩均已减轻,有汗,似犯困。守方附片加至45g,再予7剂。半年后领其他人来看病,告头痛一直未发作。
基层病例 | 麻黄细辛附子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偏头痛
原创 康仁堂 康仁堂基层医药传承 作者:熊珺熙
患者:张某,男,48岁
初诊日期:2019年08月06日
主诉:左侧偏头痛二十余年。
现病史:患者二十余年前因工作长时间头部吹冷风,后每日左侧头部疼痛,遇冷后加重,发作时头痛剧烈难忍,每次持续1−2小时,后疼痛缓解次日再发,二十余年间曾多次治疗效果均不佳。
查体:舌质紫暗,苔白厚腻,脉弦。
辨证分析:患者工作时风寒袭表,入侵经络,风寒之邪伏于经络之中,风邪善行易袭阳位,因而病位在头,寒邪凝滞收引,风邪散去后,寒邪滞留于头部经络,遇冷则同气相求,病症发作。
诊断:头风(风寒头痛)
治疗:麻黄细辛附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使用康仁堂配方颗粒:麻黄2袋,淫羊藿2袋,桂枝3袋,延胡索2袋,黑顺片2袋,细辛1袋,黄芪2袋,防风1袋,茯苓1袋,干姜1袋,炙甘草1袋,川芎1袋,共十五剂,每日两剂,上、下午各一剂分服
复诊日期:2019年08月13日
疗效观察:患者服用一个星期后复诊,患者诉服药期间及服药后头痛均一次未发,可吹空调风扇,嘱患者继续调理用药。
体会:1.偏头痛有多种病因,辩证用药需要结合病人具体表现以及疾病的起因来具体区分。
2. 病人出现二十余年的长期偏头痛,病因是由风寒侵袭,引起风寒滞留于头部经络,遇寒发作。
3. 麻黄附子细辛汤、玉屏风散治疗由风寒侵袭,寒伏经络导致的偏头痛疗效肯定,功效助阳解表,表里兼治,益气固表。风邪久留不散必伤卫气,寒邪久伏不去必伤经络阳气,若单温阳通络,风寒之邪不散,邪气深伏不能尽去,固病症反复发作且治疗不佳,但风寒之邪散尽,卫气自固,阳气自生,经络必温暖通畅,气血运转正常,则头痛自愈。
吴茱萸汤治疗头痛
吴茱萸汤为温补阳气的经方,具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效。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冷,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肝胃虚寒者。
参考用量:吴茱萸 9g,生姜18g,人参9g,大枣十二枚。用法
上四味,以水1升,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日服三次。
吴茱萸汤治疗30年头疼
原创 姚显老师
头疼有很多,今天我再说一个头疼。在北京我治的有30年以上的,疼了30年,治了30年,净找名医,特别跟我说找施小墨治了三年,我一个星期去一次,一个星期是多少钱你知道吗,我说我哪知道。7000多,光是药费7000多,不算挂号费,我是一次一万多,我让他给我治了三年,我在他那花了30多万,治了三年我这个疼,有增无减,这么一个头疼。西医中医都找遍了西医都说他脑梗,都是说他脑梗。,后来找我,我在首都师范大学的时候找我,我一看这个头疼,我就知道了,知道他们都不会治。我说你这个头疼,你怎么就没碰见会治的,他说我净找的大家,都是顶级的,给国家领导人治病的专家组我都找了,我说那我就明白了。他说北京我30年还有谁没找过。30多年,我说你怎么这么多钱,他说我没钱,我都是公费。这个人是谁,一个区管房地产的老板,当然公费了,他说谁要是能给我治好了这个病,我天天给你烧香。那有什么用,好了病有用,那个没用。我说你这个病十副八副药就好了,他说一千副好了我也得给你烧香,我说凭直说直,就是十几副药,你这个头疼厉害的时候睁不开眼,连眉毛这眼珠子都胀疼,他说对对对;我说你还恶心,还吐,他说对;我说吐涎沫,说对。记着这几个表现,我说行了,你好了。他不知道我说的什么意思,我就给他开了个方子,这是《伤寒论》里杂病的一条,他表述的是:“厥阴病,头疼、吐涎沫,一句话,吴茱萸汤主之”,我给修改了一下,我说北京这些大医们,按照他说的没有会治这个病的,他走了30年他没找着一个,他找对了早好了,就这个药,吃了十几副就好了。治这个病,这样的头疼,我在北京治的不是一百二百,多了,都治不了,多少年的都是。新发生的他一时转不到我这来。
陈宝贵老师治疗10年阳虚头痛
张某,男,65岁,2008年6月初诊。患者诉头痛10余年,每遇天气变化或受凉后头痛加重,以右侧头痛为著,疼时有跳动感,头部怕凉。现时值夏季,患者仍头戴厚帽子,患者口淡,食纳差,小便清长,大便溏硬不调
曾多次查CT均无异常表现,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头痛。此次头痛系10余天前受风后引起迭经他医诊治而不缓
解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查看前医处方多为川芎茶调散、小柴胡汤、九味羌活胜湿汤等。患者现头痛,
怕风,以右侧头痛为著疼时有跳动感头部怕凉疼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舌淡苔薄白,脉沉弦。陈宝贵老师辨为厥阴头痛,此乃阴寒之邪上犯清阳所致,治以温中散寒,化饮止呕,方选吴茱萸汤加减。
处方:吴茱萸10克,细辛3克,白芷10克,党参20克,生姜30克,升麻5克,柴胡5克,大枣3枚。3
剂,水煎服,日1剂。
药后患者头痛恶风明显减轻,效不更方,予原7剂,患者头痛痊愈,追访一年,患者头痛未再作。按《伤寒论》第三七八条“干呕,吐涎沫,头者,吴茱萸汤主之。临证时吴茱萸汤以呕吐涎沫,舌质不红,苔白滑,脉迟为辨证要点。方中吴茱萸中温脾胃,下暖肝肾,且具下气降逆作用;生姜入肺脾胃之经,能生能降,能散能温,可开脾胃凝滞之寒邪,能安阳明上逆之浊阴,又为呕家之圣药,助吴茱萸散寒降逆止呕,党参补中益气。此患者头痛重时恶心呕吐,符合吴茱萸汤的主症,患者头痛恶风,怕凉,显系上焦阳气不足,今加入升麻柴胡以使阳气上行头,白芷、细辛增散寒祛风之力。药少力专,收效较好。
头痛30多年的治疗
来源于:中医普及学堂 作者:不详
老王说,有个四十多岁的病人,头痛了三十多年,经常一头痛发作,就眼胀、心烦、干呕,做了三次磁共振,都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这病人把市面上所有能治头痛的药都吃了个遍,都没有什么效果。他找老王看时,老王问他怎么个痛法。他说满头都痛,也说不出所以然,晚上特别烦躁,手脚发凉,头痛一发作起来,就想呕吐。老王立刻想到《伤寒论》的方子,其中有个条文,“干呕,吐涎沫,吴茱萸汤主之。”老王就开了吴茱萸汤,吴茱萸30克,党参20克,生姜40克,大枣10枚,其中吴茱萸要用热水冲洗九次,再入煎剂。老王讲到,这疾病旷日持久,肯定病得很深,病邪深伏,到筋骨中去,少不了用细辛搜刮剔除,这样老王就加上15克细辛,因为头痛不离川芎、白芷,老王就加入川芎、白芷各30克,就这七味药。
病人带着试探的心态来服用,三付药后,居然不痛了。病人就问,那还吃不吃?老王说,有效果就再服三剂巩固。再服三剂过后,接下来一年多都没有再发作。病人高兴地说,做了几次检查,花了几千块还弄不出所以然,这几付中药就把我的病搞定了。老王说,他也感受到经方里面方证对应的神奇,只要对应上,用仲景的方大多是一剂知二剂愈。
吴茱萸汤治疗头痛应用体会
原创 王松 经方蠡测
前几日,单位保洁找我看病,主诉近半月每日阵发性头痛,发作时头痛剧烈,后头连及眉棱骨、眼眶,恶心欲吐,浑身无力,出虚汗,查舌淡苔白滑。脉弦紧。
遂处以吴茱萸汤,方用吴茱萸15g、人参15g、羌活15g、川芎15g、生姜五片、大枣三枚。三付。
次日上午1、2节课下课后被告知服药后头痛完全康复,患者自云:“十分神奇”。
吴茱萸汤见于伤寒论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头痛,其效若神!
张存悌老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三院时,有护士长唐某40多岁,某日找张老师看病。言及患头痛10余年,每当发作时头痛剧烈,甚至要到撞墙的地步,痛甚则干呕,自觉昏沉。一年发作十几次,近日发作已3天。曾求治于许多名医专家,皆不见效,心情郁闷,大便不实,舌淡胖润,脉沉弦,余无异常。分析属肝胃虚寒,处吴茱萸汤治之。
吴茱萸15g,红参15g,苍术25g,羌活10g,生姜15片,大枣10枚。
接方看后,她觉得才这几味药能有效吗?以前的名医用药都比这多尚不见效,何况这点药呢?张老师说:“药方对,一口汤;方不对,一水缸。你吃吃看。”没想到,她服了5剂药,头痛解除,再未发作。
准确运用经方的一条“捷径”——以吴茱萸汤治头痛为例
作者/余国俊
吴茱萸汤治愈头痛的报道,早已屡见不鲜。其机理,论者曰:此等头痛,缘于肝胃虚寒,浊阴上逆;吴茱萸汤暖肝温胃,升清降浊,准确地针对病机,宜其效彰。是说也,稽其言则有征,验之事亦不忒。然则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头痛,除了具备“干呕,吐涎沫”这一特征性证候之外,是否还必须具备相应的全身证候和舌脉——如四肢欠温,脘腹怯寒或冷痛,舌淡苔白滑,脉弦沉或弦迟等等作为辨证之依据,才可以首选并独投吴茱萸汤呢?回答是否定的。聊举治验三则为证,旨在开拓临证思路,扩大本方运用之范围。
病案
例1:邓某,女,38岁,岳池县妇联干部,1984年3月15日诊:头顶偏左疼痛反复发作18年,痛处有牵掣和跳动感,剧时卧床不起,两三日一发;每次发作,必服去痛片才能逐渐缓解。曾经本省数家医院检查,未予确诊;迭用中、西药物,始终未能控制发作。刻诊:近年来头痛愈发愈频,精神不振,颜面略带虚浮,纳食、二便尚可,月经基本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弱。
予服补中益气汤合归脾汤加川芎、菊花、蔓荆子6剂无效。
考虑头痛有年,或宜缓图,嘱其每日朝服补中益气丸,晚服归脾丸各10g。连服一月,面色转红润,精神亦振作,而头痛发作如故。
余颇茫然,不得已再详询病史,当问及“头痛时恶心呕吐否”时,患者答:“不呕吐,只觉恶心,痛剧时吐出清水少许。”余茅塞似开,复察其舌脉,固无寒象,然亦无任何热象。遂放胆书吴茱萸汤:吴茱萸、生姜各15g,党参、大枣各30g。嘱其试服一剂,少量频服,如有不良反应,立即停药。
一周后患者来告:“服完一剂,无不良反应,头痛已六日未发;今日痛一次,甚轻微,亦不恶心,未服去痛片,约半小时痛渐止。”效不更方,续予上方三剂,观察一月,头痛未发。为巩固计,本方小其制:吴茱萸、生姜各10g,党参、大枣各15g,劝其再服6剂。患者于6月30日返回岳池。同年12月底余曾专函追访,知其半年间安然无恙。
按:本例头痛,实无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全身证候和舌脉,却有气血不足之象。但补益气血,头痛依然如故;独投吴茱萸汤,竟获痊愈。辨证之关键,在于抓住特征性证候——头痛伴恶心、呕吐清水。
例2:刘某,女,32岁,乐山长征制药厂工人,1985年6月2日诊:头顶偏右胀痛反复发作15年,感冒必发,平时发作无明显诱因,每次发作之初,头痛不甚,呕恶亦轻微,急服麦角胺,可渐渐缓解;如不服,则持续不止,愈痛愈烈,呕恶增剧,频吐稀涎,痛处起包块如拇指大,质软。本院脑血流图提示:脑血管紧张度增高。刻诊:其人胖壮,面微发红,急躁易怒,血压有时偏高,纳食、二便、月经基本正常,舌嫩红无苔,脉弦。曾八方求医,迭服疏肝解郁、清肝泻火、平肝潜阳等方药近百剂乏效,极度悲观失望,痛剧时常号啕大哭,欲自寻短见。
余有鉴于邓案之得失,乃放胆直书吴茱萸汤:吴茱萸、生姜各15g,党参、大枣各30g。嘱其预备药物,头痛发作时试服1剂,并停服麦角胺。数日后头痛发作,急急煎服,才服头煎即渐缓解,服完1剂头痛若失。患者大喜过望,要求多服巩固疗效。窃思头痛用本方速效如斯,岂是肝郁或肝旺!虑其经常感冒,感冒必发,遂用本方小其制,合玉屏风散:吴茱萸、生姜、防风各10g,党参、大枣、白术各15g,黄芪30g,连服20剂。至今将近三年,极少感冒,血压一直正常,头痛仅发过三次,且明显轻于往昔,亦不呕恶,而照服初诊方一剂便可息止。
按:本例头痛,亦无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全身证候和舌脉。患者之性情、舌脉等颇似肝郁或肝旺;从经常感冒,感冒必发,以及服本方合玉屏风散20剂基本治愈等综合分析,显然兼挟卫阳不振之病机。然反思初服吴茱萸汤一剂头痛若失,疾病之本质便昭然若揭矣。辨证之关键,亦在于抓住特征性证候——头痛伴恶心、呕吐稀涎。
例3:陈某,男,16岁,乐山六中学生,病历号:住院9066、门诊48009,1988年1月2日诊:半年前开始头昏头痛,两月前因感冒高热(39℃),头痛陡然加剧,伴昏睡、呕吐、瞳孔散大、视物模糊、咽喉肿痛、吞咽困难,急入我院抢救。西医诊断:①病毒性脑炎;②颅内占位性病变?(后经华西医科大学、成都陆军总院CT扫描否定)住院半月间,曾两次下达病危通知。经竭力救治,以上危象消失,但头痛未止,乃出院服中药。当时主要证候是:两侧太阳穴、眉棱骨、眼眶胀痛;一昼夜发作3次,每次约2小时,疼痛时频吐稀涎,伴咽痛。先服丹栀逍遥散合银翘散加减17剂无效,改服苍耳散、升麻葛根汤、小柴胡汤合吴茱萸汤加味(复方药物多达19味,其中有吴茱萸、生姜各3g,党参、大枣各10g)20剂,亦无明显效果。刻诊:证候如前,近来更增烦躁不安,口干,连连饮水不能解渴,纳差,大便偏稀,舌质红,边尖密布小红点,苔白微黄厚腻,脉弦滑略数。
窃思头痛、呕吐稀涎,乃运用吴茱萸汤之客观指征,可惜前医小其制,又混杂于庞大复方之中,扼腕掣肘,宣其少效;曷不让其脱颖而出,任重力专以建功?然而四诊合参,明明一派热象,如何用得?用不得,方将安出?
一筹莫展,只好重询疼史,刨根究底,竟渐渐问出了所以然:患者近几年3月至10月每天坚持下河游泳,常食水果、冰制食品;又因功课紧,常饮浓茶以提神。至此余意已决,毅然出吴茱萸汤:吴茱萸、生姜各15g,党参、大枣各30g。嘱其试服两剂,如服后口干、咽痛加重,亦须坚持服完。1月4日复诊,恰余他适,由江尔逊老中医接诊:服1剂,太阳穴、眉棱骨、眼眶胀痛及咽痛均大减,已不呕吐稀涎,口干、烦躁亦减轻;服完2剂,疼痛基本消失,但腹微满闷。江老将党参、大枣各减至15g,加厚朴15g,法夏10g,续服3剂,疼痛完全消失,纳开,腹宽松,大便转正常。余复视其舌,舌质仍如前,苔白微黄薄;诊其脉,已无数象,仍弦而带滑。乃书六君子汤(常用量)加桂枝(寓苓桂术甘汤意),嘱其多服以资巩固。因相距不远,一周追访一次,至今三月未复发。
按:本例头痛,不仅无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全身证候和舌脉,反而呈现一派热象,最能令人目眩。根据病史和药效推测,大约是寒凝冷结长期留着,体内阳气不能畅舒,转郁而作热,或阴霾寒气迫阳气上浮,故而呈现一派浮热上冲之象。其辨证之关键,一是抓住特征性证候——头痛伴呕吐稀涎;二是结合病史综合分析,透过浮热之现象,暴露阴寒之本质。
o 体会
近年笔者治疗头痛伴恶心、呕吐清水或稀涎之患者,不论其是否具备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全身证候和舌脉,均首选并独投吴茱萸汤,屡用不爽,从未偾事。其粗浅体会有三:
防止思维定势
《伤寒论》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因本条出于厥阴篇,头痛之部位当在巅顶(厥阴肝脉与督脉会于巅),又以方测证,属寒无疑。“有诸内必形诸外”,其全身证候和舌脉,自应呈现一派寒象。而验诸临床实践,确系一般规律。但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它不能穷尽一切个别。如上述三案,虽则头痛伴恶心、呕吐清水或稀涎,却并无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全身证候和舌脉;更有出现热象,头痛之部位亦不在巅顶者。倘为一般规律印定眼目,画地为牢,安敢独投吴茱萸汤?益信临床天地广阔,防止思维定势,方能左宜右有。
重视方证相对
吴茱萸汤之方证相对,殆指凡见到“干呕,吐涎沫,头痛者,”便可首选并独投吴茱萸汤,不必斤斤计较其是否具备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全身证候和舌脉,亦不必论其属外感或内伤,经络或脏腑,以及病程之久暂等等。何以如斯?盖因仲景所描述的“干呕,吐涎沫,头疼”这—特征性证候,已经比较充分地反映了这种疾病的特殊本质。如成无己曰:“干呕吐涎沫者,里寒也;头痛者,寒气上攻也。与吴茱萸汤温里散寒”(《注解伤寒论》)。换言之,仲景辨析此证,已经准确无误,且已出具高效方药;但见证候相符,便可信手拈来,颇有执简驭繁、驾轻就熟之妙。上述验案均收速效的主要原因,即在于此。
当然拙意绝非拔高方证相对而贬低其他辨证方法。客观言之,两者本有互补之妙,断无对峙之情;若能有机结合,更属技高一筹。然平心而论,近年来似乎存在着一种倾向:强调辨证论治之灵活性(这是应该的),忽视方证相对之原则性。这恐怕是不利于仲景学术之继承与弘扬的。
提倡运用原方
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验证筛选,传之后世者,多高效经验方。有的经方,药仅三四味,甚至一二味,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底蕴无穷。若嫌药味少,或恐病人不相信而随意添加之,有时反而影响疗效。倘方证相对,用原方便可获佳效时,何必画蛇添足呢?纵然添加之药不影响疗效,亦须考虑刻下药材紧缺,浪费实在可惜!当然,根据病情适当化裁,亦在所必需。但若加味太多,喧宾夺主;或加减得面目全非,还曰:“经方化裁”,就不足为训了。近贤陈逊斋说:“经方以不加减为贵贯”,或寓至理。
话休烦絮,吴茱萸汤原方治“干呕,吐涎沫,头痛”,其剂量究以多少为宜?笔者初步体会,初服时吴茱萸、生姜不宜少于15g,党参、大枣不宜少于30g,中病可酌减。至若仲景书中经方剂量之折算问题,迄今尚有争议。作为临床医生,何须涉讼其间!勤于验证,不断总结者,自能小大由之,镂月裁云。
吴茱萸汤辨证治疗头痛、呕吐、眩晕
来源于网络: 经方轶话
《伤寒杂病论》中有关吴茱萸汤的条文“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组方: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本方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四味药组成,具有温肝降逆之功效。本方配伍精良,理法严密,药仅四味,却力专效宏,实为治疗肝经虚寒之良方。临床运用本方的基本病机为肝经虚寒,只要紧紧抓住这一基本病机,可以广泛运用它来治疗临床各科多种疑难病症,且疗效显着。
吴茱萸汤治疗阳明、少阴、厥阴三经病证,组方精练,配伍尤妙,有温肝暖胃、降逆止呕之效。吴茱萸汤主治虽有病在阳明、少阴、厥阴之别,但其证都有呕吐,说明他证的产生,其病机是一致的,都是胃中虚寒,浊阴上逆所致。
主治胃中虚寒,食谷欲呕,胸膈满闷,或胃脘痛,吞酸嘈杂,以及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方中吴茱萸味辛苦而性热,归肝、脾、胃、肾经,有温肝暖胃,散寒降浊的功效,是为君药,是组成本方的主要药物,所以用作方名,突出方中温中散寒之效。重用生姜辛散寒邪,温胃止呕,是为臣药。人参、大枣补虚益胃,甘缓和中,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温中补虚,消阴扶阳之功,使逆气平,呕吐止,余证自除。
1 头疼
张某某,女,45岁,2009年5月10日以头部疼痛一周就诊。
一周前,病员无明显诱因于凌晨四时左右,突然出现头部胀痛,痛势剧烈,难以忍受,不伴有恶寒、发热、恶心、干呕、吐涎沫等症状。行急诊头颅CT、血流图及神经科医生协查后排除占位性病变,诊断为血管扩张性头痛。服用曲马多、西比灵等药物后症状略有缓解,但仍较疼痛。然而至当天上午十时左右,头部胀痛的症状竟然明显减轻,仅隐隐疼痛,已能忍受,整个下午及晚上12点以前症状无明显加重。第二天凌晨四时,头痛症状明显加重,症状减轻的时间与前一天相同。此后几天亦是如此循环。曾服用龙胆泻肝汤、大柴胡汤等疗效甚微。
询知素无大病,病前二便正常,病后大便稀溏,余无所苦。诊其脉沉紧乏力、舌质嫩红、苔薄白。脉症合参,证属肝经虚寒,治予温肝散寒止痛,用吴茱萸加减化裁治疗。
处方:吴茱萸10g、人参5g、上桂2g、小茴10g、生姜5g、红枣6g。
上方服用三剂后症状明显减轻,续服原方治疗六剂,症状完全消失,大便也变为正常。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讨论:用吴茱萸汤治疗头痛,古已有之,如张仲景在《伤寒论》第378条中明确提出:“干呕吐涎沫,头痛,茱萸汤主之。”此后,大多临床医家运用本方来治疗头痛时必遵循临床三症:干呕、吐涎沫、头痛。本病案仅有头痛,无干呕、吐涎沫症状,疼痛加重与自行缓解的时间也很特殊(凌晨四时及上午十时左右),用本方来治疗却能收到显着的临床疗效,何也?下面从肝的生理与病理两方面来阐述深层次的道理。
厥阴肝为阴尽阳生之地,肝主疏泻的功能正常,肌体的阴阳则能正常的交替,肌体的阳气则能正常的升发。厥阴肝患病时,“欲解”的时间是:从丑至卯上(凌晨1点-7点),此期是肝阳升华、由弱转强的一个过程。阳气升华,正气逐渐强盛,有能力驱邪外出,故有“欲解”之势。相反,如果肝经虚寒,肝主疏泻的功能失常,气机被郁,不通则胀痛矣;凌晨四时是肝经阳气升发的时候,肝经有寒,寒性凝滞、主收引,因而肝阳不能得以正常升华,则导致气机郁结的程度加重,故头部胀痛程度亦明显加重了。白天肌体阳气较盛,肝经之寒受阳气的温煦则阴寒的程度减轻,气郁随之减轻,故胀痛的程度亦随之减轻。用吴茱萸汤温肝散寒,加用上桂、小茴增强温阳散寒邪的力量。全方运用能使肝寒散,气郁消,则胀痛之症除矣。
本病案仅有头痛,无干呕、吐涎沫临床症状,仍用吴茱萸汤来进行治疗,似乎与临床不符。仔细分析发现,其中的道理是可以结解释通的。吴茱萸汤的核心病机是肝经虚寒,如病变部位仅仅局限于肝经,还没有涉及到胃,胃和降的功能正常,干呕、吐涎沫当然也就不会出现;反之,病变部位由肝波及胃,胃失和降,干呕、吐涎沫的症状则有可能出现。由此可知,《伤寒论》中所列之“干呕、吐涎沫”并非必然。在临床上,只要存在肝经虚寒的病机,皆可用之,且效果显着。
2 赵XX,女,36岁,莘县燕店乡人,于2000年来门诊。头痛已有多年余,多次治疗无效。每年冬天必发作,发作则呕吐,先吐食物及涎沫,后吐苦水,并伴有失眠、烦躁等证,近十余天因感风寒又复发。证见:面色灰暗,神疲声微,呕恶连连,头顶部及项部阵阵刺痛,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迟。
处方:吴茱萸20克,党参10克,生姜15克,大枣12个,羌活10克,连服七剂而愈。
按:此证为多年顽疾,每在冬季发作,患者平素怯寒,其体阳虚,头痛部位在巅顶,又以方测证,属寒无疑。厥阴经夹阳明上行,寒则阳明经气寒,胃气逆而此经气上逆,而非胃气直接上逆,故呕吐。经寒,上布之津液化为涎沫而出。厥阴经上颠,故头无阳而痛,治当温散厥阴之寒,增强阳明经气。故予温阳降浊之吴茱萸汤,数剂顽症得愈。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规律,其全身证侯和舌脉,自应出现一派寒象。因此,还须结合其他临床见证,如舌淡苔白,呕吐涎沫,脉多沉迟等,才能判断正确。
3 经行头痛
莫女39岁,每次来月经时,头痛如劈,甚则以头撞墙,长期服用多种止痛药。2011年4月初经人介绍求治,带来多种检查如B超、CT等,确诊为子宫肌腺症。月事三月未至,头痛如劈,颈部可见多个皮疹,伴见全身瘙痒,恶心欲吐,烦躁不安,大便三日未行,少腹胀满,切脉细涩。追问病史自述少女时因家境贫寒,长期在水中打猪草和其他农活,之后遂出现月经不调。方用吴茱萸汤桃仁承气汤及当归芍药散合方:吴茱萸15g,党参12g,大枣15g,生姜20g,大黄15g,桃仁15g,桂枝15g,当归15g,白芍20g,茯苓20g,白术12g,泽泻9g,川芎15g,芒硝10g(冲服)。三剂。一剂后电话告知头痛减,大便通。更服二剂。复诊,减芒硝,余不更方,续7剂。后头痛消,瘙痒止,月事至,量少。
4 呕吐
岳××,女,40岁,莘县张鲁人,2008年7月来门诊。半月来食后即呕,有时所食之物全部吐出,饮水亦吐,口中觉冷而不渴:证见精神萎糜,四肢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腻,脉细弱,辨属胃中虚寒,浊阴上逆所致,用吴茱萸汤加味治疗。
处方:吴茱萸10克,党参30克,生姜15克,大枣12个,半夏10克,藿香10克,云苓10克,连服五剂,诸症尽除。
按:《医方集解》解吴茱萸汤言:“吴茱萸、生姜之辛以温胃散寒下气,降气止呕;人参、大枣之甘以暖脾益气和中。”胃中虚寒,纳谷及运化之力弱,食谷后停于胃中,胃气不降而上逆,故欲呕。这是阳明中寒之证,故治以温中降逆,益虚温胃,使气顺寒化,呕吐自愈。但吴茱萸汤是治肝胃俱寒之剂,食谷欲呕不仅有胃寒不降,而且有肝寒不升的因素。若肝不寒,吴茱萸辛苦大热入肝,木旺生火,得汤呕吐反会加剧。临床应四诊合参,方不致误。
5 眩晕症
颈性眩晕症:莫男,50岁,眩晕半月余,CT颈4-5椎体突出及脑萎缩。行扩管等治疗症无缓解,随求治中医。眩晕,时见恶心,呕吐清水,观其舌滑,脉弦紧,乃为水饮上犯。方以吴茱萸汤、半夏茯苓汤及葛根汤:吴茱萸15g,生姜20g,大枣15g,半夏15g,茯苓30g,葛根30g,麻黄6g,桂枝15g,白芍15g.五剂。复诊眩晕消失,胃脘部不适,以半夏泻心汤合吴茱萸汤7剂以善后。
低血压眩晕:莫女,53岁,低血压性眩晕,血压一般高压在80-70,低压在60-50.长期服用多种中西医。经人介绍求治,每每眩晕,小便不利,巅顶部头痛,方以吴茱萸汤、五苓散及苓桂术甘汤:吴茱萸15g,生姜15g,大枣15g,太子参20g,猪苓12g,茯苓15g,白术12g,桂枝15g,泽泻9g,甘草12g。7剂。复诊眩晕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头痛愈。后以吴茱萸汤合苓桂术甘汤十剂以善后。
从小柴胡汤合吴茱萸汤治疗头痛论量之重要性、谈余之切身体会
作 者:安徽经方后学张伟
余(安徽张伟)素有头痛之疾,平素口水多,纳差,偶有返酸,胃胀感。7月19日头痛又发,左侧头痛甚,晨起口干口苦,余时口中和,汗可,吹空调觉冷,口泛清水,恶心,胸闷,纳差乏力,左肩微凉,小便可,一日未大便,舌尖边红苔白腻,未把脉。
据证口干口苦,胸闷,恶心,纳差乏力,思为少阳。口泛清水,头痛思为太阴,肩凉头痛当时思为有表,表不甚。据伤寒论第99条与378条,觉得主要矛盾在少阳太阴,决定先投与小柴胡合吴茱萸汤,处方(药量单位为克)如下:
柴胡12g 姜半夏15g 党参10g 红枣4枚(擘)
黄芩10g 炙甘草6g 生姜18g吴茱萸10
水煎,早晚各一次温服,一剂。
次日晨,恶心胸闷显减;头痛稍挫仍旧在,口依然泛唾清水,大便尚未通行。痛苦之余,方寸已乱,总觉辨证有误,全然否决前行思路,毅然、果断换方。猜:左头痛、左肩凉,且又见泛吐清水、数日不(大)便,必是寒凝一侧,潜意识号脉觉弦(自评:心无定见,已陷套方之流),胡乱投以大黄附子汤,处方:
大黄5g 附子10g(同煎) 细辛6g
水煎,早晚各一次温服.一剂。
服药后,数时得下、下如清水。
21日晨头痛己不明显,余证仍不缓解,手足无措,遂请彭鸿杨师兄指导。刻下症见:晨起口干口苦,余时口中和;汗可,(吹空调温度过低会觉冷);多饮喜热(有喝茶之喜好);口中多有涎唾,微恶心,胸闷,纳差,左侧肩凉轻微,颈项微强痛,大便稀微粘、臭,排便无灼热感,小便黄,舌尖边红苔白腻,脉弦数。(*笔者注:此时尚未告知师兄该患者就是本人,也未曾告诉自我处置过。)
彭师兄据证分析如下:
1.晨起口干口苦,余时口中和;微恶心,胸闷,纳差,脉弦为虚热在半表半里之象,视为少阳之小柴胡汤证。
2.大便稀、微粘、臭,且小便黄,还舌尖边红、脉数,喜饮;若仅凭这数证或所谓的抓“主证”,大部分人很可能会陷入阳明之流,而肆意加入石膏;殊不知该患者尚有口中多涎多唾、舌苔白腻,更是忘却患者虽多饮,但却喜热的一派里虚寒之象。有师兄听我这样分析会认为当前是:阳明太阴合病或者并病;却不知胡老明言:湿热交蒸于里,湿大于热、热从湿化,当为太阴。太阴喜唾之方有干姜甘草汤、理中汤、吴茱萸汤等,此患者里虚寒尤重,唯恐甘草干姜汤甚至理中汤温化水饮之力量不足,故思与吴茱萸汤为妥!
3.患者虽有左肩微凉、颈项微强,但不可视表证,而妄用解表之法;据其脉症,整体思考,当为水、寒汇聚体表(肩、颈、项)<*彭注:客证>但证却集中反映于里<*彭注:主证。临床不需面面俱到,客证常随主证消失!>。此案患者左肩微凉、颈项微强等症,亦和吴茱萸汤证所致头痛理同。<*笔者注:师兄反复多次警示 病灶不等于病位!>故建议予以小柴胡汤加吴茱萸。
余苦数日病痛不解、且初诊尚用过此方;所以来不及多想,又照昔日惯行处方,潦草、书写如下:
柴胡12g 姜半夏15g 党参10g 红枣4枚(擘)
黄芩10g 炙甘草6g 生姜18g吴茱萸10
水煎,早晚各一次温服.一剂。
当日白天服后,各证均减,唯口泛清水,微减,至夜1点半竟有倒灌鼻中之感,痛苦异常,遂起继煎一剂,吴茱萸加量至15g,今日晨起口泛清水竟好五成,继进中......
此案若是自辨,余可能以为已错,而又换方换药了,余深信彭师兄医术,故未再换方,而是将吴茱萸量上增5g,未曾想意有如此之功 。故尔从此案中我稍谈一点切身体会, 也是我本文要说的重点。
临床上我们常遭遇以下几种情况:
1.有时候是我们证辨错了,所以无效;
2.有时候我们四诊收集没有错误,大方向也很正确,但却没把握好方证,而疗效一般;
3.有时候即使方证辨对了,但是我们却没有仔细衡量药味出入、剂量的偏颇,而显不出很好的疗效。
犹如此案,若确实辨证无误、方证选择也无误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把某些关键药物剂量调整一下,也许效果超乎你的想象。诚然方证、药证固然很重要,但量证更重要!
另外有两疑问,烦请各位老师,予以帮助解答:
1.如果初诊时的处方加量吴茱萸是否会和末诊取得同样的功效?
2.二诊中用使用大黄附子汤为何头痛能愈?
最后也希望各位师兄在辨方证的时候也能注意药量的把握,不要像余一样,一不效就马上换方,而没有认真思考问题的所在,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量,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中医路上崎岖,幸而有众位师兄师姐提携与扶持;在此借用贵平台由衷感谢彭鸿杨师兄!
吴茱萸汤治疗脑肿瘤引起的剧烈头痛
作者:邓文斌老师
吴某,女,60岁,四川广元旺苍普济镇人,2016年10月20日来就诊。一年前患者因为剧烈头疼治疗无效果,到广元市072医院ct诊断为脑肿瘤,同时在当地四处治疗半年之久,没多大效果而来我家住下治疗(是我的亲戚)。症状如下:人高体质中等,头戴帽子,面色青黄,忧郁,精神差。头疼剧烈,冷天,阴天加重,有时眩晕,吐清口水,胃反酸,不发热,不恶寒,不出汗,舌质白舌苔白,口中和,咳嗽,有白色痰涎,有时气紧,有慢性气管炎病史,脚心发烧,左脉沉弦,右脉沉滑。分析:没有发热恶寒,排除太阳头痛;没有恶心呕吐,口苦,排除少阳头痛;口不干,口不燥,排除阳明头痛;头疼痛剧烈时,同时有恶心,吐口水,眩晕,咳嗽,咳白色泡沫痰,脉沉弦,沉滑。
辨证:太阴痰饮水湿头疼
处方:吴茱萸汤合苓桂术甘汤
药物如下:吴茱萸30克(温开水淘洗3次),党参20克,大枣25克,生姜30克,茯苓40克,桂枝20克,炙甘草10克,生半夏30克
注:生半夏,生姜先煎一个小时,再加其他药物再煎50分钟,分四次喝完,4剂。
10月25日二诊:吃药后感觉还可以,继续抓三付,但是在没吃完三付时感冒了。
症见:怕冷,流鼻涕,打喷嚏,出汗多,咳嗽,咳白痰,口不干,口不苦,吃饭正常,脉浮缓滑。
分析:怕冷,流鼻涕,打喷嚏,出汗多,咳嗽,咳白痰,脉浮缓同时滑。
辨证:太阳表虚太阴痰湿证
处方:桂枝汤加龙牡加苓桂术甘汤
药物如下:桂枝30克,炒白芍30克,炙甘草20克,生姜20克,大枣20克,龙骨30克,牡蛎30 克,杏仁20克,厚朴30克,茯苓30克,炒白术30克
注:一剂药浸泡三十分钟,然后煎煮四十分钟,分三次喝完,2剂。
10月28日三诊,外感已好,头依然疼痛,刺痛,其他症状同一诊,在一诊基础上加川芎40克,白芷25克,细辛20克,煎煮方法同一诊,4剂。
11月4日四诊,头疼有缓解,效不更方再抓四剂。
11月10日五诊,要回家去,症状基本同三诊,还是抓三诊处方,但是想到头疼是脑肿瘤所致,要治病(吴茱萸汤),同时又要治病因,在三诊基础上加海藻30克,炙甘草15克,6剂,回老家旺苍自己家修养。
11月30日六诊,来电话问诊,说吃完药之后肛门发烧,牙齿疼,口腔起溃疡,头疼好转很多,还是怕冷,必须戴帽子,阴天和夜晚加重,手机拍的舌苔图,舌质白,舌苔微微黄滑有津。
分析:依然是太阴寒湿疼痛,只不过长期服大剂量生姜,生半夏,有点起虚火了。辨证为太阳少阴血虚厥冷头疼,如果吴茱萸汤不用生姜和半夏效果差,不如改成当归四逆汤加抗癌之品,做成丸剂慢慢治疗,当归30克,桂枝30克,炒芍药30,大枣25,白细辛10克,鸡血藤30克,吴茱萸15克,蜈蚣6条,全虫10克,山慈菇10克,海藻30克,炙甘草20克,僵蚕20克,6剂为丸。每次6克,一天三次,一周吃五天,停两天。
前段时间患者去广元市072医院检查肿瘤小了零点一厘米,疼痛基本消失,一年多基本都是服药丸调理,方子只是微调。
2018年1月15日,通过微信诊断后再次调方,嘱这付丸剂服完后建议再次复查。
药物如下:当归25克,桂枝尖30克,炒芍药20克,炙甘草20克,白细辛10克,通草10克,大力子15克,僵蚕20克,全虫10克,蜈蚣9条,川芎30克,白芥子30克,地龙30克,海藻30克,茯苓30克。
注:4剂为丸,每次6克,一天2到3次,一周服五天停两天。
点评:对于肿瘤,中医治疗,经方有天然优势,中医治疗的是那个特定的证,然后方证对应。不需要治疗病名,是以病人为中心,病人所表现的证是什么,然后找到适合的方来对应,就会有效果。同一个肿瘤名,每个病人表现的特定的证是不同的,千差万别,所以对于肿瘤的治疗没有哪一个方子是固定的,都是随症加减。也不可能先把哪个肿瘤病机研究好,然后再人为的分几个型,再对几个固有型去辨证,这是以病为中心,不是以人为中心。肿瘤也是变化多端,如果超过了你事先分的型,那就没有办法了。如果以病人为中心,通过详细的四诊,判断出特定的证,那就好选方子,就是一个方证对应。肿瘤是伏邪,是长期的伏邪结果,我们除了方证对应外,必须坚持长期吃药,药到病才能除,没有二法,只不过后期吃药不要天天吃药,一周吃三到五天都可以,间歇疗法。
吴茱萸汤治疗头痛
作者:刘建军老师 古朴中医
同事,男,30余,新婚。一日见之,视其光头。
戏曰:没有百八十万,敢剃光头!
对曰:无法,头痛,外用药。
问:如何痛法?痛时,欲撞墙。
曰:然。
问:曾如何治?
曰:中医西医蒙医均治过无效,近日欲赴呼市再访名医。
问:恶心否?
曰:然,饭后加重。
心思之,此为吴茱萸汤证!
问:吃中药否?
曰:已至此,有药就吃。
遂处吴茱萸汤3剂:吴茱萸40党参15生姜30大枣4个。水3斤,煮取1斤,日三次。
数日后告曰:第2剂后不痛,3剂后未痛。
嘱之:原方1剂2天,再喝3剂,可根除。
古朴按:看似顽疾,数剂吴茱萸汤而愈。区区4味药,如果出去生姜、大枣,也就是2味药,实在感叹中医之神奇,经方之效伟!这是我这么多病案,最为满意和自豪的一例。时过二年多,整理这个医案,为保证真实性,再次电话回访这位朋友,言再未发。说到这想起一个事,也是我最为苦恼的事:每每有人问我,你开方子不号脉?你的病案没脉诊?给我好好脉看看有啥病----。每至于此,我既感尴尬,又深感悲哀。中医四诊必备,望闻问切,切是最后一道工序。但是为什么把脉放在首位呢?很多时候,我绕费口舌讲:一是中医有不同流派,我尊张仲景医圣一脉,有些方子他没有说脉,所以我也不知道该是什么脉,而且也务必要!二是我不否认中医脉学精深,但总觉那需要有深厚的道家功夫,对气非常之敏感,我没有这功夫,所以不会号脉。说到这,我知道这是找打,你不会不等于别人也不会,但是我敢断言,很多中医号脉就是一个摆设,许多医案脉象有些胡扯。三是即便号脉很好,但是对于不同的中医流派,对于脉象的理解也不一样。张仲景脉法、李东垣脉法、张锡纯脉法绝不相同,看你尊哪宗医圣,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也只是其中一个支流。去脉学神秘化,去中医神秘化,当时当今中医届应该反思的深刻问题!
这个医案,之所以当时信心十足,是受了台湾JT的启发。他在讲到吴茱萸汤的时候有这样的重大发现:吴茱萸汤证头痛的这个阴浊上逆,一定要把底下肝脏的阴实挖掉,这个头痛才能收掉,它的特征是什么?如果一个人的偏头痛长年不愈,你可能要问他「痛起来什么感觉?」他如果说「痛得我好想去撞墙!」想撞墙是「烦躁」,这就可以用吴茱萸汤了;「痛得我坐立不安!」这也可以,只要有那种烦躁的感觉夹杂在里头,就可以。或者是,问他「会不会头痛的时候想吐?」如果会,就最好,那这就是很完整的吴茱萸汤证了,头痛和泛恶心都会在一天之内出现的,打很就很准。也可以加一点半夏。主证差不多这样抓。
JT先生和倪海厦先生的讲座我每每爱不释手,他们没有张口之乎者也,总是能够把复杂的原理,用简单的事例表述清楚,而且一看这些是来自临床的观察。下面把JT先生关于吴茱萸汤的讲座附上: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小半夏汤主之。吴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食谷欲呕。很多「吐」的症状,是有事没事都乱吐的,像小柴胡汤证的话,不吃饭也会吐。可是吴茱萸汤的症状是「平常没事,但吃了饭,就要吐」。所以,这里的食谷欲呕它本身就是一个辨证点,可以跟很多其它的吐区分开,「吃了饭才吐」,这是一个特征。
属阳明也。这个属阳明也,历代的很多注家都有意见:「吴茱萸汤是厥阴的药,怎么会是属阳明?」我觉得我们不需要这么苛求。张仲景他〈阳明篇〉写到这么多次「阳明」,「阳明」常常在张仲景的语感,就是表示「消化轴」──这个病是在消化系统的病──我们这样想就好了。
吴茱萸这味药,我们先讲最大概的部分:吴茱萸,基本上它的药性是辛热的,归经是归在厥阴肝经,这个药它是走肝经的。男人的疝气或是女人的子宫发炎──男人的疝气先不讲──女人的子宫发炎,属于阴症的很多,这时候吴茱萸就是一个会用到的药,它可以通这整条的足厥阴肝经。它的药性是辛热的,在我们现在说的所谓「破阴实」的药物里,吴茱萸破阴实的效力是非常具代表性的。像附子,还分心在补阳气,吴茱萸它是「只专心在破阴实上」,效果是非常顶级的。
我们今天放眼望去,阴实的人非常多,所以吴茱萸简直可以说是现代人的好朋友。我觉得对很多现在的妇女而言,妇女之宝已经不是四物汤了,只要你会用,妇女之宝是吴茱萸啊!好多妇女病在今天都牵涉到吴茱萸了。古时候不是这样的;今天的人很阴实。
吴茱萸vs.附子
附子这个东西,如果单纯去煮汤的话,它吃起来就像洋芋一样,没什么味道的。可是吴茱萸的味道就是又呛又辣的,有的人也说它有一股「臊」味,喜欢的人说是咖啡味,不喜欢的人说它是臊臭、有一股苦臭味。然后它又辛辣辛辣的,它的这个辛辣味,我们说本身就是容平气的调性;而它的树,据说树皮不是褐色的,而是绿色的;吴茱萸又长在它的树梢头。绿色的一棵树、长在树梢头的果实,臊味又重……大概这样可以确定它是钻到肝经去的了。入肝经的容平之气,就可以打掉肝经里头的一些不好的东西。当然,它的作用点不是只在肝,以肝脏为中心轴的整个消化系统它都还可以治得到;用在少阴病,也治得到肾功能衰竭。吴茱萸这个药的「特质」是什么?我们中国人,九九重阳要登高对不对?登高的时候要把吴茱萸插在地上或佩在身上。这个东西实在是好,古时候的神仙故事说,有个神仙叫费长房,有一天跟他徒儿说:「你们家快要大祸临头,你们在九月九号那天要赶快从家里逃走、到山上去,然后,身上绑吴茱萸、登高喝菊花酒。」这个徒儿照做了,当天回到家里一看,唉唷!果然家里的什么猪、狗、牛都死光了……就是瘟疫来了,他们在山上用吴茱萸把它挡下来了。这个故事其实是有「相当正确」的「象征符号」意义的,怎么讲啊?吴茱萸这个药,最厉害的就是「破阴浊之邪」,或者要说「袪湿浊之痰」也可以。而且它的走势,是从上往下压的。
阴气、阴浊的湿痰这种东西,本来照道理说是会往下掉的。可是,有时候这些东西也很厉害,它会沿着身体往上爬,它在身上爬着爬着,当这些阴邪,包住、缠住你的阳气的时候,就会出现吴茱萸汤证。阴浊之邪这样爬上来的时候,如果我们用吴茱萸这味药,一吃下去,它就立刻把这些东西跟身体分开、然后往下打掉,是很强的一味药;同时又可以顺便通肝经。但「通肝经」这个效果,我不要特别去强调它,因为吴茱萸不是补药,它是破阴药、专心破阴的破阴药,所以吴茱萸的副作用,例如吃了之后眼睛发干、人燥燥的……这是常有的,我们接下来会讲到。但,即使有这些副作用,它的药性还是真的太好了。附子会比较走气,吴茱萸因为它味道重,所以作用在阴的部分就特别多。
吴茱萸汤的辨证:不是热也会烦。你如果要以用药的路数,来看吴茱萸通肝经这件事的话,你说一个人有头顶痛,这是厥阴头痛对不对?用乌梅丸、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这些都是厥阴药,用了都可能有效,你说「那这时候到底要用什么?」看症。如果你是头顶痛又胃酸上逆,这是吴茱萸汤;头顶痛又「肚子很饿,可是饭到面前又觉得不那么想吃了」,这是乌梅丸;头顶痛又手指冰冷、脉弱到快要把不出来,这是当归四逆汤。这些都是入厥阴的药方,使用上我们抓主证就可以了。
吴茱萸汤证的主要结构,是「浊阴上逆」这件事情,湿冷湿冷的东西在中焦这里,从肝堆着堆着,堆到脾胃去,这个湿浊之气在这里盘踞着之后,阳明病的这个消化轴会出问题。可能就是因为这些湿冷的东西堆积在这个地方,你不吃的时候,阴邪它平常不作乱──阳邪很会到处跑,阴邪不太会──所你不吃的时候它不作怪,一吃东西了,身体要消化这些东西,阳气就动了,当阳气要动的时候就不行了,阳气被这些浊阴之气绑住、压住,动不了,所以就只好把食物吐掉了。
吴茱萸汤的这种特征,通肝经这个就不用讲了,比方说我们桂林本讲到「肝脏结」的时候说的两胁痛、脉沉而结,肝脏的脉已经沉下、去而且纠成一坨,这个用吴茱萸汤没问题。腋下痛、大便难,这个是我们之后会教到的条文,也不太有问题。
我要说的是,桂林古本卷十一里面有一条讲的是少阴病的吴茱萸汤证,它是什么主证?呕吐、拉肚子、手脚冰冷而烦躁欲死,「一个人烦到不行」,吴茱萸汤证的这个特征,实在是很好用!一个人热盛会烦,这个我们都知道对不对?可是你不要忘记,一个人的阳气被阴邪所纠缠的时候,更会烦!所以前面有学喝了桂枝汤「反烦不解者」要刺风池、风府对不对?这是阳气无能摆脱阴气的纠缠,这个时候更加会烦。辨证点方面,少阴病的那个吐、利或者手脚冷都还没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烦躁欲死。但,病人可不会直接跟你说「我烦躁欲死」哦,他会说「我痛苦得要命!」、「我觉得我快不行了!」,你也可能是看到病人在床上翻滚挣扎、坐立不安,这些都要认得
如果一个少阴病的病人的主证之中同时有「手脚冰冷」加「烦躁」,你不必管他有没有吐、利、头痛、有没有大汗,吴茱萸汤开下去,几乎都会对。如果不是感冒,而是杂病的话,这个「手脚冰冷」加「烦」的辩证点,也有百分之八九十以上有效。
我觉得我自己都好会制造吴茱萸汤证,有人在攻击张仲景这一条,说:「吴茱萸这个药,是厥阴药,『少阴病』有什么好烦躁欲死的?这为什么要算到少阴病?」我说,以我制造吴茱萸汤证的方法来讲,它的确可以算到少阴,怎么讲呢?要制造这个少阴病的烦躁欲死要怎么制造?你只要刚感冒的时候,还在桂枝汤、麻黄汤证的时候就吃肾气丸,马上拉到少阴,这个病的阳邪跟阴邪都纠结在一起的时候,你的人就只好在床上挣扎翻滚、烦躁欲死啊!很好制造的。所以基本上拉进少阴或是拉进厥阴都是可以的,肾气丸三阴都入嘛。如果是体质本来就湿气很重的、痰饮很多的人,得了少阴病,真武汤能去水、四逆汤能去寒,可是这些汤都不去湿痰!残余的湿气、痰饮,在少阴病的时候,往往会发成吴茱萸汤证的。
卷十一之100条「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这个也很重要,呕吐这个东西,比如说小柴胡汤的主证,有呕而发热、呕而心烦……但是为什么要特别讲到「呕而胸满」呢?其实我们可以说呕吐这个动作,是会损耗人的胸中大气、伤胸阳的,这个人的阳气本来就已经被阴浊之邪纠缠不清了,一吐之后,阳气更少,阴浊之邪是不是更能窜上来?所以吐完之后,不但不松反而更紧,虽然我这样讲,有一点曲解原文,原文是「以胸闷为主,兼且呕吐」的意思才对,但这样「看吐了之后更胸闷」,就蛮好抓吴茱萸汤的主证了。
卷十一之101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那个「涎沫」是我们有时候干呕的时候涌上来的那种酸酸、咸咸的大量的口水,那个口水就是吴茱萸汤证啊!如果你平常就是会干呕的时候,嘴里一堆这种口水的人,那这根本可以说在体质上就是吴茱萸汤证的体质。有些人的这个「吐涎沫」,是在那个人不是很有意识的状态下,可能是睡醒了之后整个枕头上一大滩口水的,这是吴茱萸汤证。再加上头痛的话,主证就更好抓了。这种种的阴浊之气包裹住阳气的问题和症状,种种加在一起,现代人的疾病能打到多少?很多哟。一般的头痛,可以用袪风、通经络的药去治对不对?但是吴茱萸汤证的头痛,袪风、通经络没有办法。
吴茱萸汤证头痛的这个阴浊上逆,一定要把底下肝脏的阴实挖掉,这个头痛才能收掉,它的特征是什么?如果一个人的偏头痛长年不愈,你可能要问他「痛起来什么感觉?」他如果说「痛得我好想去撞墙!」想撞墙是「烦躁」,这就可以用吴茱萸汤了;「痛得我坐立不安!」这也可以,只要有那种烦躁的感觉夹杂在里头,就可以。
或者是,问他「会不会头痛的时候想吐?」如果会,就最好,那这就是很完整的吴茱萸汤证了,头痛和泛恶心都会在一天之内出现的,打很就很准。也可以加一点半夏。主证差不多这样抓。
但各位要知道,这种头痛,如果去看西医,普拿疼拿来当糖吃也不会好啊!止痛药吃到最后都要止痛药上瘾了,但头痛还是不会好。以治疗路数来讲,这不是西药碰得到的领域。之后我们再讲吴茱萸汤的推扩的时候,下体痛、痛得坐立不安,这男人、女人都有可能啊,有「坐立不安」就可以用吴茱萸汤,是这样抓主证的;阴浊之邪跟阳气纠缠的时候,人就是会有这种感觉。各位学的时候,先拿吴茱萸汤治头痛、呕吐、治少阴病,等到练熟了,认得出这个「烦躁欲死」的调调和轻重程度,治其它的杂病,也就会顺手了。像我小的时候,记忆回溯到我大概两、三岁的时候,我现在是饭后一根烟,小时候我非常开心的事情,是每天晚上吃完饭以后,大人一定会帮我准备一瓶养乐多,吃完饭灌一瓶养乐多,多得意啊!觉得自己好像是王子一样、养乐多是我的「贡品」。……结果,我四岁的时候就闹偏头痛了!然后,我奶奶就从路边找那种他们信得过的郎中来帮我看,那个老先生就说「你这个是头风!头受风!」所以就开了那种很辛辣的散风药,吃了不知道多久,也都没有好。我现在回忆起来,才知道那样的小王子,得的是吴茱萸汤证啊!你把我当头风医,在那里散风散了半天!医术不足啊,果然是时方派的。吴茱萸证的治疗,在经方领域之外、在其它药味之中,很难找得到可以替代吴茱萸的药或方。我再大一点之后,不太头痛了,但那个头痛一直都没有断掉,时有时无;再到后来就变成很严重的肝阴实,个性超级郁闷、动不动就呕酸水。肝阴实跟呕酸水这件事,如果你看过某一些心理谘商团体,他们会带你做一种呼吸法,让你躺在那里,然后嘴巴跟鼻子同时吸气吐气,那种呼吸会让人把压抑的情绪散出来,你就可以看到:做这种呼吸的人,呼吸呼吸着,躺在那边口水「哗啦」地吐出来、吐不完。其实那个就是肝阴实的吴茱萸汤证的口水,情绪累积太多变成肝阴实,情绪到后来会具象化成有形的东西。这,要吃吴茱萸汤疏肝。吴茱萸汤的这个肝阴实的状况,你说现代人多会制造吴茱萸汤证啊?情绪压抑的人很多的唷,包括压抑到瘦不下来的肉肥(『水肥』是真武汤、防己黄耆汤)。
如果这个证是来自于寒冷的东西,养乐多我只是举个例子,现代人喝的高山茶、生茶叶,每天喝到像上瘾一样,结果变成偏头痛都治不好、又老反胃,这就是寒到了、寒湿堆在那里。这个东西,以体质而言,其实牵涉到肝跟胃的阴实,这种头痛、想吐,你以为不是什么大病,普拿疼当糖吃就算了,没效也可以有点安慰……不是的,因为这是关系到肝、胃阴实,这基本上就是肝癌跟胃癌的体质,堆久了就肝癌、胃癌、或者长脑瘤了!所以最好从这时候就开始调理,我们要治疗胃癌的时候,吴茱萸也是很重要的一味药,我们之后会再讲。
危重头痛呕吐
作者:矢数道明老师
今年2 月14 日晨,一友人来求火速出诊,乃由舍弟立即前往。2 小时后他来电话告知,患者系该友人之妻(36 岁),1 周前似有轻度感冒,昨起病情加重,在苦闷呻吟中彻夜未眠。现症为一切药物服后即吐,腰部及腓肠肌痛,两眼结膜发红,便秘,口渴,虽未发现明显黄染,但根据病情怀疑为钩端螺旋体性黄疸(外尔氏病)之重症例。特别是目前脉象不佳,随时有出现险情的可能。急遽之间,很难判断阴阳,故试探着投给了一剂大柴胡汤加石膏。服药后半小时,虽曾恶心,但未呕吐,看来似乎还能耐受,但脉象却越来越坏。由于不能确诊,下一步的治疗方针也无把握,因而要求笔者亲自前往处理。
笔者于午后抵达患者家,当时友人全家均以沉重心情聚集在病情不断恶化的患者周围。此时首要的是判明是否为外尔氏病,若证实确为此病,则只能建议接受不致造成遗憾的治疗术。据西医内科书记载,外尔氏病的主要症状首先是:急性恶寒、发热、腰痛,突发性重笃病态,眼结膜充血、淋巴腺肿胀、肌肉痛、腓肠肌痛等。发病后5 ~ 6 天时出现黄疸,往往伴有皮肤点状出血或黏膜出血。重症者可引起脑症,发生谵语、过度兴奋,情绪极不稳定,终至陷入嗜眠、昏睡。如前所述,本患者几乎具备了重症外尔氏病的80 %~ 90% 症状。
为了进一步确诊,对患者做了仔细诊察。此时,患者虽呈昏昏欲睡状态,但却以十数秒的间隔,不停地摆动头部,就像要将附着的苍蝇赶开那样。据家人称,约1 周前有轻度感冒倾向,但来客甚多,不得不带病应酬,在呻吟中操持家务。又因大便秘结,服用下剂,致使食欲更为减低。2 天前开始呕吐,昨夜似乎又做了恶梦,不断说出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谵语,几乎整夜未曾合眼。但体温不高,未超过37.1℃。
其后,经家人唤醒后,患者张开双眼时,结膜充血很明显,面色也稍呈潮红,似乎有阳证之象,而脉象却呈沉细微数,如漂浮的蛛丝一般,似乎随时都会消失。确实属于危急证候,心中不免暗暗吃惊。患者口唇微开,呼吸促迫。腹诊上,心下部肿胀痞满,却无任何挛急状态,腹部全体软弱,触压各处均喊疼痛。在腹诊即将结束时,患者突然感到苦闷增强,不断痛苦地扭动身体,最后将所服的大柴胡汤等约几百毫升液体全部吐出。同时,患者边呻吟边诉说:难受,腰不能动或下肢丧失了感觉等。触摸患者足部,确实有明显的冰凉感。但虽经反复认真察看,却未发现黄疸,也无淋巴腺或肝脾肿。因此,虽有很大的怀疑,但总感到不像外尔氏病,可是听、叩诊上均无异常,又找不到其他与现症相符的病名,不免也有些焦急。
正在此时,患者对在枕边吵闹的子女,大声叱责了几句,其声音却颇为有力,这一有力声音,使笔者反而镇静下来。
继续问诊中,了解到此时患者的最大痛苦是头痛欲裂,左乳房下方内部痛感及无法忍受又无法形容的疼痛。患者表情危重,语气近乎哀鸣,面对这有明显心脏衰弱征兆又不知病名的病例,确实感到棘手。但正在准备与患者家人进一步商量如何处理的瞬间,在潜意识中忽然似乎有人提醒说,这不正是吴茱萸汤证吗?这种潜意识的产生,不是别的,而正是治愈第1 例患者时的记忆得到复苏而已。这以前只在找合适病名上钻牛角尖,而忽略了从汉方角度去找适宜的处方。想到这里,头脑顿时豁然开朗,愁眉舒展,语气也立即充满自信地告知患者家人,此病既不像外尔氏病,也无须拘泥于西医病名,自信可用吴茱萸汤治愈之。并当场从《类聚方广义》一书中,找到了进一步的说明:如舌无苔,口渴激烈且喜饮热水的原因等;而且乳房下方的胸内痛,也可按照有关厥阴病的描述“脉微细欲绝,四肢厥冷,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下利呕哕”这一明确的汉方之有名诊断标准,得到解释。可以认为,本患者乃因误下而致病情迅速转至厥阴;根据《类聚方广义》中吴茱萸汤的条文“治呕而胸满、心下痞硬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此方以呕吐、烦躁为主,四逆汤则以下利、厥冷为主”等内容,不仅诊断肯定,而且治法也十分明确。
于是,立即调制了1 剂吴茱萸汤。第1 次服药时,先令服约30mL,并立即用白开水漱口,以防残留苦汁诱发呕吐。结果很顺利;共分3 次,服完1 剂后,患者很快就入睡,并无任何烦躁苦闷表现。于是令家人备好保暖汤罐,放入被内加温。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开始见轻,脉逐渐浮起,速度减慢,呕吐未再发。乃嘱家人于黄昏前再令患者服完第2 剂,并尽量保持环境安静,以保证充分睡眠。由于患者好转,家人十分振奋,笔者也像进入秋高气爽天气一样,心情舒畅。实际上,当思想中闪出吴茱萸汤证的念头时,甚至已经感到此病必定能治愈了,又一次清晰地体验到诊断即治方这一汉方医学的妙处。
其后,病情迅速好转。有趣的是,服用2 付吴茱萸汤后,原来秘结不下的大便,连续4 次排出了腹泻样便,同时四肢也转为温暖。但其间患者又发生了一次恶梦及呓语,经深入了解,乃悉源于家庭纠纷。在笔者的认真开导下,终于解开了双方心中的疙瘩,疾病从此走向痊愈。由此可见,妇女气滞所造成的危害竟如此严重!
到初诊后第8 天时,患者已可正常进食并起床活动,约3 周后一切恢复常态。所用处方除1 天试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效果远不如吴茱萸汤)外,全部服用单一的吴茱萸汤。本例病情更比前例严重,属于一步也不能大意的危重患者,幸而当时判断正确,方能取得上述良好成绩。(《汉方临床治验精粹》)
中医出版对本医案的解读:
本验案并非单纯的病史叙述,还有医者对患者病情的入细观察,对自己内心所想的坦荡表白。患者病情跌宕起伏,医者心情也由焦急转自信,到舒畅。
通篇蕴含着诸多元素,如外尔氏病、西医的鉴别诊断、灵感思维、《类聚方广义》、家庭纠纷及开导等。整个场景扣人心弦,给人以强烈的带入感,有着浓郁的可读性。细细读来,不像是一则验案,倒是一篇汉方版的小说。不由得感佩矢数道明先生的细腻文笔,字里行间流淌着暖暖的人情世故,不愧是文学博士!在我看来,汉方验案写得最有文采的非他莫属了。
从本案还读到矢数道明先生的“入细”,这是上工的必备品质。一方面是观察入细。“患者对在枕边吵闹的子女,大声叱责了几句,其声音却颇为有力”。另一方面是治疗入细。“第 1 次服药时,先令服约 30mL,并立即用白开水漱口,以防残留苦汁诱发呕吐”。对这些方面的关注,说明他在患者身上的确用心了。
当然,也有美中不足之处。“面对这有明显心脏衰弱征兆,又不知病名的病例,确实感到棘手。”既然考虑心脏衰弱,至少要测量血压,并对心脏进行听诊检查吧?案中始终没有这些信息,对于中医来说,可以被原谅,但对于经受现代医学教育的现代汉方医生来说,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案中这两句话颇能引人深思。“这以前只在找合适病名上钻牛角尖,而忽略了从汉方角度去找适宜的处方” “也无须拘泥于西医病名”。由此引出这样的问题——西医的病名对汉方的诊疗有用吗?
从本案来看,不知道西医的具体病名并不妨碍患者的诊疗,因为汉方医学是在症状(广义的症状)上找方证,不是在病名上找用方依据。(小编按:这也是此次疫情中,中医能够大放异彩的原因。)远古的先民没有病名的概念,一样可以用方治病。因此,无须拘泥于西医病名的做法是对的!但如果把这个观点进一步引申,认为西医的病名毫无用处,这显然不对了。西医的病名对诊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某些方证在某些疾病中有较为集中的分布,而少见于其他疾病。病名对方证的识别有一定的指向性,因此,完全抛弃病名的做法也不值得提倡。
吴茱萸汤之神奇——15分钟治好头痛:
原创:陈彩声老师
前几天(本月11号),广东一网友诉说她女儿恶心想吐,吃一点就饱。躺床上,懒得动。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说是“胃冷”。其原因,可能是吃了凉东西,也可能是受凉。叫我开方,于是给开了一付吴茱萸汤:
吴茱萸15,党参20,红枣10个,生姜30。水煎服,
上午9点开的方,11点发来微信,说她女儿好了。才2个小时,还要买药,煎药,吃药。吃后顶多一个小时吧?无知百姓,都说“西药快,中药慢”,是无知瞎说吧?更奇的事,还在下面,容我说来:
那天该网友问,她表妹头痛,能不能吃这吴茱萸汤?我说可以。因为我知道她表妹也是寒性体质。过会儿她表妹自己跟我说她刚才头痛。我说给你开个吴茱萸汤吧。她说不用了,刚才喝了一小杯她表姐煮的吴茱萸汤,已经好了。问她喝了多久好了,说喝了十五分钟后,就不痛了。一付药,三几块钱。两个小时内就治好了两个病人。如果去医院,光检查就要几百几千。查三百年也查不出一个屁来,最后结果堪忧。所以发展中医,应用中医,对人民健康,有多么重要?只有资本财团,为了自己捞钱,才会拼命打压中医,发展西医。
吴茱萸汤治神经性头痛案
原创 佳明老师
纪某,女,35岁
体质:偏瘦,体重38kg,身高:150cm
就诊时间:2017.05.23
头顶部疼痛1年,加重1个月。1年前出现头痛,无呕吐,无恶寒发热,压力大时头痛明显,在当地治疗后症状好转,1个月前头痛加重。
刻诊:头痛,以头顶部疼痛为主,胀痛,自己手敲头部疼痛好转,头痛欲吐,颈项后部疼痛,胸闷,口干,四肢冷,痛经,月经量少,饮食无胃口,大便偏烂,不成形,睡眠差,无口苦,无鼻塞流鼻涕,无咳嗽。
舌淡嫩,水滑,根部点刺,苔中厚腻。脉沉细。
诊断:头痛—厥阴病
吴茱萸12g 党参15g 大枣10g 细辛6g
桂枝15g 半夏12g 厚朴10g 藿香10g
砂仁6g 葛根30g
吴茱萸汤的条文:
1、食谷欲呕,属阳明(注:胃虚寒)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
2、吐利,手足逆冷,烦燥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3、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4、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证有胃气虚的表现,故患者胃脘部不适,偶有隐痛,食纳差。
再者,吴茱萸汤的病机为寒饮上冲,故患者有头痛、头晕沉、胸闷、眠差的表现。
另外,患者舌苔白微腻,考虑有中焦不化,厚朴,藿香,桂枝,开太阳,健运中焦,化痰湿。
葛根考虑患者颈项后部不适,根部后红,口干,葛根枢太阳之经气,清热生津。
本案患者头痛经分析判断为寒饮上冲所致,但临床上治疗水饮上冲的方子很多,但为何唯独选用吴茱萸汤呢?
如苓桂术甘汤,《伤寒论》第67条: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苓桂术甘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16条: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主要治疗水饮上冲导致的“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
苓桂术甘汤和吴茱萸汤的病位都涉及中焦,但苓桂术甘汤的水饮内停之证较轻,而吴茱萸汤的水饮较重且更偏寒,有严重的头晕沉,往往有恶心、呕吐、头痛等寒饮重症。
如条文中曰
“食谷欲呕”、“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干呕、吐涎沫、头痛”
另外,本案例也不能用苓桂枣甘汤,《伤寒论》第65条:
“发汗后,其人脐下有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
苓桂枣甘汤也可以治疗水饮内停上冲导致的头晕沉、胸闷气短,但此方之水饮部位偏于下焦,多在肚脐以下的小腹部,故条文曰“脐下有悸”。
吴茱萸汤的病位涉及中焦和上焦,且寒饮上冲较严重。
吴茱萸汤治头痛
原创 经方方士 作者:老师不详
头痛症状伴随了陈女士很多年,前些天她的症状加重,打电话向我索方,仔细问诊后,我为她开了7剂吴茱萸汤,服药当天头痛便明显缓解。
陈女士是我的老患者,我对她的体质比较了解,所以能“一看就准”。她中等身材,圆脸,体质较弱,健忘、头痛,心慌胸闷、月经量少,舌质两边凹陷,色淡,是肝寒、血虚体质,以前服用过温经汤、苓桂术甘汤、归脾丸等方剂,疗效明显,这次加重是由睡眠不足引起,疼痛午后发作,满面通红,头部麻木。
吴茱萸汤是温热性止吐镇痛方。适用于以腹痛、干呕、吐涎沫、头痛、吐利而手足厥逆为特征的疾病,其推荐剂量为:
吴茱萸汤:吴茱萸10g,人参10g或党参15g,生姜30g,红枣20g。以水600mL,煮取汤液200mL,分2~3次温服。(剂量摘自《经方使用手册》,请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吴茱萸有毒,大剂量使用要慎重,宜久煎,入煎前要用热开水冲洗数次,常用剂量为3~5g,确属肝寒、血虚体质的,吴茱萸可以用到10g。
吴茱萸汤针对的头痛,是一种“缺血性”头痛,位在癫顶,痛感强烈,还伴有健忘、疲劳,唇舌色淡,心慌、心悸等症状,所以急性期症状缓解后,还要用温经汤、归脾丸等方剂滋补气血,改善体质。该类体质的患者,使用桂枝类方剂时疗效也很好,可以视为桂枝体质的变种,其体型中等、体质偏弱,表现有'脾虚、肝血虚'的症状,常与厥阴方当归四逆汤合方,用于腹痛、头痛、关节痛而手足冷、脉细为特征的疾病。
最开始学习伤寒论时,对厥阴病的认识总是很模糊,比如其按八纲来说是阴病,为何有白头翁汤证这样的热证?后来读曹颖甫的《伤寒发微》,言白头翁汤证是厥阴病“阳回”血热,是阴病正气来复,阳热恢复太过所致,属于厥阴病的热性转归。本质上厥阴病还是个寒证、虚证,病位在肝、在血,病机为水寒血败,胆胃功能虚亢,饥不欲食,胃强脾弱等。
所以,“阳回”是三阴病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是正气恢复、三阴病之所以出现热证的内在机理,“阳回”如果治疗得当,疾病能够“由阴入阳”,向三阳病发展,预后更加良好。
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眩晕
作者:毛进军老师
翟某,男,46岁。2012年8月20日初诊。
主诉:反复发作头痛10余年,加重2年。
病史:10年前,因大汗后用凉水洗头而患上头痛病,经常发作,每遇寒冷、阴雨或生气时立即发病。头痛偏于左侧,严重时满头都痛,每周发作多次,开始时是靠头痛粉(阿咖酚散: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来止痛,后来靠速效感冒胶囊(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扑尔敏、人造牛黄)止痛。
近2年来发作频繁,几乎每天都发病,一痛就服速效感冒胶囊,对这个药已经产生了耐受,原来服2粒即可见效,现在已经加至每次服35粒才能止痛。头痛发作严重时还出虚汗,发作时头重脚轻,晕晕乎乎,一走路就想跌倒,手拿东西也直抖,有时痛得直哭。曾去医院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经多方治疗无效,非常痛苦,求治。
刻诊:头痛,头顶、枕及颞部都痛,头晕。乏力欲睡。口不苦不干不渴。出汗,干呕,无恶寒发热。不发病时正常汗。面色晦暗,唇暗。大便可,小便淡黄。舌质紫暗胖大,舌边瘀斑,舌苔雪白水滑。脉寸浮关沉弦尺微细。血压135/85mmHg。
六经脉证解析:头痛,出汗,乏力欲睡,手抖,舌体胖大,舌苔雪白水滑,脉寸浮关沉弦尺微细,为少阴病。真阳不足而寒饮盛。太阴中风证。
头晕欲倒,干呕,舌体胖大,舌苔雪白水滑,脉沉弦,为太阴寒饮上逆。
面色晦暗,唇暗,舌紫暗,舌边瘀斑,为瘀血。
六经辨证:太阴少阴合病,兼夹证:饮、瘀。
病机:真阳亏虚,寒饮内盛,瘀饮互阻,上逆脑窍。
治疗:吴茱萸汤合真武汤加味:炮附子15g,白术20g,白芍30g,茯苓30g吴茱萸30g,白人参30g,川芎30g,生姜30g,红枣8枚(切开)。5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二诊:患者很高兴,感到有治好的信心了。头痛次数减少。炮附子加至20g(先煎1个小时),加细辛20g,继服5剂。
三诊:疗效持续好转,头痛明显减轻,发病次数减少。后以二诊方加减共服用30剂,其中炮附子最多加至40g(先煎1个半小时),痊愈。
六经方证病机辨析思路
该案病机关键在于久病少阴真阳虚损,真阳藏于下焦而发于上焦。真阳虚损,太阴少阴寒饮上逆,水饮血瘀互结阻滞于脑窍,受风寒等诱因即发病。
脉证合参辨为太阴少阴合病,少阴真阳亏虚,寒饮内盛,太阴水饮上逆,太阴中风。方证病机抓住阳虚饮盛,饮瘀互阻,上逆脑窍。
《伤寒论》第378条说:“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吴茱萸入颠顶而降逆,治疗久寒,寒饮上逆的头痛头晕疗效很好。
久寒是最顽固的病,所以用吴茱萸的量要大。头痛头晕,干呕或吐涎沫,为太阴病的上焦证,都是水饮上逆所致。太阴水饮上逆和太阴中风、少阴中风都能导致头痛头晕,该案用的是吴茱萸汤,所以辨为太阴中风证。
《伤寒论》第82条说:“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该案有头晕、手抖的症状。手抖可视为“身动”,符合该条症状。水饮上逆会导致头晕头痛。真阳虚损,寒饮内盛,水盛而血虚血瘀,津血不足以濡养筋脉,就会手抖。
加川芎意在加强行气止痛之力。《本经》说川芎:“辛甘温。主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川芎是一味治疗头痛的良药,还有温阳之功。对于阳虚水盛而津血亏,不养筋脉所致的头痛、眩晕,正合病机。
加细辛意在加强温通除饮降逆之功。《本经》说细辛:“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这味药入少阴,也入太阴,搜饮止痛的力量强大,从内到外,从上到下,贯通周身,专门祛除寒饮郁阻,可有效治疗水饮上逆所致之头痛及四肢关节疼痛。
吴茱萸汤加安中散加麻附辛治疗顽固头痛
原创 邓文斌老师 编辑:张志伟老师
谢某,男,61岁,四川绵阳涪城区人,2018年11月4日初诊。
主诉:剧烈头痛伴眼睛痛。
病史:患者是我的老病人,经常头痛伴目痛,每次控制疼痛后就放弃治疗,这次又复发了,再次来治疗。
体征:个子矮胖,面黄黑,饱经风霜,表情痛苦。头痛剧烈,刺痛,伴有目珠刺痛,眼干,见冷加重,必须戴帽子,见热稍微缓解,不出汗,怕冷,不发热,烦躁异常,痛的想跳楼,伴有有胃痛,泛酸,舌质白,舌苔白嫩,水滑,口干,口苦,吃饭正常,大便稀溏,寸沉,关弦滑,尺脉沉。
分析:头痛几十年,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的诱因相同(见冷),每次发作的季节相同(冬季多),每次发作的疼痛性质相同(刺痛,剧烈疼痛),这就是伏邪,长久的寒邪水饮潜伏在太阳和少阴部分,没有彻底没清理掉;舌苔白,舌苔白滑多津,关脉弦滑太阴寒湿水饮。寸脉沉是上焦寒邪,关脉弦滑太阴水饮,尺脉沉少阴虚寒;这里的口干,口苦不一定是少阳证,水饮不化津液不上承。少阳郁热口苦,太阴水寒同样会口苦。
辨证:太阳太阴少阴病。
处方:吴茱萸汤加安中散加麻附辛。
方药:吴茱萸20克(淘洗六次),党参15克,大枣25克,生姜30克,桂枝20克,炙甘草10克,元胡20克,牡蛎30克,小茴香10克,茯苓40克,麻黄10克,炮附片40克,白细辛30克,白芷20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3剂,炮附片生姜先煮一个小时,其他药物不浸泡敞开盖子再煮40分钟,分6次喝完。
2018年11月10日二诊,一诊非常见效,患者主动要求不换药物,再次抓3付。
吃完二诊患者没有再来,有一天街上遇见,说头痛好了。
点评:麻附辛解太阳少阴,吴茱萸汤加安中散温太阴化水饮,辨证准确,方证对应,丝丝入扣,故效如浮鼓。(张志伟)
汪剑老师用吴茱萸汤治疗头痛、干呕、吐涎、四肢抽搐医案
董某,女,26岁。患者6月24日晚不明原因出现呕吐伴四肢抽搐,到本市某省级医院输液治疗一天,呕吐停止,但干呕、四肢抽搐等病情无好转。
第二天下午,患者输液结束后,四肢仍然时时抽动。家属焦急万分,故电话向云南中医学院汪剑老师求助。
询问病情后,汪老师电话建议患者临时服用附子理中丸一颗,并嘱患者第二天来门诊面诊。
一诊:
6月26日,家属携患者来门诊,诉头一天遵照汪老师电话中的建议,服用附子理中丸后病情有所好转,四肢抽搐停止,现唯感干呕、头痛。面色较差。
既效,故继续用附子理中汤加川芎、防风、羌活等温中祛寒止痛,两剂。
因病情发作急而重,让患者两天后再来复诊。因患者以呕吐、抽搐为主要症状,并嘱患者去医院查头部CT,排出脑部疾患。
二诊:
6月28日晚,患者来门诊复诊。诉服两剂加味附子理中汤后,病情未再继续缓解。
目前虽然已无抽搐,但仍感时时干呕不止,头痛剧烈,并说口中不停“冒清口水”,头痛以头顶痛为主,服止痛药亦无丝毫缓解。已到医院查头部CT,未见异常。舌淡苔白膩,脉沉细缓,寸浮。
因患者痛苦叙述“清口水直冒”,头痛、干呕,汪老师以此忆及《伤寒论》“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条文,遂处以吴茱萸汤合四逆汤加味。
患者两天后6月30日再次复诊,欣喜告诉,才服用吴茱萸汤加味一剂,巅顶头痛、干呕、冒清口水全部缓解,诸症若失。
后予温中健脾和胃,调理观察半月余,病情再未复发,遂告痊愈。
经方对证,效验如神!
王瑞老师老师按:
《伤寒论》中说:“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金镜内台方议》中云:“干呕,吐涎沫,头痛,厥阴之寒气上攻也。吐利,手足逆冷者,寒气内甚也;烦躁欲死者,阳气内争也;食谷欲呕者,胃寒不受食也;以此三者之证,共用此方者,以吴茱萸能下三阴之逆气为君,生姜能散寒气为臣,人参、大枣之甘缓,能和调诸气者也,故用之为佐使,以安其中也。”
本例患者乃因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
肝胃虚寒,胃失和降,浊阴上逆,故干呕,吐清涎;厥阴之脉夹胃属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胃中浊阴循肝经上扰于头,故头痛;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则大便泄泻;舌淡苔白膩,脉沉细缓等为虚寒之象。
治宜温中补虚,降逆止呕。方用吴茱萸汤,既能温胃暖肝以祛寒,又能和胃降逆以止呕,加川芎以增强止头痛之功,加法夏、厚朴以增强和胃止呕之力。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见脾之病,知脾传肾,未病先防,故用四逆汤增强温阳健脾化气之功,温中与降逆并施,肝脾与肾同调,方能药到病除。
发作性头痛6年
作者 / 李宏老师
编辑 / 张芊芊老师校对 / 段瑞老师
郑××,女,54岁,2007年4月12日初诊。发作性头痛已六年。初因冷水洗头而起病,由二、三月发作一次,到七、八天发作一次;每次发作时间,有三、五天者,有二、三天者,亦有10余分钟者。痛势愈来愈重,痛剧时自觉如冰块击顶,头痛欲裂,呕吐涎沫,痛苦异常。脑电图、x线头颅拍片均未见异常。曾经某医学院诊为神经性头痛。历经中西药、针灸等多方治疗,时好时犯。此次发作已两天,就诊时,暖袋敷顶,抱头翻滚,口吐涎沫,头痛剧烈。脉弦紧,舌质淡、苔白腻。血压110/70mmhHg。辨证:厥阴受寒,浊阴上犯。治则:温肝散寒,降浊止痛。处方:吴茱萸15g,党参12g,藁本15g,细辛9g,川芎12g,生姜15g。急煎一剂。服后两小时许大汗出,痛减入眠,醒后头痛、呕吐全止。前方去藁本、细辛,吴茱萸减为9克。上方再进三剂,诸证尽除。为巩固疗效拟方如下:吴茱萸、党参、白术、当归、川芎、藁本、陈皮、砂仁、炙甘草各等份,共为细末,每服5克,日服2次。连服两个月后停药。随访三年未见复发。
按: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巅顶。本例头痛,因肝经受寒而发,治不如法,寒邪留恋。寒邪夹浊阴之气横逆犯胃,致胃失和降、浊阴中阻,时而循经上逆,清阳被扰,故反复发作,痛连巅顶。《伤寒论》日:“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故投吴茱萸汤温肝降浊;加藁本、细辛、川芎散寒、祛风、活瘀、止痛,引药入巅。一剂痛止,四剂痊愈。最后以暖肝降浊、益气健脾、活血除风之散剂巩固疗效,果应其意。
柳并耕老师医案:头痛
李某某,男,59 岁,1973 年 5 月 4 日初诊。患者年近六旬,身体颇健,素有吐清涎史。若逢气候变迁,头痛骤发,而以巅顶为甚。前医投以温药,稍有验。近年来因家事烦劳过度,是以头痛日益增剧,并经常咳嗽,吐痰涎,畏寒恶风,经中西药治疗未效。邀余诊治。证见精神困倦,胃纳欠佳,舌苔滑润,脉象细滑。根据头痛吐涎,畏寒等症状辨证,是阳气不振,浊阴之邪引动肝气上逆所致。……治以温中补虚,降逆行痰,主以吴茱萸汤。
处方:党参 30 克,吴茱萸 9 克,生姜 15 克,大枣 8 枚。连服 4 剂,头痛渐减,吐涎亦少,且小便也略有清长。此乃寒降阳升,睥胃得以运化之机。前方既效,乃再守原方,继进5剂,诸症痊愈。
头痛、干呕、吐涎首选吴茱萸汤!
原创 徐凤新老师
昨天的帖子从吴茱萸汤入手,重点分析了其君药吴茱萸的独特功效——治疗冲脉之病(吴茱萸这味药,原来治这条经络病!),今天来详细解读一下吴茱萸汤的用法,以及药用剂量对临床的影响。
【吴茱萸汤应用范围】
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条文分析,吴茱萸汤分别用于以下四个方面:
1.阳明胃寒,食谷则呕。
2.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3.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
4.呕而胸满。
其中《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载录相同的有一条,都总以呕吐为主要症状,证机则属里虚寒凝,浊阴上逆。
【验案解构】
杨某,女,36 岁,2017 年2 月2 日初诊。经行头痛4 年余。患者4 年来,每逢经水来临,即出现头痛,并持续至经期结束。多次经颅脑CT 和脑电图等检查均无异常,其间遍服小柴胡汤、川芎茶调散、通窍活血汤等,并做针灸治疗,病情时发时止,无法断根,经人介绍来诊。刻诊:经行第一天,经量少,色暗红,少量血块,剧烈头痛,以颠顶部及太阳穴两侧为甚,痛时手部抱头,几近撞墙,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稀涎水,纳眠差,二便尚可,舌淡,苔白腻水滑,脉沉。
【辨证思维及诊治】
头痛,以颠顶部及太阳穴两侧为甚,呈闷胀痛,痛时手部抱头,几近撞墙,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稀涎水,纳眠差,舌淡,苔白腻水滑,脉沉。四诊合参,辨为厥阴病,证属肝胃虚寒,浊阴上逆。处以吴茱萸汤加味:吴茱萸6g,党参12g,生姜12g,大枣30g,柴胡6g,天麻10g,藳本10g,2 剂,水煎服。
药后仅轻微起效,而辨证无差,方证相符,加减得法,甚是难解。再忆原文,吴茱萸用量一升,生姜六两,加之先前读刘渡舟教授数则运用吴茱萸汤案皆用原方,以及余国俊先生曾言,方证一旦相符,用吴茱萸汤原方可获佳效时,则无需画蛇添足加减。遂再处:吴茱萸12g(水洗七遍),党参12g,生姜24g,大枣30g,2 剂,水煎。药后头痛大减,下次月经期前再拟服3 剂而愈。
【按】仲景用吴茱萸,方后多备注“ 洗”。清代张睿生在《制药指南》中指出“ 洗者,取其中正之意”,以及“吴茱萸洗者,抑苦寒,扶胃气”。因吴茱萸有小毒,且性苦燥辛烈,以沸水反复冲洗后,可减其毒性及苦燥之性,但笔者一般10g 以上才用洗制之法。
有关吴茱萸汤的运用,鉴于其主治“ 干呕,吐涎沫,头痛”所具有的明显证候特征,余国俊先生倡导凡见“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便可首选并独投吴茱萸汤,而不必斤斤计较其是否具备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全身证候和舌脉,亦不必论其属外伤或内伤,经络或脏腑,以及病程之久暂等。另外,头痛之部位,也不一定局限于颠顶,具有一定的实证意义。
2018 年3 月治一位63 岁男性患者,反复左侧偏头痛10 余年,CT 查无异常,剧烈时恶心欲吐,舌红苔黄腻,脉弦硬有力。初诊时也考虑过用吴茱萸汤,但头痛部位、舌、脉无一符合,选以小柴胡汤合芎黄散,初有小效,后渐无明显作用。四诊时偶然听患者用大理本地方言说起“痛得清口水直淌”,断然处以吴茱萸汤加味,后果大效。之后,每有发作,均直接要求使用第四诊时的吴茱萸汤加味方。
吴茱萸汤治验
作者:王文秀老师
吴茱萸汤,是《伤寒论》的一个方剂。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属于中医的温里剂,具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的功效。凡是肝胃虚寒,浊阴上逆导致的病症皆可用它治疗。
案例
张某,男,44岁,驻马店人。
2019年7月10日,初诊。
主诉:头晕,恶心,没劲儿3年余。发作时浑身酸软无力,卧床懒动。晨起重,下午轻。夏季重,秋冬季轻。持续三年余,遍服中西药不效,做过各种检查,均无异常。自觉得了怪病,恐难治愈。经人介绍前来看病,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
现症:头晕蒙,恶心,浑身乏力没劲儿,咽中痰多,白痰,易吐出。面色微黄,双目白睛有黄染。舌淡胖,苔白厚,左脉沉弦滑,右脉沉缓。大便溏,日3-4次。食欲不佳,睡眠可。
诊断:眩晕
辨证:肝胃虚寒,痰涎上犯
晨起阳气升发,痰涎随阳气上犯,蒙蔽清窍则头晕蒙;痰浊阻滞气机运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则恶心;痰浊阻滞气机,气血运行不畅,则乏力困倦。脾胃虚寒,输布津液功能障碍则痰生;肝寒,疏泄气机功能失调,则痰聚,故咽中痰多色白。面色黄,目睛黄染,大便溏,食欲不佳皆是肝胃虚寒,痰涎壅盛之明征。
处方:吴茱萸汤加味
吴茱萸9g,人参6g,生姜20g,大枣10g,炒苍术30g,茯苓15g,生赭石细末12g(冲服)
5付,水冲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因患者暂住友人家中,熬药不便,故以免煎颗粒代草药。)
7月15日,复诊
自述,服上方后,晨起头晕蒙、恶心、乏力皆缓解,食欲增加,仍觉痰多,大便不成形,日2~3次。诊脉,左脉弦滑之象稍缓,右脉沉滑,舌淡红胖,苔白薄。
因患者要回老家,故以上方微调,十付,带回。
十日后,患者微信反馈:
现诸症皆消,但仍觉咽中有痰。另晚间入睡平躺,晃动腹部,腹中有水声,且夜间下肢出汗,此症状之前已有,当时看诊时忘记描述。舌像图片显示:舌淡红胖,苔白薄。
根据患者所述,予以调方,处以张锡纯理饮汤加味,健脾化痰,以善其后。
2020年7月,因其子经常腹痛,前来看诊,问及其症,述近月余开始咽中复有痰,余无不适。处以健脾益气,和胃化痰之方,以固脾胃,防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