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蜉蝣突现河南邓州,傍晚如飞雪狂舞,一夜死光但并非朝生暮死
河南省南阳市西南部的邓州市汲滩镇近日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每到傍晚时分,一种像飞蛾一样的虫子就出现了,这种虫子比蚊子大,比蜻蜓小,有着一双白色的大翅膀,看上去仿佛是透明的,腹部多呈黄色,尾部多有两三根长长的毛状物。
很多人表示没见过或不认识这种虫子,《大河报》记者询问了邓州市森防站的工作人员,他们也不知道这种飞虫是什么,只猜测是一种飞蛾,当地一些老人说这是“涨水虫”,雨水大的年份容易出现,但让人震惊的是这种虫子非常多,集中出现的时候简直就像下大雪一样,在空中纷纷扬扬到处飘舞,夜晚时候在路灯下,这种虫子围着路灯飞舞,多到几乎能把路灯包围起来,当地的老人们也从来没见过如此多的“涨水虫”,然而到了第二天早晨,这种虫子就都死去了,在地上密密麻麻地覆盖了一遍,好像下了一场雪一样。
“涨水虫”是种什么虫?很多人不知道这种虫子到底是啥,看它们的样子像飞蛾,有些人就说成飞蛾了,其实这种虫子不是飞蛾,而是古文中经常提到的蜉蝣,古人认为这种虫子寿命很短,说它朝生而暮死,大概能活一天,但其实这是古人不了解这种虫子的生长过程才这样说的,蜉蝣的种类其实很多,它们的寿命在1~6年之间,并不是只有一天,但它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水中生活的,离开水生存的时间的确只有一天左右。古生物学家通过化石发现蜉蝣出现的时间距今至少已有2亿年,是最为原始的有翅昆虫之一,因此也被认为是“昆虫中的活化石”。
邓州市农业农村局植保专家张光先介绍说蜉蝣是一种人畜无害的水生昆虫,离开水面羽化成会飞的蜉蝣的时候,说明它长成熟了,需要交尾繁殖了,这个时候大量的蜉蝣都会从傍晚开始聚到一起飞行,这种现象叫作“婚飞”,很多会飞的昆虫都有这种现象,而由于蜉蝣有向光性,晚上的时候会聚在灯光下,它们不吃不喝,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找到异性蜉蝣完成交尾,这个任务完成之后它们就会死去,落入水中或潮湿地带的蜉蝣的卵会存活下来,开始新一轮的生长、发育、交配和繁衍。
这种虫子多在夏秋季节集中出现在较浅的大片淡水水域及其附近,这次的邓州蜉蝣就是出现了该市汲滩镇的湍河及其附近。今年河南省雨水相对较多,这种喜水的蜉蝣也会很多,不单是邓州,其他地方应该也会出现。由于它的成虫期只有一天时间,而且不吃不喝,所以不会像蚊子那样咬人,也不会像其他昆虫那样吃庄稼,所以蜉蝣也可说是一种无害的虫子,而且它们还是鸟类等众多小动物的“食粮”。
参考资料:
《大河报》8月15日文章《邓州惊现大量飞虫的案子破了!系朝生暮死的蜉蝣》
《东方今报》8月15日文章《河南邓州惊现飞虫集聚漫天飞舞如“雪花”,专家:正常现象,对农作物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