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简单地一刀切!必须为上海市教委点赞!

本文约2500字,阅读需4分钟

上海市没有简单地一刀切。而是通过《上海市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类别鉴定指标》,科学地鉴定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这或将为全国的培训鉴定提供指标参考。此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也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建立市级专家鉴定机制,在对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类别鉴定上,遵循合规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和专业性原则。
首先,教培从业者必须清晰地认识“双减政策”。教育,教书育人,那么“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明白“双减政策”其实是党和国家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克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保障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作出的重大决策。
也可以认为,“双减政策”的诞生并非只是针对教育培训行业,背后是我国教育理念的整体改革和重大转变。这次改革是不可违的,是不可逆的。
其次,教培从业者的转型需要真正“做教育”。学科?非学科?应试?非应试?还是素质教育?教培从业者要从“培训思维”转到“教育思维”,尊重教育规律,相信教育科学。“挂羊头卖狗肉”的伪素质,长久来看肯定还会出问题。
转型的核心是,理念一致,形式合规。在此基础上积极转型探索,做学校助手做家庭帮手,做幼儿托育做老年大学,做素质教育做职业教育,做混合教学做项目学习等等。才有可能走出新的对的路子。
最后,学科和非学科的边界在哪,如何科学鉴定?
举个例子。STEAM常被用于作为素质教育的代名词,但这个词里的M是MATH——数学。按照“双减”文件的分类,数学这个学科属于素质教育范畴内?从专业角度上讲,是否属于素质教育?是否可以起到发展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效果,与学科名称无任何关系!

再举个例子。目前社会上流行的音乐教育培训,与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无关,更不属于素质教育。大多演变为机械的考级训练。孩子对音乐的爱好,在家长神经质的压迫下,在一遍遍的机构训练中逐渐荡然无存。

曾有过一个段子:有家长发贴问:6岁孩子5000单词量够不够。另一位家长回贴:在美国读初中够了,在海淀区入小学不够。所以,如果学科培训被禁后,孩子们转为全民学音乐,也许会有妈妈说:钢琴10级够不用够? 回答是:在维也纳当钢琴师够了,在海淀区当小学生不够。

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能否完成中国教育体系的大转型,考验的是我们的科学管理能力。

对教培行业的监管,曾经地机械地采用“规范”手段,前几年甚至用规模作为是否合理的标准,这与用是否有钱判断是否守法公民是一样的逻辑,结果只能是越来越混乱,走到今日必须“一刀切”的地步。但是,这只是中国校外教育建设的一个起点,并不是终局,如何在后来的发展中,真正起到鼓励符合国家未来人才培养的要求,才是真的挑战!

为什么我们要为上海市教委和华东师大点赞?
在其它地区简单粗暴地执行双减工作之时,上海市再一次体现出镇定自若且科学有效的执政能力。
不是一刀切和变本加厉,而是保持独立理性和专业科学。不是让红袖章自由行使权力,而是让华东师大等专家评议。用科学的方式来鉴定学科和非学科,也更有利于这个行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必须为上海市教委的科学管理能力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专业能力点赞!
联系到近两年的疫情防控工作,在北京、广州、南京、武汉等众多国内大城市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疫情反弹,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在防疫工作上也是极其出众,机场车站地铁都不急不缓的专业闲定。上海“瓷器店里打老鼠”(注:瓷器店里打老鼠的解放上海战役,既要消灭敌人,又要保全城市,争取人心:不用重炮,扫灭残敌)的本领值得全国其它城市学习!
具体来看,《上海市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类别鉴定指标》是什么?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又是如何专业鉴定的?
01
先看原文
02
划下重点
第一,目的。学科类培训的目的旨在提高学生学业水平,为升学考试服务,属于学科知识导向。非学科类培训的目的旨在发展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
第二,内容。非学科类的内容是:在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类学习内容以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其他学习内容。
这和其它省份地区划分学科和非学科有什么不同?其它地区都是简单直接的“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学校学科相关就是学科类培训。上海市的核心则是有明确地指出“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类学习内容以外”是可以列为非学科的。
第三,方式。学科类培训:以学科类试题或者知识点的讲解、重复读写练习等为主要方式,以预习、授课和作业辅导等为主要过程,以教师讲授示范、学生听课等为主要形式。非学科类培训:以体验式,探究式,项目式,综合性学习为主要方式,以身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活动为主要过程,以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探索为主要形式。
这其实是给所有的教育培训机构和教培行业从业者指出一条明路——学科类机构转型和做素质类培训——要以体验式,探究式,项目式,综合性学习为主要方式,以身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活动为主要过程,以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探索为主要形式。
第四,评价。学科类培训:对学生的评价强调甄别与选拔,以学业成就及学科类考试的成绩等为主要评价标准。非学科类培训:对学生的评价强调综合素质水平与发展,以表现性评价为主,注重教学评一致性,不涉及学业成就与学科类考试的成绩等。
最后,看下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华东师范大学准备如何推进和落地:
第一,遵循三个原则。
1、合规性原则∶鉴定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规定,优先服务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切实减轻中小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防范假借非学科类培训项目实际开展学科类培训服务等逃避监管的行为。
2、独立性原则∶提供鉴定服务的专家与专业机构在开展鉴定工作时,不受外界干扰,保证鉴定工作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3、专业性原则∶综合发挥专家在教育理论、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作用、科学甄别培训服务类别、准确识别超前超标学科类培训现象,为分类管理提供依据。
第二,成立专家组。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建立市级专家鉴定机制(以下简称'市级鉴定'),受理相关鉴定工作,各区可以参照建立相应机制。市级鉴定由 3 位及以上专家组成专家组,涵盖教育、法律等各方面。
独立 专业 科学
没有简单地一刀切
而是科学地鉴定学科和非学科
为上海市教委和华东师大点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