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陕西 || 聂光玲:榆钱儿里的温暖岁月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编者按

这里会让你舌灿莲花,满嘴噙香。

厚重的内容,飘逸的笔触,背后流露的是恬淡如水的心境,字里行间悠远的文化意味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与这种意味相交织、缠绕的,是人间烟火味——是氤氲其中的亲情、乡情,和对故乡、往事、童年的追怀…

榆钱儿里的温暖岁月

文|聂光玲

春季到来,柳絮飘舞,各种花开。沿着1993条修建的那条村级公路一直走到学校附近,久违的小村落重新出现在眼前。

  多年没到外婆的老家了,家乡的变化很大,舅舅舅妈们也都早已搬到了更便利的城市生活。儿时的玩伴们,脸上再也找不到过去的童真,取而代之的则满是沧桑的痕迹;村头那个低矮简陋的小卖部,已经变成了琳琅满目的超市;好多邻居的砖房如今已被一座座洋气的小楼取代;可喜的是,小楼外的道路边,依然有爬满竹篱的瓜秧。

  门前那棵老榆树依然还在,下面枯了一截儿,但上面又冒出了新的枝桠和绿芽。远远地就闻到榆钱儿的香甜,走到树下仰起头,一串串亮黄色的榆钱挂满枝头。

  我一直爱吃榆钱饼子,尤为记得当年外婆做出来的那个味儿。

  怎么能忘得了呢?小的时候,妈妈在家带弟弟,爸爸在学校教书忙不过来,他们时常把我放在外婆身边。在那个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每到春季,榆树上撸一把榆钱下来,喂一片到口中咀嚼一下,满嘴清香甜味儿,那是极好的零食;吃外婆做的榆钱儿饼子,更是那个年代难得的美味。

  采回家的榆钱,外婆要先清洗一下放进盆里,然后放少许盐和在苞谷面里。做榆钱饼和面很讲究,面要软硬适中。外婆常常都会做酵面发面的榆钱饼。

  当年的灶台是黄泥做的,上面放着大铁锅,锅里倒入清水,等水开了,铁锅也热了。外婆把夹杂着榆钱的苞谷面揉成团,然后使劲往锅沿上“啪”的一拍,一个又黄又圆的饼子就贴在锅上了。

  三四岁的我,就在锅台旁边转悠,时不时拿个板凳放在灶台旁踮起脚看向锅里,再转过来催问外婆:“怎么还没有熟呀?”外婆看我着急的样子,就教我儿歌“东家妞,西家娃。采回榆钱过家家。一串串,一把把。妈妈要做饭,让我去采它。”

  我们祖孙俩时常说着说着就把儿歌改成了“东家妞,西家娃。采回榆钱过家家。一串串,一把把。外婆要烙饼,让我去采它。”

  也不知道把儿歌念了多少遍,好不容易等到外婆熄了灶膛里的火,把锅盖揭开,一股浓郁的香甜味儿会扑鼻而来,直从鼻孔飘入五脏六腑。这时,外婆才拿起锅铲一个个铲下饼子,而紧贴锅壁一面已是恰到好处的焦黄酥脆,咬一口,苞谷香伴着榆钱儿的甜香就会丝丝钻进了你温润的心田。

  如今,我离开家乡已很多年,外公外婆早已离去。但是外婆当年做的榆钱饼的香味,还时常出现在梦里。榆钱儿一如当年一样香,榆钱儿饼子依旧是儿时的味道。那些美好的童年,忘不掉的榆钱儿香,伴着无尽温暖的亲情。

  现在吃到的榆钱儿饼,是妈妈做的,跟当年外婆那个味儿一样儿一样儿的。

  成家后我也学外婆的样子学妈妈的样子做榆钱儿饼,却觉得怎么都不如她们做的味道甜美。忽然明白,同样的美食,不同的人做出来就有不同的味道,在外婆和妈妈的榆钱儿饼里,透着浓浓亲情的滋味。

  原来在人间,总有一种味道穿越时光的隧道,任凭岁月流逝永远在心头荡漾;总有一种惦念,无论走过多少岁月,依旧停留在记忆深处的角落不会离去;而我们,无论何时,在回味那些味道、想起那些人的时候,心总是变得格外柔软和无比温暖。

  此时,花儿正飘香,我再次走到榆树下,撸下串串榆钱儿做饼吃。

  

(原文首发于凯风陕西——老陕开咥,后被转载于大美哈尔滨、凯风原创健康)

个人简介 聂光玲  

  聂光玲,女,80后,中级营销师。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喜欢读书,爱好写作,做过编辑。现供职于烟草系统。

  2014年至今,发表50余篇作品累计10万余字,散见于《东方烟草报》、《陕西烟草》、《三秦广播电视报》、《陕西好猫》、烟草在线、凯风网、中国烟草市场、福建烟草网、《陕西中烟报》、《天竺山》、农民致富网、零售户在线、大美哈尔滨、《写手圈》等报刊杂志和自媒体。参加过各种全国征文大赛,获奖并有作品入选全国征文作品集。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嘉年华,不论年龄,不论行业,不论生活或工作,如果您有好的素材、好的故事(图片、文字),可以投稿给“嘉年华时光”。

让更多的朋友一起分享你的故事!

传播你的能量!

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

(投稿时请将文字和照片,连同个人简介一份,个人生活照一张,以附件形式发送到QQ邮箱)

主编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关注原创公众号,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免费关注★

欢迎点击右下角蓝色字「写留言」参与评论
(0)

相关推荐

  • 老北京的糊饼(小吃)

    老北京的糊饼(小吃) ​今天在南海子摘了一点榆钱儿,晚饭吃糊饼.做法:榆钱儿捡干净,去除梗子.小虫,洗干净,放面盆里.往盆里加适量玉米面,撒点盐,拌匀.加温水适量(不能稀了,用手攥成团即可).电饼铛加 ...

  • 银川首家芙蓉饼,排队也要吃!

    纪录片上说:给老陕一个饼一碗油泼辣子,他们就能玩出万般花样!这我的确是信服的,但是当我第一次吃这个"芙蓉饼"的时候,依然抑制不住我的惊讶! 薄薄的几张藕粉当天现烙饼皮,放上卤蛋.红 ...

  • 吃在陕西 || 聂光玲:清明前后清明果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吃在陕西 || 聂光玲:舌尖上的童年——麦芽糖花生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吃在陕西 || 聂光玲:楼顶上的田园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吃在陕西 || 聂光玲:浆粑角儿里的幸福时光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吃在陕西 || 聂光玲:豆腐君,这样相遇这样恋上你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年味儿】聂光玲:记忆里的年灯

    记忆里的年灯,凝聚着暖暖的情,如灯塔播种希望.指引方向,不仅陪伴我的整个童年,更照亮我的一生! 那时每年除夕,父亲都亲手给我们做年灯.一家人围在火炉旁,有说有笑,父亲认真地挑选竹子.裁纸.磨颜料等.先 ...

  • 【年味儿】聂光玲:陕西年最中国

    人文陕西以厚重的文化让人敬畏.每年农历年,是陕西最热闹的时候,只有春节,一大家子人才凑的最齐.大家挽起袖子.抄起家伙,蒸花馍.剪窗花.磨豆腐.吼秦腔.敲锣鼓.舞狮子.耍社火,热闹的团聚是所有人眼里对年 ...

  • 【岁月如金】聂光玲:门前有棵香椿树

    那是一棵香椿树.最开始的香椿树很瘦小,一季一季过去,好像总看不见它长高长粗,只是每年春天见它悄悄地生发出一骨朵一骨朵的叶芽.嫩嫩的叶芽在阳光下闪着油亮的光泽,散发着好闻的特殊香味.我们都知道,那叶芽可 ...

  • 【岁月如金】聂光玲:香透岁月是梨花

    香透岁月是梨花 文|聂光玲 岁月如金 春去秋来,光阴飞逝. 雨落无声,回忆无数. 段段文字刻画出的一幅幅画面,将那些难忘的瞬间,瞬间里出现过的特别风景,都一一的收录其中,永久的珍藏. 写着.读着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