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沙巷,顺路游玩的南门二景
★旅游地点:无锡淘沙巷
小娄巷历史街区是看不到了,这个时候也过了饭点,于是就近在崇安寺的拱北楼用餐。儿时的我跟随父亲拱北楼品尝过无锡本帮菜,后来一直对它情有独钟。
拱北楼面馆创办于1863年,是无锡最老的一家餐饮店。1934年在崇安寺原址重建,成为当时无锡规模最大、最新颖的,融茶楼、面点、浴室于一体的商店。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因为市场改造被拆除。2007年拱北楼重回崇安寺,但是2009年因经营不善停业,直到2011年这家老字号又老店新开。
虽然据说现在的拱北楼与原先的老字号并没有渊源传承的关系,但人家的盘子和碗碟,都印着1863的字样。百年老店,也是很多食客,尤其是外地的游客选择拱北楼的原因。
在我们点杭椒牛柳的时候,服务员特意提醒,是否需要改用青椒,因为杭椒会比较辣。无锡本帮菜以甜著称,基本不会放辣的。
我们笑着说就要杭椒,虽然接受不了重庆的辣度,但是用杭椒炒的牛柳,对我们来说正是辣得恰到好处。
餐后,我们打算转道清名桥。这点路,当然还是骑着单车。偏偏在过桥的时候,看到望湖门,虽然一看就知道是复建的,但人家的样式实在是很古旧的城门。所以尽管路边并没有棕色的指示牌,我还是骑着单车拐了过去。单车这种交通工具,转个弯走个小道,实在是太方便了。
望湖门虽然静静地伫立在南门,还挺气派的模样,但是并不开放,只能让游客仰望。这座城门是中国自北宋至民国时期无锡城的南城门,所以这一带又被称为南门。
望湖门初建于北宋乾兴年间,一开始的名字叫阳春门。南宋的时候因为朝向京城临安,因此改称朝京门,元以后恢复了阳春门。明朝嘉靖年间为抵御倭寇,将原来的土筑城墙改成砖筑,重建的城门也改成了望湖门。门上的抚熏楼重檐歇山顶,取的是抚沐东南和风的意思。这座城门是2009年按明代形制复建的,是无锡第一座复建的城门。至于以前的城门,大约是在规划城区的时候被拆除了吧?
沿着环城古运一路西行,经过望湖门游客中心,紧闭着的大门让游客知道,这里的游客中心似乎与望湖门城头上的抚熏楼一样,只是个摆设。一旁的古运河望湖门码头倒是有不少人坐着聊天,看起来像是附近的居民。
因为看到对岸的戏码头,干脆继续往西过桥,转入通扬路,再左拐进入新民路。很失望地发现,这里似乎并不是我想像中的历史街区,而是一个仿古的美食街或者商业街之类,而且看起来似乎建成还不久,大多数店铺并没有开始营业。
直到看到“淘沙巷”的牌子,才觉得好歹来了,总该拐进去看看。反正看看里面的街道,应该不会排斥我刚租的单车。
淘沙巷的入口布置得很漂亮,从窗口看进去,后方是戏码头,而窗格里则映着绿树红叶,仿佛是一副色彩浓烈的油画。
走进去,才发现短短的淘沙巷,也是古运河畔的枕河人家。尽管白墙黑瓦有着过分的新意,但看着布局,想像着曾经的曾经,想必这里也是锡城的繁华地段。事实上,现在也不能说它很冷清,只不过因为附近有大名鼎鼎的南禅寺和清名桥,所以游人大多是过其门而不入。
原本的淘沙巷街巷曲折幽深,公元十五世纪中叶安徽凤阳长江边的章氏在这里聚族而居。章氏世代在江边以沙里淘金为生,迁居这里后,仍然将经过粗淘的金沙,在这里完成最终的淘沙存金作业。因此,这条巷子,就命名为淘沙巷。
地下广场的两侧,有着石刻的浮雕,都是当时在淘沙巷或者是老无锡人从事的手工业。细细地看,还是蛮有意思的。
沿着淘沙巷往东走到头,是一座同样紧闭大门的二层小楼,这里是许氏旧宅。这幢小楼原来是面粉作坊和刀切面铺,业主姓许,建于清朝咸丰年间。民国初年的时候,他的儿子添建了部分建筑,原来有三进,现在还剩两进,硬山顶。后院原来是第三进平房,是石磨面粉作坊,现在已经没有了。
前面有一处小小的广场,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芙蓉秋韵。可是我实在看不出这个名字的由来,不管是木芙蓉还是水芙蓉,似乎这里全无踪影。
广场的尽头有座古色古香的石桥,沿着台阶而上,就是车水马龙的南长街。相比较而言,淘沙巷显得太冷清,很适合在傍晚或者华灯初上时分,一个人慢慢地溜达。
桥侧是半段砖墙,这里就是淘沙巷之所以能够保存并修复的主要原因,“首藩方岳坊及锡山驿遗址”,当时知识分子联名上书,就是以保存锡山驿遗址为名。
首藩方岳坊,原来是四柱两间武康石石坊,现在只剩下两柱和一块夹杆石。这是为了奖龚勉政绩的两座牌坊之一,另一座重恩坊,已经在民国初的时候塌废了。
锡山驿是为传递官方文书及提供官员途中食宿的邮驿站,清代以后因为移置而废没。如果我们看到的,也只是残壁断垣。
南门素有三景,除了常去的南禅寺妙光街,还有两景就是我们已经游览过的望湖门和锡山驿。夕阳西沉,我们也结束了一天的行程,该打道回府了。至于有事没事就去逛逛的清名桥,已经被我们忘诸脑后。
自驾游:无锡淘沙巷
9月初秋